词语:洋务派热度:291

词语洋务派拆分为汉字:

洋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洋字字源来历,洋字演变

比海更大的水域:海~。广大,众多,丰盛:~溢。~~。指外国的,外国来的:~人。~货。~为中用。指现代化的(区别于“土”):土~结合。银元:大~。~钱。……

务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务字字源来历,务字演变

事情:事~。任~。公~。特~。不识时~(不认识时代潮流和当前形势)。从事,致力:~工。~实(从事或讨论具体的工作)。~虚。当~之急。追求:好(hào )高~远。必须,一定:~必。~须。除恶~尽。旧时收税的关卡(现多用于地名):曹家~(在中国……

派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派字字源来历,派字演变

1. 派 [pài]派 [pài]水的支流:九~(指长江支流之多)。一个系统的分支:~系。~别。~性。党~。作风,风度:正~。气~。~势。~头。分配,指定:~赴。~驻。~遣。委~。指摘:~不是。量词(a.用于派别,如“两~的意见争论不休”;……

 

查询词语:洋务派

汉语拼音:yáng wù pài

词语洋务派基本解释

清末买办化的封建官僚统治集团。1860年(咸丰十年)后,清政府中央以奕訢(恭亲王)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为代表,主张依靠外国授助开办近代军事工业等,镇压人民反抗。保持封建统治。被称为洋务派。随着洋务运动的破产,洋务派乃失势。

词语洋务派在线造句

  1. 洋务派在修筑“旅顺船坞”的同时也为大连地区工人队伍的产生与壮大创造了条件。

  2. 郭嵩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具有远见卓识的洋务派中激进而务实的思想家

  3. 洋务派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终于占了上风,开始飞黄腾达了。

  4. 福州将军在台湾成为洋务派的助手,事事为其马首是瞻。

  5. 唐廷枢(1832-1892)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洋行买办、洋务派官员和实业家。

  6. 洋务派与维新派的西学观之比较

  7. 洋务派选拔新型人才的艰难探索

  8. 论维新派与洋务派的“中学”与“西学”之争

  9. 再论洋务派的变局观

  10. 洋务派的教育观与“新民公学堂”的建立

  11. 洋务派的文化选择评析

  12. 洋务派法律思想探析

  13. 洋务派的近代科技观

  14. 洋务派与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词语洋务派百科解释:

洋务派

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当时洋务派的主要代表在中央是以清朝末年的恭亲王奕䜣、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 当时的中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洋务派的主张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从十九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起初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在十九世纪70年代,又提出了求富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