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胎产书拆分为汉字:
胎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胎字字源来历,胎字演变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母体内的幼体:~儿。~生。~教(jiào )(指通过母体对胎儿施加影响,为胎儿发育提供良好的条件)。胚~。怀~。事的开始,根源:祸~。器物的粗坯:泥~。铜~。衬在衣服、被褥面子和里子之间的东西:棉花~。……
产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产字字源来历,产字演变
人或动物生子:~子。~卵。~妇。助~士。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工业生~。~值。制造、养、种植或自然生长的东西:土~。特~。生出,出现:~生。出~。~地。财物:财~。遗~。~权。……
书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书字字源来历,书字演变
成本的著作:~籍。~刊。~稿。~香。~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信:~信。~札。~简。~函。文件:证~。说明~。写字或写的字:~法。~写。~桌。~案。~画。写文章:大~……
查询词语:胎产书
汉语拼音:tāi chǎn shū
1973年12月在湖南长沙马王堆 3号西汉墓出土的秦末至汉初书写在缣帛上的古籍。《胎产书》是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15种古代医书之一。该书首篇虽仅400余字,但对理解该书全文和研究古代社会学、哲学、语言文字学都有参考价值。
孕育本是一种自然的生物过程,但在早期先民对于孕育的认知不足及医疗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孕育又是一件十分神秘而危险的事情。为了确保孕育过程的顺利及获得自己期冀的子嗣,受原逻辑思维机制的影响,基于“同类相生”的简单类比观念和曾经接触过的物体间存在着相互交感作用的触染律这两大巫术法则,在错误联想的前提下,便产生出各种巫术性质的孕育信仰。
马王堆汉墓帛书《胎产书》所载有关祈孕求男、胎期宜忌、产育保健等古巫方正是此类民俗观念的早期反映。《胎产书》的"殖人生子"理论是汉代以前医学对胎儿的十月生成、孕期保养认识的集中体现.本文将通过《胎产书》与传世早期医籍胎产理论的比较研究,探讨《胎产书》作者与胎养理论在汉至隋唐时期的学术流派。《胎产书》是现存的最早妇产科专著,书中对妊娠按月养生提出一些见解,反映了当时对妊娠、胎产卫生的认识。全书以记载妊娠养胎、产后保健以产后埋胞等为主要内容,而又以孕期保健、优生优育为中心思想。从其择时受孕,孕期精神、饮食、起居的调养,产后保健等方面,不难看出我国文字记载最早的优生学方面的成就。
择时受孕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受孕有一定的时间性,故古代医家一直在注意寻找准确的受孕时机。《胎产书》认为:“月朔(经)已去汁口,三日中从之,有子。”谓女方月经干净第三日中交媾,可能受孕有子。所述时间虽然与现代认识不合,但已明确男女交合须避开经期,更可贵的是已经认识到受孕时间与月经周期有密切关系,当据此择时交合而受孕。这种认识,对后世逐步明确准确的受孕期不无启示。如唐代王焘《外台秘要》则认为在经后六日,较之有所进步,但仍不准确。明代《万氏妇人科》提出的“欲种子,贵当其时”,亦是强调要择时受孕。但到底当在何时?直至清代《大生要旨》才明确:“凡妇人一月行经一度,必有一日纟因缊之候,于一时辰间,气蒸而热,昏而闷有欲交接不可忍之状,此其候也,于是顺而施之,则成胎矣。”所谓“当其时”,即两次月经间有较强性要求的排卵期。择此时同房,容易受孕,不当其时,则胎难成,或生子多疾多天。可见,《胎产书》择时受孕的思想当为优生学之首倡。
逐月养胎 关于胎元的逐月发育 《胎产书》认为,胎儿的发育逐月不同。一月胎始结,二月始膏,三月始胎,四月禀水气而成血,五月禀火气而成气,六月禀金气而成筋,七月禀木气而成骨,八月禀土气始成肤革,九月禀石气而成毫毛,(十月缺损)。北齐徐才之《逐月养胎法》与帛书有关胚胎发育过程的认识大致相同。尽管胎儿的发育未必如帛书所载,由膏而胎,而血而气,而筋骨而肤腠毫毛,但认为胎元伊始并不具人形,而是逐渐发育为胎儿,可谓认识到了胎元发育的基本规律。
逐月养胎
孕期调养方法 由于胎儿的逐月发育不同,孕妇需要各种调养以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
精神行为调养 即重视孕妇的精神修养和言行举止对胎儿的影响,亦谓之胎教。《胎产书》很重视胎教,提倡给孕妇创造良好环境,改善孕妇的精神状态,以提高胎儿素质。如认为孕妇所视所闻不同,可影响胎儿形体的品德。谓妊娠三月,胎元始成,未有定仪,当是之时,“见物而化”,可决贵贱。谓当见“君公大人,毋使(见)朱(侏)儒,不观木(沐)侯(猴)。”认为见君公大人则子富貌扬,观猕猴侏儒则贫贱矮小。虽然此说无可置信,但孕妇多与德高、博学、貌伟之人接近、言谈,其子可能好学、聪慧、健康而漂亮,反之则粗鲁、愚钝、多病而丑陋却不无道理。胎儿在母体内能受到孕妇各方面的感化,并因此而影响其发育,特别是妊娠早期,胎儿的形象始化,更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现已证明,孕妇处于恶劣环境,受不良精神刺激,会导致胎儿发良不全、畸形甚至早产。可见帛书“见物而化”理论对后世影响颇大。
饮食起居调养 饮食调养包括饮食营养和卫生等。《胎产书》指出,一月初孕,“食饮必精”,讲究营养;“酸羹必熟”,讲究卫生;“勿食辛腥”,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其他各月,亦强调随胎儿发育进程改换食谱。如四月成血宜食鳝鱼;五月成气,其羹牛羊,和以茱萸等。说明胎儿的发育逐月不同,因而需要有适合胎儿发育的孕妇饮食,才能促进胎儿的正常生长。
书中还载有妊娠饮食禁忌,谓食姜则令儿多指,食兔肉则儿多豁唇或哑。后世张仲景《金匮要略》和张华《博物志》所载亦同,可能即源于此。《胎产书》认为这些禁忌是为了防止“果随宵效”、“见物而化”,随不同品类而化为缺唇、多指等畸形。此系臆测,不可信。但孕期饮食调养,却一直为主张优生者所重视。
孕期避免房劳亦为《胎产书》所倡。指出妊娠三月,“男子勿劳”,否则“百节皆病”。后世医家也认为,“怀孕之后,首忌交合”,否则可“扰其固孕之权”,乃至造成“漏下、半产、难产、生子多疾而夭,淫浊而钝”(《产孕集》)。可见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欲生优质后代,孕期节制房室,十分重要。
环境调摄 《胎产书》认为,随着胎儿逐月发育,需要不断更新其外界环境。二月“居处必静”;三月宜见君公大人,不见猕猴侏儒;五月“晏起”“朝吸天光”(清晨呼吸新鲜空气);七月“居燥处”等。所论虽未尽善,但已注意到胎儿发育与母体所处环境有密切关系。现代研究证明,优良的环境能保持孕妇心身健康,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此外,书中还强调,妊娠期间要“厚衣居堂,避寒殃”。以防风寒侵袭,伤母害胎,体现了对孕期疾病以预防为主的思想。故朱丹溪《格致余论》亦说:“儿之在胎与母同体,得热则俱热,得寒则俱寒,病则具病,安则俱安,母之饮食起居,尤当缜密。”
产后保健
产后保健包括母子两方面,《胎产书》着重论述了婴儿的保健方法,为古代优育之肇始。其一,粘土保健方法。临产之际,先准备好“方三四尺,高三四寸”大小的市土(草木丰盛处之土),“子既产,置土上……令婴儿……其身尽得土,乃浴之,为劲有力。”土为万物之母而主长养万物,草木丰盛处则土气益强,婴儿初生,周身尽得其土,特别是得市土强健之气,因物而化,能使婴儿发育得强劲有力。其二,药洗预防感染法。谓“字者已,即燔其蓐,置水中,[以浴]婴儿,不疕骚(瘙)。”蓐,产妇分娩时所卧之席、将之烧灰渍水浴洗婴儿,可免生疮疡。虽未可定论,但药物洗涤婴儿是婴儿保健及预防疾病的有效措施。现今许多地方还常用枫球、艾叶煎水或猪胆汁对水洗浴婴儿之法,收效良佳。可见此法源远流长,对婴儿健康成长很有益处。至于书中还谓将胞衣埋于坐席或床席之下,要使小儿不生疮疡则纯系迷信,不可效法。
总之,《胎产书》关于优生养胎方面的论述尽管夹杂了不少迷信成份,但瑕不掩玉,其中关于择时受孕,注重孕期精神、饮食、起居、环境的调摄以及产后保健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对后世影响颇大,至今仍为优生学所提倡。本书是后世逐月养胎说之渊源,北齐徐之才,隋唐《病源》、《千金》等所载逐月养胎法,皆宗《胎产书》之说,且增以分经养胎思想。可见,本书当是汉代以前具有相当学术成就的优生思想的总结,是研究优生学的重要文献。
《胎产书》对土浴的描述:字者,且垂字(临产),先取市土濡请(清)者,□之方三四尺,高三四寸。子既产,置土上,勿庸□,令婴儿□上,其身尽得土,乃浴之,为劲有力。
此段文字,证实了华夏民族确实有在婴儿诞生后,以泥土洗浴,使之“为劲有力”的习俗。帛书整理者认为,此一习俗,寓土生万物,土能长养之意,使婴儿得泥土之气息而健康强壮。但土浴之法既迷信,又增加婴儿感染受病的机会,不足取。叶氏更进一步,认为土浴洗礼除了包含让生养万物的泥土包裹婴儿,将生命气息传感给新生者的法术性质之外,尚可揭示出“二次诞生”的神话母题,即让婴儿之诞生同时成为重返地母之腹的仪式性过渡。受此神话观念支配,古人自然不会考虑土浴行为卫生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