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天行长臂猿热度:53

词语天行长臂猿拆分为汉字:

天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天字字源来历,天字演变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空。~际。~罡(北斗星)。~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在上面:~头(书页上面的空白)。气候:~气。~冷。季节,时节:冬~。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今~。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上。~……

行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行字字源来历,行字演变

1. 行 [háng]2. 行 [xíng]行 [háng]行列:字里~间。罗列成~。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步行的阵列。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行业:同~。各~各业。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

长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长字字源来历,长字演变

1. 长 [cháng]2. 长 [zhǎng]长 [cháng]两端的距离:~度。长度大,与“短”相对,指空间,亦指时间:~短。~空。~短句(词的别名)。~夜(a.漫长的黑夜;b.喻黑暗的日子)。~风破浪(喻志趣远大)。~歌代哭(以歌代哭……

臂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臂字字源来历,臂字演变

1. 臂 [bì]2. 臂 [bei]臂 [bì]从肩到手腕的部分:~力。~腕。~肘。左膀右~。助你一~之力。臂 [bei]〔胳~〕见“胳”。……

猿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猿字字源来历,猿字演变

哺乳动物,与猴相似,比猴大,颊下没有囊,没有尾巴,猩猩、大猩猩、长臂猿等都是:~猴。~人。……

 

查询词语:天行长臂猿

汉语拼音:tiān háng cháng bì yuán

词语天行长臂猿基本解释

天行长臂猿(学名:Hoolock tianxing):是灵长目、长臂猿科的一个物种。成体长60-90厘米,后足长14-15.3厘米,颅全长93-99厘米;体重6-8.5千克。雄性和雌性的体型差别不大,但雄性有长阴毛;对生而短的拇指;弯曲的手指悬挂时可牢固抓握。无尾。前肢明显长于后肢,用来悬挂和在树间荡臂。雌雄异色,成年雄性褐黑色或暗褐色,有两条明显分开的白色眼眉,头顶的毛较长而披向后方,故头顶扁平,无直立向上的簇状冠毛,与冠长臂猿属相区别。虽然都有着标志性的白色眉毛,但天行长臂猿的眉毛并没有东部白眉长臂猿那么厚重。雄性天行长臂猿的下巴上没有和眉色配套的白胡子,而雌性天行长臂猿的白眼圈也不像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那么浓密。

栖息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雨林。其栖息地海拔跨度很大,从海拔500米左右至海拔2000多米都有分布。完全树栖,几乎常年生活在树上,在大的树枝上蜷缩睡觉。不筑巢,觅食、睡觉、休息都在树上进行,很少下地活动,偶尔也到地上行走,以多种野果、鲜枝嫩叶、花芽等为主要食物,亦食昆虫和小型鸟类。

分布区非常狭小,仅在缅甸与中国云南交界的地方,云南省3县(区)有分布,种群数量不足200只,且呈现出明显的片段化分布。

词语天行长臂猿百科解释:

天行长臂猿动物学史

天行长臂猿是白眉长臂猿属(Hoolock)下的第三个物种。一百多年前,人们以为世界上所有的白眉长臂猿都是一种。几代灵长类学家仔细“找茬”,才将分布在缅甸境内亲敦江两岸的白眉长臂猿分成两种——亲敦江以东的东部白眉长臂猿(Hoolock leuconedys)和亲敦江以西的西部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由于中国云南位于亲敦江以东,所以打那时起,分布在高黎贡山的天行长臂猿就一直被当成是东部白眉长臂猿。

该物种以《星球大战》加盟的“天行者卢克”(Luke Skywalker)命名,因为它的发现者是电影粉丝。科学物种的拉丁学名"tianxing"是用罗马化的中文拼音,字面为汉语的“天”和“行”,有在空中移动和行走的意思,指长臂猿的活动模式。

天行长臂猿是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国内的种群数量不足200只。2007年1月12日上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山大学、云南省林业厅等单位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一种在云南省高黎贡山发现的新种长臂猿,并将之命名为天行长臂猿(或称高黎贡白眉长臂猿)。据研究者初步判断,其主要分布于怒江和伊诺瓦底江及其上游的恩梅开江之间。天行长臂猿是白眉长臂猿属下的第三个物种,前两种是东部白眉长臂猿和西部白眉长臂猿。在被发现以前,它一直被当成东白眉长臂猿。

天行长臂猿也是中国科学家命名的唯一一种类人猿。虽现已独立成种,但国内的种群数量不足200只。确定天行长臂猿为新物种的研究人员、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范朋飞建议,其受威胁等级至少是“濒危”。

2007年,范朋飞等研究人员开始对白眉长臂猿的历史分布区进行全面调查,进入了高黎贡山。在前期的种群数量调查和后续的野外观察中,研究者们拍摄了大量的白眉长臂猿照片。范朋飞注意到,高黎贡山的白眉长臂猿在形态特征上与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有明显的差异。2010年以后,他真正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新种。

为了彻底搞清天行长臂猿的分类地位,范朋飞和昆明动物所蒋学龙研究员、何锴博士联合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灵长类分类学家,从外部形态特征、牙齿几何形态学和分子遗传学等多个方面对天行白眉长臂猿与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天行长臂猿无论雌雄,在外形上都与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具有明显的区别。高黎贡山的雄性白眉长臂猿眼眶下没有明显的白须,下巴上的胡须为黑色或棕色,雌性双眼之间的白毛较少;而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眼间白毛浓密,眼侧白毛丰富,形成一个明显的白环。它们的牙齿也有比较明显的分化。

天行长臂猿在遗传上构成一个独特的支系,与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构成姐妹群,与西白眉长臂猿构成姐妹群。分子种计算的结果显示,天行长臂猿与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的分化时间在49万年左右。于是,研究团队判断,这是一个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Hoolock tianxing”, 即天行长臂猿,也称为高黎贡白眉长臂猿。

美国东部时间1月11日,由范朋飞主导的中美英德澳五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在国际著名灵长类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上正式发表新物种天行长臂猿的研究论文。“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1月12日,范朋飞向南方周末记者解释命名“天行”的原因:“自汉代以来,长臂猿就经常被引申为君子,隐居在深山,见不到真面貌;还有,长臂猿一般都是在树冠上层活动的,基本上从来不下地,所以叫天行。”此外,他也希望以这句古谚呼吁大家遵循大自然自有的规律。

其实,范朋飞还是一位“星战迷”。国外媒体称天行长臂猿为“Skywalker Hoolock Gibbon”,而《星球大战》中Skywalker(天行者)的扮演者Mark Hamill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对天行长臂猿研究的支持。

在长达十年的研究过程中,最难的是如何与野生长臂猿建立信任关系。要让野生长臂猿相信人类、熟悉人类的存在,行话叫“习惯化”。“它们寿命特别长,记忆力也特别好。”当地老百姓有狩猎的习惯,范朋飞猜想:“可能它们被打过,所以我们刚去的时候,它们特别怕,看到人就跑。”范朋飞对南方周末记者感叹:“花了5年的时间才习惯化,从2012年3月到2017年。这可能在国际上都是个记录了。”每天一大早,范朋飞就跟着长臂猿响亮的叫声找过去,“然后尽量不要打扰它,假装不是特别关注它,实则一直观察。”

持之以恒终于打动这些通人性的物种,当它们卸下了心防,久坐在树下的人类和树冠上的长臂猿,也能静静地相处,不再有惧怕,亦没有尴尬。“它到哪去你都可以跟着它,一直跟到它晚上过夜。这样我们才能收集数据。”范朋飞说。到现在为止,范朋飞的研究团队已经习惯化了3个群落。“长臂猿本来是喜欢生活在低海拔的热带雨林,但我们国家现在的低海拔热带雨林基本上被人类占据了,被开垦成了农田。”范朋飞觉得,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是盈江地区白眉长臂猿所面临的主要威胁。

繁殖力低也是长臂猿亟待保护的原因。据范朋飞介绍,天行长臂猿性成熟的时间比较晚,大概要到10岁左右,而且4到5年才能生一胎。丁铨认同英国科学家珍妮·古道尔说过的一句话:“唯有了解,才有关心,唯有关心,我们才有行动。”对于“天行者”来说,被发现,是个好消息。

天行长臂猿形态特征

成年天行长臂猿的体长60-90厘米,后足长14-15.3厘米,颅全长93-99厘米;体重6-8.5千克。雄性和雌性的体型差别不大,但雄性有长阴毛;对生而短的拇指;弯曲的手指悬挂时可牢固抓握。无尾。前肢明显长于后肢,用来悬挂和在树间荡臂。

雌雄异形,成年雄性褐黑色或暗褐色,有两条明显分开的白色眼眉,头顶的毛较长而披向后方,故头顶扁平,无直立向上的簇状冠毛,与冠长臂猿属相区别。胡须和阴毛浅黄色。成年雌性四肢颜色比身体其它部位颜色偏淡,体毛为灰褐色,胸部和颈部的颜色较深。眼眉更为浅淡,浅褐色或浅黄灰色,颊部和腹部暗褐色。颜面宽阔而被以灰白短稀毛,面周更趋浅淡,白色。雌性眉毛白色,接近淡黑色脸部边缘处变窄,眼下有一条纹,并穿过鼻梁,使面部看上去像一个头骨形。有喉囊,可增大领地鸣声的强度。皮毛浓密、绒毛状。

幼体出生时浅白色,但过几个月后就近似雄性皮毛了。

天行长臂猿近种区别

虽然都有着标志性的白色眉毛,但天行长臂猿的眉毛并没有东白眉长臂猿那么厚重。雄性天行长臂猿的下巴上没有和眉色配套的白胡子,而雌性天行长臂猿的白眼圈也不像东部白眉长臂猿的那么浓密。

在澳大利亚,1956年前最初描述东白眉长臂猿的分类学家科林·格罗夫斯(Colin Groves)提供了自己关于白眉长臂猿的所有原始记录,伦敦动物学会的萨缪尔·特维(Samuel Turvey)博士跑了英法德三国的多个自然历史博物馆寻找标本,而纽约大学的亚力杭德拉·奥尔蒂斯(Alejandra Ortiz)和克莱尔·季末克(Clare Kimock)则帮助测量了美国所有白眉长臂猿标本的头骨和牙齿——而他们,只是为确认天行长臂猿与东白眉长臂猿的差异而奔走的众多研究者中的一部分。

早在1917年,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派出的一个探险队就在高黎贡山采到了长臂猿的标本。那是一只雄性天行长臂猿的标本。图片上排显示的分别为该标本的眼周、胡子以及阴毛位置的照片,下排则是典型东白眉长臂猿正模标本对应位置的照片。

经过通力合作,他们最终搜集到了充分证据,证明高黎贡山的长臂猿属于有别于东白眉长臂猿的另一物种。分子遗传学分析表明,这个物种与典型的东白眉长臂猿在距今约49万年前就已分化。研究者推测,两者的分布很可能是以伊洛瓦底江的源头之一恩梅开江为界。天行长臂猿主要分布在恩梅开江以东的高黎贡山。

天行长臂猿栖息环境

天行长臂猿是典型的树栖性灵长类动物。栖息于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雨林。其栖息地海拔跨度很大,从海拔500米左右至海拔2000多米都有分布。高黎贡的天行长臂猿甚至栖息于海拔2700米的森林中,作为一种热带性质的物种,高海拔的冬天对它们来说是一严酷的考验。最喜欢的栖息地是灌木丛与高大树木的树冠上。在白眉栖息地中发现的典型树种包括芒果、龙脑香、合欢,红桂和小叶榕。

天行长臂猿生活习性

天行长臂猴完全树栖,几乎常年生活在树上,家庭直接在大的树枝上蜷缩睡觉。不筑巢,觅食、睡觉、休息都在树上进行,很少下地活动,严格树栖,偶尔也到地上行走,走路时,身体半直立,两臂有时弯在身子两侧,有时举过头顶,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其行动时靠两条长臂和钩形的长手,把自己悬挂在树枝上,像荡秋干似的荡越前进,动作迅速准确。天行长臂猴以多种野果、鲜枝嫩叶、花芽等为主要食物,亦食昆虫和小型鸟类。

为单雄单雌配偶系动物,集小的一夫一妻的家庭群。同自己的幼仔组成一个小的群体,通常3-5只为一群,每个家庭家域领地严格,占据一块大约面积为30-40公顷的领地,栖息地较差的地方家域面积较大。在夏季清晨,经常发出领域性的二重奏叫声,之后以及冬季则很少鸣唱。叫声由洪亮的哀号升音和低调的降音组成,每次持续约15分钟,没有性别上的特殊差异。并且每天早上起来都发出大声的啼叫,其叫声洪亮,数里外可听到,声音好像“呼——克,呼——克”。

天行长臂猿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和缅甸。分布区非常狭小,仅在中国云南3县(区)有分布,种群数量不足200只,且呈现出明显的片断化分布,如: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仅保存有白眉长臂猿不到20群,数量60-70只,其他种群分布在盈江县苏典乡、支那乡和中缅边境的腾冲县猴桥镇。

上图中不同颜色的区域代表白眉长臂猿属下面三个种及一个亚种的大致分布区,橙色区域是天行长臂猿,黄色区域是东部白眉长臂猿,绿色区域是西部白眉长臂猿,最顶部的灰色区域是西部白眉长臂猿亚种。图上亦标示出:(1)高黎贡山的白眉长臂猿野外分布记录(蓝色点:鸣声记录;紫色点:照片记录);(2)研究中涉及的模式标本野外采集地点:天行长臂猿模式标本采集于Homushu,天行长臂猿模式标本采集于Sumprahum,西白眉长臂猿模式标本采集于Garo Hills。

天行长臂猿繁殖方式

每年9月至翌年2月发情交配。交配的姿势有两种,一种是雄兽和雌兽都用前肢紧握树枝,面对面地悬挂于空中,用后肢相互搂抱腰部,下腹部紧贴,交配时臀部不断地颤抖,时间持续20秒钟左右。另一种是雄兽在后,雌兽在前的面对背蹲坐式,交配时雌兽的臀部高抬,低头或转头回望着雄兽,雄兽则在背后紧抱雌兽,臀部连续抽动,持续时间较长,可达2-3分钟。交配时雌兽发出一种低而急促的哼叫声,交配之后雄兽则表现得很兴奋。雌兽平均每3年产1胎,每胎1仔,怀孕期为7-7.5个月。初生幼仔的体毛为乳白色,6个月后变为灰黑色。7-8岁时性成熟,寿命一般为20-30年。

天行长臂猿保护现状

  1.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9年 ver3.1——濒危(EN)。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附录Ⅱ和附录Ⅲ》(CITES)2019年版 附录Ⅰ。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25日版一级。

  2. 种群现状

    与天行长臂猿的独立物种身份相伴生的,是研究者对它们生存状况的担忧。此前,包括天行长臂猿在内的东白眉长臂猿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易危”。但天行长臂独立成种,生存状况就需要进行重新评估了。

    中国天行长臂猿数量约150-200只,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天行长臂猿保护的重点区域。20世纪50-60年代,天行长臂猿在云南西部有较广泛的分布和较多数量,仅腾冲就有数百群,总数不少于500只。80年代末,数量已大大下降,估计仅有100-150群,250- 400只。1994年,兰道英等重新复查时认为有50-100群,200余只,其中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腾冲和保山)20-50群,100-150只;腾冲尖高山(古永和苏典)一带30-50群,陇川(户撒)4-8群。古永,苏典和户撒的长臂猿多在中缅边境两侧分布。2008和2009两年,范朋飞和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云南盈江及腾冲两县的林业局合作,调查了高黎贡山保护区及周围区域的长臂猿分布状况,发现天行长臂猿的种群数量不超过200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