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中华绒螯蟹拆分为汉字:
中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中字字源来历,中字演变
1. 中 [zhōng]2. 中 [zhòng]中 [zhōng]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表示……
华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华字字源来历,华字演变
1. 华 [huá]2. 华 [huà]3. 华 [huā]华 [huá]美丽而有光彩的:~丽。~艳。~彩。~贵。~章。~表(亦称“桓表”)。~盖。精英:精~。含英咀(jǔ)~。开花:~而不实。春~秋实。繁盛:繁~。荣~富贵。奢侈:浮~。奢……
绒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绒字字源来历,绒字演变
柔软细小的毛:鸭~。羽~。驼~。棉、丝或毛制成的上面有一层细毛的纺织品:~布。~毯。~衣。丝~。细布。刺绣用的细丝:红绿~儿。……
螯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螯字字源来历,螯字演变
螃蟹等节肢动物变形的第一对脚,形状像钳子。……
蟹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蟹字字源来历,蟹字演变
〔螃~〕节肢动物,水陆两栖。全身有甲壳,足有五对,前双足成钳状,称“螯”,横着爬。腹部分节,俗称“脐”,雄性脐呈长尖形,雌性脐呈椭圆形。简称“蟹”,如“河~”,“海~”,“~黄”,“~青”。……
查询词语:中华绒螯蟹
汉语拼音:zhōng huá róng áo xiè
中华绒螯蟹,是节肢动物门软甲纲十足目弓蟹科绒螯蟹属节肢动物。其头胸甲呈圆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背面隆起,额及肝区凹陷,胃区前面有六个对称的突起,各具颗粒;胃区与心区分界显著,前者的周围有凹点;额宽,分四齿;眼窝上缘近中部处突出,呈三角形;前侧缘具四锐齿,斜行于鳃区的外侧;掌节与指节基部的内外面密生绒毛,腕节内末角具一锐刺,长节背缘近末端处与步足的长节同样具一锐刺;螯足,雄比雌大,腹部,雌圆雄尖。中华绒螯蟹别称:河蟹、毛蟹。
中华绒螯蟹分布广,沿中国渤海、黄海、东海诸省皆产,在长江流域自崇明至湖北东部沿江各地盛产之;在中国以产自河北的胜芳,江苏太湖区以及昆山阳澄湖最为著名,朝鲜西岸、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也有分布。中华绒螯蟹常穴居江、河、湖荡泥岸,昼匿夜出,以动物尸体或谷物为食。到每年秋季,正是中华绒螯蟹繁殖迴游期,长得比较丰满,渔民常在河湖中筑簖,到晚上用灯光诱捕之。母体所带的卵在翌年3~5月间孵化,幼体经过多次变态,发育成为幼蟹,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继续生长。
中华绒螯蟹是人们喜爱的传统水产美味,唐代诗人李白曾赞“蟹螯即金液”。中华绒螯蟹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矿物元素,有“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清热,散血,续绝伤,治筋骨损伤”等功效。
中华绒螯蟹卵黄蛋白与日本沼虾的卵黄蛋白间没有免疫交叉反应。
中华绒螯蟹的卵黄形成也受各种相关内分泌激素的调控。
采购产品围裙,微波炉中华绒螯蟹,花盆架,靠垫,椅子垫,台布,面包。
对河蟹(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毒及其核酸进行了电镜观察。
与高等脊椎动物的反应相似,NP对中华绒螯蟹也有雌激素效应。
虾青素可以促进中华绒螯蟹雌蟹性腺发育,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和卵黄蛋白的积累。
实验结果为实现中华绒螯蟹三倍体苗种的批量生产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酵母复合物对1龄、2龄、3龄黄鳝和中华绒螯蟹生长和成活的影响。
不仅可提高雌蟹肝胰腺中卵黄蛋白原基因的表达水平,也可诱导雄性中华绒螯蟹肝胰腺VTG基因的表达。
中华绒螯蟹与合浦绒螯蟹两地理亚种的线粒体DNA序列变异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肝胰腺的总蛋白含量与性早熟的关系
中华绒螯蟹卵巢快速发育期内脂类积累以及对抱卵的影响
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的形态学、组织学和组织化学变化
配饵中不同大豆浓缩蛋白含量对中华绒螯蟹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毒提纯方法的比较
不同生态环境下中华绒螯蟹的肉脂品质研究
中华绒螯蟹不同生理阶段腹肢的结构变化及粘液腺的发育特征
中华绒螯蟹土池人工生态育苗水质调控的研究
池塘放养中华绒螯蟹长江种群与辽河种群性早熟出现差异的观察与分析
神经内分泌调控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的前景
早熟和正常中华绒螯蟹大颚器官发育及超微结构
不同增养殖水体中华绒螯蟹肌体矿物元素比较分析
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群体生长特征研究
中华绒螯蟹血清凝集素的生物学特性
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白化症组织病理变化
不同发育期中华绒螯蟹胚胎离体孵化和幼体培育的研究
不同增养殖模式中华绒螯蟹脂肪酸比较分析
眼柄切除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和生殖腺蛋白质含量及其种类的影响
早熟期间中华绒螯蟹肝胰腺指数、肝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变化
性早熟前后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总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比较
用鼠红细胞膜纯化中华绒螯蟹血清凝集素的方法
中华绒螯蟹正常附着胚胎与流产胚胎的结构特点
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分析中华绒螯蟹早期发育的基因表达
饵料蛋白质对中华绒螯蟹仔蟹消化酶活性及胰蛋白酶mRNA丰度的影响
长江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湖泊放养生长性能的比较
中华绒螯蟹腮上皮细胞病毒侵染的超微结构观察
中华绒螯蟹精子形成过程酸性磷酸酶的分布特征
蛋白能量比对中华绒螯蟹蛋白酶活力和饲料消化率的影响
中华绒螯蟹“颤抖病”病原、病理学初步研究
有益微生物在中华绒螯蟹养殖中应用的研究
中华绒螯蟹地下咸水工厂化育苗高产技术
中华绒螯蟹精荚分级分离及其蛋白组分分析
中华绒螯蟹微卫星单引物扩增产物的初步分析
中华绒螯蟹的免疫学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
绒螯蟹的分类与中华绒螯蟹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
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过程中的消化酶活力及氨基酸组成
光周期对雄性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的影响
水体铜对中华绒螯蟹体内铜分布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盐度对中华绒螯蟹性早熟生理机制的影响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中酚氧化酶的部分生化特性
中华绒螯蟹大颚器激素生物合成与性早熟的关系
中华绒螯蟹呼肠孤病毒病组织病理学观察
低温、降盐度及pH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变态的影响
温度对饥饿状态下中华绒螯蟹大眼幼体存活及恢复的影响
中华绒螯蟹血淋巴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中华绒螯蟹抗病力的增强效果
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诱食剂应用效果研究
不同饵料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和存活的影响
长江口中华绒螯蟹亲体捕捞量现状及波动原因
中华绒螯蟹的致病菌及抗菌药物的筛选
不同pH下硫化物胁迫对中华绒螯蟹亲体卵巢发育的影响
中华绒螯蟹亲蟹的标准代谢研究
中华绒螯蟹细菌性疾病感染途径的研究
中华绒螯蟹鳃的组织及超微结构
虾青素对中华绒螯蟹抗环境胁迫能力的影响;
中华绒螯蟹不同发育时期胚胎及流产胚胎的同工酶变化
中华绒螯蟹离体卵巢发育的调控作用
低剂量中子刺激对中华绒螯蟹抗病性的作用
阳澄湖中华绒螯蟹品质分析
中华绒螯蟹亲蟹选择方法的探讨
中华绒螯蟹土池生态育苗高产技术的研究
中华绒螯蟹胚胎附着系统的结构和形成机制
切除单侧眼柄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谷丙转氨酶活力的影响
中药添加剂对中华绒螯蟹扣蟹非特异性免疫力影响的研究
西南边疆稻田养殖中华绒螯蟹示范研究
日本绒螯蟹与不同水系中华绒螯蟹的形态比较
中华绒螯蟹的洄游
中华绒螯蟹性腺发育期脂肪合成酶活性变化研究
中华绒螯蟹二株呼肠孤病毒的初步研究
外部形态
中华绒螯蟹的躯体可分为头胸部、腹部和胸足三部分。
头胸部
经过长期进化演变,中华绒螯蟹的头部与胸部已完全合为一体,是中华绒螯蟹的主要部分,它由头胸甲和腹甲构成。头胸部的背面覆盖着一层坚硬的背甲,叫头胸甲,俗称“蟹斗”。背甲一般呈黑绿色,有时也呈赭黄色,这是中华绒螯蟹为适应环境进行自我保护的调节功能。背甲表面起伏不平,形成许多区,并且与内脏的位置相一致,分为胃区、心区、左右肝区、左右鳃区六个区。背甲边缘可分为前缘、眼缘、前侧缘、后侧缘和后缘五部分。前缘正中为额部,有4枚齿突,称额齿,额齿中间的凹陷,以中央的一个为最深。左右前侧缘各有4个锐齿,叫侧齿。背甲后侧缘斜向内侧,后缘与腹部交界,比较平直。
头胸甲不但遮盖上背面,前端还折入头胸部下面,在三角形口前部的下面,有一条隆起线,叫口盖线。在眼眶下有一条眼眶下线,下面各有一条侧板线。头胸甲额部两侧,有一对有柄的复眼,长在眼眶里面。复眼的内侧,横向排列在额下有两对触角,其中第一对较小,第二对较大,分别叫小触角和大触角。
腹甲的形态。头胸部的上盖是背甲,其下盖为腹甲,涌常呈灰白色。腹甲中央纵向有一凹陷的腹甲沟。腹甲周围密生绒毛。腹甲原本分为7节,前3节相合为一,仅留痕迹可辨认,后面4节在腹甲沟处也已相愈合。生殖孔在腹甲,但雌雄位置不同,雌蟹一对生殖孔开口在愈合后的第3腹甲上,即腹甲Ⅴ;雄蟹口在木节上面。腹甲的前端正中部分为口器。口器由一对大颚、两对小颚和三对颚足组成。组成口器的六对附肢,都属头胸附肢,它们自里向外叠成,好像六道屏门,互相配合,完成口器的功能。
腹部
中华绒螯蟹的腹部已退化为一扁平的片状物,反折紧贴在胸部下面,俗称为“脐”。脐四周有绒毛,由肠道贯通前后,肛门就开口在脐末节的内侧。脐共分7节,性成熟的雄蟹脐为内肢基肢底节上肢合节腕节前节成口器的三对颚足指节长节座节基节底节上肢狭长三角形,俗称尖脐;雌蟹的脐为圆形,俗称团脐。尖脐和团脐是区别雄蟹和雌蟹的最显著标志之一。
腹部内侧生有腹肢,因性别而不同。雌性有4对瞠肢,生在第2-5腹节上面,呈双肢形。内侧上刚毛细而长,大约30-40排,这是产卵时粘附卵粒的地方,外侧刚毛粗又短,可保护卵群。雄性的腹肢已变为交接器,在第1-2腹节上面。第一对已骨质化,呈管状,顶上生有粗短的刚毛,在向上弯曲的片状突起处开口。其基部开口分两部分,靠腹甲的一边开口大,并盖以有毛的办膜,交配时,阴茎伸入办膜内输送精液,内侧的开口为第二交接器位置。第二交接器为一娇小的实心棍状物,末端为柔软皮膜。
胸足
胸部有强大的附肢是胸足,共有五对,其中一对螯足、四对步足,是中华绒螯蟹的运动器官。螯足强大,成钳状,掌部密生绒毛,雄性尤甚,具有捕食、掘穴和防御的功能。第2-5对胸足的结构完全相同,叫步足具有爬行、游泳、掘穴等功能。步足中,第一、四两对步足比较扁平,前后缘有刚毛,方便游泳。胸足都由7节组成,分别叫底节、基节、座节、长节、腕节、前节、指节。
内部结构
中华绒螯蟹与其它高等动物一样,内脏器官均已发育完全,具有比较完整的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生殖系统。如果打开中华绒螯蟹的背甲,内脏便裸露出来,它的胃、鳃、肝、心、生殖腺等器官都清晰可辨。
栖居特点
中华绒螯蟹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栖息的特点也有较大的差别。胚胎发育之后的蚤状幼体阶段,需在半咸水.或海水里,过浮游生活;进入大眼幼体阶段时既可在沿海河口的半咸水中生活,又可在淡水里生活,既可在水面游动,还可沿河坡爬行;到幼蟹以后,则主要是生活在淡水的河流湖泊,进行隐居与穴居生活。
中华绒螯蟹的栖居,因生态条件而有所不同,可分为隐居和穴居两种。在饵料丰足的情况,中华绒螯蟹为躲避敌害而掘洞过穴居生活,但当中华绒螯蟹生活的水域不适合中华绒螯蟹造洞穴居时,它就寻找石砾或者水草丛中隐居。尤其是水质清新,水草丰盛的江河、湖泊、沟渠等水域,中华绒螯蟹是十分喜欢栖息的。
中华绒螯蟹有明显的穴居习惯,这种习惯,幼蟹比成蟹强,雌蟹较雄蟹更明显。中华绒螯蟹营造洞穴,有很好的避敌功用,穴址多选在有水位落差的高低水位之间的坡上,洞穴一般为弯曲的管状,与地面有10-20度倾斜,底端不与外界相通。穴道深处常有少量积水,使洞中保持一定的湿度。穴洞多较隐蔽。洞口比蟹身大,洞道直径与身体相当,洞底比蟹体大2-4倍,洞深20-80厘米左右。并且一般选择土质较坚硬的陡岸造穴,这样出入方便,洞穴牢固。穴居不仅是为了防御敌害,还有利冬季越冬,水温降至10℃以下时,中华绒螯蟹活动减弱,能安全度过越冬阶段,在中华绒螯蟹的幼蟹期间,它昼伏夜出,过穴居生活。一旦中华绒螯蟹成熟,便弃穴而去,翻堤过坝,长途跋涉,去寻找适合产卵繁殖的地方。
食性特点
中华绒螯蟹是杂食性动物。在蚤状幼体时食性就比较杂,以浮游植物为主,可捕食单细胞藻类,还食轮虫、担轮幼虫、沙蚕幼体、蛋黄、豆浆、豆腐等。大眼幼体以后的生长发育阶段,偏爱动物性食物,尤其是鱼、虾、螺、蚌、蚬、蠕虫、蚯蚓、昆虫等,对腐臭的动物尸体也很爱食。
中华绒螯蟹长期生活的水域,大多水草茂盛,因而它往往较多地摄食水生植物。从天然湖泊养殖的中华绒螯蟹的胃内解剖发现,80%以上是浮萍、丝状藻类、马来眼子菜、苦草、轮叶黑藻、喜旱莲子草、水葫芦等水生植物的碎片。虽然这不能说明中华绒螯蟹食性特征,但至少可看出中华绒螯蟹也爱吃水生植物。
成年中华绒螯蟹捕食凶猛、食量大、消化力强,不管是水生维管束植物、岸边植物,还是有坚硬外壳的螺、蚌等,它都能巧妙地捕食。中华绒螯蟹捕食时,器官配合严密,第一对触角上,有嗅觉感觉毛,用来鉴别食物,用一对螯足捕捉食物,第二对步足一道捧递至口边,此时“口器”自行张开,食物先传到第三颚足,再到大颚被咬碎、吞下。中华绒螯蟹在水温20℃以上时,摄食量最大。食物丰富的夏天,中华绒螯蟹饱食后,将多余酌营养贮藏进肝脏,以备蜕壳或冬眠时维持生命。当水温在10℃以下时,中华绒螯蟹很少摄食,冬天数月不食,中华绒螯蟹不会死亡,这种耐饥饿能力,也是它食性的一个特征。
蜕壳生长
中华绒螯蟹的蜕壳,不仅是变态的标志,也是个体生长的必要手段,在中华绒螯蟹生活史上,中华绒螯蟹的蜕壳,贯穿生命活动的始终,可以说,如果停止了蜕壳,对中华绒螯蟹来说就意味着生命快要结束了。中华绒螯蟹的蜕壳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看。
躯体增长必须蜕壳:例如,蚤状幼体第一次蜕皮后,体长可由扩1.5-1.8毫米,到第五次蜕皮时,体长可达4.1毫米左右;一只体长2.5厘米、宽2.8厘米的小蟹,蜕壳后,体长可增大到3.4厘米,宽3.5厘米。中华绒螯蟹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地蜕壳,身长、体宽、体重不断增加,直至性腺成熟时,个体体重可达300克以上。中华绒螯蟹完成了生命中的最后一次蜕壳,进入性成熟期后,身体的生长也便停止了。
幼体变态必须蜕壳:中华绒螯蟹从胚胎发育逐步演变为成蟹,体态变化很大,这些变化都是通过蜕壳来实现的。蚤状幼体蜕皮后变为大眼幼体,身体由水蚤形变为龙虾形,大眼幼体蜕皮变为幼蟹,身体又变为蟹形。不仅大的形体变化如此,就是同一体态的不同发育阶段;每一次蜕壳也都有一些细微的形态变化。如幼蟹第三次蜕壳后,头胸甲的宽度,就第一次大过头胸甲的长度。又如中华绒螯蟹性成熟前,壳呈淡黄或灰黄色,渔民习惯叫“黄蟹”。此后,中华绒螯蟹进行最后一次蜕壳,身体增大,外壳呈墨绿色,通常称为“绿蟹”。其雄性螯足的绒毛粗长发达,雌性腹部变宽,复盖住头晌部的整个腹甲、并且边缘密生着黑短的绒毛。
直切再生
为趋吉避凶,中华绒螯蟹具有很强的自我修复和保护能力。当受到强烈刺激、机械损伤或蜕壳不出时,常常会发生丢弃胸足而逃的自切现象。例如,当人类突然捕捉到中华绒螯蟹时,若只抓住1-2只步足,它就会迅速地将足脱落而逃跑,以后又长出新的足来。在大批的成蟹起捕时,有时看到中华绒螯蟹胸足大小差异很大,就是自切再生的结果。中华绒螯蟹自切再生,断肢都有固定部位,总是在附肢的基节与座节之间,这里构造特殊,既可防止出血,又能再生长出新足来。中华绒螯蟹的自切再生现象,只是在幼蟹生长蜕壳阶段才存在,性成熟以后的中华绒螯蟹,是不易再生新足的。
中华绒螯蟹在中国分布很广,通海的江河基本都有分布,北自辽宁,南至福建沿海诸省通海河流中都有分布,尤其是长江中下游两岸湖泊、江河中都有它的踪迹;随着远洋运输业的发展,中华绒螯蟹随着大型船舶的压仓水也能漂洋过海,世界沿海诸国常可见到。
自然繁殖
中华绒螯蟹会生殖洄游,每年秋天,淡水中生活长大的中华绒螯蟹逐步发育成熟,由湖泊向江河、再向河口水域去交配、繁殖。繁殖的卵经孵化发育成大眼幼体(俗称蟹苗),经河口进入淡水,在江河、湖泊、水库、沟塘、稻田、沼泽等地定居,生长发育长大。
在长江下游地区9-11月,中华绒螯蟹生殖洄游开始,并在“霜降”前后达到高峰。参加生殖洄游的亲蟹个体,一般体重100-300克,少数可达400克。这些亲蟹由河湖入江,进入河口咸淡水交界处,在2-3月形成繁殖盛期。进入产卵期的亲蟹异常兴奋活跃,雌雄蟹拥抱在一起,完成交配过程。雌蟹交配后数小时至十几小时开始产卵,一般个体重100克以下的雌蟹抱卵20-30万粒,100克以上的抱卵40-50万粒,200克以上的可抱卵60-70万粒。抱卵蟹在浅海中生活2-3个月后,受精卵发育成蚤状幼体,离开母体在长江口附近经历5次蜕皮变为大眼幼体(蟹苗)。蟹苗由河口溯河而上,洄游至各种淡水水体中,称为中华绒螯蟹的索饵洄游,构成渔业生产中的蟹苗汛。人们可以去河口捕捞蟹苗,进行人工放流或养殖。
人工繁殖
亲蟹的选用
用来繁殖的亲蟹主要采用两种办法获得:一是从沿海河口捕捉抱卵蟹,这样成本较低,但天然亲蟹资源量有限;二是从淡水河、湖等天然水域中捕捞“绿蟹”进行饲养,然后放于海水中进行交配抱卵。这样可以较主动地大量选留亲蟹,有计划地扩大人工繁殖规模。在沿海河口,如中国崇明等地,抱卵蟹的捕捞一般采用拖网、张网、插网等摘获。在淡水河湖中捕捞的“绿蟹”,长江口一带常在11月上旬选用体健肢全,只重在100克以上的作为亲蟹。以上两种亲蟹各有优点,入海口的抱卵蟹一般怀卵量较大,卵胚胎发育较好,而采用此抱卵蟹由于胚胎发育迟早不一,所孵化的幼体则会参差不齐,会导致幼体之间大吃小的现象,影响成活率;而采用淡水中的“绿蟹”,促产获得的抱卵蟹,虽然怀卵量较低,但育苗整齐,成活率较高。
抱卵蟹饲养
亲蟹一经交配产卵,即进入抱卵蟹饲养阶段。此阶段约经1个月时间,受精卵才从胚胎发育到破膜而出,成为幼体而脱离母体下面,此时抱卵蟹才算完成其孵化幼体、繁殖后代的使命,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抱卵蟹的饲养过程,也同时是幼体的孵化过程,可见抱卵蟹的饲养是河蟹人工繁殖的重要内容。抱卵蟹的饲养也采用散养和笼养的方式。
抱卵蟹散养的要求:基本与亲蟹饲养相似,但管理更为细致。一是清除雄蟹,避免重复交配而造成雌蟹伤亡;二是适当增加投饵量,以避免因饵料不足而挖食腹下卵块充饥;三是经常换水,保持水质良好,并注意海水盐度,防止发生盐度骤变而引起胚胎死亡。
抱卵蟹笼养要求:每笼可放抱卵蟹20只,笼底放砖石重物,用绳将笼吊放海中,保持退潮时笼不露出水面。每3-5天检查投喂一次,饵料以小鱼为主,成活率也较高,不足的是管理不便。
抱卵蟹有多次抱卵的特点,当第一次孵化出幼体后,雌蟹清理附肢可继续第二次、第三次抱卵,以提高雌蟹利用率。在继续饲养抱卵过程中除注意投喂、水质外,还要注意池水温度不宜过高,以及防止聚缩虫、藻类寄生。
幼体培育
抱卵蟹所怀卵孵化至绝大部分透明,卵黄集合在中央呈蝴蝶状时,其胚胎出现眼点和心脏跳动,进入原蚤状幼体阶段后,过2-3天幼体即可孵出,此时就转入幼体培育阶段。此阶段必须采取控温、调光、充气、换水、适量投饵、防病害等技术措施。
蟹苗捕捞
蚤状幼体经过5次蜕皮后已变为大眼幼体,此时就要起捕,如果是土池可采用灯光在夜间诱捕,如果是工厂化育苗,可采用放水法集苗。再将已捕的大眼幼体经过3-4天淡化处理,方可运到淡水水域中放养。
这里主要介绍“长江1号”、“长江2号”、“光合1号”、“江海21号”和“诺亚1号”这5个较优良的中华绒螯蟹养殖品种。
长江1号
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由中国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历经10年,成功培育而出。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003-2011)。这是2011年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9个新品种之一,是江苏省培育出的第一个河蟹新品种,也是中国审定通过的第一个淡水蟹类新品种,对中国淡水虾蟹类科研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2号
中华绒螯蟹“长江2号”是由中国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以2003年从荷兰引回的莱茵河水系中华绒螯蟹为基础群体,采用群体选育技术,以生长速度、个体规格为选育指标,经连续4代选育而成,2014年3月获农业部颁发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3)。该品种在相同养殖条件下,与未经选育的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相比,养成生长速度提高19.4%,平均个体规格增加18.5%;成蟹养殖群体规格整齐,雌雄体重变异系数均小于10%,遗传性状稳定,具有纯正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的典型特征。
光合1号
中华绒螯蟹“光合1号”是辽宁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从2000年开始以辽河入海口野生中华绒螯蟹3000只为基础群体(雌雄比为2:1),以体重、规格为主要选育指标,以外观形态为辅助选育指标,经连续6代群体选育而成。获得农业部颁发的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004-2011)。该品种适应人工养殖条件,在稻田人工养殖环境下成活率大幅高于野生苗种。
江海21号
中华绒螯蟹新品种“江海21号”于2016年3月获农业部颁发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2-003-2015)。品种是由上海海洋大学与上海市水产研究所等单位,以2004年和2005年从长江干流南京江段采捕的野生中华绒螯蟹、从国家级江苏高淳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原种场和国家级安徽永言河蟹原种场收集的中华绒螯蟹为保种群体,按照配套系聚合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奇数年和偶数年分别构建基础群体,以生长速度、步足长和额齿尖为选育指标,采用群体选育技术,经连续4代选育出的A选育系(步足长)为母本、B选育系(额齿尖)为父本,杂交获得的F1代,即为中华绒螯蟹“江海21号”。
诺亚1号
2017年4月,中华绒螯蟹新品种“诺亚1号”获农业部颁发水产新品种证书(品种登记号:GS-01-005-2016)。该品种是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与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选育而得。该品种亲本来源于长江干流江苏仪征段中华绒螯蟹野生群体。
生态养殖
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就是遵循中华绒螯蟹生态习性,通过人工营造和维护养殖水体的生态系统,使养殖水体的能量转化和物质循环尽可能的趋于平衡,达到养殖中华绒螯蟹产量高、规格大、品质好的目的,获得显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这里以中华绒螯蟹池塘生态养殖技术为例介绍其养殖技术。
池塘处理
中华绒螯蟹为底栖爬行类甲壳生物,喜隐居或穴居,宜生活在安静、溶氧充足和水草丰富的大水面环境中。因此,池塘养殖环境应尽可能营造河蟹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才能达到高产、增收的目的。
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的池塘作为养蟹池,要求水质透明度高,溶氧充足。养殖池塘要求面积10-30亩,坡比1:5,底泥10-15厘米,水深1.5-2.0米。池塘边埂内侧用加厚塑料薄膜进行围拦,薄膜埋入土内0.1米。进出水口安装双层网片,防止中华绒螯蟹逃逸。
养殖池塘应认真做好池塘清整工作,必须在11月底或12月初前排干池水,经冬季冰冻曝晒。早春时使用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消毒,用量为120-200千克/亩。清塘消毒后10天种植水草。
养殖池塘中需要3种以上的水草种群,水草的覆盖率在养殖中后期需要达到60%以上。2-3月栽种伊乐藻和小黄草,栽种量为45.0千克/亩,其中伊乐藻35.0千克/亩,小黄草13.0千克/亩。3-5月分期播种苦草,苦草籽播种量为100.0克/亩。夏季中华绒螯蟹生长旺季,此时可以移栽金鱼藻和轮叶黑藻,栽种量为185.0千克/亩,其中金鱼藻占70%。为防止初种水草在没有生根时被中华绒螯蟹破坏,可采用网片进行围种。伊乐藻和金鱼藻采用固着种植法,尽快促进生根生长。
清明前投放活螺蛳,投放量为150-200千克/亩,全池均匀投撒。确保中华绒螯蟹在生长过程中有适口、鲜活的动物性饵料,减少人工配合饲料的投喂。螺蛳还能起到清除残饵,提高养殖水体的自净能力。
蟹种放养
蟹种放养应认真做好投放时间的选择、蟹种质量和规格的选择、适宜的放养密度和配套混养品种的选择。投放时间应避开冰冻严寒天气,气温低于0℃蟹种冻死率极高。蟹种放养以初春时节,水温4-8℃更为适宜。应选择规格整齐、体色光洁、体质健壮、活动敏捷、附肢完整(包括爪尖无磨损),性腺未发育成熟、无病症的蟹种,规格以体质量5-12克/只为宜。
蟹种入塘前需要做好消毒工作。将蟹种放入水中浸泡2-3分钟,冲去泡沫,提出水面片刻,再放入水中,重复3次。待蟹种吸足水后,用浓度为3-5%的食盐水充气浸浴15-20分钟,完成消毒工作。大规格蟹种(80-200只/千克)低密度养殖,放养数量为500-600只/亩,最多不超过660只/亩。养成商品蟹规格可以达到雌蟹150克/只以上,雄蟹200克/只以上。
套养品种
养殖池塘可选择鲢鱼、鳙鱼、青虾和鳜鱼等进行套养。鲢鱼和鳙鱼可以有效地降低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生物量;青虾可利用部分残饵,同时作为中华绒螯蟹的动物性优质活饵;鳜鱼可有效地清除养殖过程中的野杂鱼(对青虾产量有要求的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最好不要套养鳜鱼)。中华绒螯蟹养殖池塘禁止放养草鱼和团头鲂等草食性鱼类。鲢鱼和鳙鱼的套养比例为2:1,规格150-200克/尾的鱼放养量为5-15尾/亩。青虾规格2.0-3.0厘米,放养量5.0千克/亩。规格为4-5厘米的鳜鱼鱼种,放养量为10-20尾/亩。
饵料管理
中华绒螯蟹饵料有植物性饵料、动物性饵料和颗粒饲料。植物性饵料以南瓜、红薯、玉米、小麦、蚕豆等为主;动物性饵料以螺蛳、河蚌、野杂鱼为佳;颗粒饲料的蛋白含量应在38%,并保持在水中4小时以上的稳定性。投喂的饵料必须鲜活、适口、无腐烂变质。整个养殖季饵料的投喂应做到“精-粗-荤”。养殖前期(3-6月)要“精”,以投喂蛋白质含量30-35%配合饲料为主,投饵量占蟹体质量的1-3%;养殖中期(7-8月)要“粗”,以植物性饵料为主,动物性饵料为辅,投饵量占蟹体质量5-10%;养殖后期(8月底以后)要“荤”,以动物性饲料为主,不低于投饵量的60%,投饵量占蟹体质量5%。投饵量应根据天然饵料和天气情况进行适当调整,确保养殖中华绒螯蟹吃饱吃好。
水质管理
中华绒螯蟹对养殖水体的水质要求“活、嫩、爽”,水体溶解氧在5.0毫克/升以上,pH值7.0-8.5,透明度50-60厘米为宜。养殖池塘不能进行大量换水,特别在中华绒螯蟹生长的旺季,通常以加注新水为主。
春季为提高水温,促进生长,水位控制在0.6-0.8米。随着气温的升高,注意观察水草的生长情况,每10-15天注水1次,逐步提高水位10-15厘米。夏秋季水温升高,池水深度在1.0-1.5米。高温季节每2-3天换水1次,在夜间或上午水温较低时进行,边排水边灌水,换水量为池水的1/3,控制水温的温差在3℃以内,防止因换水引起的环境突变,使养殖中华绒螯蟹产生应激反应。7-8月份,保持水深1.5米,9-10月水位控制在1.2米。
定期检测pH值,当pH值小于7.2时,使用浓度为15-20毫克/升的生石灰全池泼洒;当pH值大于8.0时,使用浓度为2-4毫克/升的漂白粉全池泼洒。晴天中午开增氧机2小时;阴天清晨开机,傍晚不开机;连续阴雨天,全天开机;主要生长季节和水质较肥时,坚持每天开机。
病害防治
养殖中华绒螯蟹的常见疾病有20多种,主要有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所致,主要疾病由颤抖病、肠炎病、弧菌病、黑鳃病、腐壳病、烂肢病、水肿病、链壶菌病、水霉病、拟阿脑虫病、纤毛虫病、蟹奴病、蜕壳不遂等。
在疾病的防治工作中坚持预防为主,辅以药物治疗。认真做好养殖池塘的日常管理工作,保持池塘清洁,及时清除残饵,不投腐败变质的饵料,经常使用生石灰进行全池泼洒以杀死病原生物。发现养殖中华绒螯蟹出现异常情况,应认真分析,正确诊断病症,做到合理用药,精准用药。
中华绒螯蟹生态养殖,就是保持养殖水域中消费者、分解者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平衡,即生态环境系统的生态平衡。改善养殖水体溶解氧、pH值条件,提高水体和底泥中的有益微生物数量,将大量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通过栽种水生植物,利用光合作用将无机盐转化为绿色植物。改进养殖模式,发展“以鱼净水、以蟹保水”的观念,实施混养、稀养和轮养。在中国渔业转型的关键时期,抓住机遇,努力发展生态养殖。
养殖品牌
有研究表明,中间江苏境内重点养蟹区的太湖、阳澄湖、涌湖、长荡湖、固城湖、洪泽湖、大纵湖、高宝湖等八大湖泊网围养殖的品牌中华绒螯蟹雌蟹平均体质量130.3克,雄性体质量170.5克,符合农业行业标准大规格等级要求,呈现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特征。品牌中华绒螯蟹具有规格大,营养丰富的特点。
经济价值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探索中华绒螯蟹的人工养殖,中华绒螯蟹的养殖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华绒螯蟹的人工养殖已成为中国淡水名特优新品种养殖中的主导产业和支柱行业,在推动中国淡水养殖生产持续健康地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药用价值
中华绒螯蟹不仅味美,而且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在《本草逢原》、《本草拾遗》等历史药物专著上,都详尽地记述了中华绒螯蟹的药理功能。传统中医认为,蟹肉可清热、散结、续伤、理脉、滋阴等;蟹壳还可清热解毒、破瘀消积。现代医学认为,中华绒螯蟹中丰富的维生素A,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它能促进生长,延缓衰老,维持上皮组织健康,增强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力,还可防止夜盲症的发生。
营养价值
中华绒螯蟹被视为美味佳肴,是其特殊的营养成分所决定的,据分析测定,100克蟹肉中含维生素A高达5900国际单位,热量高达582千焦耳,为水产品之冠,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黄素的含量均远高于许多名特水产品。中华绒螯蟹营养成分分析如下:食用部分100克中含量,水分71.0克、蛋白质14.0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4克、热量582.0千焦耳、灰分1.8克、钙128.0毫克、磷145.0毫克、铁13.0毫克、维生素A为5900国际单位、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71毫克、尼克酸2.7毫克。
食用价值
中华绒螯蟹形态独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是水产珍品,历来受中国民众喜爱。几千年来,赞美中华绒螯蟹的美食之篇不绝于世,古人有“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之说,每当“九九”重阳节之时,中华绒螯蟹黄满膏腻,赏菊食蟹成为时尚。
注意事项
不宜人群:患有伤风、发热胃痛以及腹泻的病人,消化道炎症或溃疡胆囊炎、胆结石症、肝炎活动期的人都不宜食蟹;患有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少吃或不吃蟹黄,蟹肉也不宜多吃:体质过敏的人不宜吃蟹。孕妇不宜食用螃蟹。
进食原则:进食时注意“两宜四不要”原则。
两宜:①宜搭配生姜、黄酒。中医认为螃蟹性寒,有些人吃后会腹泻,不妨搭配着鲜嫩的生姜一起吃,比如,吃蟹肉时蘸点姜醋汁,不仅能去腥、解腻,还有温中暖胃的作用。除了生姜,也可以喝点黄酒。黄酒性温和,有活血、暖胃、驱寒的功效。或者在蒸螃蟹时加点黄酒和生姜,既能去除蟹的寒气,又可除腥味;②宜现蒸现吃。螃蟹最好是现蒸现吃。吃不完的熟蟹,可以装入干净的容器内,密封冷藏保存。因为蟹肠等内脏极易滋生细菌,建议最多冷藏1~2天,时间久了会带来安全隐患。如果蟹肉和蟹黄已经单独挑出来了,可以放进冷冻室保存1个月以上。需要提醒的是,冷藏和冷冻的螃蟹再吃时一定要热透。
四不要:①不要吃生蟹。螃蟹是杂食类动物,生活在水底,喜欢吃死鱼、死虾等腐败的动物尸体,体内容易携带致病菌。尤其是中华绒螯蟹,大多生长在污浊的河塘,蟹壳上又有大量病菌。有的人很喜欢吃醉蟹,享受蟹肉的鲜嫩,但蟹中携带的大量细菌并不能全部被白酒中的酒精杀死,所以不要为贪食美味而吃生蟹,一定要煮熟后吃。蒸、煮螃蟹时要注意,水开后至少还要再蒸、煮15分钟以上;②不要同时过量饮酒。螃蟹是高嘌呤含量食物,尿酸高的人一次性摄入过多很容易引起急性痛风。酒精会促进嘌呤分解成尿酸,并抑制尿酸的排泄。如果吃了不少螃蟹的同时又饮酒过多,会加剧体内尿酸沉积,痛风发作可能性更大;③不要吃死螃蟹。螃蟹一旦死亡,体内的细菌就会大量繁殖,分解蟹肉,有的细菌还会产生毒素。如果人们吃了这样的螃蟹就会引起食物中毒,常见的表现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发生脱水,甚至休克、败血症等;④一顿不要超过3只,螃蟹高胆固醇、高蛋白,虽然美味,但一顿不宜超过3只,如果大量摄入蟹肉,对体内蛋白酶的需求就会增大,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平时不喜欢吃蛋白质类食物的人,猛然摄入过多可能会造成消化不良。另外,吃螃蟹时最好搭配吃些米饭或喝点粥。
选购技巧
选购时主要有以下“五看”:①看蟹壳。壳背呈黑绿色,带有亮光,多为肉厚壮实;壳背呈黄色的,大多较瘦弱;②看肚脐。肚脐凸出来的,一般都膏肥脂满;凹进去的,大多膘体不足;③看螯足。凡螯足上绒毛丛生,都螯足老健;而螯足无绒毛,则体软无力;④看活力。将螃蟹翻转身来,腹部朝天,能迅速翻转的螃蟹活力强,易保存;⑤看雌雄。农历八九月里挑雌蟹,九月之过后选雄蟹,因为雌雄螃蟹分别在这两个时期性腺成熟,滋味营养最佳。
2019年2月1日起,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长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意见》,落实长江流域重点水域禁捕工作部署,保护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有关规定,农业农村部对长江流域专项捕捞管理制度进行调整,停止发放中华绒螯蟹(河蟹)专项捕捞许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