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五更泄泻热度:32

词语五更泄泻拆分为汉字:

五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五字字源来历,五字演变

1. 五 [wǔ]五 [wǔ]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更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更字字源来历,更字演变

1. 更 [gēng]2. 更 [gèng]更 [gēng]改变,改换:~正。~生(重新获得生命,喻复兴)。~衣(a.换衣服;b.婉辞,上厕所)。~定(改订)。~迭(轮流更换)。~递。~番。~新(旧的除去,新的建起)。~张(调节琴弦,喻变更……

泄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泄字字源来历,泄字演变

1. 泄 [xiè]2. 泄 [yì]泄 [xiè]液体或气体排出:排~。~洪。~泻。漏,露:~劲。~露。~漏。~密。尽量发出(情绪、情欲等):~愤。~恨。发~。泄 [yì]〔~~〕a.缓飞的样子,如“雄雉于飞,~~其羽”;b.闲散自得,如……

泻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泻字字源来历,泻字演变

液体很快地流:倾~。排出稀屎:~肚。~药。……

 

查询词语:五更泄泻

汉语拼音:wǔ gēng xiè xiè

词语五更泄泻基本解释

五更泄泻又称晨泻、肾泻、鸡鸣泻,最早出现于《丹溪心法》“有每日五更处洞泻……,随节饮食忌口,但得日间上半时无事,近五更其泻复作”。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的黎明之时的腹泻。主要表现为每至黎明前五更时分开始出现脘腹作痛或不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大便不成形,无黏液及脓血。

词语五更泄泻在线造句

  1. 五更泄泻非皆阳虚论

词语五更泄泻百科解释:

五更泄泻病因病机

1.肾阳虚衰

多见于中老年患者,先天禀赋不足,或者后天失养,久病伤及肾阳,抑或房事不节,最终导致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不能温助脾阳以更好的腐熟运化水谷,黎明之时正至阳气始发,阴气始退之时,如若肾阳虚衰,则阳气难以制阴,阴气将衰未衰,从而阴寒内动,泛与肠间,腹痛即作,夹于肠间的寒水随水谷而下即为泄泻。

2.脾虚湿盛

《黄帝内经》有言:“脾者,喜燥而恶湿也”,如若脾虚湿盛,则清阳受困遏,致使脾运化无权,导致水谷湿滞交阻,从而脾阳下陷,中焦为湿所困,黎明之时为阴随阳升之时,而脾阳下陷,阴湿阻滞故而为泻。

3.肝气乘脾

黎明之时为少阳木旺之时,如若素体脾虚,或忧思伤脾,饮食伤脾导致脾虚肝旺,则容易在黎明之时木乘土位,导致脾失健运而水谷不化形成泄泻。

五更泄泻辨证施治

1.肾阳虚衰证

(1)证候多见于中老年患者,黎明之前出现腹痛,肠鸣即写,泻后得安,伴见形寒肢冷,腰膝酸软,喜喝热饮,舌淡苔白,脉沉细。

(2)治则温阳止泻。

(3)主方四神丸加减。

2.脾虚湿盛证

(1)证候多见于身体虚胖者,或者活动较少的办公室工作者,黎明之前出现大便溏泻,进食油腻食物加重,伴见饮食减少,厌油腻,脘腹胀满不舒,面色萎黄无华,肢体困倦,乏力,舌淡苔白,脉细濡。

(2)治则健脾祛湿,淡渗止泻。

(3)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3.肝气乘脾证

(1)证候多见于平素抑郁,精神紧张之人,黎明前出现肠鸣腹痛,大便泄泻,泻必腹痛,伴见胸胁胀闷不舒,嗳气,食少,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缓。

(2)治则补脾泻肝,祛湿止泻。

(3)主方痛泻药方加减。

五更泄泻其他治疗

针刺脾俞、肾俞、大肠俞、足三里等穴位,以灸法温补脾肾为大法,兼以针刺太冲、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疏肝解郁,利湿实便以取得疗效。

五更泻为泄泻的一种,在临床上并不少见,更不能拘泥于脾肾阳虚以偏概全,仍需要正确的辨证论治为根本,加上针灸等方法调和阴阳从而解除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