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窦性心律拆分为汉字:
窦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窦字字源来历,窦字演变
孔、洞:狗~。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房结。端倪:疑~。弊~。姓。……
性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性字字源来历,性字演变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
心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心字字源来历,心字演变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主管血液循环的器官(通称“心脏”):~包。~律。~衰。~悸。中央,枢纽,主要的:~腹。中~。习惯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况,感情等:~理。~曲。~魄。~地。~扉。衷~。~旷神怡。人~惟危。……
律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律字字源来历,律字演变
法则,规章:纪~。法~。定~。规~。清规戒~。~师。约束:~己。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
查询词语:窦性心律
汉语拼音:dòu xìng xīn lǜ
人体右心房上有一个特殊的小结节,由特殊的细胞构成,叫做窦房结。它可以自动地、有节律地产生电流,电流按传导组织的顺序传送到心脏的各个部位,从而引起心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人体正常的心跳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这就是“心脏起搏点”。窦房结每发生1次冲动,心脏就跳动1次,在医学上称为“窦性心律”。所以,心脏正常的跳动就应该是窦性心律。窦房结是心脏搏动的最高“司令部”,那么,正常的心脏必须有正常的窦房结,正常的窦房结具有强大的自律性。凡是由窦房结发出激动所形成的心律总称为窦性心律。窦房结的频率每分钟60~100次,但有25%的青年人心率为50~60次/分,6岁以前的儿童可超出100次/分,初生婴儿则可达100~150次/分。
窦性心律是正常人的正常心率表现。
窦性心律的心电图必须符合下列两个条件:(1)P波在Ⅰ、Ⅱ、aVF导联直立,aVR倒置。(2)P-R间期0.12~0.20秒。
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房颤窦性心律的长期维持的消融中的次级终点。
已经证实两相波去纤颤器能够更有效地恢复窦性心律。
是否进行窦性心律恢复很大程度取决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
结果:与窦性心律组相比,心房颤动患者组左心房内径明显增大。
血液动力学稳定的房颤患者可以通过口服或静脉注射大量药剂恢复窦性心律。
律可表示转换成一个不稳定的患者窦性心律。
结论: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后血液和心房肌组织中醛固酮水平下降。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CRP、左房内径和窦性心律维持率的变化。
异常心电图中以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心律不齐、心肌缺血多见。
对于房颤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是常用的治疗方法。
初始剂量:在病情稳定伴有窦性心律时,负荷量通常不需要;
一名患者在治疗4周后的窦性心律期内死于出血性中风。
经过中位随访日期271天的后,70%的患者仍保持着窦性心律。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及心衰患者窦性心律震荡的意义
心悸患者窦性心律时静脉注射三磷酸腺苷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诊断作用
索他洛尔与比索洛尔对持续性房颤电复律后窦性心律维持的比较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与窦性心律震荡相关性的研究
窦性心律重建术治疗风心瓣膜病合并房颤
中西药联合治疗房颤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观察
风湿性心脏病心房纤颤和窦性心律患者心房肌细胞外向钾电流的比较
小剂量胺碘酮对维持心房扑动电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疗效观察
地高辛间歇维持量治疗窦性心律心力衰竭
左心房内径大小与心房颤动复律效果及其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研究
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右心房肥大,右心室肥厚。
腹式呼吸训练仪对心率及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作用的初步观察
经食管超声对窦性心律左心耳血流频谱的研究
心房颤动自发转复为窦性心律的可能性
腹式呼吸对血压及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的影响
心房颤动患者二尖瓣置换术后窦性心律恢复的预测因素
窦性心律疏导术治疗心房颤动临床研究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窦性心律时右心耳血流频谱的研究
消融房室结慢径路导致窦性心律时的长PR间期恢复正常
奥曲肽对肝硬化患者窦性心律的影响
窦性心律震荡现象对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影响
凡是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改变而引起的心律失常称为窦性心律失常。影响窦房结自律性改变的有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及窦房结自身的因素,但主要的因素是神经因素和体液因素两种,只有少数情况下窦房结自律性的改变是由于窦房结本身的器质性损害引起。在神经因素中,主要是迷走神经的影响,其次是受交感神经的影响。因此,在情绪激动、体力活动、餐后及发热时均可引起心动过速。同样,一些体液因素也能影响窦房结的自律性而引起窦性心律失常。
窦房结发出的激动不规则,心动周期显著快慢不均,称为窦性心律不齐。临床上,窦性心律不齐分以下几种类型:
1.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是窦性心律不齐中最常见的一种。多发生于儿童、青年及老年人,中年人较少见。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发生机理是由于在呼吸过程中,体内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的张力发生变化,使窦房结自律性也因之发生周期性、规律性改变。吸气时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增快,呼气时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心率变慢。心率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停止呼吸时心律转为规整。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1)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恒定。
(2)心率的快慢随呼吸变化而变化,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其快慢变化的周期恰等于一个呼吸周期。
(3)在同一个导联中,R-R间距或P-P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4)P?R间期大于0.12秒。
2.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
非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较少见,具体原因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与生气、情绪不稳定、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洋地黄,吗啡等)有关。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1)P波为窦房结发出的“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其形态较恒定。
(2)P波频率变化与呼吸无关,心率有时突然增快。
(3)在同一导联中,P-P间距或R?R间距差异达0.12秒以上。
(4)P?R间期大于0.12秒。
3.窦房结内游走性节律
激动的发生点在窦房结内移动,因此,心电图上的P波形态、大小与方向逐渐发生变化,其心电图特点如下:
(1)P波是窦性P波(Ⅰ,Ⅱ导联中正向,aVR导联中负向)
(2)P波形态、大小变化不一致。
(3)P?R间期发生长短变化,但都已超过0.12秒。
4.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
与心室收缩排血有关的窦性心律不齐,是由于心室收缩排血异常致窦房结血液供应不均匀,从而造成窦房结的自律性发生改变。
5.异位心律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异位激动,尤其是发自心房的异位激动,有时可使窦房结的激动提早发生,继之窦房结受抑制,因而发生一过性异位激动所诱发的窦性心律不齐。
窦性心律慢于每分钟60次称为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健康的成人,尤其是运动员、老年人和睡眠时。其他原因为颅内压增高、血钾过高、甲状腺机能减退、低温以及用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胍乙啶、甲基多巴等药物。在器质性心脏病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见于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和病窦综合征。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一般无症状。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时常可引起心绞痛、心功能不全或晕厥等症状。
窦性心律体征
窦性心律多见于正常人,呈短阵发作,当窦率加速时即转为窦性心律。临床意义同逸搏心律。有人认为多见于永存左上腔静脉、下腔静脉缺如等体静脉畸形患者中。
心电图显示窦性P波,P波速率低于每分钟60次,PR间期大于0.12秒。
1.窦性心动过缓如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无症状者,无需治疗。
2.如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且出现症状者可用提高心率药物(如阿托品、麻黄素或异丙肾上腺素)。
3.显著窦性心动过缓伴窦性停搏且出现晕厥者可考虑安装人工心脏起搏器。
4.原发病治疗。
5.对症、支持治疗。
1.大部分病人在消除病因或诱因后,症状可消失。
2.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时应积极治疗。
1.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不低于每分钟50次.
2.窦性心动过缓心率低于每分钟40次。
1.治愈:心率提高到每分钟60次以上,自觉症状消失。
2.好转:心率提高到每分钟50次以上,自觉症状好转。
3.无效:治疗前后心率无变化,症状无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