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驴羚热度:45

词语驴羚拆分为汉字:

驴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驴字字源来历,驴字演变

哺乳动物,像马,比马小,能驮东西、拉车、耕田、供人骑乘:~骡。~皮胶(亦称“阿胶”)。驴皮影。~唇不对马嘴。……

羚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羚字字源来历,羚字演变

〔~羊〕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角可入药,如“~~挂角”(传说羧羊夜晚睡觉时,以角挂于树上,脚不着地,猎人难以找寻它的踪迹。喻诗文奥妙超脱,不露雕琢痕迹)。……

 

查询词语:驴羚

汉语拼音:lǘ líng

词语驴羚基本解释

驴羚(学名:Kobus leche):是牛科、水羚属的哺乳动物。是中型的羚羊,体长130-180厘米,肩高85-110厘米,尾长30-45厘米,体重60-130千克。体色主要为栗色,腹部、喉部、嘴部及眼睛外圈为白色。雄羚随年龄体色较深,一般有斑点,斑点的颜色随亚种不同而稍有变化,一般为黑或红色。只有雄羚有角,角细长,长约45-92厘米。蹄的形状适合它们在沼泽活动。

栖息环境为与沼泽接壤的洪泛平原地区,喜欢近水的湿地,因为湿地容易得到饮水及食物。当雨季河水泛滥时,驴羚就会往灌木林迁移。该物种以400只或多达千只组成松散混合的族群和单一性别群。雄羚和雌羚一般不在一起生活。雌羚和幼羚多在水边生活,而雄羚则对水的需求不高,固多生活在离水源较远的陆地。草食性,以草和水生植物为食。分布在非洲南部的热带草原。大部分分布在赞比亚,但在安哥拉及博茨瓦纳的河畔平原也有发现的记录。

词语驴羚在线造句

  1. 夕阳西下,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被一片紫色的光辉所照耀,驴羚正在休息。

  2. 研究的对象是尼罗河驴羚,一个濒危的羚羊品种。

词语驴羚百科解释:

驴羚形态特征

驴羚是中型羚羊,体长130-180厘米,肩高85-110厘米,尾长30-45厘米,体重60-130千克。长而粗糙的被毛颜色因亚种而异:指名亚种亮栗色,赞比亚亚种红褐色,班韦乌卢湖亚种黑色。雄性的毛色通常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深变黑。臀部、颈部、下颏和嘴唇呈白色。身体有深色斑纹,这些斑纹的颜色各不相同,从黑色到红色,并且在不同亚种之间很明显。前腿有一条黑色条纹。黑色的尾巴底部有一个浓密的白色“旗帜”。身体长,后躯高于肩膀。蹄长而窄适合沼泽环境。仅雄性有角,长45-92厘米,相对较单薄,向背部倾斜,尖端朝上,大部分长度上呈脊状。虽然驴羚没有气味腺,但它们的皮毛油腻且有明显的气味。

驴羚栖息环境

驴羚更喜欢与沼泽接壤的洪泛平原地区,因为这些地区便于靠近水源和食物。在平坦的平原上可以看到最大的种群,在整个洪水周期中保持潮湿的草地。栖息地与湿地密切相关,更喜欢洪泛平原和沼泽的浅水边缘(深度小于1米),尽管它们偶尔会游过深水区。它们通常频繁出现于季节性淹没的洪泛平原、洪泛平原草地和水草甸、永久淹没的沼泽和泻湖周围的浅水草甸外围的浅水林地和白蚁草原,偶尔还会出现深水沼泽的莎草地和芦苇床,驴羚是食草动物,主要以漫滩上的植物和水草为食。

驴羚生活习性

  1. 聚集

    驴羚以400只或多达千只组成松散混合的族群和单一性别群。由于栖息地的不断波动,雄性驴羚不拥有扩展的领地。在繁殖季节,会形成被称为竞偶场的繁殖区,20-200只雄性在一个共同的“竞偶场”内保卫小块的领地,直径在15-200米之间。这些集群中的每一个雄性都与一大群雌性相关。由于更大的繁殖成功率,较小的、位于中心的地块容易发生激烈的竞争,而且哪一个个体也很少在这个区域内停留超过几天。当受到干扰时,驴羚会通过一系列笨拙的动作逃入水中。

    雄羚和雌羚一般不在一起生活。雌羚和幼羚多在水边生活,而雄羚则对水的需求不高,固多生活在离水源较远的陆地。雄羚一般会与其他成年雄羚组成一个单身群体。在发情期会与其他的雄羚互相争斗以取得交配权。雌性群体则比较开放,随时会改变群体的组成或大小。群体中没有一定的头羚。在各个群体中,除了母羚和幼羚在生产后的一年内,其他的驴羚都少有个体间的互动。

  2. 活动

    驴羚的生活习性与大多数羚羊一样,活动高峰时间是清晨和傍晚。在水中活动极其自在,经常可以看到它们在齐肩深的水中吃草。驴羚出没于沼泽地区,因它们以水中植物为粮食。它们亦会以及膝的水作为保护,免受猎食者的侵袭。驴羚擅长游泳,但更喜欢在沼泽地上涉水行走,它们的蹄子有抗水物质包裹,容许它们在这种环境下快速奔驰。在坚实的土地上,它们又长又软的蹄子则处于劣势。因此,随着季节性洪水和湿地的变化,羚群与水同步移动,在洪泛区外围吃草。一般来说,雌性和它们的幼崽生活在较潮湿的地区,而雄性(无论是单一族群还是单身个体)居住在较干燥的地区。由于植被在洪泛区环境中大量生长,驴羚种群密度可能非常高,在某些情况下,每平方公里可达200只。

  3. 食性

    草食性,以草和水生植物为食。喜洪泛区的湿生草。为了得到食物,驴羚可以到深至腹部的水中觅食。在凉爽干燥的天气里可以不需要饮水,但在干燥炎热的天气里则需要一定量的水,甚至一天喝三次。

驴羚分布范围

分布于非洲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安哥拉、赞比亚和刚果(金)东南部的主要湿地中,分布不连续。与历史分布相似,范围缩小了,特别是在20世纪。这5个亚种有不同的分布范围:

赞比亚亚种生活在赞比亚中部的卡富埃河低地(Kafue Flats)。

班韦乌卢湖亚种分布于赞比亚北部班韦乌卢湖沼泽的南半部。曾经也在赞比亚和刚果(金)东南部之间的卢阿普拉省洪泛平原上游的谦比西河洪泛平原上,但它不太可能在那里生存。

指名亚种发现于纳米比亚的奥卡万戈三角洲和博茨瓦纳北部的宽多河/ 利尼扬蒂河/乔贝河(Kwando/Linyanti/Chobe)系统;赞比亚的上赞比西河和中卡富埃;安哥拉东南部的宽多河系统以及安哥拉中部的宽扎河和卢安多河。

刚果亚种仅限于刚果(金)东南部加丹加省卡马隆多洼地的乌彭巴(Upemba)湿地。

据报道,已灭绝的卢阿普拉河亚种仅限于赞比亚东北部卢阿普拉河下游地区的隆戈(Luongo)和卡隆圭希河(Kalungwishi)排水系统内。

驴羚繁殖方式

繁殖高峰在初雨时。雌性在发情的第一天进入竞偶场,并与一个或多个雄性交配。在竞偶场中,由居领导权的雄性主控,但当它精疲力尽时,其他雄羚就会取而代之。

驴羚在9月至次年的2月雨季时交配。妊娠期为7-8个月。三分之二的幼羚出生在两个月的高峰期,在喀辅埃平原(Kafue Flats)幼羚多在7-9月中出生。生产时,母羚一般选择单独或在小群体中生产。母羚会寻找一个干燥及隐密的地点生产,产后幼羚亦会在生产地匿藏2-3周。母羚在清晨及傍晚哺喂幼羚。3周后,幼羚将与其他的幼羚组成一个幼羚群体,这些幼羚主要独立于它们的母亲,但幼羚仍然依赖母羚喂养,群体大小约50只幼羚。幼羚到5-6月大时断奶,开始学习独立。雌羚1.5岁已达可交配性成熟,而雄羚则需要到5岁方达到性成熟。

驴羚亚种分化

驴羚(5亚种)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驴羚刚果亚种

Kobus leche anselli

Cotterill, 2005

2

驴羚赞比亚亚种

Kobus leche kafuensis

Haltenorth, 1963

3

驴羚指名亚种(红驴羚)

Kobus leche leche

Gray, 1850

4

驴羚卢阿普拉河亚种

Kobus leche robertsi

(W. Rothschild, 1907)

5

驴羚班韦乌卢湖亚种(黑驴羚)

Kobus leche smithemani

(Lydekker, 1900)

驴羚保护现状

  1.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近危(NT)。

  2. 种群现状

    根据对4个幸存的驴羚种群中的3个进行空中调查的物种数量估计,1999年对计数不足的偏差进行了修正,得出的总估计数为指名亚种是212,000只或98,000只、赞比亚亚种78,000只和班韦乌卢湖亚种36,000只。 截止2013年,指名亚种估计至少有80,000只;班韦乌卢湖亚种49,036只和赞比亚亚种28,711只。假设仍有1,000只刚果亚种(这可能被高估),这些数字表明总数约为158,750只,比1999年减少了25%。班韦乌卢湖亚种的总体数量趋势保持稳定或增加,但指名亚种在一些保护区外,赞比亚亚种和刚果亚种的数量正在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