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生物多样性热度:46

词语生物多样性拆分为汉字:

生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生字字源来历,生字演变

一切可以发育的物体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了最初的体积和重量,并能发展长大:诞~。滋~。~长。造出:~产。活的,有活力的:~存。~命。~物。~机。出~入死。舍~取义。有生命的东西的简称:众~。丧~。卫~。生活,维持生活的:~计。~意。整个生活阶段:……

物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物字字源来历,物字演变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内容,实质:言之有~。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多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多字字源来历,多字演变

数量大,与“少”、“寡”相对:人~。~年。~姿。~层次。~角度。~难(nàn )兴(xīng )邦。~~益善。~行不义必自毙。数目在二以上:~年生草。~项式。~义词。~元论。有余,比一定的数目大:~余。一年~。过分,不必要的:~嘴。~心。~……

样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样字字源来历,样字演变

形状:~子。模~。图~。同~。装模作~。种类:花~。各种各~。做标准的东西:~板。~本。~品。榜~。……

性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性字字源来历,性字演变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质。~格。~命(生命)。~能。个~。属~。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典型~。开放~。指令~。男女或雌雄的特质:~别。男~。女~。有关生物生殖的:~交。~欲。~爱。~感。~解放。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

 

查询词语:生物多样性

汉语拼音:shēng wù duō yàng xìng

词语生物多样性基本解释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雷蒙德在1968年提出的生态学术语。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方式加以保护。

词语生物多样性在线造句

  1. 他说:“就鸟类来说,一部分的灭绝并没有改变总体上的生物多样性。”

  2. 他所理解的生物多样性--作物多样性--¥是农业的生物基础。

  3. 设在伦敦的IIED委托进行了这项研究,作为审视生物多样性和贫穷之间联系的一个更大的项目的一部分。

  4. 另一项综述强调了缺乏关于穷人在什么程度上依赖于生物多样性的合理证据。

  5. 生物学家:你只须环视四周就能发现新西兰就生物多样性而言是多么富有啊!

  6.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是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

  7. 作物种质资源又称作物遗传资源,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8. 生物多样性的绝对重要性刚开始被人认识到。

  9. 生物多样性可能成为新的疾病的来源,但是一旦一种疾病出现,更大的生物多样性就有保护作用,”她说。

  10. 著名的雷龙土地,由于其崎岖的山脉和峡谷,成为了研究生物多样性的一个焦点。

  11. 除了他们所具有的生物多样性外,这些研究人员也同样发现了一些明显强于其他类别的菌类。

  12. “虽然令人振奋,但这些发现并不意味着我们地球的生物多样性亦可见于雨林之外。”她说。

  13. 随着所有的保护措施都已在欧盟适当开展,仍然令人惊讶的是、这仍是生物多样性减少最多的地区。

  14. 据联合国报道,就大幅减少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目标,政府间尚未达成共识。

  15. 如果哥本哈根的失败能够起到唤醒生物多样性界的作用,那么它本身就是一项积极的成就。

  16. 我们总是设法从我们的角度理解事物,我们没有设法研究[当地社区]如何认识生物多样性

  17. 他说,海洋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将危及海洋从全球变暖以及污染中恢复过来的能力。

  18. 厘清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总数量和全部特性是现代生物学所面临的一个基础难题。

  19. 但是我们不知道降低碳排放量是否总是对生物多样性是有益的。

  20. “田地边缘带”是欧洲农业环境的关键措施之一,并且被认为有助于维持农场景观的生物多样性

  21. 首先的质疑是,至少对大型动物而言,此森林覆盖的原始数据是否是生物多样性的良好指标。

  22. 在自然条件下,钻形紫菀可以形成单一优势群落,影响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大的危害潜力。

  23. 能源生产领域在减少人类对气候变化的影响、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同样拥有巨大潜力。

  24. 生物多样性”不仅仅关乎老虎和鲸、蝴蝶和树,乃至珊瑚礁和金枪鱼,还包括无数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25. 在自然岛屿上,生物多样性随着岛的大小而增加。

  26. 我们想要尝试寻找对抗一种新疾病的方法或一种更好的产品,遗传学对生物多样性的作用是最大的。

  27. 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锐减的主要原因之一。

  28. 物种消亡的同时,生物多样性以及生物多样性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均会被削弱。

  29. 家畜的生物多样性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因为人们几千年来一直在饲养它们,让它们品种更纯正。

  30. 事实上,“异花受粉”有可能会“污染”野生的食物品种,减少生物多样性

  31. 中国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

  32. 对于一个生态学家,这看起来像一个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急剧增加。

  33. 相反,此次会议决定,生物多样性将与性别问题一起作为一个“交叉专题”加以推进。

  34. 举例来说,投资于乾净、无沉积物的水源,通常也可以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

  35. 生物多样性是指群落中的微生物种群类型和数量、种的丰度和均度以及种的分布情况。

  36. 这项普查是国际性的努力,正在着手进行一项为期十年的海洋生物多样性研究。

  37.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生物多样性,尽管体现的方式并不总是很明显或得到重视。

  38. 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更多的是从吸收碳排放的角度来看,他们最多只是次等的替代品。

  39. 在秦岭山区,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敏感性问题,没有生态旅游开发方面的明确方针。

  40. 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来保护生物多样性,采取措施确保更多的物种免受灭顶之灾。

  41. 这个湖的生物多样性适合还冷,漫长的冬天,但在过去的几十年,它的湖水持续升温。

  42. 新的研究发现:这种生物科技棉花是一种转基因棉花,不会影响棉花田中的昆虫生物多样性

  43. 然而,像这样的实验是在国际机构---《伦敦海洋倾废公约》的监管下进行的,其受到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认可。

  44. 我们几乎听不到严肃的环境辩论,也很少提到世界范围内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45. 从经济角度讲,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合理的有意义的评价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46. 作物专家推荐了帮助应对生物多样性急速下降并改善农村穷人的生计的一系列举措。

  47. 世界上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国家之一的南非以及它的一些邻国都是发现新物种的黄金地区。

  48. 同时认真履行有关压载水管理的有关措施,以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环境。

  49. 像世界银行这样的最大型的金融机构……说生物多样性是非可再生的生物质。

  50. 迄今为止,演化论是唯一健全和确立的、解释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科学理论。

  51.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就地保护的重要措施。

  52. 那是的农业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限,产生的任何污染通常都是地方性的。

  53. 当地慈善团体要藉由使用灌溉引水方式,拯救澳洲受乾旱影响的生物多样性

  54. 穆蒂塔•丽姆女士表示,国家正在评估它所有的保护区来找出哪些地方对生物多样性发展是真正重要的。

  55. 他成为了一位兼具生物多样性、进化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三学科的多重理论家,同时也是保守科学的守护神之一。

  56. 随着橡胶树年龄的增长,生物多样性有所下降。

  57. 据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报道,在该国受感染很严重的地区,损失额度可能高达80%。

  58. 众所周知,保护雨林有益于保持生物多样性

  59. 国际生物多样性组织报道,在该国受感染严重的地区,损失额度高达80%。

  60. 我们认为这种狭隘的观点将会降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成效。

  61. 所以,在本地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应该重点放在灌丛植被。

  62. 全球生物多样性在不断丧失,生态系统在逐渐退化,局部退化已相当严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基础受到了极大威胁。

  63. 正当我们努力于维持生物多样性的增加,经济效益却在鼓励农民只种植少数几类作物。

  64. 该所研究包括生物海洋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技术,考古学,生物多样性和污染等。

  65. 纽约今天的生物多样性就是灭绝、入侵和适应的产物。

  66. 可以期望的是,生物多样性公约成员国采取的到2010年大大减少物种消失的目标将使这些问题有所改善。

  67. 岷山山系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有着全世界最大的大熊猫种群和面积最大的大熊猫栖息地。

  68. 黄河三角洲地区湿地面积大,类型多,结构复杂,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69. 以零售及商业银行业为例,该行业仍存在明显的“生物多样性”。

  70. 另一篇文件号召关于生物多样性、沙漠化和气候变化国际公约协调它们的政策。

  71. 近些年来环保和生物多样性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们共同赞许和标榜的词语。

  72. 保护和利用土壤生物多样性的能力是保护性农业最重要的益处之一。

  73. 如果我们犹豫不决,那么老虎的丧失将是我们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实现平衡发展方面会遭到失败的一个戏剧性的象征。

  74. 第一,人类的健康不能与整个地球生物多样性的健康分开。

  75. 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保持生物多样性,必须采取措施确保物种免遭灭绝。

  76. 在世界的大河之中,湄公河的生物多样性仅次于亚马逊河。

  77. 边缘效应的利用、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项有意义而紧迫的工作。

  78. 这包括气候,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化学,以及保护森林和水源。

  79. 研究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不会在发生在对人类来说有任何意义的时间范围内。”

  80. 对于这种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可能是和平。

词语生物多样性百科解释:

生物多样性概念释义

  1. 学界定义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所在生态复合体的种类丰富度和相互间差异性。(Wilson,1985)

    生物多样性是描述整个自然界物种多样程度的一个广泛的概念,是指生命有机体及其赖以存在的生态复合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各物种所拥有的基因和由各种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以及它们的生态过程。(王献溥,1988)

    生物多样性是生命有机体及其借以生存的生态复合体的多样性和变异性,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物种以及所有的生态系统及其形成的生态过程。(Mcneely等,1990)

    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除其他外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这包括物种内、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1992)

    所谓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1994)

    生物多样性指生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生态学名词》,2006)

    生物多样性指一定地区的各种生物以及由这些生物所构成的生命综合体的丰富程度。【《林学名词(第二版)》,2016】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2021)

  2. 主要特点

    1. 全球特点

      从整个地球范围来看,生物多样性分布明显与纬度有关,南北两极是生物多样性最少的区域。相反,在热带地区则集中了大部分的生物种类。处于这两个典型地带的中间区的温带,其生物多样性少于热带而多于寒带。例如,在国土面积大致相等的委内瑞拉和法国,其哺乳动物的种数相差3倍以上,前者有350种,而后者只有113种。

    2. 中国特点

      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和地形等自然条件多样,具有适合众多生物种类生存和繁衍的各种生境条件,使中国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中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有:物种高度丰富;物种起源古老,特有属、种繁多,中国生物区系起源古老,成分复杂,拥有大量的特有的物种和孑遗物种;驯化物种种类资源丰富,中国有七千年以上的农业开垦历史,很早就开发利用、培育繁殖自然环境中的遗传资源,因此中国的栽培植物和家养动物的丰富程度是世界最多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中国拥有生态系统38个大类,600多个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条件,又分各种亚类型约600种。

  3. 影响因素

    1. 土地用途改变

      土地用途改变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陆地和淡水生态系统退化的最大直接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开垦、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扩张、采矿、道路扩建、水电大坝以及管线建设等。这些活动造成毁林、生境破碎化等,进而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海洋和沿海土地利用变化包括沿海挤占生境、近海水产养殖、海水养殖、底拖网捕捞、陆上开荒、沿海城市扩张等。

    2.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

      生物资源过度利用是一些物种成为珍稀濒危物种甚至灭绝或资源物种减少的重要原因。其中,盗猎和贸易直接将很多野生动物推向灭绝的边缘。过去50年中,鱼类和海产品过度利用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大驱动因素。

    3. 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对物种的分布、物候、种群动态以及物种组合或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已经产生了明显影响,而且正在变得越来越严重。47%的受威胁哺乳动物和23%的受威胁鸟类可能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许多无法适应快速气候变化的物种,则面临着更大的威胁。因臭氧损耗而增加的紫外线也对农、林、牧、渔相关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的威胁。

    4. 污染

      污染不仅直接影响物种和群落结构,还可以通过污染生境,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塑料、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海洋酸化带来的危害对海洋生物多样性影响尤甚。自1980年代以来,海洋塑料污染增加了10倍,至少影响到267个物种。

    5. 外来入侵物种

      外来入侵物种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严重威胁之一。自1980年代以来,外来入侵物种累计增加了40%,导致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功能的下降。而在一些岛屿上,外来入侵物种则对当地生物多样性造成重大影响。

    6. 人类活动

      日益频繁的国际贸易和人员流动加速了全球资源开发和利用以及森林的退化,加剧了一些经济落后但生物多样性丰富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丧失。旅游业在过去20年急剧增长,也给生物多样性带来负面影响。另外,不合理的造林和绿化以及生物能源种植行动虽然可扩大森林面积、提高覆盖率、减少排放,但如果片面追求覆盖率或绿地占比,采用大面积单一物种,则也会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一些不合理的经济激励措施已经成为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驱动因素。在全球范围内,对生物多样性具不利影响的补贴一直存在,助长了毁林、过度捕捞、城市无序扩张等破坏生物多样性的行为。地方社区参与度不高也会导致传统知识和遗传资源丧失。地方社区在驯化和维护种质资源、丰富生境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利用有价值的植物、管理和监测野生物种和生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过去由于地方社区参与不足,导致高度适应的物种、品种及其野生近缘种丧失,降低了对病、虫和气候变化等威胁的抵御力。管理水平、政策、法律、机构协调、战略、规划、意识、知识、技术、人员素质等都可以成为推动或制约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生物多样性历史沿革

  1. 提出背景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们在开展自然保护的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自然界中各个物种之间、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都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自然保护仅仅着眼于对物种本身进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往往也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的。要拯救濒危珍稀物种,不仅要对所涉及的物种的野生种群进行重点保护,而且还要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或者说,需要对物种所在的整个生态系统进行有效保护。在这样的背景下,完备的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

  2. 发展历程

    1968年,美国野生生物学家和保育学家雷蒙德(Ramond.F. Dasman)于1968年在其通俗读物《一个不同类型的国度》一书中首先使用生物多样性一词,是Biology和 Diversity的组合,即 Biologicaldiversity,但此后的十多年,这个词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和传播。

    1980年,托马斯·洛夫乔伊创造Biodiversity这个缩写形式来表述生物多样性概念,使得生物多样性这一概念逐渐在学术研究和实务中传播开来。

    1985年,生物多样性的缩写形式"Biodiversity"第一次由Wilson在自然保护刊物上发表并赋予定义。

    1986年,美国有关单位主办了一次生物多样性论坛。此后哈佛大学著名生物学家、生物多样性最早倡导者之一威尔逊于1988年将会议论文整理成著作《生物多样性》,对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

    1992年,由各国首脑参加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这次峰会签署了一系列具有历史意义的协议,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也由此诞生,并迅速获得广泛接纳,中国亦在这一年签署加入该公约。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也随着该公约的诞生及在各国的深入推进而不断提升。

    2010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10次会议在日本名古屋召开,会议上通过的“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是被认可的全球第一个以10年为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

    2021年10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白皮书。

    2021年10月1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习近平指出,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助于维护地球家园,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

    2022年12月7日,《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开幕。中国作为COP15主席国,将尽最大努力推动和协调各方达成最大共识,在第二阶段会议上通过“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

生物多样性分类

  1. 综述

    生物多样性通常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随着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景观的概念逐渐渗入生态学领域,景观多样性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第4个层次被广为研究。

  2. 遗传多样性

    广义的遗传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携带的遗传信息的总和。遗传多样性通过物种演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突变并累积而形成。物种具有的遗传变异越丰富,它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强,进化潜力也越大。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基于物种的多样性,也就离不开不同物种所具有的遗传多样性。可以说,遗传多样性既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

  3. 物种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有机体的多样化程度,其在分布上具有明显的时间格局和空间格局。在时间维度上,大到物种进化,小到群落演替、季节性变化,物种多样性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或周期性的变化。在空间维度上,受热量、水分、地表等环境因子的影响,物种多样性的分布呈现出纬度地带性、海拔地带性等特点。物种多样性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中心问题。

  4. 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多样性。生态系统是生态学上的一个主要结构和功能单位,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不仅要关注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还需要重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同时,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并以动态的平衡保持自身稳定。因此,生态系统多样性是一个高度综合的概念,既包含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多样化,更强调生态过程及其动态变化的复杂性。

  5. 景观多样性

    景观多样性是指不同类型的景观在空间结构、功能机制和时间动态方面的多样化和变异性。景观是比生态系统更高层次上的概念,是在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由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组成的整体。景观多样性主要研究组成景观的斑块、景观的类型及其分布格局的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的特征对于物质迁移、能量流动、信息交换、生产力以及物种的分布、扩散与觅食等有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