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遗传物质热度:22

词语遗传物质拆分为汉字:

遗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遗字字源来历,遗字演变

1. 遗 [yí]遗 [yí]丢失:~失。~落。漏掉:~忘。~漏。丢失的东西,漏掉的部分:补~。路不拾~。余,留:~留。~俗。~闻。~址。~风。~憾。~老(a.经历世变的老人;b.仍然效忠前一朝代的老人)。死人留下的:~骨。~言。~嘱。不自……

传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传字字源来历,传字演变

1. 传 [chuán]2. 传 [zhuàn]传 [chuán]转(zhuǎn )授,递:~递。~输。~戒。~统。言~身教。推广,散布:宣~。流~。~名。~奇(a.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b.中国明、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c.指情节离奇或……

物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物字字源来历,物字演变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事~。生~。~体。货~。礼~。文~。~价。~质。地大~博。~极必反。内容,实质:言之有~。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望所归(众望所归)。……

质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质字字源来历,质字演变

本体,本性:物~。流~(流动的不是固体的东西)。实~。~言(实言)。沙~。本~。~点。品~。性~。素~。资~。朴素,单纯:~朴。~直。问明,辨别,责问:~疑。~问。~询。对~。抵押或抵押品:人~。古同“贽”,礼物。……

 

查询词语:遗传物质

汉语拼音:yí chuán wù zhì

词语遗传物质基本解释

遗传物质即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除一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外,其余的病毒以及全部具典型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词语遗传物质在线造句

  1. 是一类没有同源配对物的,因此在二倍体中不成对的遗传物质

  2. 对细菌遗传物质编码,现在也并不算新鲜事儿,然而细菌基因组里能插入多少DNA,这是有限度的。

  3. 到目前为止,这个计画尚未发现两个人科谱系之间确有交换遗传物质的任何迹象。

  4. 不过威尔金斯还是认为DNA才是最有可能的遗传物质,并且展示了这张X光照片。

  5. 基因组是“个人遗传物质的总和”,包括“细胞中控制遗传的那一部分”。

  6. 各植株包含的遗传物质无论偏向于哪个亲本,在其各自的倍性水平上未能看出减数分裂过程中的差异。

  7. 他的研究结果显示,百慕达附近平静海洋的表面海水,富含遗传物质

  8. 转基因食品如果包含能够转移或复制遗传物质的改性活生物体,则属于议定书的管辖范围。

  9. 这一方法将分泌物中的全部遗传物质切碎并迅速、随机读取编码。

  10. 科学家们称,这种病毒的遗传物质十分新奇以致于人类现在对它还没有多大的免疫。

  11. 发生在流感病毒上的变化,可能源于某种快速变异,也可能是遗传物质缓慢漂移的最终结果。

  12. 这些在增殖中发生的逐步变化与细胞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是不并存的。

  13. 聚合酶链反应(PCR)确实就是一个给遗传物质加热和冷却的工艺而已。

  14. 这将是超强辐射技术首次被用于杀死癌细胞而且以后还会用它来展示遗传物质的特性。

  15. 而且简单的思考它也发生:大脑改变它的连接途径和遗传物质适应经历。

  16. 另外,一些位于遗传物质内,或者和生理节奏基因密切的标记,和一个人的和蔼可亲的个性品质相关。

  17. 简单地说,在动物的一个生命周期中,遗传物质没有任何改变的事实就是这个答案的理由。

  18. 一个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可受损或改变,产生基因突变,从而影响正常的细胞生长和分裂。

  19. 把物质(一般是遗传物质)转入宿主细胞或生物的运载体。

  20. 澳大利亚已经禁止研究人员发表有关土著人DNA的研究成果,印度禁止出口该国国民的遗传物质

  21. 染色体是通过缠绕蛋白质而被包装、压缩而成的遗传物质或DNA长链。

  22. 然后,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病毒来感染含有简短片段遗传物质的细胞,这将中断回收过程。

  23. 我们发现能量限制延缓衰老进程是通过阻止peroxiredoxin被灭活实现的,这种酶在抵抗遗传物质的损伤有重要作用。

  24. 这组研究者写道,这种致命病毒“重组”遗传物质的能力对于疫苗研发有重大的影响。

  25. 线粒体遗传物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且更难修复。

  26. DNA测序已经成为生物学遗传物质的分子遗传分析中广泛使用的一个标准方法。

  27. 由于在迈阿密(佛罗里达)的实验室使用放射性碳年代测量法的事关于树的遗传物质时代计算着。

  28. 这将需要从妇女卵子中清除遗传物质

  29. 不过,TCDD并不影响遗传物质,并且低于一定剂量的接触,致癌风险可以忽略不计。

  30. 如果细胞能准确复制和传递遗传物质,那么这些断裂就能修复。

  31. 首先它能阅读邻近断裂的DNA内的遗传物质并复制它。

  32. 最后,此次试验据说是把人工合成基因组放入一个被掏空了遗传物质的细胞。

  33. 这种技术可以产生遗传物质相同的植株,因此称为是克隆繁殖。

  34. 一条染色体是由遗传物质(一长段DNA)及包裹其周围的结构支持蛋白(组蛋白)组成。

  35. 该检查采用最先进的DNA技术检查母亲血液中的遗传物质,以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症。

  36.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约翰克汀医学研究院研究发现,该骨骼的遗传物质有一小部分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

  37. 然后对这些病毒进行遗传物质序列的测定,追溯到产生它们的受感染的细胞。

  38. 由于这一伙伴关系,中国培育了260多种含有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各中心的遗传物质的作物品种。

  39. 氰钴胺素能维持神经细胞和红血球细胞的健康,并有助于在所有的细胞中产生出DNA和遗传物质

  40. 在减数分裂初期一对同源染色体之间片段(遗传物质)的互换过程。

  41. 可能有许多细菌,可能有一种以上的病毒,它肯定有宿主遗传物质,对此我们怎么办?

  42. 但是雌禽通过排出它认为社会地位低下雄禽的遗传物质,设法保留了对父亲身份的控制。

  43. 中氮茚萘醌化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生物体的重要遗传物质

  44. Weismann相信他的关于遗传物质的概念可以解释telegony,它可能是真的,但Weismann怀疑其真实性。

  45. 这一遗传物质将会传递给后代。

  46. 然而,该倡议的评论家认为,这样做最大化的减小了遗传物质内容在线公布所引起的风险。

  47. 他们每隔几小时收集一次贻贝的遗传物质,并涂在基因芯片上。他们想知道哪些基因在什么时候活跃。

  48. 中心体周期和细胞周期相互配合以保证遗传物质的精确分配。

  49. 远缘杂交是创造生物新物种和新种质以及转移遗传物质的有效途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重要意义。

  50. 该病毒似乎能破坏蜜蜂使用遗传物质制造抗感染蛋白质的能力。

  51. 这种技术提取并扩增来自滤纸吸收的少量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

  52. 国际小组从保存在瑞典和美国博物馆的澳洲虎毛发上提取出了遗传物质的信息。

  53. 科学家已研究出分离遗传物质的方法。

  54. 实际上在不同的宗教,关于遗传物质什么时候变成‘人类’这个话题有很多争议。

  55. DNA疫苗是由遗传物质的环组成,其中插入了来自致病微生物的基因。

  56. 然后他和研究人员检测患病基因的遗传信息,之后再萃取该基因的遗传物质

  57. 总而言之,RNA既可以作为细胞的遗传物质,又可以作为它的自组装机制。

  58. 在利他主义充斥的情况下,有一个观点帮助指出,利他主义基因是存在于动物的遗传物质之中的。

  59. 但基因分析显示,2001年菌株可能与其他菌株交换了遗传物质,然后发生了变异。

  60. 近年来,对于砧穗之间遗传物质的水平转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61. 与克隆,研究者把成年细胞的染色体成为一个遗传物质被去除的未受精的卵中,。

  62. 逆转录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一种类似但又区别于DNA的分子。

  63. 第十一条输入的动物遗传物质,应当按照《检疫许可证》指定的口岸进境。

  64. 同DNA一起组成细胞遗传物质的一类核酸。

  65. 许多人认为,线粒体可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包含细胞内的细胞核外的遗传物质

  66. 或脱氧核糖核酸,是人类和大多数其他生物的遗传物质

  67. 这些试剂或者说“引物”是用于帮助发现该病毒的小段遗传物质

  68. 探讨慢性酒精中毒患者体内遗传物质的损伤情况。

  69. NAAT采用实验技术直接检测丙肝艾滋等病毒的遗传物质

  70. 其中两种药物是“整合酶抑制剂”,它可以阻止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物质附加到宿主细胞的DNA中。

  71. 人类是复合生物,当我们进化时,开始交换遗传物质,使人类变得更加复杂。

  72. 欧洲法院涉及遗传物质专利的判决引起律师们的争论

  73. 染色体是一种可以容纳我们细胞中所有遗传物质的结构。

  74. 遗传病是指生殖细胞或受精卵内的遗传物质产生改变而引起疾病。

  75. 然而,他们还是检测出了少量的形成这些性征的遗传物质标记。

  76. 在转导中遗传物质从一个细菌细胞传给另一个细菌细胞是从噬菌体为媒介的。t

  77. 而命门的实质,则应从包括遗传物质、生物本能以及生命活动在内的多系统、多层面去探讨。

  78. 他说端粒的工作对理解遗传物质如何被复制和储存是很重要的。

  79. 错配修复系统缺陷可能导致遗传物质发生突变,引发恶性肿瘤。

  80. 53BP1的缺乏阻碍了重组过程中遗传物质的适当改组。

词语遗传物质百科解释:

遗传物质本质

定义: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

化学本质:核酸,即DNA和RNA。除一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余的病毒以及全部具典型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存在部位:这种物质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它还存在于细胞核外的质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中。

基本特性:相对的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并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结论:绝大多数生物(细胞结构的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遗传条件

1、在细胞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能够精确地复制自己

2、能储存巨大的遗传信息

3、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生物的性状

4、能在后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

5、结构稳定,并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遗传物质探索过程

  1. 转化过程

    试验目的:研究DNA和蛋白质中谁是遗传物质。试验原理:S型肺炎球菌能使人患肺炎或使小动物患败血症;R型肺炎球菌对人和动物基本无影响。

  2. 转化试验

    试验中,艾弗里等发现DNA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

  3. 实验

    证明了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DNA才是遗传物质。

  4. 重建试验

    证明了在只有RNA没有DNA的病毒中,RNA是遗传物质。

  5. 朊病毒

    朊病毒的发现,证实在某些情况下蛋白质可能作为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而存在。

遗传物质认识

  1. 朊病毒的发现

    朊病毒是亚病毒,为一种侵染性蛋白因子。1997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获得者美国生物学家斯垣利·普鲁辛纳(S. B. Prusiner)就是由于研究朊病毒作出卓越贡献而获此殊荣的。朊病毒不仅与人类健康、家畜饲养关系密切,而且可为研究与痴呆有关的其他疾病提供重要信息。

    早在三百年前,人类在绵羊和小山羊中首次发现了感染朊病毒病的患病动物。因患病动物的奇痒难熬,常在粗糙的树干和石头表面不停摩擦,以致身上的毛都被磨脱,而被称为“羊瘙痒症”。该病广泛传播于欧洲和澳洲,潜伏期为18到26个月,患病动物兴奋、瘙痒、瘫痪直至死亡。后来又相继发现了传染性水貂脑软化病、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猫的海绵状脑病等等。经病理性研究表明,这些病都侵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随病程进展,在神经元树突和细胞本身,特别是在小脑区星形细胞和树枝状细胞内发生进行性空泡化,星形细胞胶质增生,灰质中出现海绵状病变。这些病均以潜伏期长、病程缓慢、进行性脑功能紊乱、无缓解康复、终至死亡为主要特征。

    成为人类关注焦点的家畜朊病毒当推1996年春天英国蔓延的“疯牛病”,它不仅引起英国一场空前的经济和政治动荡,而且也波及了整个欧洲,加上法国克罗伊茨菲尔德—雅各布氏症(简称克雅氏综合症,人类的一种朊病毒病)患者增多,人们很自然与食用来自英国的进口牛肉相联系,因而引起极大恐慌。尽管后来找出了法国克雅氏综合症的主要原因是医源性传染,但其它一些例证却又排除不了疯牛病与人类朊病毒病的关联性。

    人类朊病毒现已发现以下四种,即库鲁病、克雅氏综合症、格斯特曼综合症和致死性的家族失眠症,其病症与病理变化的主要特证与患病动物十分相似。其中库鲁病的研究最早。库鲁病(Kuru病)是20世纪上半世纪大西洋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福雷族高地居民中的一种局部流行病,其主要症状为震颤、共济失调、脑退化痴呆,渐至完全丧失运动能力,3~6个月内因衰竭而死亡。“Kuru”在该部落意为“恐惧”或“寒颤”,故称该病为库鲁病,患者总数约为3万,以女性和未成年儿童居多。美国医学家盖杜赛克曾在该地区进行20年研究,探明该病的发生与当地人食用人肉的祭祀方式密切关联,并提出了预防措施。1968年停止该仪式后该病得到控制,从而拯救了一个部落的人群,盖杜赛克为此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医学奖。

    朊毒体具体的活动和复制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但是它们通常被认为是引起先前一系列人们了解甚少的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原因,这些脑病包括羊搔痒症和牛海绵状脑病(也叫「狂牛症」)。这些疾病对脑组织结构的影响都是致命的和不可医治的。

  2. 朊病毒的遗传机理

    最引起当今科学家兴趣和关注的是朊病毒的复制机理。由于朊病毒是一种只含有蛋白质而不含核酸的分子生物并且只能在寄生宿主细胞内生存。因此,合成朊病毒所需的信息,有可能是存在于寄主细胞之中的,而朊病毒的作用,仅在于激活在寄主细胞中为朊病毒的编码的基因,使得朊病毒得以复制繁殖。

    另一种学说认为朊病毒的蛋白质能为自己编码遗传信息。这种假说与传统的分子生物学中的“中心法则”是相违背的,因为朊病毒没有核酸。于是人们假设朊病毒的复制可能的方法,一认为是通过逆转译过程产生为朊病毒编码的RNA或DNA(如后者情况还需要逆转录)必须存在逆转译酶,甚至还要有逆转录酶。二为蛋白质指导下的蛋白质合成,即蛋白质本身可作为遗传信息。

    1982年普鲁宰纳提出了朊病毒致病的“蛋白质构象致病假说”,以后魏斯曼等人对其逐步完善。其要点如下:①朊病毒蛋白有两种构象:细胞型(正常型PrPc)和瘙痒型(致病型PrPsc)。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其空间构象上的差异。PrPc仅存在a螺旋,而PrPsc有多个β折叠存在,后者溶解度低,且抗蛋白酶解;②Prpsc可胁迫PrPc转化为Prpsc,实现自我复制,并产生病理效应;③基因突变可导致细胞型PrPsc中的α螺旋结构不稳定,至一定量时产生自发性转化,β片层增加,最终变为Prpsc型,并通过多米诺效应倍增致病。

    虽然至今朊病毒的遗传机理尚不十分明了,但就生物理论而言,朊病毒的复制并非以核酸为模板,而是以蛋白质为模板,这必将对探索生命的起源与生命现象的本质产生重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