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贸易逆差拆分为汉字:
贸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贸字字源来历,贸字演变
交换财物等商业活动:~易。~迁(贩运买卖)。财~。外~。冒冒失失或轻率的样子:~然而来。……
易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易字字源来历,易字演变
不费力,与“难”相对:容~。~与(容易对付)。~于。和悦:平~(a.态度谦逊和蔼;b.指语言文字浅显)。改变:~手。~地。变~。交换:交~。贸~。轻慢:贵货~土。芟治草木:~墓(除治墓地的草木)。~其田畴。古书名,《易》即《易经》,也称《周……
逆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逆字字源来历,逆字演变
方向相反,与“顺”相对:~流。~行。~风。~转(zhuǎn )(局势恶化)。莫~之交。抵触,不顺从:忤~。忠言~耳。背叛,背叛者或背叛者的:叛~。~产。迎接:~旅(旅店)。预先:~料(预料)。……
差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差字字源来历,差字演变
1. 差 [chà]2. 差 [chā]3. 差 [chāi]4. 差 [cī]差 [chà]错误:话说~了。不相当,不相合:~不多。缺欠:还~十元钱。不好,不够标准:~等。成绩~。差 [chā]不同,不同之点:~别。~距。~额。~价。大致……
查询词语:贸易逆差
汉语拼音:mào yì nì chā
贸易逆差亦称“贸易入超”。各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口额大于出口额的现象。一般表明一国的对外贸易处于较为不利的地位。
贸易逆差反映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状况,也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2011年一季度,中国六年来首现季度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净出口为正值时,称为贸易黑字、贸易顺差、贸易盈余或出超。净出口为负值时,称为贸易赤字、贸易逆差或入超。
The US would be far better served if it faced up to why it is confronted with a massive multilateral trade deficit.
如果美国正视出现巨额多边贸易逆差的原因,它将收获多得多的好处。
Through the first half of this decade, America bought far more than it produced, running up a massive tab with its trading counterparts.
在本世纪的头5年,美国购买的东西远远超过它生产的东西,从而产生了庞大的贸易逆差。
And with East Asia, unlike with Europe and America, China tends to run trade deficits.
中国倾向于与东亚国家存在贸易逆差,与欧洲和美国却不是如此。
A fundamental requirement for the Asian model was that foreigners were able to run the requisite trade deficits.
亚洲模式的一个根本条件是:外国人能够维持必要的贸易逆差。
Anyway, the rest of the world may not be ready to handle a drastically smaller U. S. trade deficit.
但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也许还没有准备好应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大幅缩小。
So a U. S. consumer who buys what is often considered an American product will add to the U. S. trade deficit with China.
所以购买通常被认为是美国产品的美国消费者,增加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This tsunami will bring with it a corresponding surge in the U. S. trade deficit and, with it, a rise in U. S. unemployment .
这场海啸将带来美国贸易逆差相应飙升,美国的失业率也会相应上升。
First, such a trade imbalance is to a great extent structural and a result of shifting commercial relations. I will give you one example.
我想说明几句,第一,美中贸易逆差是结构性和转移性的。
The president said he is prepared to make "tough decisions" in order for the United States to cut its trade deficit in half by 2013.
奥巴马总统说,为了使美国在2013年前把贸易逆差减少一半,他已为作出“艰难的决定”做好准备。
当一个国家出现贸易逆差时,即表示该国外汇储备减少,其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削弱,该国在该时期内的对外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大量的贸易逆差将使国内资源外流加剧,外债增加,影响国民经济正常有效运行。因此,政府应该设法避免出现长期的贸易逆差。
贸易逆差公布时间为每月中下旬的北京时间20:30。
如果一个国家经常出现贸易赤字现象,为了要支付进口的债务,必须要在市场上卖出本币以购买他国的货币来支付出口国的债务,这样,国民收入便会流出国外,使国家经济表现转弱。政府若要改善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把国家的货币贬值,因为币值下降,即变相把出口商品价格降低,可以提高出口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当该国外贸赤字扩大时,就会利淡该国货币,令该国货币下跌;反之,当出现外贸盈余时,则是利好该种货币的。因此,国际贸易状况是影响外汇汇率十分重要的因素。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充分说明这一点。美国对日本的贸易连年出现逆差,致使美国贸易收支的恶化。为了限制日本对美贸易的顺差,美国政府对日施加压力,迫使日元升值。而日本政府则千方百计阻止日元升值过快,以保持较有利的贸易状况。同样的,关于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也有这方面的斗争因素。
贸易赤字取决于一国的净国外投资,而后者取决于一国可贷资金市场的储蓄与投资,与汇率无关。
研究一国对外贸易发展情况,主要借助于政府定期公布的对外贸易平衡表。
一般而言,平衡表比较系统地载有表明出口和进口的数字统计,大体可反映一国在特定时期内对外贸易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状况。
一国对外贸易按出口大于、小于或等于进口等情况,分别构成:
贸易顺差 (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 trade surplus),以正数表示。出口>进口;也叫做出超。
贸易逆差( 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 trade deficit/ adverse trade balance ),以负数表示,出口<进口;也叫做入超、贸易赤字
贸易平衡( Balance of Trade ),出口=进口
日本
2022年4月20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由于能源价格高企及日元明显贬值等因素导致进口额大增,日本2021财年(2021年4月至2022年3月)货物贸易逆差达5.37万亿日元(1美元约合128.6日元)。
2022年10月20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9月份贸易逆差为20940亿日元,连续14个月出现逆差。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6日,据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日本1月贸易逆差为34966亿日元,连续18个月出现逆差。
美国
2022年5月4日,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由于消费品、石油和工业材料等需求强劲,3月美国商品和服务贸易逆差环比增加22.3%,达到109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2023年2月7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贸易逆差额增至9481亿美元,创历史最高纪录。
英国
2023年4月13日,英国国家统计局13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截至2月底的3个月内,英国的贸易逆差扩大至235亿英镑。
德国
2022年7月4日,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5月份贸易逆差达10亿美元左右,这是德国30年来首次出现月度贸易逆差。
法国
当地时间2023年2月7日,法国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国际能源价格上涨、欧元对美元贬值等因素影响,法国2022年货物贸易逆差达创纪录的1636亿欧元,较2021年增加781亿欧元。
韩国
截至2022年11月20日,韩国累计贸易逆差为399.68亿美元,这是历年最高纪录。
不平等贸易说
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美国国会贸易赤字调查委员会于2000年11月发表了一个关于贸易逆差成因的调查报告。在他们看来,其成因主要在于美国与其它国家不平等的贸易关系,诸如:其他国家非关税壁垒;外国商品对美国的倾销;外国政府对本国公司的补贴;发展中国家较低的工资水平和生产条件以及美国本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消失等。不过,报告更多地是强调外部因素。
孪生赤字假说
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主席费尔德斯坦(Feldstein,1993)强调财政赤字对美国贸易逆差的决定作用,提出了著名的“孪生赤字假说”:在巨额财政赤字背景下,货币当局为了防止通货膨胀,不会为财政赤字融资,因此财政赤字会导致利率升高、外资流入、美元升值,从而产生了贸易逆差。这一观点在20世纪80年代很有说服力,小布什上台以来,美国财政赤字又与贸易赤字一样逐年扩大,2003财年达3750亿美元,2004年又猛增至4150亿美元,而2005年预计将达到5210亿美元的最高记录。
但是,这难以完全解释美国巨额逆差,因为1989—1992年财政赤字在大幅度扩大,但贸易赤字却在缩小;1993-2000年财政赤字逐年缩小,1998年开始出现“扭亏为盈”,2000年更是出现2370亿美元的高额盈余,但贸易赤字却在逐年扩大。即便考虑“时滞”因素,亦不能完全解释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巨额逆差。
社会需求假说
也有一些学者强调中国因素在美国当前巨额贸易逆差中的作用,但更多的学者从经济繁荣与旺盛的社会总需求来分析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成因。这一观点亦得到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的肯定。
在宏观经济体系之中,一国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逆差,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国际收支表现为顺差。故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皆因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总需求过于旺盛。或者说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的症结是总支出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
当前,美国总消费约占GDP的82%,而总储蓄率又非常之低,经济系统中内生出强大的进口需求。从美国进口商品的类别来看,美国进口增长的也主要表现为消费品进口的快速增长。2002年消费品的进口比1994年增长了107.3%。从实证研究来看,美国学者斯特芬和克穆一通过对1996-1999年贸易逆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经济繁荣至少能解释32%的贸易逆差。
经济增长附带品
以上观点,均从不同角度解释了美国贸易逆差的成因。在我们看来,美国巨额贸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旺盛的社会总需求,从而巨额贸易逆差伴随经济增长而出现。
转变观念:从顺差到平衡
必须转变追求贸易顺差的传统观念,应该努力追求外贸平衡。
传统贸易观念认为出口为了创汇,顺差是好事,逆差是坏事。这一观念长期主导着我国的贸易政策和实践。据统计,截至2010年2月底,自1993年以后,我国再没出现过年度贸易逆差,自2004年4月份以后,我国没出现过月度贸易逆差。其实,一国的对外贸易应追求长期的进出口基本平衡,而不是长期的贸易顺差。
长期出超未必有利于我国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长期的贸易顺差所带来的并非都是好处。
首先,贸易顺差将带来越来越多的贸易争端;
其次,贸易顺差虽然增加了外汇储备,但从资源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看,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第三,持续高额顺差导致人民币升值预期,进而又导致资本净流入增加,资本净流入增加又进一步导致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第四,巨额的经常项目的顺差,会转化为货币大量投放的压力,成为通货膨胀率上升的重要因素。
适当入超未必有弊于我国
相反,贸易逆差的结果也并非都是坏处。
第一,适当逆差有利于缓解短期贸易纠纷,有助于贸易长期稳定增长;
第二,逆差实际上等于投资购买生产性的设备,只要投资项目选择得当,既可补充国内一些短缺的原材料,还能很快提高生产能力、增加就业以及增加经济总量;
第三,逆差能减少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减缓资本净流入的速度;
第四,短期的贸易逆差有助于缓解我国通货膨胀的压力,加大我国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来看,经济增长快的年份,都是逆差或者顺差较小的年份。因此,在对外贸易问题上,应当彻底转变观念,放弃以出口创汇、追求顺差为目标的传统观念和做法,确立以国际收支平衡为目标的政策。
基本概述
海关总署2010年4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顺差为144.9亿美元,减少近八成,3月份当月逆差72.4亿美元。
海关总署2011年4月10日发布2011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情况。受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影响,2011年一季度我国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而2010年一季度为顺差139.1亿美元。
数据显示
2010年第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6178.5亿美元,比2009年同期增长44.1%。其中出口3161.7亿美元,增长28.7%;进口3016.8亿美元,增长64.6%。
统计显示,2010年3月份,我国进出口总值为2314.6亿美元,增长42.8%。其中出口1121.1亿美元,增长24.3%;进口1193.5亿美元,增长66%。
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对外贸易恢复性增长势头良好。与2008年一季度相比,2010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增长8.2%;出口增长3.4%,进口增长13.8%。其中2010年3月份进出口总值较2008年同期增长13.1%;出口增长2.9%,进口增长24.6%。从环比来看,2010年3月份进出口较2月份环比增长27.6%;其中出口环比增长18.6%,进口环比增长37.3%。
据海关统计,前3个月,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速高于同期总体增速,加工贸易进口增长迅速。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3096.8亿美元,增长47.9%,高出同期全国进出口增速3.8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413.1亿美元,增长26.6%;进口1683.7亿美元,增长72.2%。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270.6亿美元。同期,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2405.1亿美元,增长38.5%。其中出口1516.9亿美元,增长29.8%;进口888.2亿美元,增长56.3%。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628.7亿美元,增长4.7%,相当于同期总体顺差规模的4.3倍。
在我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2010年一季度,欧盟继续保持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1014.7亿美元,增长35.1%。同期,美国仍为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781.1亿美元,增长25.8%。日本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东盟,重新成为我国第三大伙伴。一季度中日双边贸易总值为636.1亿美元,增长38.2%。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总值达629.1亿美元,增长61.3%。
在出口商品中,2010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890.8亿美元,增长31.5%,高出同期我国总体出口增速2.8个百分点,占同期我国出口总值的59.8%。同期,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快速增长,其中服装出口240.4亿美元,增长9.1%;纺织品出口152.1亿美元,增长26.6%;鞋类出口72.6亿美元,增长13.8%。
在进口商品中,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进口均价普遍出现明显回升。据海关统计,铁矿砂进口1.6亿吨,增长18%,进口均价为每吨96.3美元,上涨20.7%;大豆进口1104万吨,增长8.7%,进口均价为每吨456.9美元,上涨15.1%。此外,进口机电产品1377.6亿美元,增长49.8%,其中汽车进口17.9万辆,增长1.7倍。
原因分析
由于国内需求旺盛拉动石油等原材料进口数量和价格双双强劲上升,以及国内消费结构升级导致汽车类产品进口猛增,3月份当月我国进口增速高出同期出口增速41.7个百分点,当月出现72.4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中止了我国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其中3月份当月逆差主要来自台湾、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规模分别为79亿、65.3亿和61.3亿美元。
专家评论
周世俭说,美国希望人民币能够更快更多地升值的要求是无理的。这会对中国经济、出口和企业产生巨大的破坏性影响。他建议,人民币汇率应当借鉴德国币值“蛇形浮动”经验,实现窄幅波动,这对中国经济和出口产生的不利影响较小。
海关分析表明,国内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春节长假等因素是一季度中国出现贸易逆差的重要原因。
周世俭说,一季度为出口淡季,中国的出口旺季集中在7月至10月,因此一季度出现贸易逆差不能代表今后的进出口贸易趋势,随着季节性因素的减弱,贸易顺差将继续,但增幅会收窄,逐步趋向平衡。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浙江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调研时强调,在进出口趋于平衡的情况下,工作的着力点要放在保持对外贸易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上来。要保持外贸政策的基本稳定,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坚持科技兴贸、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积极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中国必须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周世俭说,在扩大进口的同时,出口政策一定要保持稳定,不宜有大的变动,“出口不能下滑”。
张燕生说:“中国需要完成经济发展和外贸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从依靠劳动力、土地和环境等要素驱动阶段,转变到规模和创新驱动阶段。适度增加非生产性产品的进口、大力增加加快贸易转型升级所需的国外设备、技术、人才的进口,是中国优化进口结构的方向。同时,中国要加强传统出口项目和新兴产业的出口力度,提高现代服务业的跨境服务能力。”
2011年一季度,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4179.2亿美元,增长34.8%。一般贸易项下出现贸易逆差459.8亿美元,扩大66.5%。同期,中国加工贸易进出口2919.1亿美元,增长21.4%。加工贸易项下贸易顺差771.1亿美元,扩大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