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甲基化热度:19

词语甲基化拆分为汉字:

甲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甲字字源来历,甲字演变

1. 甲 [jiǎ]甲 [jiǎ]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子。花~(六十岁的人)。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等。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一~(名为“进士及第”);二~(名为“进士出身”);三~(名为“同进士出身”)。古……

基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基字字源来历,基字演变

建筑物的根脚:~石。~础。奠~。根本的,起始的:~本。~业。~层。~点。~准。根据:~于。化学上化合物的分子中所含的一部分子原子被看作是一个单位时,称作“基”:~团。~态。氨~。羧~。……

化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化字字源来历,化字演变

1. 化 [huà]2. 化 [huā]化 [huà]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习……

 

查询词语:甲基化

汉语拼音:jiǎ jī huà

词语甲基化基本解释

甲基化,是指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将甲基催化转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可形成各种甲基化合物,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是经酶催化的,这种甲基化涉及重金属修饰、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功能的调节以及核糖核酸加工。

词语甲基化在线造句

  1. 当DNA甲基化后,染色体能够顺利植入野生型的丝状支原体。

  2. 然而,致突变作用并不是遗传改变的唯一机制,表观遗传基础对此也具有重要作用。DNA甲基化成为外遗传的基础机制已经倍受关注。

  3. 甲基化就是在一个碱基上加上一个由三个氢原子和一个碳原子组成的基团。它是一种基因调整的方式。

  4. 研究者寻找并发现了靠近肿瘤组织的健康组织中有“DNA甲基化”这种化学改变。

  5. 有数个理由使科学家怀疑,甲基化的模式可能会影响自体免疫。

  6. 越来越多的人类疾病被发现同DNA甲基化的异常有关。

  7. 如果这些区域变成甲基化,它往往压制有关的基因转录。

  8. 在恶性肿瘤细胞中,DNA甲基化模式,以及一套DNA甲基转移酶活性不同于正常细胞。

  9. DNA甲基化是人类基因组发生最为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事件,因而研究甲基化与肿瘤的关系成为当前分子生物学的热点之一。

  10. 方法采用糖组成分析、甲基化分析以及NMR确定该多糖的结构。

  11. 在细菌中,超过1%的腺嘌呤是被甲基化的,而哺乳动物的基因组中还没有发现甲基腺嘌呤。

  12. 这种结果相当大的减少了完成一个详细的基因组甲基化项目所需要的时间。

  13. 甲基化作用是对DNA的后天修改,并改变基因活动,通常是在基因组内减少这个活动。

  14. 因此能够建议,植物细胞包含至少两种不同,可能相互依赖的DNA甲基化系统。

  15. 在“抑郁母亲”的案例中,先前的研究提出,以糖皮质激素受体编码的基因的甲基化起到了很重要的最用。

  16. 也许部分原因是,当甲基化作用还在进化的时候所有的消极影响不会当即全部表现出来。

  17. 另外,紧靠这些临界区域的超甲基化可能暗示致癌作用的早期信号。

  18. 胞嘧啶残基的甲基化是表观遗传调控的最复杂的机制之一。

  19. 甲基化酵素似乎是从其他地方取得指令的。

  20. 亚硫酸氢盐基因组测序是详细分析一个区域的DNA甲基化状态的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

  21. 目前,导致RSS的病因仍不明瞭,但近来研究显示可能与部分基因的甲基化程度有关。

  22. 五年前一项著名的研究中,遗传工程学家去除了胚胎干细胞当中某个甲基化酵素的活性。

  23. 胞嘧啶甲基化是否能够解释这种差异还有待考察,但是的确是有些什么东西存在着。

  24. DNA甲基化是一个化学修饰,它在让细胞正确的解读DNA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5. 对瓜尔胶进行羧甲基化改性,得到一种天然高分子有机絮凝剂。

  26. 人们特别关心那些在自然界能被甲基化的金属。

  27. 这项工作是DNA甲基化影响记忆形成和延续的线索之一。

  28. 表观因子中最著名的一个是DNA甲基化,它是基因表达调控的一个主要机制。

  29. 因此,跨基因组的DNA甲基化谱对于理解表观遗传学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30. 至于甲基化是如何参与肌肉的发育和肌细胞生成素基因的精确调控的尚需进一步研究证明。

  31. DNA甲基化作为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调节着机体许多生物学过程。

  32. 含有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序列的寡脱氧核苷酸不直接抑制病毒感染细胞,而是通过刺激免疫系统来起作用。

  33. 反应原料苯胺主要由硝基苯催化加氢获得,在各种甲基化试剂中,以甲醇最为经济并且环境友好。

  34. 恶性神经胶质瘤经常有MGMT基因被撤消的由于它的促进者区域的出轨甲基化

  35. 坚尼许的团队创造出一种先天缺少某个甲基化酵素的小鼠。

  36. 被该甲基化抑制的基因包括通过其它方式预防肿瘤生长与扩散的肿瘤抑制基因。

  37. 靶向DNA甲基化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的几个表观药物已经在临床试验中被测试。

  38. DNA甲基化是真核细胞基因组最常见的一种表观遗传学修饰。

  39. 然而,在给它们注射了抑制甲基化作用的药物后,它们对于电击的记忆似乎就完全被消去了。

  40. 甲基化酒精可用来擦除物品上的草渍,多擦几次草渍就会消失,然后将物品洗干净即可。

  41. 抑癌基因甲基化失活已成为白血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42. 以上研究表明,初级生产力水平是水库汞甲基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43. 代码写在蛋白包括翻译后的修改,包括乙酰化和甲基化

  44. 所以,此前的研究者错误的认为陨星中的甲基化氨基酸就是生命的成分。

  45. 甲基化和水解过程中不分支的葡萄糖残基会发生什么变化?

  46. 在植物中,异常RNA信号有时适当的,有时不适当的指导了DNA甲基化成为靶序列。

  47. DNA甲基化的异常是肿瘤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此外还有遗传的和其他表观上的改变。

  48. 很多因素都可以影响甲基化,包括环境条件。

  49. 但是,有如此多种多样的DNA甲基化谱技术,选择其一可能是有挑战性的。

  50. 这个甲基化作用同基因沉默有关,因为它会导致DNA的双螺旋折叠得更加紧密。

  51. 甲基化作用可以使基因组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保持稳定。

  52. 组蛋白赖氨酸甲基化是组蛋白尾段发生的一种重要共价修饰,在基因的表观遗传转录调控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53. DNA甲基化由DNA甲基转移酶催化发生,是真核细胞DNA正常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方式。

  54. 本文较全面综述了这一领域的进展,并对DNA甲基化在植物性染色体重组抑制形成过程中可能的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55. DNA低甲基化是在人类肿瘤中识别的最初的表观遗传异常。

  56. GSTM1与CYP1A1基因多态性与P16基因甲基化之间未发现明显的交互作用。

  57. 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了羧甲基化改性条件研究。

  58. 研究显示,DNA甲基化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分期及治疗预后特异性较强的标识物。

  59. 根据荧光信号的恢复程度可实现对甲基化酶活性的分析。

  60. DNA甲基化参与植物基因的表达调控,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组织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1. 特别是,癌症发展过程中发现的甲基化水平的变化,是科学界对这一领域更加感兴趣。

  62. 最近的数据牵涉转录抑制特定基因的甲基化和染色质大会在这个全球控制基因活性。

  63. 他们测量了一个在乳腺癌中高度甲基化的基因。

  64. 三个候选甲基化差异通过靶向焦磷酸测序实验进行了验证。

  65. 甲基化保护肾脏和刺激L-肉碱运送脂肪分子。

  66. 血浆DNA甲基化的分析进一步应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具有可行性。

  67. 活化的差异组蛋白修饰标记物对抑制基因的改变伴随着这些DNA甲基化改变。

  68. 前言:目的:研究P15基因通过甲基化失活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病中的作用。

  69. 方法通过将山莨菪碱的羟基选择性地乙酰化,氮原子甲基化,制备山莨菪碱衍生物;

  70. 背景: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一种可引起基因沉默的表观遗传事件。

  71. 这两个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参与建立模式的发育过程中基因的镇压。

  72. 叶酸代谢在维持细胞内正常甲基化,DNA合成和修复,以及保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

  73. DNA甲基化是一种主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对于胚胎发育、胎盘及胎儿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74. 这样,DNA甲基化发生于肿瘤中CD133的活化状态到抑制转录的过渡中。

  75. 这种表观遗传信息可以介绍的胞嘧啶甲基化和组蛋白标记核小。

  76. 甲基化位点的出现伴随着复制。

  77. 黄姜淀粉经羧甲基化后,其凝沉趋势变弱,糊粘度增大。

  7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细胞中脾酪氨酸激酶基因甲基化和表达的关系。

  79. DNA链甲基化的显著不对称在细胞周期末期消失。

  80. 它存储了有关研究样品来源信息和实验步骤信息,并包含了DNA甲基化数据。

词语甲基化百科解释:

甲基化释义

甲基化是指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将甲基催化转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可形成各种甲基化合物,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是经酶催化的,这种甲基化涉及重金属修饰、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功能的调节以及核糖核酸加工。

甲基化类型

甲基化包括DNA甲基化和蛋白质甲基化。

(1)DNA甲基化:脊椎动物的DNA甲基化一般发生在CpG位点(胞嘧啶-磷酸-鸟嘌呤位点,即DNA序列中胞嘧啶后紧连鸟嘌呤的位点)。经DNA甲基转移酶催化胞嘧啶转化为5-甲基胞嘧啶。人类基因中约80%-90%的CpG位点已被甲基化,但是在某些特定区域,如富含胞嘧啶和鸟嘌呤的CpG岛则未被甲基化。这与包含所有广泛表达基因在内的56%的哺乳动物基因中的启动子有关。1%-2%的人类基因组是CpG群,并且CpG甲基化与转录活性成反比。

(2)蛋白质甲基化:蛋白质甲基化一般指精氨酸或赖氨酸在蛋白质序列中的甲基化。精氨酸可以被甲基化一次(称为一甲基精氨酸)或两次(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s)将两个甲基同时转移到精氨酸多肽末端的同一个氮原子上成为非对称性甲基精氨酸,或者在每个氮端各加一个甲基成为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赖氨酸经赖氨酸转移酶的催化可以甲基化一次、两次或三次。在组蛋白中,蛋白质甲基化是被研究最多的一类。在组蛋白转移酶的催化下,S-腺苷甲硫氨酸的甲基转移到组蛋白。某些组蛋白残基通过甲基化可以抑制或激活基因表达,从而形成为表观遗传。蛋白质甲基化是翻译后修饰的一种形式。

甲基化功能

甲基化是蛋白质和核酸的一种重要的修饰,调节基因的表达和关闭,与癌症、衰老、老年痴呆等许多疾病密切相关,是表观遗传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最常见的甲基化修饰有DNA甲基化和组蛋白甲基化。

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研究证实,CpG二核苷酸中胞嘧啶的甲基化导致了人体1/3以上由于碱基转换而引起的遗传病。DNA甲基化主要形成5-甲基胞嘧啶(5-mC)和少量的N6-甲基腺嘌呤(N6-mA)及7-甲基鸟嘌呤(7-mG)。在真核生物中,5-甲基胞嘧啶主要出现在CpG序列、CpXpG、CCA/TGG和GATC中。

DNA甲基化是指生物体在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DMT) 的催化下,以s-腺苷甲硫氨酸(SAM)为甲基供体,将甲基转移到特定的碱基上的过程。DNA甲基化可以发生在腺嘌呤的N-6位、鸟嘌呤的N-7位、胞嘧啶的C-5位等。但在哺乳动物中DNA甲基化主要发生在5’-CpG-3’的C上生成5-甲基胞嘧啶(5mC)。

在哺乳动物中CpG以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是分散于DNA序列中;另一种呈现高度聚集状态,人们称之为CpG岛(CpG island)。在正常组织里,70%~90%散在的CpG是被甲基修饰的,而CpG岛则往往是非甲基化的(除有些特殊区段和基因外)。正常情况下,人类基因组“垃圾”序列的CpG二核苷酸相对稀少,并且总是处于甲基化状态,与之相反,人类基因组中大小为100-1000bp左右,富含CpG二核苷酸的CpG岛则总是处于未甲基化状态,并且CpG岛常位于转录调控区附近,与56%的人类基因组编码基因相关,因此基因转录区CpG岛的甲基化状态的研究就显得十分重要。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基因组CpG岛约为28890个,大部分染色体每1Mb就有5-15个CpG岛,平均值为每Mb含10.5个CpG岛,CpG岛的数目与基因密度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DNA甲基化主要是通过DNA甲基转移酶家族来催化完成的。研究人员在真核生物中发现了3类DNA甲基转移酶(Dnmt1、Dnmt2、Dnmt3a、Dnmt3b)。Dnmt1一种是维持性甲基化酶;Dnmt2可与DNA上特异位点结合,但具体作用尚不清楚;Dnmt3a和Dnmt3b是重新甲基化酶,它们使去甲基化的CpG位点重新甲基化,即参与DNA的从头甲基化。在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发育时期和植入前胚胎期,其基因组范围内的甲基化模式通过大规模的去甲基化和接下来的再甲基化过程发生重编程,从而产生具有发育潜能的细胞;在细胞分化的过程中,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将遗传给后代细胞。由于DNA甲基化与人类发育和肿瘤疾病的密切关系,特别是CpG岛甲基化所致抑癌基因转录失活问题,DNA甲基化已经成为表观遗传学和表观基因组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组蛋白甲基化是指发生在H3和H4组蛋白N端Arg或Lys残基上的甲基化,由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介导催化。组蛋白甲基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异染色质形成、基因印记、X染色体失活和转录调控方面。除了存在组蛋白甲基转移酶以外,还发现了去甲基化酶。先前人们认为组蛋白的甲基化作用是稳定而不可逆的,是这种去甲基化酶的发现使组蛋白甲基化过程更具动态性。

检测方法

(1) 甲基化特异性的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

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基因组DNA,所有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被转化为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随后设计针对甲基化和非甲基化序列的引物进行PCR。通过电泳检测MSP扩增产物,如果用针对处理后甲基化DNA链的引物能得到扩增片段,则说明该位点存在甲基化;反之,说明被检测的位点不存在甲基化。

(2)亚硫酸氢盐测序法(Bisulfite sequencing PCR,BSP)

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基因组DNA,则未发生甲基化的胞嘧啶被转化为尿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随后设计BSP引物进行PCR,在扩增过程中尿嘧啶全部转化为胸腺嘧啶,最后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就可以判断CpG位点是否发生甲基化称为BSP-直接测序方法。将PCR产物克隆至载体后进行测序,可以提高测序成功率,这种方法称为BSP-克隆测序法。

(3) 高分辨率熔解曲线法(High Resolution Melting,HRM)

在非CpG岛位置设计一对针对亚硫酸氢盐修饰后的DNA双链的引物,这对引物中间的片段包含感兴趣的CpG岛。若这些CpG岛发生了甲基化,用亚硫酸氢盐处理后,未甲基化的胞嘧啶经PCR扩增后转变成胸腺嘧啶,而甲基化的胞嘧啶不变,样品中的GC含量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熔解温度的变化。

(4) 基因组直接测序法

基因组直接测序法是过去一直沿用的DNA甲基化的研究方法,用Maxam—Gilbert化学裂解法对基因组DNA进行处理,并以连接介导的PCR来放大信号强度,然后进行序列分析。此法是基于5mC在标准的Maxam—Gilbert胞嘧啶化学裂解反应中不被裂解,故5mC可通过在测序胶上缺少对应于胞嘧啶降解反应产物的一个条带而得以鉴定。如采用MnO4- 哌啶法,结果则反之因此在检测5mC时,此两法可提供完全互补的检测信息。该法与LM-PCR结合后,大大降低了对基因组DNA的需要量(1~2 ng)。当5mC和C同时处于不同DNA分子上的同一位点时,该位点至少要有25%的5mC才能被N2H4法检测到;MnO4-法比N2 H4法更灵敏。因为这两种基因组DNA化学修饰法均有抑制DNA聚合酶延伸的特性,无须进行DNA哌啶裂解就可通过基因组直接测序技术进行甲基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