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风流散热度:33

词语风流散拆分为汉字:

风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风字字源来历,风字演变

1. 风 [fēng]2. 风 [fěng]风 [fēng]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

流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流字字源来历,流字演变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传播:~言……

散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散字字源来历,散字演变

1. 散 [sàn]2. 散 [sǎn]散 [sàn]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解~。涣~。~落。~失。~逸。分布,分给:~布。~发(fā)。天女~花。排遣:~心。~闷(mèn)。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了。散 [sǎn]没有约束,……

 

查询词语:风流散

汉语拼音:fēng liú sàn

词语风流散基本解释

风流散,中药方剂名。出自《古代医统大全》卷七十九。具有止血定痛,祛风解毒之功效。主治损伤皮肉,血出不止,或破脑伤风。

风流散对于治疗破伤具有很好的效果。

词语风流散百科解释:

风流散功用

止血定痛,祛风解毒。

风流散主治

损伤皮肉,血出不止,或破脑伤风。

风流散组成

血竭(另研)二钱半(7.5g),番降真香节四钱(12g),灯心一把,龙骨(花者)(另研)二钱(6g),苏木(同降真另研)少许,红花(焙干,为末)二钱(6g),当归尾三钱(9g),乳香(同灯心研)半两(15g),没药(另研)半两(15g),新鸡(缚死,不去毛杂,用醋煮半熟砍碎,用好黄泥封固,谷壳文火煨干,去骨末)一斤一只,桔梗少许。

风流散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疮口上;如血流不止多掺之;候血药将干,又用清油调涂疮口上;如破脑伤风,用药填塞涂敷。

风流散方义

方中的血竭可散瘀定痛止血,生肌敛疮;降真香可活血散瘀定痛;灯心可止血加上龙骨收敛疮口,更有利于伤口的恢复;苏木可活血祛瘀,消肿定痛,对于治疗跌打损伤或者破伤风有很好的疗效;红花可活血祛瘀止痛;当归尾可以补血止痛;乳香与没药皆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桔梗可以排脓,有利于伤口的恢复。诸药合用,对于治疗损伤皮肉,血出不止或破伤风有显著的效果。

风流散方剂1

【处方】血竭2钱半(另研),番降真香节4钱,灯心1把,龙骨(花者)2钱(另研),苏木少许(同降真另研),红花2钱(焙干,为末),当归尾3钱,乳香半两(同灯心研),没药半两(另研),新鸡1斤1只(缚死,不去毛杂,用醋煮半熟砍碎,用好黄泥封固,谷壳文火煨干,去骨末),桔梗少许。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损伤皮肉,血出不止,或破脑伤风。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掺疮口上;如血流不止多掺之;候血药将干,又用清油调涂疮口上;如破脑伤风,用药填塞涂敷。

【摘录】《医统》卷七十九

风流散方剂2

【处方】降香节4两,血竭2两5钱,苏木2两,乳香5钱,没药3钱,龙骨1钱,红花1钱,桔梗少许,灯心1把,哺成形鸡蛋10个(连毛醋煮,黄泥封固,文武火煨)。

【制法】上药各为细末,和匀再研。

【功能主治】破伤。

【用法用量】干掺上;血止后燥痛,用清油调敷;血不止者,以血竭末独敷,立止。

【摘录】《梅氏验方新编》卷六

风流散各家论述

李仲南:“凡敷贴,用版子一片,就版子上将皮纸或油单纸摊黑散在上,移在损处要。皮内有碎骨,后来皮肉自烂,碎骨自生。若破断皮肉,用风流散填涂,用线缝合,用黑龙散贴。”(《永类钤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