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时延热度:30

词语时延拆分为汉字:

时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时字字源来历,时字演变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间。~不我与。较长的时间:~代。古~。泛指一段时间:~光。~令。~分。现在的,当前的:当~。~下。~务。~宜。常常:~常。学而~习之。一年中的一季:~序。四~如春。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

延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延字字源来历,延字演变

引长:~长(cháng )。~续。蔓~。~年益寿。展缓,推迟:~迟。~缓。~宕。~误。引进,请:~聘(聘请)。~纳。~师。~医。姓。……

 

查询词语:时延

汉语拼音:shí yán

词语时延基本解释

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了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一般,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对于报文长度较大的情况,发送时延是主要矛盾;报文长度较小的情况,传播时延是主要矛盾。

时延是指数据包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比特从路由器输出的时间间隔。在测试中通常使用测试仪表发出测试包到收到数据包的时间间隔。时延与数据包长相关,通常在路由器端口吞吐量范围内测试,超过吞吐量测试该指标没有意义。

词语时延在线造句

    • Results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is scheme has less handover latency and service disruption time than existing methods.

      结果该方法与现有的切换方法相比,具有更小的切换时延和服务中断时间。

    • In the high accuracy remote time transfer technique, equipment time delay is one of the main factors that decrease transfer accuracy.

      在高精度远距离时间传递中,设备时延是影响时间传递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is handover technology can improve the handover latency and the package loss. It is viable and effective.

      仿真结果表明该改进方案能改善切换时延与丢包,是可行、有效的。

    • By the imbedded Markov chain method, the packet mean waiting delay of the central station and the general station were obtained.

      通过内嵌马尔科夫链的方法,推导出了中心站和一般站的分组平均等待时延,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Signal time delay is converted to underwater distance, and noise is filtered out with Kalman filter.

      将声波传输时延转换为水下目标的距离,用卡尔曼滤波的方法对数据中的噪声进行滤波。

    •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can improve the throughput performance of the network which meets the system delay requirements.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新方法可以在满足系统时延要求的前提下,提高网络吞吐量。

    • Assuming the transfer delay to be ignored, the networked control system is an asynchronous dynamic system with N-events.

      假定传输时延可以忽略,则整个网络控制系统可以描述为一个具有N个事件的异步动态系统。

    • However, almost all the existing fault detection methods for NCS suppose that the network-induced delay is constant or can be gained online.

      但是目前已有的大部分故障检测方法均假定网络诱导时延为常数或可以在线获取。

    •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S - HOS outperforms optical burst switching in terms of IP packet dropping probability and end-to-end delay.

      仿真结果表明,与光突发交换相比,自适应光交换能有效降低IP包丢失率和端对端时延。

词语时延百科解释:

时延概念

时延是指一个报文或分组从一个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个端所需要的时间。它包括了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一般,发送时延与传播时延是我们主要考虑的。对于报文长度较大的情况,发送时延是主要矛盾;报文长度较小的情况,传播时延是主要矛盾。

时延是指数据包第一个比特进入路由器到最后一比特从路由器输出的时间间隔。在测试中通常使用测试仪表发出测试包到收到数据包的时间间隔。时延与数据包长相关,通常在路由器端口吞吐量范围内测试,超过吞吐量测试该指标没有意义。

时延工作原理

时延就是对一个网址发送测试数据包,看对方网址是否有响应并统计响应时间,以此测试网络。

具体方式是,开始--运行--cmd,在调出的dos窗口下输入 ping 空格 + 你要ping的网址,回车。比如 “ pingXXX网址” 之后屏幕会显示类似信息Ping XXX 网址[61.135.169.105] with 32 bytes of data:Reply from 61.135.169.105: bytes=32 time=1244ms TTL=46Reply from 61.135.169.105: bytes=32 time=1150ms TTL=46Reply from 61.135.169.105: bytes=32 time=960ms TTL=46Reply from 61.135.169.105: bytes=32 time=1091ms TTL=46后面的time=1244ms 是响应时间,这个时间越小,说明你连接这个地址速度越快。

我们以下面一个网络为例:有A、B、C、D四台机子,一台路由RA,子网掩码均为255.255.255.0,默认网关为192.168.0.11.在同一网段内在主机A上运行“Ping 192.168.0.5”后,都发生了些什么呢? 首先,时延命令会构建一个固定格式的ICMP请求数据包,然后由ICMP协议将这个数据包连同地址“192.168.0.5”一起交给IP层协议(和ICMP一样,实际上是一组后台运行的进程),IP层协议将以地址“192.168.0.5”作为目的地址,本机IP地址作为源地址,加上一些其他的控制信息,构建一个IP数据包,并想办法得到192.168.0.5的MAC地址(物理地址,这是数据链路层协议构建数据链路层的传输单元——帧所必需的),以便交给数据链路层构建一个数据帧。关键就在这里,IP层协议通过机器B的IP地址和自己的子网掩码,发现它跟自己属同一网络,就直接在本网络内查找这台机器的MAC,如果以前两机有过通信,在A机的ARP缓存表应该有B机IP与其MAC的映射关系,如果没有,就发一个ARP请求广播,得到B机的MAC,一并交给数据链路层。后者构建一个数据帧,目的地址是IP层传过来的物理地址,源地址则是本机的物理地址,还要附加上一些控制信息,依据以太网的介质访问规则,将它们传送出去。主机B收到这个数据帧后,先检查它的目的地址,并和本机的物理地址对比,如符合,则接收;否则丢弃。接收后检查该数据帧,将IP数据包从帧中提取出来,交给本机的IP层协议。同样,IP层检查后,将有用的信息提取后交给ICMP协议,后者处理后,马上构建一个ICMP应答包,发送给主机A,其过程和主机A发送ICMP请求包到主机B一模一样。2.不在同一网段内在主机A上运行“Ping 192.168.1.4”后,开始跟上面一样,到了怎样得到MAC地址时,IP协议通过计算发现D机与自己不在同一网段内,就直接将交由路由处理,也就是将路由的MAC取过来,至于怎样得到路由的MAC,跟上面一样,先在ARP缓存表找,找不到就广播吧。路由得到这个数据帧后,再跟主机D进行联系,如果找不到,就向主机A返回一个超时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