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阿勒泰地区拆分为汉字:
阿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阿字字源来历,阿字演变
1. 阿 [ā]2. 阿 [ē]阿 [ā]加在称呼上的词头:~大。~爷。~爹。~罗汉。~毛。~婆。~弟。~姊。阿 [ē]迎合,偏袒:~附。~其所好。~谀逢迎。凹曲处:山~。……
勒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勒字字源来历,勒字演变
1. 勒 [lè]2. 勒 [lēi]勒 [lè]套在牲畜上带帽子的笼头:马~。收住缰绳不使前进:悬崖~马。强制:~令。~索。统率:~兵。雕刻:~石。~碑。~铭。勒 [lēi]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紧。方言,强制,逼迫。……
泰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泰字字源来历,泰字演变
平安,安定:~适(幽闲安适)。~安。~然处之。佳,美好:~运。否(pǐ)极~来。极:~西(旧指欧洲)。骄纵,傲慢:~侈(骄纵奢侈)。骄~。通:天地交~。……
地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地字字源来历,地字演变
1. 地 [dì]2. 地 [de]地 [dì]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心说。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质。~壳。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下。地球表面的土壤:土~。田~。~政。~主。地球上的一个区域……
区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区字字源来历,区字演变
1. 区 [qū]2. 区 [ōu]区 [qū]分别:~分。~别。地域:地~。~划。〔~~〕小,细微:如“~~小事”。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市辖~。区 [ōu]姓。……
查询词语:阿勒泰地区
汉语拼音:ā lè tài dì qū
阿勒泰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辖地区,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地处新疆北部,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接壤;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和沙漠,夏季干热,冬季严寒;边境线长1197千米,总面积11.8万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全地区共辖1个县级市,6个县。截至2023年6月,全地区人口数为668587人。
阿勒泰地区是中国西北唯一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北通道和新疆参与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拥有3个国家类陆路口岸;是新疆的相对丰水区、素有北疆“水塔”之称;是全国六大林区之一,同时被国务院确定为水源涵养型山地草原生态功能区,素以“金山银水”著称,人类滑雪起源地,中国雪都。
2022年,阿勒泰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9.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
最早的滑雪地域:最早的滑雪地域是北欧的挪威,另有资料显示是在中、俄交易的阿勒泰地区。
结果表明:S指数能较好地反映阿勒泰地区的干旱情况。
喀纳斯在中国的西北角,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这里汇集了多彩的民俗画卷和奇异的山水风光。
新华社9日报道,新疆塔城、阿勒泰地区雪灾已造成1人死亡,5435受灾群众紧急转移。
本文的研究表明,在古代阿勒泰地区存在着两类青铜文化遗存:克尔木齐早期遗存和库希遗存。
结果得出:阿勒泰地区可降水量时间分布为夏季多、冬季少;
采用田野调查法、访谈法对地处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图瓦人健康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阿勒泰地区国内旅游市场分析及其对旅游市场开发的启示
新疆阿勒泰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类型及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阿勒泰地区草地畜牧业雪灾的遥感监测与评价
阿勒泰地区草地生产力变化及对策
新疆阿勒泰地区绵羊丝状网尾线虫病流行现状的调查
雪灾对草地畜牧业影响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以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
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的文化价值及开发构想
阿勒泰地区牧业转场中风害的分析及防御对策
阿勒泰地区雪灾遥感监测模型与评价方法
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及旅游开发研究
阿勒泰地区冬季降水异常的概念模型及预测模型
阿勒泰地区白灾的天气学分析及防御对策
阿勒泰地区农业资源与作物结构调整探讨
新疆阿勒泰地区花芸豆高产栽培技术
阿勒泰地区气候生产力变化分析
浅析阿勒泰地区林业发展切入点
阿勒泰地区的降水变化特征
对新疆阿勒泰地区自然草地草畜平衡的分析
阿勒泰地区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分析
阿勒泰地区大风统计分析及灾害防御
乌鲁木齐和阿勒泰地区绵羊丝状网尾线虫流行情况比较研究
阿勒泰地区大豆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
阿勒泰地区春季寒潮暴风雪气特征分析
阿勒泰地区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历史上,这里属漠北草原向西延伸的部分,地处亚洲东部与中部草原带之间,曾长期与蒙古高原西部、叶尼塞河上游和鄂毕河上游、塔尔巴哈台山北麓地区作为一个相对整体的政治地域单元,成为中国北方游牧部族民族西迁东往的通道和生息、角逐之地。
公元前五世纪前后,阿尔泰山周围为塞人等部族游牧之地。秦汉之际,呼揭人游牧于阿尔泰山一带。
汉文帝前元四年(前176年),匈奴征服呼揭及其旁国,这里成为“匈奴右地”。
西汉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内乱,其日逐王先贤掸率部归汉,汉朝设西域都护府,今阿勒泰地区属西域都护府辖地。
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强部呼衍王的封地即在今阿勒泰地区境内。东汉永元三年(91年)后,北匈奴逐渐西迁,鲜卑人尽据匈奴故地,今阿勒泰地区归其控制,属鲜卑右地。东汉末年,鲜卑汗国衰落,原居于此的土著呼揭人乘机复国,汉文史籍称其为“呼得”。
东晋元兴年(402年),柔然兴起,征服呼得,将游牧于东部天山的突厥北迁至金山(阿尔泰山)西南,今阿勒泰地区遂为突厥的游牧之地。
隋开皇三年(583年),突厥汗国分裂,此后西突厥汗国建立,今阿勒泰地区属其疆域。隋大业元年(605年),铁勒各部反抗西突厥压迫,发动起义,推举薛延陀部首领乙失钵为“野口至可汗”(“野口至”今译为“额尔齐斯”),建立铁勒汗国,今阿勒泰地区时为薛延陀人的游牧之地。隋大业十一年(615年)前后,西突厥射匮可汗强盛,东征铁勒汗国,乙失钵遂取消可汗称号,降服于西突厥汗国。
唐武德年间(618—626年),西突厥统叶护可汗雄强,多次率众东征铁勒,薛延陀部举族东迁漠北草原,今阿勒泰地区成为西突厥部落游牧地。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东投唐朝,唐太宗在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故城)设立瑶池都督府,以阿史那贺鲁为都督,今阿勒泰地区为瑶池都督府辖地。永徽二年(651年)阿史那贺鲁叛唐,至显庆二年(657年)被唐朝平定。此后,唐朝开始在今阿勒泰地区域内先后设立沙陀州都督府、大漠州都督府、金附州都督府等羁縻州府,分别管理西突厥沙陀部、葛逻禄炽俟部、葛逻禄部。长安二年(702年),武则天设立北庭都护府,今阿勒泰地区归其管辖。此后,今阿勒泰地区相继成为回纥汗国和黠嘎斯汗国势力范围。至后唐同光二年(924年),阿尔泰山周围各部族归附于契丹,今阿勒泰地游牧着合鲁(葛逻禄)、纥里迄斯(黠嘎斯)、乃蛮等部族。
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率兵攻灭乃蛮部,占领阿尔泰山两侧,今阿勒泰地区归属蒙古汗国。成吉思汗把已征服地区分封给他的4个儿子,其中第三子窝阔台封地辖区基本上相当于历史上的“匈奴右地”,统有阿尔泰山南北诸地。蒙古汗国及元朝开西域经营重点放在北路的先河。
明初,瓦剌兴起,一度控制阿尔泰山东、西两麓广大区域,今阿勒泰地区成为其中心地区。此后准噶尔汗国在此基础上崛起。
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朝平定准噶尔部后,继续确立以北路为战略重点的西域经营策略,先设乌里雅苏台将军,又设科布多参赞大臣,统辖蒙古草原西部杭爱山至额尔齐斯河一带的广大地区。今阿勒泰地区相继归其管理。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设科布多办事大臣,并移驻承化寺(今阿勒泰市)办事,实行科阿分治,此为阿勒泰地区正式建制之始。
民国初年(1912年),阿勒泰地区建制沿袭清末旧制,为办事长官辖区。民国三年(1914年)8月,改称阿尔泰地方,仍属中央政府直辖。民国八年(1919年)6月归并新疆省,改置阿山道。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道为新疆第六行政区(阿山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8月后,阿山行政长公署改称新疆第六区(阿山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行政区遂简称为“阿山专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三区革命”临时政府成立阿山专员公署。至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新疆省联合政府成立后,“三区”阿山专员公署仍称新疆阿山专员公署。
1954年,改承化县为阿勒泰县,阿山专区改为阿勒泰专区。
1971年,改阿勒泰专区为阿勒泰地区。
1975年8月29日,根据《国务院关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行政区划问题的批复》规定,阿勒泰地区隶属伊犁州管辖。
1984年9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恢复伊犁地区给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批复》重申,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阿勒泰地区。
截至2022年10月,阿勒泰地区共辖7个县级行政区,包括1个县级市,6个县,分别是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哈巴河县、吉木乃县、福海县、富蕴县、青河县。阿勒泰地区行署驻阿勒泰市解放路341号。
行政区 | 下辖区域 |
---|---|
阿勒泰市 | 金山路街道、解放路街道、团结路街道、北屯镇、阿苇滩镇、红墩镇、切木尔切克乡、阿拉哈克乡、汗德尕特蒙古族乡、拉斯特乡、喀拉希力克乡、萨尔胡松乡、巴里巴盖乡、切尔克齐乡 |
布尔津县 | 布尔津镇、冲乎尔镇、阔斯特克乡、杜来提乡、窝依莫克乡、也格孜托别乡、禾木哈纳斯蒙古族乡 |
富蕴县 | 库额尔齐斯镇、可可托海镇、恰库尔图镇、吐尔洪乡、杜热乡、库尔特乡、喀拉通克乡、铁买克乡、喀拉布勒根乡 |
福海县 | 福海镇、解特阿热勒乡、科克阿尕什乡、齐干吉迭乡、喀拉玛盖乡、阿尔达乡 |
哈巴河县 | 阿克齐镇、萨尔塔木乡、加依勒玛乡、库勒拜乡、萨尔布拉克镇 [36]、铁热克提乡、齐巴尔乡 |
青河县 | 青河镇、塔克什肯镇、阿热勒乡、阿热勒托别镇、萨尔托海乡、查干郭勒乡、阿尕什敖包乡 |
吉木乃县 | 托普铁热克镇、吉木乃镇、托普铁热克乡、托斯特乡、恰勒什海乡、喀尔交乡、别斯铁热克乡 |
位置境域
阿勒泰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东北部,地处阿尔泰山中段西南麓、准噶尔盆地北部,介于东经85°31′36″—91°04′23″,北纬45°00′00″—49°10′45″之间。总面积11.8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疆总面积的7.1%。阿勒泰地区东西长约422千米,南北宽约464千米。阿勒泰地区南部从东向西,依次与昌吉回族自治州的奇台县、吉木萨尔县、阜康市、昌吉市和乌鲁木齐市米东区比邻;西南部与塔城地区的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相连;东部与蒙古国、西部与哈萨克斯坦、北与俄罗斯接壤。边境线长1197千米,其中中哈边境线长396千米、中俄边境线长54千米、中蒙边境线长747千米。
地形地貌
阿勒泰地区地貌类型复杂多样,主要划分为山地、丘陵、平原和沙漠。阿尔泰山山脊线沿中哈、中俄、中蒙边界连绵800多千米,位于中蒙边境上的友谊峰,主峰海拔4374米。阿勒泰地区主要河流均发源于阿尔泰山地。位于地区西部的萨吾尔山脉,横贯吉木乃县与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交界处,主峰木斯岛山海拔3835米。丘陵主要分布在山麓缓坡地带和准噶尔盆地东北部,其间矿苗外露,易于开采,是地区主要成矿区域。平原分布在额尔齐斯河河谷、乌伦古河河谷及其他河流中下游。沙漠分布于福海县、富蕴县南部及哈巴河县、布尔津县、吉木乃县局部地区。最低海拔317米(富蕴县三个泉洼地)。
气候
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纬度较高,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寒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干热,冬季严寒,平原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全年多季风。年均气温0.7℃—4.9℃,极端最低温度-51.5℃,极端最高温度42.2℃。平原地区年均降水量131—223毫米,年蒸发量1367—2066毫米,无霜期123—152天,全年日照时数2829—3045小时。
水文
阿勒泰地区是新疆丰水区之一。有额尔齐斯河、乌伦古河、吉木乃山溪三大水系,大小河流共56条。较大的湖泊有乌伦古湖、喀纳斯湖、吉力湖等。
水资源
阿勒泰地区境内有各类冰川417条,总面积293.2平方千米。年储冰量为164.92亿立方米,折合储水量为148.43亿立方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9.57万平方千米,年总径流量133.7亿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量为122.5亿立方米,占自治区地表径流量的14.7%。开发利用的地表径流量仅28亿立方米,其余都流入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境内。额尔齐斯河是新疆的第二大河流,在中国境内干流总长593千米,年径量为119亿立方米。阿勒泰地区水能理论蕴藏量4750.71兆瓦,可装机容量2139兆瓦。额尔齐斯河河谷风区属于新疆九大风区之一,预计可装机150万千瓦。全地区有各类水库共48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1座、小型水库35座),总库容9.36亿立方米。
土地资源
阿勒泰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北部为阿尔泰山,西南部为沙吾尔山,南部为准噶尔盆地,全地区地势呈西高东低,从北部的阿尔泰山脊线到南部丘陵平原层层下降,具有明显的阶梯状地形特点。全地区山地占总面积32%,丘陵河谷平原占22%,戈壁荒漠占46%。
全地区可耕地面积1600万亩,其中耕地面积279万亩,开发利用155万亩,优质小麦、豆类、甜菜、油葵等特色作物种植已初具规模;有四季草场1.4亿亩,是新疆畜牧业大区之一。
阿勒泰地区的自然土壤有山地土壤和平原土壤两大系列。山地土壤系列自高山到山麓依次为高山寒漠土、高山草甸草原土、亚高山草甸草原土、山地棕色针叶林土、山地灰褐色森林土、山地黑钙土、山地栗钙土、山地棕钙土。平原土壤系列从山前由北向南依次为棕钙土、淡棕钙土、灰棕漠土和风沙土。另外,还有非常状分布的盐渍土、沼泽土和龟裂土。
阿勒泰地区自然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3%和大于3%的土壤面积占土壤总面积的62.6%,小于1%的占37%,土壤养分含量是缺氮、少磷、钾有余。土壤(剖面)结构状况是土层薄、质地粗、含砾石多、透水性强,下伏有第三纪泥岩不透水层。
生物资源
阿勒泰地区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全地区野生植物有1378种,药用植物种类200多种,其中许多为名贵药材。珍稀濒危植物有蒙古黄芪、草苁蓉、肉苁蓉、新疆阿魏等,特有植物有鹿根、额河菱角、欧亚萍蓬草、阿勒泰赤芍、阿尔泰金莲花、阿尔泰低头葱等。有野生动物466种,其中被列为国家级保护动物的有74种(一级的20种,二级的54种),省级的36种。濒危动物有雪豹、北山羊、盘羊、野驴、马鹿、原麝和在中国仅分布于阿勒泰地区的河狸。
阿勒泰地区适宜发展渔业的水域面积较大,湖泊众多,较大的水面有福海县境内的乌伦古湖,是我国十大淡水湖之一,还有大小不等的淡水湖泊,养鱼水面达12.3万平方米,年产鱼量5000余吨,鱼类繁多,鱼种丰富,品质优良。有鱼类34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有18种。
矿产资源
阿勒泰地区具有多种多样的成矿地质条件、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矿种齐全,储量较为丰富,盛产有色金属黄金和海蓝、水晶、碧玺等名贵宝石。已发现矿种11大类84种,探明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有铍、白云母、钾长石三种,居全国前十位的有12种,居新疆首位的有21种。据初步估计,已探明41种矿产储量潜在价值达569亿元,远景潜力更大。境内的喀拉通克铜镍矿是全疆最大的铜镍矿,正式勘建开发的阿舍勒铜墙铁壁矿,伴生有金、银、铅等多种成分。但是,对已发现的矿种勘探工作程度低,开发利用的矿种少,矿产资源的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其中大型矿床31个,中型矿床83个,小型矿床113个。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阿勒泰地区常住人口为668587人。
截至2023年6月,阿勒泰地区人口数为668587人。除汉族外,有哈萨克族、回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36个民族。
阿勒泰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有旅游资源单体724处,其中世界级旅游资源33处,国家级旅游资源122处,已创建A级景区45家,其中5A级景区3家,4A级景区12家,3A级景区22家。冰雪资源得天独厚,是中国雪都、人类滑雪起源地,位于北纬45—47度世界滑雪黄金维度,雪质雪量雪期、温度湿度坡度等滑雪条件均属世界一流,可建设大型滑雪场20余个,是未来冰雪旅游、冰雪运动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已累计投入40多亿元开发滑雪场10家。
阿勒泰地区有高山森林、河谷风光、湖泊温泉、岩画石刻等旅游资源。有被誉为“人类净土”、“中国一绝、世界一流”的国家5A级生态旅游景区喀纳斯,被列为在新疆的两个优选项目之一,具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自然风光、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潜力,将逐步建设成为高品位的世界级生态旅游胜地;以布伦托海黄金海岸、蝶泉谷度假区、富蕴可可托海大东沟景区为主的疗养保健、休闲度假旅游;以中国唯一的欧洲、西伯利亚动植物区系泰加林、中国海拔最低的友谊峰冰川、可可托海地质三号矿坑、富蕴地震断裂带、五彩城和硅化木为代表的科普科考旅游;阿尔泰山是新疆草原历史文化汇聚之地,有大量岩刻、岩画、洞窟彩绘、鹿石、雕刻石人等草原历史文化遗产,有“千里岩画长廊”之美称,具有很高的科学和旅游观光价值,有“人类滑雪最早起源地”之称。
阿勒泰地区境内主要风景名胜有喀纳斯湖风景区、布尔根河河狸自然保护区、福海海滨风景区、蝴蝶沟、乌伦古湖海滨浴场、白沙湖、鸣沙山,以及高山风光、冰川雪岭、湖泊温泉、岩画石刻,切木尔切克古墓群及草原石人等。截至2016年,阿勒泰地区拥有国际5A级旅游景区2个(不含白沙湖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4个。
喀纳斯景区
喀纳斯景区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蒙古国接壤的黄金地带。景区规划面积10030平方千米,主要包括哈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白哈巴国家森林公园、贾登峪国家森林公园、喀纳斯河谷、禾木河谷、禾木草原及禾木村、白哈巴村、喀纳斯村三个原始图瓦村落等八大自然景观区和三大人文景观区。共有大小景点55处、分属33种基本类型,占全疆56个基本类型的58.9%,其中高品位景点就有11处。喀纳斯景区先后荣获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单位、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等荣誉。
可可托海风景区
可可托海风景区暨可可托海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境内。景区主要由卡拉先格尔地震断裂带、可可苏里、伊雷木湖、额尔齐斯大峡谷等四部分组成。距乌鲁木齐580千米,距富蕴县城33千米。可可托海世界地质公园北起喀拉都尔根河,南至卡拉先格尔,西起喀拉格曾,东至喀拉卓勒、塔依特,面积2337.90平方千米,由额尔齐斯大峡谷、三号矿脉、萨依恒布拉克、可可苏里及卡拉先格尔五个景区组成。2012年,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阿依特斯
阿依特斯是哈萨克民族古老的庆典盛会之一。每年秋季的某个时候,能歌善舞的牧民——阿肯,聚集在一起,怀抱冬不拉,即兴作诗,自弹自唱,慕名而来的牧民聚集在一起,载歌载舞,欢聚一堂,形成阿依特斯。阿依特斯是阿勒泰地区哈萨克民族传统的民族盛会,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节日之一。
姑娘追
“姑娘追”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喜爱的一种马上体育活动,也是青年男女表达爱慕之情的特殊方式。
“姑娘追”多在喜庆节日举行,是民族风情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热情好客的哈萨克姑娘会邀请远道而来的游客共同参加这种马上娱乐活动。
刁羊
刁羊是哈萨克民族为祈祷祝福而举行的一种马上娱乐活动,同时又是一种对抗性强、争夺激烈,集勇猛、顽强和机智于一体的马背体育竞赛。
阿依加勒克舞
阿依加勒克舞,即月亮舞,是一种广泛流行于阿勒泰地区的哈萨克民间集体舞蹈。
邹鲁节
又名“入冬节”,是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特有的节日。
哲罗鲑
学名哲罗鲑,属鲱形目鲑科鱼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新疆境内只分布于额尔齐斯河流域,布尔津县境内的河、湖也有分布。
阿勒泰大尾羊
阿勒泰大尾羊是中国优良羊种,主要生活在新疆阿尔泰山地地带。
大尾羊的体形外貌特点为头中等大、鼻梁稍隆起,耳大而下垂,腿高而结实,股部肌肉丰满,毛色主要为棕红色。
阿魏蘑菇
阿魏根平均长0.5—1米,是一种开胃健脾、治疗关节炎及风湿病的草药。
2020年1月5日,阿勒泰地区入选2020年中国冰雪旅游十强市。
2020年4月,入选“2020中国避暑名城榜”。
2020年9月29日,被交通运输部、财政部确定为“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地区”。
2021年11月22日,国家民委公示阿勒泰地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萨尔塔木乡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拟命名对象。
2021年12月2日,入选2017—2020年度拟授牌命名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名单。
2022年1月,被评为2022年冰雪旅游十佳城市。
2022年1月26日,入选首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