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考课热度:221

词语考课拆分为汉字:

考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考字字源来历,考字演变

试验,测验:~试。~查。检查,查核:~察。~勤。稽~。~核。推求,研究:~古。~据。~订。~证。老,年纪大:寿~。原指父亲,后多指已死的父亲:先~。如丧~妣。击,敲:“而陋者乃以斧斤~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课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课字字源来历,课字演变

教学上的一个阶段:上~。~时。~间。旷~。授~。~余活动。教学的科目:~程。~表。基础~。专业~。~本。~文。教书讲学或攻读学习:~徒。~读。古代的一种赋税:国~。完粮交~。使交纳赋税:~税。~役。机关、企业等行政上的单位(现亦称“科”):……

 

查询词语:考课

汉语拼音:kǎo kè

词语考课基本解释

1.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晋 世 杜预 议攷课,鎦毅 议罢九品中正……皆可谓综覈事情矣。”

2.检查收成。《国语·周语上》“耨穫亦於籍”三国 吴 韦昭 注:“言王亦至於籍考课之。”汪远孙《国语发正》:“《孟子》:‘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考课,即省敛也。”

3.指征敛的优等。唐 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

4.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优劣,分别等差,决定升降赏罚,谓之“考课”。《东观汉记·张酺传》:“﹝刺史﹞考课众职。”《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自长以上,考课迁用,转以能升。”《旧唐书·职官志二》:“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明 丘濬《大学衍义补·正百官严考课之法》:“本朝以百官考课之法,属之吏部,内外官皆以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之典,是则 有虞 之制也。”

5.指考核学生的成绩。《新唐书·选举志上》:“吏民子弟学艺者,皆送于京学,为设考课之法。”

词语考课详细解释

  1. 按一定的标准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以决定其升降赏罚。

    章炳麟 《国故论衡·论式》:“ 晋 世 杜预 议攷课, 鎦毅 议罢九品中正……皆可谓综覈事情矣。”

  2. 检查收成。

    《国语·周语上》“耨穫亦於籍” 三国 吴 韦昭 注:“言王亦至於籍考课之。” 汪远孙 《国语发正》:“《孟子》:‘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考课,即省敛也。”

  3. 指征敛的优等。

    唐 白居易 《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徵求考课。”

  4. 按一定标准考核官吏优劣,分别等差,决定升降赏罚,谓之“考课”。

    《东观汉记·张酺传》:“﹝刺史﹞考课众职。”《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自长以上,考课迁用,转以能升。”《旧唐书·职官志二》:“凡考课之法,有四善: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 明 丘濬 《大学衍义补·正百官严考课之法》:“本朝以百官考课之法,属之吏部,内外官皆以三年为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始行黜陟之典,是则 有虞 之制也。”

  5. 指考核学生的成绩。

    《新唐书·选举志上》:“吏民子弟学艺者,皆送于京学,为设考课之法。”

词语考课在线造句

  1. School education without independence, from the teaching content to the test, is organized for the purpose of entering political stratum.

    学校教育丧失了独立性,从教学内容到学生的考课,都以科举入仕为宗旨。

  2. Shangji system still existed in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 and continu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assessment of local officials.

    上计制度在魏晋仍然存在,并继续发挥着考课地方官员的作用。

  3. Next year I take my exams in eight subjects, and then I can do between three and five subjects for the exams in my final year.

    明年我要考八门课,然后在最后一年我还有三至五门必考课。

  4. The fifth chapter introduce the basic and core thought.

    第五章分析考课制度的思想基础及其源泉。

  5. Again is about the test classes.

    再次,是湖南书院的考课。

  6. The evolution of the examination system for feudal officials in ancient China and its current inspiration

    中国古代职官考课制度的沿革及其现代启示

  7. Evaluation System of Officials in Sui-Tang Dynasty

    隋唐官吏考课制度与廉政

词语考课百科解释:

考课

所谓“考课”,包含着两种意义:一是考,就是考察自中央至地方各级官吏在其任职期间执行国家法令的具体表现;二是课,就是依照国家的行政计划进行督课。总的说,考课就是国家依照所颁布的法令和行政规则,在一定的年限内,对各级官吏进行考核,并依其不同表现,区别不同等级,予以升降赏罚。所以考课制度又与官吏的铨选任用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封建社会里,考课制度各个朝代都有其不同的特点——或详或略,或严或驰。唐代的考课已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政治制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