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诗论热度:174

词语诗论拆分为汉字:

诗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诗字字源来历,诗字演变

文学体裁的一种,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情感:~歌。~话(a.评论诗人、诗歌、诗派以及记录诗人议论、行事的著作;b.古代说唱艺术的一种)。~集。~剧。~篇。~人。~章。~史。吟~。中国古书名,《诗经》的简称。……

论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论字字源来历,论字演变

1. 论 [lùn]2. 论 [lún]论 [lùn]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断。~点。~辩。~据。~者。议~。讨~。辩~。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舆~。专~。社~。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看待:一概而~。衡量,评定:~……

 

查询词语:诗论

汉语拼音:shī lùn

词语诗论基本解释

1.有关诗歌的评论文章或创作理论方面的著作。

词语诗论详细解释

  1. 有关诗歌的评论文章或创作理论方面的著作。

    《诗刊》1977年第10期:“ 何其芳 同志遵循 毛主席 的文艺思想,以自己的理论研究,为我国诗歌创作的繁荣,贡献了许多很有见地的‘诗论’。”

词语诗论在线造句

  1. 但由于片面化和绝对化的缘故,其诗论也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2.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观点并没有给刘半农的诗论以客观、公正的评价。

  3. 本书是我的《结构主义诗论》的续篇,尽管两本书所用的方法和得出的结论皆不一样。

  4. 那些数位距离的探讨产生宣传与机密,成行与多型态的空间诗论

  5. 诗论诗的独特诗论,是彝族传统诗学理论的高度总结。

  6. 本文试图论说这一本质论在其诗论思想中的地位和作用。

  7. 齐鲁文化对“山左三家”诗论有深刻的影响。

  8. 彝族诗化经唱、毕摩诗教方式以及诗论,三位一体呈现了彝族悠久的诗学内涵及特征。

  9. 因此,楚简《诗论》不可能是《毛诗序》的祖本。

  10. 结合《日知录》中的诗论解读顾炎武的悼友诗是理解顾炎武诗歌的一个途径。

  11. 现代学者们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突破加诸在李梦阳诗论上的偏颇视域。

  12. 著名诗论家、性灵说的主张者袁枚《小仓山诗集》存诗四千四百八十多首。

  13. “味”是中国古典诗论的核心范畴,是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古典诗歌理论。

  14. 李邺嗣的诗论及创作对清初宁波诗风兴盛具有导夫先路的重要作用。

  15. 出版过法律专著、记实散文随笔,著有诗集《围绕一棵树的一年四季》及数篇诗论

  16. 日本歌论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诗论

  17. 唐代特定的文化学术背景构成了司空图诗论主张形成的直接原因。

  18. 白居易诗论是对儒家诗论的总结、继承和发展。

  19. 《谈艺录》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中西比较诗论

  20. 船山诗论对“情与景”的界定

  21. 历来对杜甫诗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戏为六绝句》。

  22. 第三章《韩菼的诗歌理论》力求从韩菼诸多文论中将诗论抽离,展现他在诗歌创作上的主张。

  23. 包世臣诗论的核心,是儒家的诗教原则。

  24. 这几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楼馆,说诗论词,狎妓玩乐,颠痴狂笑。

  25. 他的诗论紧紧地服务于他的人生的方向,两者有着鲜明的一致性。

  26. 闻一多诗论“脚镣说”新论

  27. 贬损民歌,反对文人向民歌学习,从而使船山诗论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8. 诗论人,这同样是一种幸福。

  29. 出版有专著诗、诗论、散文等20种。

  30. 刘半农的新诗理论,主张率意言情,用自然音响节奏表达情思,“真”,是其诗论的核心;

  31. 陈子昂的诗论、诗作及对盛唐诗歌的影响

  32. 人类心灵隐秘的探究者--爱伦·坡创作及诗论一瞥

  33. 由古典至现代:晚清诗论的过渡性特征

  34. 赵执信书论及与其诗论的关系

  35. 古典诗论中的唐诗句法修辞研究

  36. 中国古代诗论中的情感表达与情感接受

  37. 言意之辨与视觉思维--兼及对海德格尔诗论的阐释

  38. 中国古代山水诗论研究

  39. “真诗”的探寻:清初明遗民诗论

  40. 中国古代诗论中的“情感中心说”探析

  41. 华兹华斯和他的诗论

  42. 论中国现代诗论的现代性问题

  43. 试论中国古代诗论家之“自然说”

  44. 论中国古代诗论、画论在文体上的相通与互渗

  45. 胡风诗论研究:合理与偏颇间展开的视界

  46. 中国古典诗论中的诗趣论

  47. 文化的亲密感:民族国家的社会诗论

  48. 论废名诗论的传统文化价值取向

  49. 试论佛学禅理对尹湛纳希诗论诗作的影响

  50. 宋代诗论对李白不公正评价的时代原因

  51. 臧克家诗论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52. 中韩诗论研究的设想

  53. 别样的诗情与诗艺--戴望舒诗论

  54. 琉球汉诗论

  55. 王夫之诗论的现代接受意识

  56. 论王若虚诗论的主体性特征

  57. 杜甫诗论的审美新追求

  58. 试析王夫之诗论与古代画论之关系

  59. 许筠诗论的独特价值及其影响

  60. 真正的诗:艾青诗论的核心范畴

  61. 黄庭坚诗及诗论之再认识

  62. 论谢榛诗论的矛盾性

  63. 论现代诗学演进中的梁宗岱诗论

  64. 朱自清诗论中的西方文化

  65. 现代诗论辑考小记

  66. 袁枚诗论的影响

  67. 袁枚诗论及其评价

  68. 从杜甫诗论测李白生平的一些问题

  69. 艾青叙事诗论

  70. 严羽与华兹华斯的抒情诗论比较研究

  71. 戴望舒的诗美和诗论

  72. 金元诗论视野中的“趣”

  73. 唐湜诗论对新诗发展的贡献

  74. 指向时代和民族:艾青诗论和人生走向的一致性

  75. 诗论认为;诗是一切艺术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