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士人热度:526

词语士人拆分为汉字:

士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士字字源来历,士字演变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族。~大夫。旧时指读书人:~子。~民。学~。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女。对人的美称:志~。烈~。女~。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兵。~卒。~气。称某些专业人员:医~。护~。姓。……

人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人字字源来历,人字演变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类。别人,他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待~热诚。人的品质、性情、名誉:丢~,文如其~。……

 

查询词语:士人

汉语拼音:shì rén

词语士人基本解释

封建时代称读书人。

词语士人详细解释

  1. 士大夫;儒生。亦泛称知识阶层。

    《史记·佞幸列传》:“ 孝文 时中宠臣,士人则 邓通 ,宦者则 赵同 、 北宫伯子 。”按, 通 官至上大夫。《晋书·刘颂传》:“今世士人决不悉良能也,又决不悉疲软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俗僧之学经律,何异士人之学《诗》《礼》。”《京本通俗小说·西山一窟鬼》:“自家今日也説一个士人,因来行在 临安府 取选,变做十数回蹺蹊作怪的小説。”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 苻秦 王嘉 作《拾遗记》,已造其端。 嘉 本道士,不足论, 唐 时士人乃多为之。”

  2. 人民;百姓。

    《后汉书·袁术传》:“ 术 问曰:‘昔 周室 陵迟,则有 桓 文 之霸; 秦 失其政, 汉 接而用之。今孤以土地之广,士人之众,欲徼福於 齐桓 ,拟迹於 高祖 ,可乎?’” 唐 樊宗师 《绛守居园池记》:“世説总其土田士人,令无磽杂扰。”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 李成栋 师溃于 信丰 , 成栋 坠水死”自注:“ 成栋 悉众十餘万赴之,攻具仗械尽行,多拘人夫舁过岭,士人不免,道死颇众。”

  3. 士卒;将士。

    《孙子·九地》:“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 梅尧臣 注:“士安得不竭力以赴战。”

词语士人在线造句

  1. 参孙上来禀告他父母说:“我在亭拿看见一个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儿,愿你们给我娶来为妻。”

  2. 你不能告诉我,说上帝现在愿让你把祂的教堂转交给那些挖取金钱而又对权力狂热的菲利士人

  3. 大卫又说、耶和华救我脱离狮子和熊的爪、也必救我脱离这非利士人的手。

  4. 大利拉说,参孙哪。非利士人拿你来了。

  5. 于是非利士人的首领拿了七条未干的青绳子来,交给妇人,她就用绳子捆绑参孙。

  6. 非利士人对大卫说、你拿杖到我这里来、我岂是狗呢。非利士人就指著自己的神、咒诅大卫。

  7. 扫罗看见大卫去攻击非利士人,就问元帅押尼珥说:“押尼珥阿,那少年人是谁的儿子。”

  8. 非利士人对大卫说:“你拿杖到我这里来,我岂是狗呢?”非利士人就指着自己的神咒诅大卫。

  9. 凡此种种,形成该阶层普遍的生活哲学,由此折射出明末清初江南社会和士人价值观念的嬗变。

  10. 非利士人也渐渐地迎着大卫来,拿盾牌的走在前头。

  11. 8于是非利士人的管理者带给她七条新鲜未干的弓绳,他们用那绳绑起他。

  12. 以色列人对撒母耳说:“愿你不住地为我们呼求耶和华我们的神,救我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

  13. 扫罗说:「我们不如夜里下去追赶非利士人,抢掠他们,直到天亮,不留他们一人。」

  14. 参孙对非利士人说,你们既然这样行,我必向你们报仇才肯吧休。

  15. 大卫将那非利士人的头拿到耶路撒冷,却将他军装放在自己的帐棚里。

  16. 大卫对扫罗说:“人都不必因那非利士人胆怯。你的仆人要去与那非利士人战斗。”

  17. 当他父亲亚伯拉罕在世的日子,他父亲的仆人所挖的井,非利士人全都塞住,填满了土。

  18. 参孙自出娘胎就为神所呼召,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非利士人(13:5)。

  19. 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我必伸手攻击非利士人,剪除基利提人,灭绝沿海剩下的居民。

  20.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明代官员在进谏方面的努力,可视为中国古代士人政治的挽歌。

  21. 法老攻击迦萨之先,有耶和华论非利士人的话临到先知耶利米。

  22. 次日,非利士人来剥那被杀之人的衣服,看见扫罗和他三个儿子仆倒在基利波山。

  23. 此时形成了自然山水园林,其中分为士人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24. 他有羊群牛群,又有许多仆人,非利士人就嫉妒他。

  25. 亚希米勒为他求问耶和华,给他粮食,又把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给他。

  26. 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那里有一块长满红豆的田,百姓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27. 私生子(或作外族人)必住在亚实突。我必除灭非利士人的骄傲。

  28. 户沙人西比该杀了伟人的一个儿子细派,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了。

  29. 参孙所爱的三个女人都是非利士人,当时的非利士正是以色列的敌人。

  30. 非利士人听见大卫受膏作以色列众人的王,非利士众人就上来寻索大卫。

  31. 从此,非利士人就被制伏,不敢再入以色列人的境内。

  32. 以笏之后,有亚拿的儿子珊迦;他用赶牛棒击杀了六百非利士人;他也拯救了以色列人。

  33. 一日非利士人聚集成群、在一块长满红豆的田里.众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34. 大利拉就用新绳捆绑他。对他说,参孙哪。非利士人拿你来了。

  35. 说:我情愿与非利士人同死!

  36. 在“废兴之际”的大背景下,遗民是指在改朝换代之际出现的一批不仕新朝的特殊士人阶层。

  37. 非利士人的五个首领看见,当日就回以革伦去了。

  38. 后来,以色列人在基色与非利士人打仗。

  39. 非利士人听见欢呼的声音,就说:“在希伯来人营里大声欢呼,是什么缘故呢?”

  40. 汉末,士人与政权日益疏离,正统观念逐渐淡化,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丧失。

  41. 换句话说,曾经住在这里(或在这里烹饪)的肯定是犹太人,而非是非利士人

  42. 大卫求问耶和华说,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

  43. 扫罗的意思要使大卫丧在非利士人的手里。

  44. 但在唐以前,瓷器只是一种器用,并未受到士人阶层的普遍青睐。

  45. 大利拉就用新绳捆绑他,对他说:「参孙哪,非利士人拿你来了!」

  46. 有一日,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对拿他兵器的少年人说:“我们不如过到那边,到非利士人的防营那里去。”

  47. 以色列众人要磨锄头、犁头、斧头和铲子,就各自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

  48. 那里有一块长满大麦的田,众民就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

  49. 非利士人又对大卫说、来罢、我将你的肉给空中的飞鸟、田野的走兽吃。

  50. 亚希米勒为他求问耶和华,又给他食物,并给他杀非利士人歌利亚的刀。

  51. 处士横议对士人精神、社会变动有过积极影响,也存在弊端。

  52. 摘要贞节作为清代国家、士人世界提倡的主流价值,堪称女性道德之极致。

  53. 扫罗求问上帝说:“我下去追赶非利士人可以不可以?你将他们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不交?”这日上帝没有回答他。

  54. 以色列人要磨锄,犁,斧,铲,就下到非利士人那里去磨。

  55. 士人阶层就是通过这个法宝取得了文化话语权,成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代言人。

  56. 非利士人非常恐惧,也非常的迷惑,因为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

  57. 非利士人又对大卫说,来吧。我将你的肉给空中的飞鸟,田野的走兽吃。

  58. 参孙下到亭拿,在那里看见一个女子,是非利士人的女儿。

  59. 当日,耶和华大发雷声,惊乱非利士人,他们就败在以色列人面前。

  60. 有些诗歌宣扬儒教,张扬儒家经义和鼓吹士人节操;

  61. 以色列人追赶非利士人回来,就夺了他们的营盘。

  62. 这样的比较有可能是因为过去的非利士人不是原住民而且他们是从外来的入侵者。

  63. 本文以生活史研究为切入点,旨在展现其时江南士人异彩纷呈的饮食养生生活。

  64. 非利士人的首领各率军队,或百或千,挨次前进。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同着亚吉跟在后边。

  65. 士人的参与下,乐器演奏与歌诗创作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加深了。

  66. 中国士人都有一种“济天下”的理想,这种理想和士人浓厚的忧患意识和现实关怀水乳交融,难分难舍。

  67. 一自以为水马,州将及士人悉临水观之。

  68. 以色列人又行耶和华眼中看为恶的事,耶和华将他们交在非利士人手中四十年。

  69. 扫罗和以色列众人听见非利士人的这些话,就惊惶,极其害怕。

  70. 而你们也应当记得圣经中提到过这件事,这群人叫做非利士人

  71. 属这些城的四境,以色列人也从非利士人手下收回。

  72. 大卫和跟随他的人往基伊拉去,与非利士人打仗,大大杀败他们,又夺获他们的牲畜。

  73. 据圣经记载,非利士人曾在两个城镇之间的这个峡谷扎营,然后他们遭遇了大卫,经典的一战由此诞生。

  74. 非利士人将神像撇在那里,大卫吩咐人用火焚烧了。

  75. 犹大人对他说:「我们下来是要捆绑你,将你交在非利士人手中。」

  76. 商人文化对士人文化、青楼文化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77. “任诞”成为士人典型的做派,一定程度上更代表那个时代的风范。

  78. 那时大卫在山寨,非利士人的防营在伯利恒。

  79. 非利士人说:“应当用什么献为赔罪的礼物呢?”

  80. 非利士人与以色列人争战,以色列人在非利士人面前逃跑,在基利波山有被杀仆倒的。

词语士人百科解释:

士人

士人是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周旋于道与王之间。他们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者、传承者。士人是古代中国才有的一种特殊身份,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