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余光中拆分为汉字:
余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余字字源来历,余字演变
我:“~将老”。剩下来的,多出来的:剩~。~粮。~兴。~悸。~孽。节~。~生。~荫(指前人的遗泽,遗留的庇荫)。~勇可贾(gǔ)(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十、百、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十~人。后:“劳动之~,欢歌笑语。”农历四月的别称……
光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光字字源来历,光字演变
太阳、火、电等放射出来耀人眼睛,使人感到明亮,能看见物体的那种东西:阳~。月~。火~。~华(明亮的光辉)。荣誉:~临(敬辞,意含宾客来临给主人带来光彩)。~顾。~复。使显赫:~大。~宗耀祖。景物:春~明媚。光滑:~滑。~洁。~泽。完了,一点……
中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中字字源来历,中字演变
1. 中 [zhōng]2. 中 [zhòng]中 [zhōng]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心。当(dàng)~。~原。~华。在一定范围内,里面:暗~。房~。~饱。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辍(中途停止进行)。~等。~流砥柱。表示……
查询词语:余光中
汉语拼音:yú guāng zhōng
余光中,男,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台湾诗人,籍贯福建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洋上村(母为江苏人,故也自称“江南人”)。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和评论家。
主要作品有《乡愁》,《余光中经典》,《传说》,其中《传说》获台北新闻局金鼎奖歌词奖。
2017年12月14日,在高雄去世,享年90岁。他的著名诗歌《乡愁》,在海内外华人间广为传诵。
《乡愁》全文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人物经历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生于南京。在秣陵路小学(原崔八巷小学),南京市第五中学(原南京青年会中学)读书。
1947年入金陵大学(1952年并入南京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
1948年,创作初期,20岁,发表第一部诗集。
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1950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1950年5月到台湾,9月考入台大外文系三年级。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同年出版首本诗集《舟子的悲歌》。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学位。返台后任师大、政大及台大教授。
1956年,开始在大学任教。与范我存女士结婚。
1961年,赴美国进修。第二年获爱荷华大学艺术硕士。回台,任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
1966年,任师范大学副教授,在台大等校兼课。
1969年,赴美国任科罗拉多州寺钟学院客座教授。
1971年,任师大教授。
1972年,任政治大学西语系主任。
1974年,赴港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75年,兼任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书院中文系系主任。
1980年,任国立师范大学英语系系主任,兼英语研究所所长。
1995年,厦门大学邀请返校演讲,并颁赠客座教授。
2003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颁予荣誉文学博士。
2007年,荣聘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文学院荣誉院长。
2010年,携夫人及女儿出访江南大学,并受聘为江南大学客座教授。
2010年,余光中亲赴屈原故里湖北秭归参加2010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暨海峡两岸屈原文化论坛,并专门创作一首纪念屈原的诗歌《秭归祭屈原》。
2010年6月17日,余光中携家人和流沙河,李元洛参观了三峡大学,并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名为《我的四度空间》的演讲。
2011年3月24日,国立中山大学于其校逸仙馆举办“台湾书写·世界发光 余光中诗韵与音符的交响”的讲座,由国立中山大学外国语文学系余光中教授和国立政治大学台湾文学研究所陈芳明所长,以谈话的方式面对学生演讲。
2011年4月1日,受聘于浙大客座教授。
2012年4月20日,被北京大学聘为“驻校诗人”,并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世界熔铜艺术创始人、庚彩艺术发明者的朱炳仁先生在北京大学进行了一场“诗与海峡的对话”,即朱炳仁《云彩》与余光中《乡愁》会诗。
2015年2月27日至3月6日,余光中教授访问香港中文大学,主持新亚书院六十五周年院庆学术讲座暨第二十八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其间,余教授主讲了三场公开讲座,探讨中西诗人和诗歌的特色与异同,并分享赏析诗歌朗诵的心得。
I thought nothing of it until I saw from the corner of my eye she was walking from the opposite direction, also just staring at me.
我对此也没多想,直到我从眼角的余光中看到,她竟然从相反的方向返回,并一直瞪着我。Yu Kwang-chung of the poem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blue ink, is the Miluo River, " was once again Zhuansong million people.
余光中的诗句“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再一次被万人传诵。Ten sport poems are found after perusing every piece of Kwang-Chung Yu's poems.
笔者耙梳余光中全部诗作,发现十首运动诗。He stared up at her, blinking in the glow of the dying camp fire.
他抬眼盯着她,在篝火的余光中眨着眼睛。Yu Guangzhong is the first one who reviews Emily Dickinson's works.
余光中是我国狄金森诗歌评介的第一人。YU Guangzhong's Unique Critical Style "Taking Essay as Comment"
试析余光中“以文为论”的独特评论风格Diaspora and culture identity-Inspect on the character of the prose written in the U. S. By YU Guang-zhong
漂泊离散与文化认同——余光中在美期间散文创作特质考察The Culture Nature of Poetry by Yu Guang-zhong
论余光中诗歌的文化品格The Life Connotation and Aesthetic Nature of Yu Guangzhong's River Poetry
论余光中江河诗的生命内涵与美质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男,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因母亲原籍为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
1952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外文系。1959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 LOWA )艺术硕士。先后任教台湾东吴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其间两度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国多家大学任客座教授。1972 年任台湾政治大学西语系教授兼主任。1974年至1985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 1985年,任台湾中山大学教授及讲座教授,其中有六年时间兼任文学院院长及外文研究所所长。
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现已出版诗集 21 种;散文集 11 种;评论集 5 种;翻译集 13 种;共 40 余种。 代表作有《白玉苦瓜》(诗集)、《记忆像铁轨一样长》(散文集)及《分水岭上:余光中评论文集》(评论集)等。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在高雄医院过世,终年9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