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民族意识热度:33

词语民族意识拆分为汉字:

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民字字源来历,民字演变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指人或人群:居~。~族。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某族的人:汉~。回……

族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族字字源来历,族字演变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事物有共同属性……

意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意字字源来历,意字演变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料想,猜……

识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识字字源来历,识字演变

1. 识 [shí]2. 识 [zhì]识 [shí]知道,认得,能辨别:~辨。~破。~相(xiàng )。~途老马。所知道的道理:知~。常~。辨别是非的能力:见~。远见卓~。识 [zhì]记住:博闻强~。标志,记号。……

 

查询词语:民族意识

汉语拼音:mín zú yì shí

词语民族意识在线造句

  1. 这一点,使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红色情绪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了民族意识和生活意志。

  2. 抵制日货是一种民族气节,是一种民族意识的呼唤,是一种经济制衡的手段。

  3. 在澳大利亚,人们对出身罪犯家庭的人的看法,已经在其民族意识中转变了好多次。

  4. 法老与他的智囊团不断地寻找可以进一步强化埃及自身的国家民族意识及支持他们政权的方法。

  5. 民族意识是一个民族对本民族存在的客观状况的认识与定位。

  6. 借助于隐喻可以研究民族意识和社会心理。

  7. 伊斯兰认同是穆斯林民族意识形成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8. 通过重修或编写文献典籍,淡化汉民族意识

  9. 来自台湾岛。融入祖国的怀抱,跟所有人为了民族意识崛起。

  10. 当然,汉民族意识也在这一时期随着民族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发生了变迁。

  11. 没人曾预料到这些系列节目将会如此地渗透进了民族意识中。

  12. 他们各自以不同的艺术呈现表达印度文化中的传统再造与社会文本的民族意识

  13. 团结统一,深深印在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中。

  14. 宣扬爱国主义,激发民族意识

  15. 其一:共通语言有助催生“民族意识”感觉(译注:一种共同体的感觉)。

  16. 第三罗马自喻作为俄罗斯民族意识的核心要素,具有理想与现实二重性。

  17. 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唤起民众对日语的“民族意识”,正确规范和使用外来语。

  18. 在对朝鲜历代诗歌的批评上,体现了他的民主、民族意识

  19. 增强德国人民的民族意识,因此富于人文精神。

  20. 同时,作家所拥有的文化资源不同,他表达民族意识的方式也不一样。

  21. 第二,历史学科的叙事性、情感性特点有利于民族意识的培养。

  22. 需要明确的是,民族主义和民族意识两者并不相同。

  23. 眼泪,愤青,不是什么民族意识,毫无意义。

  24. 在中国近10年来的流行音乐创作既具有浓重的民族意识,也具有包容世界的胸襟。

  25. 有一个深刻的民族意识,这是本届政府的信仰自由和民主,自决和有限的。

  26. 论文化认同的形成和民族意识的特性

  27. 经济状况与中国在校大学生民族意识关系的实证研究

  28. 它促进了民族的认同感,使民族意识和民族凝聚力大为增强;

  29. 格言是民族意识的结晶。英国哲学家麦金托什。

  30. 中世纪后期到近代早期英国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概说

  31. 宪政哲学;民族意识;德法合一;精神自由;儒家复兴;

  32. 古代东方文学民族意识的文类考察

  33. 民族共同心理素质与民族意识

  34. 中日两国的民族意识在两国交往中的作用

  35. 民族问题中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情绪

  36. 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与民族关系--以兰州市为例

  37. 晚清乡绅在民族意识觉醒中的双重作用

  38.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宗教与民族意识

  39. 俄罗斯民族意识的觉醒--西方派与斯拉夫派的辩论

  40. 战前日本的民族意识与侵华战争

  41. 古代希伯来文学的悲喜剧性及民族意识

  42. 西部大开发中的民族意识与公民意识问题

  43. 个体社会化过程中民族意识的形成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44. 从服饰变革看统治者的民族意识及其作用

  45. 传统民族意识与早期现代化论析

  46. 同一种民族意识往往具有进步与落后、美与丑的二重性;

  47. 潜隐和张扬:老舍民族意识的独特表达方式

  48. 古埃及人的民族意识和观念

  49. 民族意识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50. 从缅甸反法西斯文学看缅甸民族意识

  51. 对新疆少数民族意识问题的再思考

  52. 抗日战争与中华民族意识的现代化

  53. 浅谈朴氏村落朝鲜族的民族意识

  54. 试析李鸿章洋务实践活动中的民族意识

  55. 对培养青年国家民族意识的几点看法

  56. 德国浪漫派与德意志民族意识的形成

  57. 东方古代文学中的民族意识

  58. 近代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与发展

  59. 老舍小说的民族意识和现代意识

  60. 民族精神与民族意识

  61. 民族意识调控简论

  62. 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民族意识

  63. 论徐润买办期间创业精神和民族意识的形成

  64. 民族精神研究与民族意识研究

  65. 用中华民族意识凝聚青海各民族问题调研报告

  66. 民族意识的产生

  67.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68. 试论国家软实力中的民族意识问题

  69. 论金庸小说的民族意识

  70. 阿拉伯民族意识的形成和觉醒

  71. 试论新时期民族意识

  72. 中世纪后期英国民族意识的萌发与民族语言的形成

  73. 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和现代化

  74. 现代化与中国的现代民族意识

  75. 中华民族意识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思考

  76. 极端民族意识与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

  77. 城市化视野下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以广西百色市壮族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