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耵聍热度:821

词语耵聍拆分为汉字:

耵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耵字字源来历,耵字演变

〔~聍〕耳垢,耳屎,皮脂腺分泌的蜡状物质。……

聍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聍字字源来历,聍字演变

〔耵~〕见“耵”。……

 

查询词语:耵聍

汉语拼音:dīng níng

词语耵聍基本解释

外耳道内皮脂腺分泌的蜡状物质,黄色,有湿润耳内细毛和防止昆虫进入耳内的作用。通称耳垢,俗称耳屎。

耵聍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耵聍如黏稠的油脂,俗称“油耳”。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借助咀嚼、张口等运动,耵聍多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于外耳道内,即称耵聍栓塞。

词语耵聍详细解释

    1. 耳垢。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二十引《埤苍》:“耵聹,耳垢也。”《科学画报》1983年第1期:“有人常常喜欢用手指甲、火柴杆或发夹挖耳,在掏出一些略带油腻的深棕色的脏物后,才感到舒服和痛快一些。这些被掏出的脏物就是耵聍,俗称‘耳屎’。”参见“ 耳垢 ”。

词语耵聍在线造句

    • Conclusion: The method of cerumen's being taken out by nerve block anaesthesia is simple, easy to master and is of positive efficacy.

      结论:神经阻滞麻醉控制耵聍取出的方法简便,操作易掌握,疗效肯定。

    • Inflamed ears progress over time from soft tissue swelling, to hyperplasia of ceruminous glands, to scar tissue, to calcification.

      耳朵发炎的过程从软组织肿胀开始,到耵聍腺增生,再到瘢痕组织形成,最后形成钙化。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 and efficacy of pain control by nerve block anaesthesia in taking out cerumen.

      目的:探讨神经阻滞麻醉控制耵聍取出的方法及疗效。

    • 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13 cases of surgically treated malignant tumors of ceruminous glands of external auditory canal.

      方法对13例耵聍腺源性恶性肿瘤手术病例进行随访和回顾性分析。

    • So earwax is good. It even has a medical name: cerumen.

      所以,耳垢是有益的,它甚至还有一个医学名称:耵聍。

    • We investigated cerumen types of 8 students of Uygur and Han.

      对8名维吾尔族和汉族大学生进行了耵聍的调查。更详细。

    • It even has a medical name: cerumen. And there are two kinds.

      它甚至还有一个医学名字:耵聍,并且有两种类型。

    • It even has a medical name: cerumen.

      它甚至有个医学上的名字:耵聍。

    • GENETIC POLYMORPHISM OF CERUMEN IN NINE POPULATIONS OF CHINA

      中国九个人群耵聍的遗传多态性更详细。

词语耵聍百科解释:

耵聍,读音:dīng níng,俗称耳屎,是由外耳道耵聍腺分泌出的淡黄色粘稠液体遇空气干燥后形成的,有的遇空气干燥后呈薄片状,有的如粘稠的油脂。平时“藏”在外耳道内,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来物质(如灰尘、小飞虫等)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耵聍可借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若耵聍逐渐凝聚成团,阻塞外耳道,称耵聍栓塞(impacted cerumen),俗称:铁耳屎。

耵聍功能

耵聍(耳屎)第一个优点就是防御功能,耵聍结成片状或堆状的耳屎,可以有效避免飞虫、蟑螂等进入外耳道深部、损伤鼓膜。

耵聍含有一定的油性,可以防止外耳道的皮肤过于干燥,避免受到真菌等感染,也可以在外耳道进水时,形成疏水层,保护耳朵。

耵聍呈酸性,可以维持外耳道正常的酸碱度平衡。

耵聍栓塞原因

1.耵聍分泌过多

因外耳道炎、湿疹、在灰尘较多的空气中工作、挖耳等使局部受刺激,致耵聍分泌过多。

2.耵聍排出受阻

外耳道狭窄、瘢痕、肿瘤、异物存留等均可阻碍耵聍排出。

耵聍清除方法

1.较小或成片状者,可用镊子取出。

2.耵聍钩取出法。

3.外耳道冲洗法。冲洗前需将耵聍膨化,用5%碳酸氢钠溶液滴耳,3~4日后待其全部或部分膨化,再冲洗。

4.抽吸法。

5.合并感染者应先控制感染,待感染控制后再取出耵聍。

6.目前有耳内镜的科室可在监视器下通过耳内镜吸取耵聍。

耵聍栓塞的危害

依耵聍栓塞的程度及所在位置而有不同的症状。外耳道未完全阻塞者,多无症状。完全阻塞者可使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鼓膜可引起眩晕、耳鸣及听力减退。若耵聍压迫外耳道后壁皮肤,可因刺激迷走神经耳支而引起反射性咳嗽;若遇水膨胀时可致听力骤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