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楔形文字热度:1141

词语楔形文字拆分为汉字:

楔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楔字字源来历,楔字演变

填充器物的空隙使其牢固的木橛、木片等:~子。~形文字。……

形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形字字源来历,形字演变

实体:~仪(体态仪表)。~体。~貌。~容。~骸。~单影只。~影相吊。样子:~状。~式。~态。~迹。地~。情~。表现:~诸笔墨。喜~于色。对照,比较:相~见绌。状况,地势:~势。古同“型”,模子。古同“刑”,刑罚。……

文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文字字源来历,文字演变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刺画花纹:~身。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

字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字字字源来历,字字演变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书法的作品:~画。~幅。字的音:~正腔圆。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

 

查询词语:楔形文字

汉语拼音:xiē xíng wén zì

词语楔形文字基本解释

也叫钉头字。约公元前3000年前美索不达米亚的苏美尔人使用的文字。因为笔画像楔子,故名。后来为巴比伦人、波斯人所使用。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后不再有人使用。

词语楔形文字详细解释

  1. 也叫钉头文字或箭头字。因笔画呈楔状,颇像钉头或箭头,故称。是西部 亚洲 的古代文字。约公元前三千年左右由 美索不达米亚 南部 苏美尔 人所创造。后来 巴比伦 人、 亚述 人、 赫梯 人、 波斯 人等都曾使用这种文字记录自己的语言。

词语楔形文字在线造句

  1. 我还在一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里发现过一座公元前的古埃及石碑,上面刻满了楔形文字,令人悠然而发思古之情。

  2. 然而,公元前两千年左右之后,苏美尔语口语销声匿迹,但是它的文字(楔形文字)仍流传至今。

  3. 它还包括一个清单,并签署了一系列文件,并在楔形文字一个翻译的文字进行比较。

  4. 法典以楔形文字记录在一块水平的柱子上:正文被刻在16根柱子的正面以及28根柱子的反面。

  5. 如讲中国的甲骨文明,就把埃及的象形文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欧洲的拉丁文字联系起来。

  6. 它的亚述集合构成了对楔形文字理解的基础上。

  7. 它使用的楔形文字书写体系的使用基本上是源自古代闪族人,但却是一种不相干的非闪族语系语言。

  8. 没有楔形文字文件提到在该镇的崩溃,要么亚述或东风。

  9. 附加隐匿病灶中发现的基础,第二跖骨,中东楔形文字,舟和胫骨骨干。

  10. 占主导地位的转移重点是急,涉及内侧楔形文字

  11. 其最初形式是以巴比伦楔形文字写就,或者说刻下的。

  12. 加之楔形文字又是一种表意文字,几个符号组合起来就形成一个新解释。

  13. 即使石碑有轻微的破损,大部分楔形文字所撰写的条文仍清晰可见。

  14. 波斯文化受两河流域文化影响,使用楔形文字

  15. 2004年,一些楔形文字文本,写的巴比伦,被发现。

  16. 原始人发展出的图示和表意符号是如今现代字母的原型,比如楔形文字和象形文字。

  17. 它们都是自源文字,且分别处于汉古文字系统和楔形文字系统发展的早期阶段。

  18. 象形文字一般起源于图画,不仅是中国的甲骨文,埃及圣书字和苏美尔楔形文字均如此。

  19. 在1843年和1845的出土期间,大量的泥版收藏品都发现刻有楔形文字

  20. 鸡爪印是楔形文字

  21. 塞勒斯圆筒(阿卡德楔形文字),公元前6世纪。展位:大英博物馆55室。

  22. 她用楔形文字写下了献给神祇的颂歌。

  23. 这些东西可追溯到阿肯那顿法老首都阿玛纳所发现的楔形文字外交文书之前150年。

  24. 古代两河流域和巴林的海上国际贸易--楔形文字文献和考古发现中的狄勒蒙

  25. 文字起源及象形文字、楔形文字、中国文字和字母文字之异同

  26. 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那已风化千年的誓言一切又重演

  27. 楔形文字刻下了永远

  28. 楔形文字一种书写的特殊体系

词语楔形文字百科解释:

楔形文字

约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青铜时代的苏美尔人用泥板通过图画的形式记录账目。渐渐的,这些符号演化为表意符号,至于那些无法描绘的东西则用任意指定的办法来表达。而且苏美尔人还用它来表示声音。楔形字原来是从上而下直行书写,后来改为从左而右横行书写,于是全部楔(xiē)形符号转了90°。由于右手执笔,从左而右横写,楔形笔画的粗的一头在左,细的一头(钉尾)在右。苏美尔楔形字有意符和音符。经过巴比伦人、亚述人、阿拉米人的使用和改造,成为一种半音节文字。 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被许多古代文明用来书写其语言,但这些语言之间并不一定属于相同关联的语系,例如赫梯人和波斯帝国同样采用楔形文字,但这两个语言是与苏美语无关的印欧语系。另外阿卡德人虽然也采用楔形文字做为书写工具,但阿卡德语和苏美语差异相当多。由于多在泥板上刻画,所以线条笔直形同楔形,使用芦苇杆或木棒来压印在泥板上来方便书写,因此文字笔画大都为具三角形的线条,而字形也随着文明演变,逐渐由多变的象形文字统一固定为音节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