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康有为热度:239

词语康有为拆分为汉字:

康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康字字源来历,康字演变

安宁:~乐(lè )。~平。~宁。空,空虚:萝卜~了。宽阔:~庄。~衢(四通八达的大路)。无病:~健。~复。~泰。健~。丰盛:小~。~年。姓。……

有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有字字源来历,有字演变

1. 有 [yǒu]2. 有 [yòu]有 [yǒu]存在:~关。~方(得法)。~案可稽。~备无患。~目共睹。表示所属:他~一本书。表示发生、出现:~病。情况~变化。表示估量或比较:水~一丈多深。表示大、多:~学问。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

为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为字字源来历,为字演变

1. 为 [wéi]2. 为 [wèi]为 [wéi]做,行,做事:~人。~时。~难。不~己甚(不做得太过分)。当做,认做:以~。认~。习以~常。变成:成~。是:十两~一斤。治理,处理:~政。被:~天下笑。表示强调:大~恼火。助词,表示反诘……

 

查询词语:康有为

汉语拼音:kāng yǒu wéi

词语康有为在线造句

  1. 康有为把“社会契约”作为其所谓“授民权、开议会”之民主政治成立的基础。

  2. 和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活动家康有为先生的梦想和希望。

  3. 对光绪皇帝的牵挂以及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在康有为的诗歌中呈现出的是深沉忧郁的思想境界。

  4. 书法是康有为倾注了很大精力的爱好,留下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拥有自家独特的风格。

  5. 表现这种觉醒的是洋务运动,又有康有为与梁启超的变法。

  6. 然而,郑观应在政治改革的实践上却是消极的,同康有为甚至是背道而驰的。

  7. 康有为首先是个政治家,他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他救国图存的政治理想服务。

  8. 当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游历了欧洲的康有为先生,发现当时的意大利穷得叮当响。

  9. 康有为先生当时很纳闷:这样的穷国,居然也和八国联军一起充大个儿!

  10. 1898年9月,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和梁启超等人被迫出走海外,以维新派流亡者的政治角色继续活动。

  11. 他诬蔑康有为为“叛逆”,向盛宣怀密告正在追捕中的“奉旨要犯”梁启超、经元善。

  12. 但在这一期间康有为的议会思想并不总是前后一致。

  13. 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14. 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协助撰写文章,宣传变法思想。

  15. 康有为故居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6. 第二章,对康有为变法思想与书学思想的关系进行系统的分析。

  17. 康有为曾经理信心十足地告诉记者。

  18. 光绪后来遭到慈禧软禁,康有为与梁启超也逃亡到了日本。

  19. 康有为学说思想的核心是《春秋》公羊家“三世”之说。

  20. 康有为倡导建立一个没有政治界限的乌托邦式的大同社会。

  21. 康有为1888年上书与他的早期大同思想有直接的联系。

  22. 关于康有为今文经学的思想渊源,学界在是否剽窃了廖平问题上有截然对立的两种看法。

  23. 《教学通义》是康有为早年思想的重要反映。

  24. 大同社会思想是康有为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方面。

  25. 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力图在帝制范围内改变现状。

  26. 慈禧缘何成为康有为的继承人?

  27. 第三部分是对康有为女子教育思想作出的评价。

  28. 康有为、严复等人意识到中国文化发展应回到自身的特殊道路上来。

  29. 康有为和梁启超侥幸逃脱。

  30. 第四章,介绍“康门”弟子对康有为错位文艺观的继承与发展。

  31. 他接受康有为、梁启超提出的变法,宣布改制,以求福民强国。

  32. 论中国近代人道观的价值变革:以康有为人道主义思想建构为例

  33. 康有为仿洋改制思想初探

  34. 康有为欧游诗的意境与艺术特色

  35. 维新变法中康有为的创教努力及其影响

  36. 康有为政治制度改革思想的形成及变化

  37. 浅析康有为的报业活动与新闻思想

  38. 康有为人口素质教育思想初探

  39. 试析康有为变革思想的儒学特征

  40. 康有为与近代文化学术研讨会综述

  41. 康有为的自然人性论及其启蒙作用

  42. 康有为的进化思想及社会历史观

  43. 康有为;海外诗;诗界革命;新意境;古风格;

  44. 政治文化近代化:康有为的理论探索

  45. 康有为绘画改良思想刍议

  46. 在中国书法上吏上有被康有为誉为“正书古石第一”的爨龙颜碑和爨宝子碑;

  47. 巴西招募华工与康有为移民巴西计划之初步考证

  48. 康有为的君主立宪思想及实践

  49. 康有为对传统儒家经典的新阐释

  50. 康有为学术中的西学

  51. 康有为对中国近代思想文化的贡献

  52. 康有为军事改革思想述论

  53. 康有为的学校体育思想

  54. 康有为孔教思想中的民族主义立场与世界主义情怀

  55. 康有为的新孔子观和新儒学观

  56. 试论康有为的科学观

  57. 激进的序幕--康有为孔子观浅析

  58. 康有为文化思想复归的根源与轨迹

  59. 康有为思想中的儒学情结

  60. 显微镜与康有为哲学思想的形成

  61. 康有为孔教说述评

  62. 康有为的教育发展观

  63. 康有为的小康思想

  64. 康有为教育思想评述

  65. 康有为思想中的传统文化基因

  66. 康有为的妇女解放思想

  67. 康有为对公羊三世说的改造

  68. 康有为大同思想略论

  69. 康有为保皇思想探源

  70. 康有为阅读理论述评

  71. 康有为公羊学及对儒学发展的意义

  72. 康有为的妇女观与卢梭的平等说

  73. 康有为货币银行思想述评

  74. 康有为的科学观

  75. 康有为的修辞观

  76. 康有为的自然观

  77. 康有为的科技思想

  78. 康有为一样也是儒学家

  79. 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革故鼎新。

词语康有为百科解释: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生、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汉族广府人,生于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称康南海,光绪廿一年(1895年)进士。 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文学艺术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清末“戊戌变法”的主要发起者。清代“碑学”书法的积极响应者和亲身实践者,是继包世臣后又一大书论家。他信奉孔子的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