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纲目热度:486

词语纲目拆分为汉字:

纲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纲字字源来历,纲字演变

提网的总绳。事物的关键部分:大~。~领。~目。~要(a.提纲;b.概要)。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生辰~。生物学分类的一种类别(生物学把同一门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和亲缘……

目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目字字源来历,目字演变

眼睛:~光。醒~。历历在~。~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看,视:~语。~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的(dì)(亦指箭靶的中心)。大项中再分……

 

查询词语:纲目

汉语拼音:gāng mù

近义词:纲要原则提纲提要纲领大纲

词语纲目基本解释

大纲和细目:拟定调查~。《本草~》。

词语纲目详细解释

  1. 大纲和细目。

    汉 徐干 《中论·民数》:“是以先王制六乡六遂之法,所以维持其民而为之纲目也。”《南史·文学传·锺嵘》:“时 齐明帝 躬亲细务,纲目亦密。” 宋 司马光 《乞令校定<资治通鉴>所写稽古录札子》:“顾以年祀悠远,载籍浩博,非一日二日所能徧閲而周知:所宜提其纲目,撮其精英,然后可以见治乱存亡之大略也。” 明 汪道昆 《洛水悲》:“部中更有一段新词,名《洛神记》,小子略陈纲目,大家齐按宫商。”

  2. 用作著作的名称。如: 宋 朱熹 《资治通鉴纲目》;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

  3. 犹法网;法度。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 刘公干 以失敬罹罪, 文帝 问曰:‘卿何以不谨於文宪?’ 楨 答曰:‘臣诚庸短,亦由陛下纲目不疏。’” 唐 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赏罚不正,枉直失措,陷於比周,隳我纲目。”

词语纲目在线造句

  1. 在歌舞类评选中,“英伦”组合不负众望,《本草纲目》夺得一等奖。

  2. 简单总结以上四章的观点,让读者对该论文有一个总体纲目的脉络把握。

  3. 他花二十七年的时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六十一岁时写出了《本草纲目》初稿。

  4. 本食谱中的黑木耳,《本草纲目》中记载其可去面上黑斑。

  5. 具杀菌作用。根据《本草纲目》,大蒜含杀菌及增强抵抗力的作用。

  6. 《本草纲目》以银杏叶形似鸭掌而称之为鸭脚子,并且有一药方名鸭脚散,专治哮喘痰嗽。

  7. “本草纲目”,也记录了“……可以送达杏仁,令孺聪明,老和强大的,不懈的努力。”

  8. 本草纲目记载:“荞麦性凉味甘,能健胃、消积、止汗”。

  9. 其中包括一些全新的纲目,显示温度上升和二氧化碳上升实际导致生物多样性迅速增加。

  10. 宋代新产生出纪事本末、纲目等体裁,史评、史钞进一步发展。

  11. 马钱子“消痞块”作用最早载于《本草纲目》,近年来广泛用于各种肿瘤的治疗。

  12. 又一个月来临,又一个法庭,又一个备受争议的移民法纲目在亚拉巴马州颁布。

  13. 蚕蛹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早在“本草纲目”等典籍已成为他们的医疗记录。

  14. 《本草纲目》上记载:桑叶还有去风湿,强筋骨,平肝火的作用。

  15. “本草纲目”问世之后,深受人们的推重。

  16. 第三轮把笔记概括成纲目,即每章用一个简明的网络描绘出来。

  17. 通过查阅中国古籍资料,终于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查到线索。

  18. 写一篇冗长的课文纲目

  19. 李时珍是中国明代著名的科学家《本草纲目》的作者

  20. 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正在努力检测中国本草纲目中记录的10000多种植物的成分。

  21. 《本草纲目》对松花粉赞誉有加;

  22. 从文科专款图书引进看纲目购书方式的利与弊

  23. 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纲目

词语纲目百科解释:

纲目

[detailed outline(of a subject)] 概要或细则。如《本草纲目》 必须给予时间,必须有调查纲目,还必须口问手写,并同到会人展开讨论。——《 序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