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言意热度:267

词语言意拆分为汉字:

言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言字字源来历,言字演变

讲,说:~说。~喻。~道。~欢。~情。~必有中(zhòng )(一说就说到点子上)。说的话:~论。~辞(亦作“言词”)。语~。~语。~简意赅。汉语的字:五~诗。七~绝句。洋洋万~。语助词,无义:~归于好。“~告师氏,~告~归”。姓。……

意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意字字源来历,意字演变

心思:~思。~见。~义。~味。~念。~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同~。~在笔先。~在言外。心愿,愿望:~愿。愿~。~向。~图。~皆。好~。“醉翁之~不在酒”。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春~。诗~。惬~。情~。~境。料想,猜……

 

查询词语:言意

汉语拼音:yán yì

词语言意基本解释

1.言语和意旨。

2.说明意思。

词语言意详细解释

  1. 言语和意旨。

    《关尹子·九药》:“天下至理,竟非言意。苟知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乃契吾説。”《吕氏春秋·离谓》:“言者,以諭意也。言意相离,凶也。” 陈奇猷 校释引 孙锵鸣 曰:“‘意’者,即上篇所云‘言之谓也’。言意相离,是不知言之谓者也,故以‘离谓’名篇。”

  2. 说明意思。

    晋 陆云 《与戴季甫书》:“区区至心,谨復言意。”

词语言意在线造句

  1. “言不尽意”对言意关系进行讨论;

  2. 言意之辩”略论

  3. 从古代的“言意之辨”看语言的局限

  4. 言意之辨尤其是得意忘象的思想方法使诗歌意象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5. 汉魏六朝文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述论

  6. 中国古代文论言意之辩的承传

  7. 论“言意之辨”对六朝文论的影响

  8. 中英意象诗歌言意之辩

  9. 言意之辨与视觉思维--兼及对海德格尔诗论的阐释

  10. 论先秦哲学中的“言意之辨”及其本体论视野

  11. 浅议中国传统言意观及西方语言哲学的融通

  12. 中西美学视野中的言意观--以庄子和符号学为例

  13. 言意之辨:关于文学语言的困惑与超越

  14. 中国古典诗学“言意之辨”的美学生成

  15. 略论先秦“言”、“意”观及其影响

  16. 言意差异意域的排斥与补充

  17. 音乐语言言意的实现与解读

  18. 言意关系的文化探源

  19. 言意之辩”与符号论的困境

  20. 论作家创作中的言意矛盾

  21. 先秦文学思想中的言意关系述论

  22. 言意之辨”和我国文学语言的自觉

  23. 佛经翻译与中古时期的言意之辩

  24. 中国诗学中的言意关系论

  25. 言意关系与古典诗词层味

  26. 论辨味批评中的言意关系

  27. 言意之辩:汉诗意味空间的生成

  28. 关于言意关系的论争

  29. 中国古代“言意论”的现代审视

  30. 试析扬雄的言意

  31. 陶渊明不为刘勰重视的原因篇看刘勰的文学批评观刘勰虚静说溯源以刘勰诗学观为视角论刘勰言意之辩及其对修辞理论的贡献刘勰文学观探微道教生命哲学与刘勰的养气说再释刘勰论比兴论刘勰的辞赋学成就刘勰自然景物描写论

词语言意百科解释:

言意

言意,指言语和意旨。

语出《关尹子·九药》:“天下至理,竟非言意。苟知非言非意,在彼微言妙意之上,乃契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