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致良知热度:258

词语致良知拆分为汉字:

致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致字字源来历,致字演变

送给,给予:~仕(退休)。~辞。~电。~力。~哀。~命。招引,使达到:~病。~使。以~。专心~志。样子,情趣:大~。别~。景~。兴(xìng )~。细密,精细:~密。精~。……

良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良字字源来历,良字演变

好:~好。善~。~辰美景。~知~能(中国古代唯心主义哲学家指人类不学而知的、不学而能的、先天具有的判断是非与善恶的能力)。~莠不齐。很:~久。~多趣味。用心~苦。诚然,的确:“古人秉烛夜游,~有以也”。“以为犬~我友”。姓。……

知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知字字源来历,知字演变

1. 知 [zhī]2. 知 [zhì]知 [zhī]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使知道:通~。~照。学识,学问:~识,求~。无~。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

 

查询词语:致良知

汉语拼音:zhì liáng zhī

词语致良知基本解释

1.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明王守仁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王守仁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词语致良知详细解释

  1. 良知。语出《孟子·尽心上》:“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本指一种天赋的道德意识。

    明 王守仁 提出“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方法。认为良知即天理,存在于人的本体中。人们只要推极良知于客观事物,则一切行为活动就自然合乎理,即自然合乎封建伦理道德的标准。 王守仁 也将这种“致良知”的功夫叫做“致知格物”。

词语致良知在线造句

  1. 如果没有“良知”与“致良知”则外部世界就没有意义。

  2. 在个人自觉接受和履行方面,他强调通过“致良知”的道德修养成圣;

  3. 阳明学的真精神在阳明,而阳明根本精神在“致良知”。

  4. 略论王阳明的“致良知

  5. 王阳明致良知的认识论及其成圣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