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八旗热度:239

词语八旗拆分为汉字:

八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八字字源来历,八字演变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旗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旗字字源来历,旗字演变

用布、纸、绸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标识,多是长方形或方形:~子。~帜。~号。~舰。~手。中国清代满族的军队编制和户口编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特指属于满族的:~人(满族人)。~籍。~袍。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的行政区划,相当于县。……

 

查询词语:八旗

汉语拼音:bā qí

词语八旗基本解释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子孙世代当兵。

词语八旗详细解释

  1. 清 代满族户口以军籍编制,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正白、正黄、镶黄为上三旗(亦称内府三旗),隶属亲军,其余五旗为下五旗。

    清 初将归附之蒙古、汉人,又编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官员平时管民政,战时任将领。旗民军籍为世袭。参阅《清文献通考·兵一》、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八旗之制》。

  2. 对 清 军和满族的称呼。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率八旗劲旅抵 燕 ,围之匝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颁行诏书》:“誓屠八旗,以安九有。” 萧红 《小城三月》:“她们是八旗人,也就是满人。”

词语八旗在线造句

  1. 在中国的清王朝,满州人建立了“八旗”制度,以使自己避免被中国社会同化的目的。

  2. 旗袍,满语称“衣介”。古时泛指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男女穿的衣袍。

  3. 八旗贵族在北京的显赫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左右着北京的独特城市风格。

  4. 清政府十分重视八旗蒙古武举外场弓箭考试内容的分类、考试方法、管理措施等。

  5. 本文运用八旗谱牒资料,对萨满教与祭祀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

  6. 其中各类炖菜是满菜的传统风味,随八旗入主中原而得到推广。

  7. 当年曾国藩率领的湘军取代八旗和绿营正规军,成为大清王朝依重的劲旅。

  8. 康熙镇压反抗蒙古人的两个月内,并纳入到了察哈尔八旗

  9. 八旗异姓世爵世职教育,是清代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前所未有的设学施教。

  10. 沈阳故宫八旗亭的,标牌清腰刀、长剑。条件所限,拍不到细图。

  11. 但在两次鸦片战争时期,参加反侵略战争的八旗兵,仍与侵略者展开了英勇的激战。

  12. 雍正元年,清政府开设了八旗蒙古武举。

  13. 入关以后在清朝的“陪都”盛京地区,仍然存在着为数较多的八旗王公贵族。

  14. 清朝中期,八旗武备已逐渐废弛,八旗兵战斗力下降。

  15. 无论是在镇江保卫战,还是血战八里桥,我们都能看到八旗官兵以血肉之躯保家卫国的场面。

  16. 满族的八旗制度一向被认为是维系其民族精神、避免汉化的重要制度,而清代历朝皇帝亦力图强固满族本习。

  17. 就代表了满族的八旗

  18. 清代八旗蒙古人法式善是著名作家、文学理论家。

  19. 子弟书是满族八旗入关后创制的说唱艺术,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在北京曾盛极一时。

  20. 午餐的主菜有全聚德烤鸭、软煎鱼和八旗羊肉、煎牛扒,您喜欢用哪一种?

  21. 美国学者近年来对满族史与八旗制度史的研究简述

  22. 八旗入关前民族人口的迁徙集结及其作用

  23. 八旗驻防到地方行政制度——以清代盛京八旗驻防制度的嬗变为中心

  24. 清代八旗满蒙科举世家述论

  25.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

  26. 试论八旗汉军与满洲的差异性

  27. 试谈宁夏八旗驻防的特点

  28. 建国以来清代八旗土地制度研究综述

  29. 清代八旗学校中的外语教育

  30. 欧立德:《满洲之道:八旗制度与清代的民族认同》,斯坦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1. 清初瑷珲驻防八旗研究

  32. 八旗诗史案

  33. 晚清八旗子弟的不务正业,寻花问柳,表明清朝已经走向下坡路了。

词语八旗百科解释:

八旗

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初建时设四旗:黄旗、白旗、红旗、蓝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统率满、蒙、汉族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