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张掖热度:782

词语张掖拆分为汉字:

张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张字字源来历,张字演变

1. 张 [zhāng]张 [zhāng]开,展开:~开。~目(a.睁大眼睛;b.助长某人的声势称“为某人~~”)。~榜。铺~。~灯结彩。纲举目~。商店开业:开~。拉紧:紧~。~力。扩大,夸大:夸~。放纵,无拘束:乖~。嚣~。料理,应酬:~……

掖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掖字字源来历,掖字演变

1. 掖 [yè]2. 掖 [yē]掖 [yè]用手扶着别人的胳膊:扶~。扶持别人:~护。奖~。古同“腋”,旁边。掖 [yē]把东西塞在衣袋或夹缝里:腰里~着手榴弹。……

 

查询词语:张掖

汉语拼音:zhāng yè

词语张掖在线造句

  1. 1958年撤销县制,1962年恢复,隶于张掖专区(后称专区为地区)。

  2. 张掖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山川秀美,民风淳朴,素有“金张掖”的美誉。

  3. 建牙帐于甘州(今甘肃张掖),被称为甘州回鹘或河西回鹘。

  4. 灰碱面是张掖农村待客的上食,也是判断姑娘和媳妇做饭手艺的一个标志。

  5. 南部为祁连山地,北部是合黎山-龙首山,中部是走廊平原(张掖盆地)。

  6. 目的总结张掖地区人类鼠疫的发生经过,为今后防治人类鼠疫而服务。

  7.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甘州区小满乡中华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8. 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

  9.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滚家庄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10.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沙井镇梁家堡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11.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罗城乡下庄子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12.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龙渠乡三清湾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13.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黄家堡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14.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蓼泉镇双泉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

  15.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三堡镇展家庄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16.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衙门街解放巷”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17.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大满镇汤家什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18.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城皇台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19.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丰乐乡武家城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20.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洪水镇石家沟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21.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平川镇五里墩村”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22. 这是地址“中国甘肃省张掖市临泽县”匹配的在线电子地图。

  23. 方法利用张掖地区曾经发生的人类鼠疫病例进行研究。

  24. 张掖市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

  25. 甘肃省张掖市在遭遇星期六夜晚两次地震后,棉被变得急需起来。

  26. 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21年)置张掖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

  27. 张掖位于中国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

  28. 甘肃张掖市的大佛寺有中国最大的室内卧佛,身长34.5米。

  29. 环境经济综合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市为例

  30. 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张掖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31. 乘数理论及其应用--以黑河流域中游张掖地区为例

  32. 张掖市耕地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关分析

  33. 张掖市优势农产品实施农业标准化模式与思考

  34. 地基微波辐射仪监测的张掖大气水汽含量与雨强的关系

  35. 灰色分析法在优化农业结构中的应用——张掖市农业结构调整方略研究

  36. 黑河流域张掖地区生态系统服务恢复的条件价值评估

  37. 张掖市地下水位大幅度上升原因分析及其思考

  38. 自动化量测水系统在张掖大满灌区灌溉管理中的应用

  39. 张掖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概况与发展建议

  40. 张掖市专用肥配方的理论依据及验证筛选

  41. 基于边际效益的水资源空间动态优化配置研究--以黑河流域张掖地区为例

  42. 张掖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的成效与发展建议

  43. 张掖市退耕还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模式

  44. 张掖市绿洲农田土壤养分特征及其变化研究

  45. 张掖市日光温室蔬菜施肥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

  46. 张掖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控制对策

  47. 张掖市震灾预防和灾后重建工作

  48. 张掖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建设对策

  49. 张掖地区沙漠化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探讨

  50. 张掖市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对策

  51. 张掖地区婚前医学检查中的问题与对策

  52. 张掖市发展专用马铃薯产业的建议

  53. 黑河中游张掖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与草产业经营管理研究

  54. 张掖市某养猪专业村暴发猪瘟的诊断和防制

  55. 张掖市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56. 张掖市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与生态恢复策略

  57. 张掖市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源的氮同位素研究

  58. 绿洲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张掖市绿洲为例

  59. 张掖市生态环境问题与林业发展战略的探讨

  60. 甘肃张掖地区酿酒葡萄品种比较试验

  61. 论西部大开发中张掖市生态环境建设问题

  62. 砂地柏在张掖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及繁育技术

  63. 张掖市中药材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64. 张掖地区小麦套种芹菜丰产栽培技术

  65. 张掖地区啤酒原料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66. 张掖市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的回顾与总结

  67. 张掖市加工型番茄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68. 张掖市啤酒大麦产业现状及发展措施

  69. 张掖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

  70. 张掖城市地下水污染调查及评价方法

  71. 甘肃省张掖市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72. 张掖市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73. 张掖市啤酒大麦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74. 张掖市农村集体土地产权调查与分析

  75. 张掖市城区地基土工程地质特征

  76. 张掖地区食管癌危险因素分析

  77. 张掖市农区草业发展相关问题分析

  78. 张掖市荒漠化成因、问题与防治初探

  79. 张掖市荒漠化土地治理对策探讨

  80. 张掖市草原生态现状及其保护利用

词语张掖百科解释:

张掖

张掖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渔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

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0.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8%。有汉、回、藏、裕固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一个少数民族。

张掖市是国家1985年颁布的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之美誉。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

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自古就有“塞上江南”和“金张掖”之美誉,古人有诗曰“不望祁连山顶雪,错把张掖当江南”。市内有大佛寺、木塔寺、土塔寺、西来寺、马蹄寺、镇远楼、山西会馆、民勤会馆、黑水国遗址等名胜古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