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共同犯罪热度:352

词语共同犯罪拆分为汉字:

共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共字字源来历,共字演变

1. 共 [gòng]2. 共 [gōng]共 [gòng]相同,一样:~性。~同。同甘~苦。彼此都具有、使用或承受:患难与~。休戚与~。一起,一齐:~鸣。~勉。~议。~处(chǔ)。总计,合计:~计。总~。与,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

同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同字字源来历,同字演变

1. 同 [tóng]2. 同 [tòng]同 [tóng]一样,没有差异;相~。~一(a.一致,统一;b.共同的一个或一种)。~侪(同辈)。~庚(同岁)。~年。~胞。~人(a.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b.同行业的人)。~仁(同人)。~仇敌忾。……

犯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犯字字源来历,犯字演变

抵触,违反:~规。~法。~罪。~颜(旧时指冒犯君王或尊长的威严)。~讳。违反法律的人,有罪的人:~人。罪~。侵害,进攻:侵~。秋毫无~。触发,发作:~病。~愁。~疑。做错事情:~错误。……

罪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罪字字源来历,罪字演变

犯法的行为:犯~。~人。认~。有~。~恶。~名。~魁。~行。~证。~责。~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不容诛。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功~。~愆。~尤(“尤”,过失,罪过)。归~于人。刑罚:判~。畏~。待~。请~。苦难,痛苦:受……

 

查询词语:共同犯罪

汉语拼音:gòng tóng fàn zuì

词语共同犯罪基本解释

简称共犯”。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必须对某一犯罪有同一的故意和围绕同一目的互相配合的行为。比单个人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桅性。按组织情况不同,分为结伙和犯罪集团。我国刑法将共同犯罪的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类,并规定按照他们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分别处罚。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

词语共同犯罪在线造句

  1. 而对于后者是否共同犯罪,则不可一概而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 共同犯罪中的转化犯是转化犯在共同犯罪中的特殊表现形态。

  3. 根据我国刑法理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4. 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5. 共同过失犯罪是否构成共同犯罪,国内外刑法学界和刑事立法对此持有不同立场。

  6. 第二章――共同过失犯罪成立共同犯罪的现实必要性及理论依据。

  7. 第二十七条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8. 我国现行刑法所定之从犯,是以作用为标准,将共同犯罪人分为两类的结果;

  9. 一般认为,间接正犯是客观主义共同犯罪理论为弥补其共犯从属性的不足而推衍出来的概念。

  10. 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问题是刑法共犯理论的难点之一。

  11. 非法行医罪的基本罪的罪过形式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并存在共同犯罪

  12. 共同犯罪中的实行减少,应是共犯过限的情形之一。

  13. 单向意思联络应是共同犯罪故意的表现形式之一。

  14. 对于前者成立共同犯罪没有什么问题,而对于后者不能一概而论,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15. 通过对否定说几种观点的述评,肯定片面共犯是共同犯罪的特殊形态。

  16. 在对共同犯罪的分类标准中,“混合式”分类法有多处不足之处。

  17. 即使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共同犯罪的主观要件只能是共同犯罪故意,对于共同故意的深入探讨也寥寥无几。

  18. 不纯正不作为共犯是不纯正不作为犯与共同犯罪相竟合的犯罪形态,在国内系统研究的为数不多。

  19. 其次,实行过限,是行为人实施了超出共同犯罪故意的行为。

  20. 首先,洗钱犯罪与“上游犯罪”共同犯罪的界限。

  21. 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22. 同时,拉贾及他兄弟,萨蒂扬的首席财务官以共同犯罪、欺骗、伪造等罪名被警方拘留。

  23. 间接正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24. 在毒品共同犯罪案件审判中,过度适用死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25. 试从“三性”管窥共同犯罪主体

  26. 实际上,单位共同犯罪已经成为单位犯罪和共同犯罪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司法实践当中经常发生的现象。

  27. 意思联络,是共同犯罪故意认识因素的外在形式。

  28. 贪污罪的共同犯罪是司法实践中的难题。

  29. 共同犯罪的中止是一种复杂的犯罪形态,它是共同犯罪与犯罪中止这两种犯罪形态的结合。

  30. 第二章——过失共同犯罪理论构建。

  31. 第三部分挪用公款罪的犯罪形态。本文浅析浅析了挪用公款罪的停止形态和共同犯罪不足。

  32. 第一部分分析不作为共同犯罪的概念、成立条件和类型。

  33. 明确规定共同犯罪应如何追究刑事责任。

  34. 因此,本部分着重讨论了应当如何正确地对这种共同犯罪进行定罪量刑。

  35. 过限犯是附随于共同犯罪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犯罪形态。

  36. 第二章,单位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

  37. 第三、四部分,共同犯罪中情节加重犯问题、共同犯罪中数额加重犯问题。

  38. 第二部分阐述了无身份者和有身份者的共同犯罪问题。

  39. 随着理论研究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主张把共犯与身份作为共同犯罪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40. 第二部分,共同犯罪中结果加重犯问题。

  41. 紧接着论述了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形态不足。

  42. 而对于单位内部成员来说,虽然其所具有的双重身份是共同犯罪成立的前提条件,但是不能成为对其进行并罚的理由。

  43. 教唆犯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同时也是共同犯罪乃至整个刑法理论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对其加以深入研究实属必要。

  44. 各不作为正犯者不仅要对自己的行为及结果承担责任,还要对整个共同犯罪行为承担责任。

  45. 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46. 转化犯的共同犯罪问题,以及继承的共犯也可以构成转化犯;

  47. 挪用公款罪;停止形态;共同犯罪;刑事责任;立法完善;

  48. 中国刑法与大陆法系刑法共同犯罪人类型比较

  49.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之共同犯罪形态质疑

  50. 挪用公款罪;主体;犯罪对象;共同犯罪;立法完善;

  51. 共同犯罪人行为不一致时犯罪形态的认定

  52. 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及认定

  53. 共同犯罪人分类模式的比较与优化

  54. 渎职犯罪;犯罪主体;重大损失;因果关系;共同犯罪

  55. 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被告人不认罪或者对适用简易程序有异议的;

  56. 结果加重犯的共同犯罪问题

  57. 浅论单位共同犯罪及其构成条件

  58. 片面共同犯罪的主体可以是一人。

  59. 共同犯罪与犯罪构成

  60. 对交通肇事罪司法解释中共同犯罪规定的解读与评价

  61. 受贿罪的共同犯罪若干问题探讨

  62. 共同犯罪的犯罪中止的构成特征

  63. 共同犯罪认定中主客观相统一原则的贯彻

  64. 第六,共同犯罪特别是集团犯罪与单位犯罪日益增加;

  65. 共同过失犯罪应成立共同犯罪

  66. 网络犯罪;熊猫烧香;网络立法;共同犯罪

  67. 有关共同犯罪的几个争议问题

  68. 共同犯罪理论中若干争议问题

  69. 浅谈共同犯罪的有关问题

  70. 共同犯罪

  71. 共同犯罪与身份若干问题研究

  72. 过失共同犯罪初论

  73. 共同犯罪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74. 论受贿罪的共同犯罪问题

  75. 关于我国刑法中共同犯罪人类型的重新思考

  76. 试论法人犯罪中的共同犯罪

  77. 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问题研究

  78. 论单位共同犯罪与共同单位犯罪

  79. 网络共同犯罪之我见

  80. 论受贿罪的共同犯罪

  81. 间接正犯是共同犯罪中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