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春节拆分为汉字:
春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春字字源来历,春字演变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
节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节字字源来历,节字演变
1. 节 [jié]2. 节 [jiē]节 [jié]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外生枝。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两~车厢。段落,事项:~~(一段一段地,逐步)。~目。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气。……
查询词语:春节
汉语拼音:chūn jié
民间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习惯上把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也叫春节。
春节(Spring Festival),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从腊八或小年开始,到元宵节,都叫过年。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是一种原始的宗教仪式,人们会在年初之际举行祭祀活动,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这种祭祀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各种庆祝活动,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春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春节”一词开始使用是在辛亥革命以后。
春节期间,中国的汉族和很多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祖敬老、感恩祈福、阖家团聚、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民俗众多,包括喝腊八粥、祭灶神、扫尘、贴春联、贴年画、倒贴福字、除夕守岁、吃饺子、压岁钱、拜年、逛庙会等。
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庆贺新春的习俗,非洲埃及到南美洲巴西,从纽约帝国大厦到悉尼歌剧院,中国农历新年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中国风”。春节内容丰富多彩,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2006年,春节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地时间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
犹春季。
《后汉书·杨震传》:“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燋心。” 南朝 梁元帝 《春日》诗:“春还春节美,春日春风过。”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张协<苦雨>》:“有弇兴春节,愁霖贯秋序。”
节名。古指立春。今指农历正月初一。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王起》:“既遇春节,难阻良游,三五人自为宴乐,并无所禁。” 宋 文天祥 《狱中》诗:“春节前三日,江乡正小年。” 魏巍 《谁是最可爱的人·火线春节夜》:“在 汉江 南岸的日日夜夜里,谁会想到这一天就是春节呢。”
你知道吧,咱离春节还不到一星期左右的时间了,我们这里有很多非常好看的灯笼和炮竹…
如今,观众和春节晚会导演组之间常缺乏相互理解。
这将成为“春节攻势”(TetOffensive)也是战争的转折点。
接下来,你就可以自己发挥了,什么中国的春节啊,龙舟节啊,等等。
回到现代社会来,继续看这个外国女婿是怎么写他所经历的今年的春节的。他说今年他在台湾所过的春节完全不像他所想像,所期待的。
有如此杰出的贵宾与我们一起共同欢度春节,我深感自豪与荣幸。
明:家里人不知道,我春节还回去了呢。
你会说兔年春节好,也会写出这几个中国字。用你的话讲是画中国字。
为什么好久没有你的消息呢?感谢你提供的春节出游信息,
她表示:“我是唯一在春节后返城的。”
再过一个礼拜就是农历鼠年春节了,回家过年成了每个游子最大的心愿。
“那是因为下雨,再加上大家都在春节前出去度假,”他说。
中国人将春节前后出行的这段时期称为“春运”,往往也是他们一年之中仅有的一次返乡探亲。
我快乐春节除夕晚宴和家人一起后,我们开始坐下来的电视和喜欢的2010年央视春节盛大的前面。
在西方国家,春节通常被称为“中国的新年”。
水仙在冬季盛开已经很稀罕了,若能让它在春节开,就更会为你增添一份欣喜。
麦科马克预计,北京将在明年2月中旬的春节之前决定中投还将获得多少资金。
在我们春节相聚之前我想说,祝你们俩和孩子们万事顺利,新年快乐。
从前有一个怪物,每当春节来时,它总是出来伤人而且吃他们的家禽。
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学的父母常常一年才见到一次自己的孩子,也就是在春节期间。
无论是北京的传统小摊或现代购物区,人们都在疯狂地购买礼物、春节必需品和食物。
这种疑心往往在春节之前最为强烈,春节时中国全国将放假一周。
当冷静宜(音译)还是个小女孩的时候,每年她都要等到过春节才能尽情享用她最喜欢的菜肴。
老将迈克尔安德烈认为回到1968年和另外一名士兵,陷入在越南北方的春节攻势作战行动。
他说他将回家乡去过春节。
360非常明智的把员工从春节长假中召集回来,以此应对QQ突如其来的挑战;很快。
长者给晚辈压岁钱,接着,人们开始拜访亲戚好友,相互拜年,互相祝福。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中国传统的新年,同样称作春节。意味着充满繁荣昌盛愿望的新的一年开始起步。
元宵节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象征着春节长假的正式结束。
我不敢相信我是如此幸运,可以在文莱和我的家人一起度过春节,我实在是太幸运了……
在春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诚挚的邀请你来中国与我共度假期。
不过,越南现在仍有足够的食品供应网络为春节提供充足的价廉物资。
前几天,在成都的小姨打电话给我们,告诉我们他们要从成都回来过春节。
春节旅游看看美国这最安静的一片土地,一切都是绿意盎然。
茶糊涂,是人们正月十五前后因春节期间吃油腻东西过多而创制的一种特色饭食。
今年春节正好在二月十四日,各大论坛上“陪情人还是陪家人”的讨论早已热火朝天。
虽然我们是想逃避上海寒冷的天气,但是我会想念上海过春节时疯狂放烟火的情景。
对那些回家和亲人团聚的人来说,中国春节是一年中最美好的时刻,但也是最折腾人的时刻。
更有欢乐,因为这是节日的季节,圣诞,元旦,春节都在眼前正向你招手。
在春节前最后十天,大小商铺生意兴隆,因为人们都忙于置办年货。
一年中只有在为时一周的春节长假期间,你才能让人信服地说北京是一座安静的城市。
经过妈妈的精心培育,今年春节前,我家的水仙花像害羞的小姑娘一样慢慢开放了。
但对出口低迷更为明显的解释是2月初五天的春节假期。
对于(春节黄金周暴露出来的)旅游市场的问题,罗省长强调要认真借鉴和吸收旅游发达地区的好经验。
“红包”最早是指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的装着钱的红纸包。
春节到台北来看雨,虽然有点凄凉,但却不乏我们深深的思考。
我还和我的妈妈去逛了街,我们买了许多年货。我认为有像春节这样的节日是十分好的。
因此,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楼市的表现,并不能说是年度楼市的一个常态现象。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离家的孩子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
因为过农历新年的时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们也把这个节日叫“春节”。的英文翻译是什么?
春节庆典历时近一个半月,腊月一到,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准备迎接春节前后的几个节日。
另在春节期间如有违反台湾法律或公司规定者,一律遣返回国,且遣返之相关费用将自行负担。
在春节假期结束之际,杨国威试图招募一些农民工。
春节晚会不用我说了吧,看看“小沈阳”“刘谦”的人气就知道了。
而在国内,由于离春节不到两个星期的时候出现网络崩溃,银联也成了网民的众矢之的。
愿欢快的歌声,时刻萦绕着您。愿欢乐年华,永远伴随您。祝福您:春节愉快、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顺意!
现在离春节还有一个多星期,武元甲在溪山发动了突然袭击。
春节旅游热点,中东非洲埃及之行带你全面了解神秘的境地……
招商证券分析师张士宝表示,春节前价格很可能都将保持疲弱。
麦格理的刘华仁表示,“他们不如干脆关闭工厂,然后放3个月的春节假。”
没有参加春节旅游怎么能称得上是幸福的人呢?
因为今年的春节很冷,所以我和我的家人都只能呆在家里,没出去玩。
他说,“春节游”套餐现在可以预订了,一些去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度假产品现已售空。
请接受我们对你及你全家的美好祝福,祝你们春节快乐。
但他表示,在明年2月中国春节之前,不太可能出台上调利率或控制放贷的措施。
在春节假期的时候,我经常睡的很晚,但一点也不觉得累。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奉行着以春节这个传统节日迎接新年的开始。
几天前一个学生,我了解他在互联网问我是否我喜欢春节。
在他看来,圣诞节就像是在为即将于明年2月3号到来的春节做热身。春节才是重头戏,那时的热闹会持续一个月。
他在信里承诺说今年春节会送我一个礼物。
还有一个月就要过春节了,先祝你新年顺利。也祝愿你的家人。
在即将到来的春节长假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机会,赶快带着你的那个人一起开始一次浪漫之旅吧。
嗨:男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在网上等我了,祝你和你的家庭春节愉快!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喜庆的日子。
谢谢你的圣诞卡片,你知道中国的春节吗?
春节就要到了。节日里自然少不了聚餐。一想到宴会上的美食,你是不是就流口水了?。
在春节那天,孩子们都会从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那里收到包着红包的压岁钱。
而对我来说,它只是种美味的水果而已。这番话是描述他亲历中国春节的独特体验。
中国的春节已经过去了,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中国的春节呢?
想象一下在春节期间与你的家庭,在一个不同的国家,不是有它的精神。
春节期间,家里来来往往的客人很多,可谓门庭若市。
在春节期间,我们会给长辈们拜年送祝福。
春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大家都尽力回到家里和亲人共度佳节。
春节快到了,孩子们都兴奋地准备着新衣服。
我们期待着春节的到来,因为它象征着幸福和希望。
在春节庆祝活动中,人们喜欢穿上传统的汉服。
春节是一个大家庭团聚的时刻,人们会远离工作忙碌。
春节期间,人们吃饺子和糖果来庆祝。
春节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春节时,城市里的街道会变得非常热闹。
春节时,我会和家人们一起吃团圆饭,享受天伦之乐。
春节期间,我会收到很多红包,里面装满了压岁钱。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大家都忙着准备年货。
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春节期间,我们会去看舞狮、舞龙等表演。
春节过后,我们又会迎来一个新的开始,充满希望的一年。
春节时,爸爸带我去放烟花,我玩得很开心。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喜庆洋洋。
在春节期间,我们还会放烟花和爆竹庆祝。
我们在春节期间会和亲人一起吃团圆饭。
春节到了,大家都会互相拜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
“春节”是个多义词,它可以指春节(传统节日), 春节(中国传统节日), 春节(萧放,许明堂著图书)。
春节即中国农历新年,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口头上又称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古代,“岁”是一种收割和祭祀工具,“年”字表示庄稼成熟(年字最早的写法是一个人背负成熟的禾的形象)。人们以多种形式庆祝丰收、祭天祭祖、驱除鬼神,逐渐形成了过年的习俗。
从词源角度来看,“春节”这个名字由两部分组成:“春”和“节”。“春”代表的是春天,象征着一年的开始,生机勃勃,万物复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春天被视为生命和希望的象征。“节”则意味着节日,即特定的、有重要意义的日子,人们会进行特殊的庆祝活动。因此,“春节”从字面意义上解释,就是春天的节日,或者说是庆祝春天到来的节日。这也反映了春节在中国人心中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节日,更是一个象征着新生、希望和团圆的特殊时刻。至于春节的命名由来,由于它标志着农历新年的开始,且这个时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之际,因此人们将其命名为“春节”,以此来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以及大自然的重生和更新。这个命名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时间和自然的敬畏与尊重。
自古及今,每年的第一个月都叫正月或元月。虽说叫法相同,但古代中国的不同朝代,正月的具体日期却并不相同,“春节”在我国历史上也不是节日,而是特指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到南北朝时,“春节”泛指整个春季。“春节”这一概念是在民国时期逐渐被提起。辛亥革命后采用公历记年,才把农历一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一月一日改称为“元旦”。
节日起源
古老传统节日的起源与上古原始信仰、祭祀文化以及星象、历法等人文与自然文化内容有关。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古老传统节日多数形成于古人择日祭祀,以谢天地神灵、祖先恩德,以及祈福辟邪的活动。岁首节日的起源与发展涵盖了人文哲学与自然规律等方面内容。
在早期观象授时时代,“斗柄回寅”为春正(岁首),意味着新的一岁已开启。“岁”的概念,来自上古历法,“岁”即“摄提”(原始干支),又名“岁星”、“太岁”。在传承发展中,后世将这套多音节的摄提纪元(岁)术语简化为一个字,其与简化后的干支在《尔雅》与《史记》均有对照关系的记载,如: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语出《尔雅·释天》)。干支(岁)纪元以北斗星的斗柄指向正东偏北方位的“建寅”之月为起始,然后顺时针方向旋转,循环往复。在传统文化中,干支与方位以及八卦等联系在一起,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岁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岁末十二月指丑方,正月又复还寅位。斗柄回寅,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新岁由此开始。
在传统的农耕社会,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立春岁首具有重要意义,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首节俗文化。虽然此后由于在历史发展中阴阳合历历法制度的推广,岁首节庆日期不同,但是其节庆框架以及许多民俗沿承了下来。春节是由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古人在春回大地、终而复始、万象更新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祈岁纳福。春节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与普及的过程。春节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底蕴,也记录着古代人们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
历史变迁
上古春节雏形
丰收祭是春节最初的起源。中国农业生活的发展方向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奠定,农业中国的岁时节日,依循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律。人们丰收之后的祭献与庆祝自然成为年度周期的界标。上古社会人们从神性的角度理解日常时间进程,伴随着四季岁时的是岁时祭祀活动,人们利用各种季节祭祀仪式中断日常生活,以实现与天神地祇人鬼的沟通。岁末年初的冬春时节尤受关注。传统的大型岁时祭祀仪式常常在这一特定的时节举行。所谓祭祀,依照《说文》的解释是以手持肉奉献给神灵。以食物奉献神灵是中国传统祭祀的基本方式,中国人认为以上等的或时令食品献给神灵,就如人间以佳肴招待贵客一样,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赤诚。上古春节的岁时活动主要就是祭祀诸神与祈求谷物丰收。
上古春节祭祀主要表现为集团性的公祭,时间在岁末年初,祭祀的对象是天地山川、宗庙社稷,祭品丰厚,仪式盛大规整,是部落集团或国家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由天子主持,参加者是文武百官。
岁终大祭是岁末对天地人间诸神的一次总结性的隆重祭祀。在《礼记》中看到年终大祭的两种形式:一是“大饮烝(zhēng)”,即宗庙祭祀大礼,同时要祭祀日月星辰、公共社神、门闾之神及门、户、中霤、灶、行等日常五祀。时间在夏历十月,这是周历一年的最后一月,所以要大祭诸神。一是大蜡之祭,年终的大蜡之祭,在夏朝称为嘉平,在殷商称为清祀,周朝始称大蜡,祭祀先啬、司啬、百种、农、邮表畷(zhuì)、禽兽、坊、水庸等八神。
天子在立春之日要到东郊迎气。立春日,周天子穿着青色的衣服,乘青色的车马,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东郊迎春。然后在本月选择一个吉利的天干日,如上辛日,举行郊祀祭天,祈谷于上帝。郊天之后,周天子还选择一吉利的地支日,如亥日,举行农耕仪式。天子亲自带着耒耜等农具,在三公、九卿、诸侯、大夫的簇拥下,进入田间进行象征性的耕作,这就是史书上常说的“躬耕帝籍”,即周王亲自为天帝到祭田劳动,兼之为本年农事丰收祈祷。这种正月立春后郊祀祈求丰年的仪式,成为历代王朝的政治大事。
上古社会膜拜自然,岁时信仰中体现着人们对神秘自然的礼敬。春节虽然还没有作为正式名称出现,但其岁时年节的意义已经形成,人们将春节所在的岁末年初作为具有特殊神性意义的时段,通过虔诚的祭仪,实现与天地万物的沟通与交流。
秦汉以后
秦汉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脱离早期原始宗教信仰的影响,岁时节日与社会生活的协调受到关注。作为岁首的春节,在秦汉以后社会意义明显,朝廷将岁首作为展示与加强君臣之义的时机,民间则作为乡里家庭聚会的良辰。
秦代至汉中期前
秦代至汉中期前,岁首在夏历十月,十月初一为新年。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将岁首之月确定在建寅之月(夏历正月),此后历代相沿。这样与四时中的立春节气接近,一年之始与四季之始的时间基本合拍,岁首新年与新春同时庆贺。秦朝的十月新年在汉朝称为“秦岁首”,其庆贺礼仪活动也保存下来。《荆楚岁时记》中仍有南朝时“秦岁首”吃黍米肉羹的记载,再到后世,演变为“寒衣节”。
汉朝中期以后
汉朝中期以后,岁首在正月初一,称为正月旦、正旦、正日。正月岁首是王家定历之后确定下来的,所以《史记·天官书》中说:正月旦,王者岁首。正月旦是汉代皇家的重要庆祝日,朝廷要举行大规模的朝会,“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皇帝正月清早上朝,接受文武百官的庆贺,同时百官也得到新年宴饮的赐赠。
在朝廷的影响下,王者岁首逐渐成为民俗大节,汉代民间将年节民俗活动由传统的腊日、腊明日移到正月之旦的“正日”。东汉崔寔《四民月令》记载了东汉时期民间正日的祭祀仪式与庆祝活动。岁首卜年,是汉朝正旦的主要节俗之一。汉代人在正月旦预测一年水旱、年成丰歉。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岁首称为元正、元日、元会。岁首朝贺仍是朝廷大典,由于典籍缺载,对于魏时元会大礼,只能知道概略情形。
正月一日前晚,宫廷官员坐于端门外,大乐鼓吹等仪仗设于殿前。夜漏未尽五刻,群臣入殿堂各就位,皇帝坐定,群臣起身,然后依次朝贺,直到天明时分,皇帝分若干阶段接受藩王、使者、百官的恭贺,百官伏称万岁。皇帝赐众人饮酒饭食。六朝正旦元会时,在殿庭上设白虎樽,樽盖上有一只白虎,如果能在殿庭上直言进谏,就可开此樽饮酒。南朝宋代,废止了冬至庆贺礼。
隋唐春节
隋唐春节,称为元日、岁日、元正。元日是新春的节日。从唐代开始,春节被定为政府法定假日,唐开元年间《假宁令》规定,元日、冬至各给假七日。元日七天假期是年前三天、年后三天。每逢元日,朝廷照例举行早朝大典,庆贺新年。
由于早朝官员灯烛的繁盛,长安犹如“火城”。中书门下率文武百僚拜表称庆,由内臣宣答。地方诸道贺表,由礼部员外郎接受,取其中官阶最高人的贺表一通跪读进贺。民间元日合家团聚,设宴欢庆,白居易在江南与家人一道团圆度节,感受到亲情的温暖,有《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诗为证。
元日饮酒是对年轻人添岁的祝贺,同时也是对年长者的祝福。元日祈寿风俗流行。唐武宗会昌二年(842),日本僧人圆仁在长安度过春节,他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情形:正月一日,家家立竹竿,悬幡子。新岁祈长命。唐朝人日风俗沿袭六朝,剪彩戴胜十分普遍。胜是一种具有特殊信仰意义的头饰,当时的胜大多用彩帛裁剪而成。
宋
宋元明清各代,春节称为元日或元旦、新年。正旦朝会仪式依然是皇家的重要典礼。北宋东京(今开封)“正旦大朝会”隆重威风,皇帝端坐大庆殿,四名身材魁伟的武士站立殿角,称为“镇殿将军”。殿上陈列仪仗,百官皆朝服冠冕,各路举人头名也身穿官服在朝廷站班。各州进贺官员各持地方特产品进贡。宋朝的岁首朝会比唐朝更为严肃,显示着皇权的威严。
元朝
元朝学习了汉家仪制,岁首朝会亦隆重盛大。正月一日,百官待漏于崇天门下,也是夜晚五更入朝。皇帝、皇后先后入座大明殿,待司晨官报时,百官分左右从日精门、月华门进殿,分站两班,向皇帝、皇后鞠躬、跪拜。丞相上表祝赞:溥天率土,祈天地之洪福,同上皇帝、皇后亿万岁寿。
然后给皇上三进酒,教坊奏乐。接着宣读中央与地方官的贺表与礼物清单,僧人道长、耆老、外国蕃客依次进贺。礼毕,大会诸王、宗亲、驸马、大臣在殿上赐宴。元朝帝王继承了中华岁首朝会大礼之仪,在盛大的新年庆典中显示太平气象。
明朝
明代建国之初崇尚俭朴,对朝会之礼不大讲究,朝会只是例行公事,在国家生活中没有多大影响。人们元日匆忙上朝、退朝,而朝官私下的民间交往显得更热闹。即使在皇宫,人们看重的也不是朝仪,而是日常的节俗活动]。
清朝
清代非常重视过年,宫廷过年十分奢华,先是百官入殿跪拜,后有授茶仪式、歌舞表演、杂戏演出,最后以韶乐结束。如遇到皇帝大寿正庆或十年国庆,要“特行宴礼”,仪式和内容更加盛大和丰富。
近代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建立民国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官方节日与民间传统节日出现分离,春节在公共社会中的地位时常发生变化,当然民间社会仍一如既往地享受着自己的传统节日。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正式通电各省,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后,继续推行新历。在中国出现了两种历法体系,一种是官方推行的西洋阳历体系,作为公共行政、执法、国际交往的时间标准;一种是传统社会的阴阳合历体系,人们习惯沿用,服务于农时与日常社会生活。民国初年,政府虽然强力推行新历法,但也考虑到民众生活需要,采取调和折中的方式。
1914年1月,北京政府内务部在致袁世凯的呈文中提出:拟请定阴历(农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凡我国民均得休息,在公人员亦准给假一日。袁世凯批准了该呈文。由此,传统农历新年岁首在官方意义上正式被易名为“春节”,传统的元旦、新年名称被安置在公历1月1日。而一般百姓并不理会公历元旦,仍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新年。中国社会出现了两个新年,一是“民国新年”公历元旦,一是“国民新年”农历春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于1949年9月27日作出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会议又通过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其中分别规定了春节和元旦等法定假日的放假日期。春节作为农历新年的名称更广泛地在全国使用,于是一年之中出现了两个新年:公历新年元旦和农历新年春节。
时间设定
中国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北斗七星循环旋转,与时节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北斗七星是北半球(中国位于北半球)的重要星象,斗转星移时北半球黄赤交角其附近相应地域的自然节律亦在渐变,因此成为了人们判断时节变化的依据。
时期 | 日期设定 |
---|---|
上古时代 | 岁纪摄提,即干支纪元法。北斗七星的斗柄从正东偏北为起点,顺时针旋转一圈谓之一岁(摄提) |
夏商周 | 夏历正月在孟春,商历正月在冬十二月,周历正月在冬十一月(阴历) |
汉朝初期 | 沿用秦历(颛顼历) |
汉武帝太初元年 | 天文学家唐都、落下闳、邓平等人制订了《太初历》,将冬季十月一日为岁首改为以春季一月一日为岁 |
汉朝以后 | 王莽篡汉后,规定十二月朔日为岁首,是为殷正。魏明帝曹叡也一度改为殷正。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采用周正。此后历代又改用夏正,以一月朔日为岁首 |
辛亥革命以后 | 逐渐改用公历纪年,后来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 |
1913年7月 | 袁世凯批准以正月初一为春节,同意春节例行放假,1914年起开始实行 |
1949年9月27日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采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夏历正月初一仍称“春节” |
1970年以后 | “夏历”改称为“农历”(阴阳合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