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儒艮拆分为汉字:
儒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儒字字源来历,儒字演变
指读书人:~生。腐~。通~(指博识多闻的大学者)。~林(儒者之林,旧指学术界)。~雅(读书人所具有的温文尔雅的风貌)。中国春秋战国时代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一个学派:~家。~教(即“孔教”)。~士。~术。~学。古同“懦”,懦弱。……
艮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艮字字源来历,艮字演变
1. 艮 [gèn]艮 [gèn]八卦之一,代表山。古代指时辰:“若依然葬书,多用乾、~二时,并是近半夜,此即文与礼违。”指东北方:~维。姓。……
查询词语:儒艮
汉语拼音:rú gèn
哺乳动物,全身灰褐色,腹部色淡,无毛,头圆,眼小,无耳壳,吻部有刚毛,前肢作鳍形,后肢退化,母兽有一对乳头。生活在海洋中,吃海草等。俗称人鱼。
儒艮,是海牛目儒艮科儒艮属哺乳动物。儒艮体形似鲸,呈纺锤形,身体肥圆;无明显颈部,眼小,无背鳍,鳍肢胸鳍状;体肤全由肥厚皮肉组成;背部深灰色;全身有稀疏细软短毛。雄性门齿略外露。儒艮因其哺乳时用前肢拥抱幼仔,头部和胸部露出水面,宛如人在水中游泳,也被称为“人鱼”。
儒艮分布于中国北部湾的广西沿海等地,在非洲东部、日本、印度、太平洋沿岸海域也均有分布。生活于热带和热带性浅海水域,多在沙泥底质多青苗、海藻的浅海滩涂生活,可进入河口,但不在淡水中栖息。儒艮喜成群活动,行动缓慢,性情温驯,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对冷敏感,易染肺炎而亡。儒艮以海藻、水草等多汁水生植物为食,如海韭菜、蕨藻、喜盐草和茜草等。儒艮妊娠期1年,每产1仔,平均寿命可达78年。
儒艮资源的减少与近海海水污染、滩涂围垦以及过度捕捞有着密切的关联。儒艮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收录,列为易危(VU)。在2021年2月,儒艮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中国在广西合浦建有儒艮保护区一处,并加强沿海环境综合整治,禁止非法捕捞。
He wished to penetrate the mystery of that submarine combat, and to ascertain what monster could have given the dugong so strange a wound.
他打算揭穿那场水底战斗的秘密,证实一下究竟是什么怪兽使儒艮受到这么奇怪的创伤。
Both are related to the elephant, although the giant land animal is not at all similar in appearance or behavior.
儒艮与海牛与大象有关,尽管大象,这种生活在陆地上的巨型动物并不是所有的外观或行为都与儒艮想类似。
Dugongs spend much of their time alone or in pairs, though they are sometimes seen gathered in large herds of a hundred animals.
儒艮有很多时间是单独生活或成对生活的,尽管有时我们也会看到它们成百地聚集为巨大的动物兽群。
What could the amphibious creature have been, who, by this terrible blow had destroyed the formidable dugong?
究竟是什么两栖动物进行了骇人的袭击,把凶猛的儒艮咬死的呢?
Dugongs are now legally protected throughout their range, but their populations are still in a tenuous state.
儒艮目前在整个范围内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其数量仍然处于贫乏的状态中。
Some believe that dugongs were the inspiration for ancient seafaring tales of mermaids and sirens.
有些人认为,儒艮是为古代美人鱼和塞任(siren)【1】航海故事的启示。
Herds of dugongs or sea cows -- some of which can reach three metres long -- ply the coastal waters, grazing on sea-grass.
嚼着海草的儒艮(又叫海牛)群在海边的水里层层叠叠,它们有的可达三米长。
Dugongs are now protected, but their population status remains precarious.
如今,儒艮已经被保护起来,但是它们的数目情况还是危险。
Dive with the Sharks at the Underwater World and meet a world of sea creatures including the rare dugong , or sea cow.
在海底世界和鲨鱼一同潜水,与稀有的儒艮或海牛等海洋动物相遇。
儒艮(学名:Dugong dugon)嘴吻向下弯曲,其前端成为一个长有短密刚毛的吻盘。鼻孔位于吻端背面,具活瓣。尾叶水平位,其后缘中央有一缺刻。浆状的鳍肢无指甲。无鼻骨;前颌骨显著扩大并急剧地下弯,下颌骨联合部相应地延长并急剧地下弯。每侧上、下颌各有3枚前臼齿和3枚臼齿。
主要分布于西太平洋及印度洋,喜水质良好并有丰沛水生植物之海域,定时浮出海面换气。因雌性儒艮偶有怀抱幼崽于水面哺乳之习惯,故儒艮常被误认为“美人鱼”。自四千年前起,人类便开始对儒艮的捕杀,食肉榨油,骨可雕物,皮可制革,迄今儒艮数量已极为稀少。
鉴别特征
嘴吻向下弯曲,其前端成为一个长有短密刚毛的吻盘。鼻孔位于吻端背面,具活瓣。尾叶水平位,其后缘中央有1个缺刻。 桨状的鳍肢无指甲。
形态
最大体长3.3米,成体平均长约2.7米。体纺锤形,身体的后部侧扁。皮肤较光滑,有稀疏的短毛。头部较小,略呈圆形。上唇略呈马蹄形。嘴吻弯向腹面,其前端扁平,称为吻盘。通过吻盘的侧缘和后缘可以抓住植物送入口中。两个阀门状鼻孔靠近在 一起,位于吻端背面,可以在潜水时露出水面呼吸。潜入水中时,鼻孔被活瓣关闭。眼小。无耳廓,耳 朵很小。鳍肢短,约为成 体体长的15%,梢端圆,无指甲。尾叶水平,略呈三角形,后缘中央有1个缺刻。胸部每侧有 一个乳房,乳头位于鳍肢后方的腋下。睾丸在腹腔内。雄性的生殖孔位在远后方,很接近肛门。成体背面灰白,腹面稍浅。幼体呈淡奶油色。许多年老个体的皮肤有大面积无色素区域,并有许多疤痕。
头骨坚实,前颌骨显著扩大并急剧地下弯,下颌骨联合部相应地延长并急剧地下弯。上颌骨在前颌骨下方,较小。无鼻骨。一对额骨位于鼻腔后方。顶骨合并,无间顶骨。在头骨 背面,含有鼻孔的腔向后伸展到眼眶的前缘之后。雄性的前颌骨比雌性的厚实。幼体具2对很 小的乳门牙,它们被吸收而不萌出。在雄性,恒齿中的后上门齿形成獠牙,乳门齿在獠牙萌 出时消失。在雌性,小而被部分吸收的乳门齿可存留约30年。后上门齿(獠牙)在两性都发 育形成,但只在雌性和少数老年雌性萌出。雄性的獠牙约在12-15岁时萌出,长可达15厘 米。儒艮的2-3对乳门齿和1对乳犬齿是痕迹状的,除獠牙外,只有臼齿是有功能的齿。前臼齿的乳齿在出生时萌出,但很快脱落,齿槽随后封闭。臼齿随年龄增长依次长出,最后在每侧上、下颌只有第二臼齿和第三臼齿(偶有第一臼齿),它们有齿髓腔,终生继续生长。
齿式:=10~14(枚)
椎式:C7,T17~19,L4,S3,Ca28~29=59~62(枚)
(C:颈椎,T:胸椎,L:腰椎,Ca:尾椎)
儒艮 | 斯特拉大海牛 |
---|---|
最大体长3.3米,成体平均长约2.7米。体纺锤形,身体的后部侧扁。 | 斯特拉大海牛身躯庞大,体长达7~8米,重达3~4吨,是海洋里的第二大哺乳动物。 |
濒危。 | 自1768年灭绝。 |
儒艮为海生草食性兽类。其栖息地与水温、海流以及作为主要食品的海草分布有密切关系。多在距海岸20米左右的海草丛中出没,有时随潮水进入河口,取食后又随退潮回到海中,很少游向外海。
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饱食后除不时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40米深的海底,伏于岩礁等处静候,从不远离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对海温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对冷敏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易罹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
喜成群活动,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虽然常单独行动,但也会组成6头左右的小群体,有时会达数百头以上。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从不远离海岸。行动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时2海里左右,在逃跑时也不过5海里。一般每1至2分钟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时会潜水达8分钟以上。上浮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 面,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旋转1圈。一般而言每天会游动25公里左右的距离。
食性:儒艮仅摄食海床底部生长的植物,深度约在1到5米左右,以多种海生植物的根、茎、叶,与部分藻类等为食,常会吃掉整株植物。它们不会使用门牙来咬断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来摄食。有时它们会留下一条啃食过的痕迹,当退潮时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见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会进食,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多半在晚上觅食。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摄食上。觅食海藻的动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所以又有“海牛”一名。
叫声为持续的轧轧声或更高的尖锐声,类似海牛。已知鲨鱼、虎鲸与鳄鱼偶会捕食儒艮。
儒艮的分布区跨居37个以上的国家。
国外分布:国外不连续地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的热带及亚热带沿岸和岛屿水域,以及海湾和海峡内的水域,北至琉球群岛,南至澳大利亚中部沿 岸,西至东非。
国内分布:南海:广西(防城港竹山港、合浦县对达港)、海南(东方市港门湾、 白马井洋浦港、澄迈县东水港),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和阳江市在20世纪70年代及台湾省南部 在30年代曾有儒艮的记录。
BBC组织的科考队前往莫桑比克巴扎鲁托群岛,在距离海岸9英里的位置,发现了大量的儒艮。
儒艮性成熟的年龄在9龄或9龄以上,雄性在9-15龄达到性成熟。雌性在10-17年时怀第一胎。在繁殖时期,一头雌性儒艮被 几头雄性追逐,然后进行交配。妊娠期约13个月,每胎产1仔。新生的儒艮体长为1-1.5米,重约20公斤。幼仔的哺乳期18个月左 右。前后两次产仔的时间间隔约3-7年。
在整个分布区内,它们都曾遭到人类的捕杀,它们的栖息地则因沿岸的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破坏。除在澳大利亚外,在大多数地区的儒艮数量已急剧下降,只剩下一些相互分隔的接近绝灭的种群。世界上现存的儒艮大部分在澳大利亚北部沿岸,据航空调查估算,那里约有85,000头儒艮。。如今,大多数国家都对儒艮实行法律保护,只有澳大利亚北部岛屿和巴布亚新几内亚西部的土著仍允许捕猎儒艮。但即使是受到保护的地区,仍有一些儒艮死于盗猎以及渔具和防鲨网的误杀。
在中国的发现记录:
1955年5月,寿振黄等收购了北部湾捕获的一只雄性儒艮骨骼,并记录研究。
1958年12月23日至1959年1月3日,海南省澄迈县东水湾共捕获儒艮23头。
20世纪50-70年代,在广西、广东、海南沿岸都有搁浅的儒艮被发现,也有一些个体被捕获,至少有120头被捕杀。
20世纪70-80年代中期,陆续有搁浅的儒艮被发现,也有一些个体被捕获,至少有12头被制成了标本。
1996年和1997年各有一头儒艮在保护区内被炸死,1997年11月王丕烈等在广西合浦沙田保护区调查时发现3头儒艮。
2000年,周开亚等在北部湾海域考察时发现5头儒艮。
2000年的调查表明,北部湾儒艮的数量比20世纪70年代已显著减少。
2002年3月沙田村渔民发现5头儒艮,从2000到2004年的调查发现每年都能发现2-5头儒艮。
2004年和2005年,海南师范学院和日本北海道大学、琉球大学的学者都试图在海南东部和西部海域寻找儒艮,却一无所获。
2008年6月文昌市东郊发现一具儒艮尸体。
2022年8月24日,阿联酋《国家报》文章认为:儒艮被宣布在中国功能性灭绝。
保护级别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
列入《2000 IUCN 受胁物种红色名录》中,被列为易危(VU)等级。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濒危等级: 濒危(E)。
2021年2月,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一级。
2022年12月,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保护区
198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广西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艮自然保护区;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境内,海岸线全长19.6km,地跨合浦县山口镇,沙田镇辖区,具体界线坐标 (21°30.00′,109°38.50′)、(21°30.00′,109°46.50′)、(21°18.00′,109°34.50′)、(21°18.00′,109°44.00′)四点0m 等深线以下的海域内,面积350 km ,主要保护对象为儒艮、中华白海豚、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和海草床、红树林生态系统及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区是我国极危物种野生动物儒艮的主要栖息地,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唯一的儒艮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