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行状热度:626

词语行状拆分为汉字:

行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行字字源来历,行字演变

1. 行 [háng]2. 行 [xíng]行 [háng]行列:字里~间。罗列成~。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步行的阵列。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行业:同~。各~各业。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

状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状字字源来历,状字演变

形容,样子:~貌。奇形怪~。情况,情形:~况。病~。现~。叙述,描写:~语。~其事。写情~物。旧时叙述事件的文辞:行~。诉~。供~。特种格式的凭证:奖~。委任~。……

 

查询词语:行状

汉语拼音:xíng zhuàng

近义词:事业事迹奇迹

词语行状基本解释

旧时死者家属叙述死者世系、籍贯、事迹的文章,多随讣闻分送亲友。

词语行状详细解释

  1. 履历;事迹。

    《汉书·高帝纪下》“遣诣相国府,署行、义、年”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苏林 曰:“行状,年纪也。”《后汉书·李善传》:“时 钟离意 为 瑕丘 令,上书荐 善 行状。”《晋书·刘弘传》:“臣輒以 勃 为 归乡令 , 贞 为 信陵令 。皆功行相参,循名校实,条列行状,公文具上。” 宋 陈善 《扪虱新话·孔子曾子之说》:“ 孔子 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此 孔子 未死前自作行状也。” 鲁迅 《呐喊·阿Q正传》:“ 阿Q 不独是姓名籍贯有些渺茫,连他先前的‘行状’也渺茫。”

  2. 文体名。专指记述死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和生平概略的文章。也称状、行述。

    唐 李翱 《百官行状奏》:“凡人之事迹,非大善大恶,则众人无由知之,故旧例皆访问於人,又取行状諡议,以为一据。” 清 叶名沣 《桥西杂记·黄忠端书孝经卷》:“ 洪思 作夫人行状,言卒之日,以所临 忠端公 《孝经》,授其子 棻堂 。”

词语行状在线造句

  1. If the eruption is not straight but does not form parts of circles, it may be serpiginous.

    如果皮疹既不呈直线,也不形成部分环状,那可以称为匐行状。

  2. She wrote to Ralph and acquainted him with my conduct; this occasioned a breach between us .

    她写信告诉拉尔夫我的行状,这使我们之间有了隔阂。

  3. Snow crystals acquire their special beauty when their simple six-sided symmetry blossoms.

    当这种简单的六边对称行状发生变化时,雪晶体就拥有了它们独特的美丽之处。

  4. The influence of M. incognita on plant development and quality of leave were discussed.

    就根结线虫对烟草生育行状和品质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词语行状百科解释:

行状

读音;xíng zhuàng 行状,汉朝称“状”,元代以后称之“行状”或“行述”(也谓之“事略”)。叙述死者世系、生平、生卒年月、籍贯、事迹的文章,常由死者门生故吏或亲友撰述,留作撰写墓志或史官提供立传的依据。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唐代李翱曾为韩愈写过行状,但他在《百官行状奏》写道:“由是事失其本,文害于理,而行状不足以取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