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子胥热度:224

词语子胥拆分为汉字:

子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子字字源来历,子字演变

1. 子 [zǐ]子 [zǐ]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动物的卵:鱼~。蚕~。幼小的,小的:~鸡。~畜。~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与“……

胥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胥字字源来历,胥字演变

古代的小官:~吏。钞~。全,都:万事~备。民~然矣。蟹酱:蟹~。姓。……

 

查询词语:子胥

汉语拼音:zǐ xū

词语子胥基本解释

1.春秋楚大夫伍员的字。楚平王杀其父奢兄尚,其经宋郑入吴,助阖庐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楚国,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吴王夫差时,因力谏停止攻齐,拒绝越国求和,而渐被疏远◇夫差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江上。

词语子胥详细解释

  1. 春秋 楚 大夫 伍员 的字。

    楚平王 杀其父 奢 兄 尚 ,其经 宋 郑 入 吴 ,助 阖庐 夺取王位,整军经武。不久,攻破 楚国 ,掘 楚平王 之墓,鞭尸三百。 吴王 夫差 时,因力谏停止攻 齐 ,拒绝 越国 求和,而渐被疏远。后 夫差 赐剑命自杀,并以鸱夷革盛其尸浮于 江 上。《庄子·盗跖》:“ 比干 剖心,子胥抉眼,忠之祸也。” 汉 桓宽 《盐铁论·散不足》:“此诗人所以伤而作, 比干 子胥 遗身而忘祸也。” 唐 李白 《行路难》诗:“ 子胥 既弃 吴 江上, 屈原 终投 湘水 滨。” 明 许自昌 《水浒记·义什》:“那区区保正,真成一掷赌乾坤。效渔人纵 子胥 星奔,驱驰传信,早见马足起红尘。” 杨超 《就义诗》:“留得 子胥 豪气在,三年归报 楚王 仇!”

词语子胥在线造句

  1. 子胥正欲说出原由,忽地,外头传来一把妇女之声。原来,是专诸母亲回家来了。

  2. 但勾践的谨慎行事,使得吴王渐渐地放松了警惕,伍子胥的所有谏言也被他当作耳旁之风。

  3. 子胥说着说着,正欲行走之际,突然双腿一软,整个人又倒了下来。

  4. 子胥称第一件事就是“相土尝水,像天法地,造筑大城”。

  5. 总之,历代的专制君主们都不喜欢伍子胥这样的人,他们需要的是屈原这样的人。

  6. 句践困于会稽,乃能用二子,若先战而强谏以死之,则雄又当以子胥之罪罪之矣。

  7. 吴王阖闾当政后,非常信任伍子胥,向他请教如何成就霸业。

  8. 而此时,志得意满的夫差哪里听得进伍子胥的逆耳忠言?还故意派他出使齐国宣战。

  9. 子胥在难以活命的情况下,历经艰难,最后顺利逃亡。

  10. 子胥死后206年,和他同是楚国人的屈原,再一次被楚怀王放逐后自沉汨罗。

  11. 不出伍子胥所料,他去世后不久,越国勾践乘机举兵伐吴,将吴国都城团团围住。

  12. 子胥虽然报了仇,但是受到国人的责备。

  13. 被吴国公子光看见,认出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于是就悄悄地将他聘为门客。

  14. 子胥认为不杀勾践必留后患,夫差却不以为然,一个亡国的奴隶,是翻不起什么大浪来的。

  15. 子胥行至大江边,仰天大哭,传说一夜须发皆白。

  16. 夏日炎炎,姑苏,伍子胥走在一个小巷里。

  17. 好了好了,看过了子胥渡,我们现在应该去看看铁拐李的宝葫芦。走。

  18. 子胥的逃亡经历,是后世小说家最为津津乐道的素材,由此而衍生的故事,多到不胜枚举。

  19. 至如子胥,吴之宗臣,与国存亡者也,去将安往哉?百谏不听,继之以死可也。

  20. 在美国,黑奴的后裔都当上总统了,并没有出现伍子胥鞭尸的事情!

  21. 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伍子胥的辅佐下日夜勤兵。

  22. 这下更激怒了夫差,他派人把伍子胥的尸首投入江中。

  23. 专诸似乎为伍子胥感到雀跃不已。

  24. 姑苏破城之日,勾践率大军在伍子胥自刎之地向其致敬。

  25. 端午节的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

  26. 《吴越春秋》记载,当时楚国发了通缉令捉拿伍子胥,还派兵追赶。

  27. 但是,苏州人说,端午节其实最早祭奠的是伍子胥

  28. 子胥劝说吴王,切不可相信勾践。

  29. 子胥内心十分痛苦,说:“我就像一个行路的人,天已经晚了,而路途还十分遥远,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30. 那伍子胥跟这个渡口有什么关系呢?

  31. 韩佳:胥是一个人的名字,就是指伍子胥。渡就是指渡口。

  32. 国恨家仇满襟怀,伍子胥可不愿坐以待毙。

  33. 楚平王逼伍奢写信给他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骗来京城,一起除掉。

  34. 子胥一再阻拦意欲北进做霸主的吴王,最终却被夫差赐死。

  35. 子胥逃到吴国后,就在吴国的街头行乞。

  36. 吴王认为伍子胥去齐国宣战,居然将自己的儿子“托孤”于齐国大臣,就是谋反!

  37. 从屈原与伍子胥的关系看端午节的起源

  38. 难论家国子胥

  39. 太宰伯嚭乘机进谗,说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