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五教热度:197

词语五教拆分为汉字:

五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五字字源来历,五字演变

1. 五 [wǔ]五 [wǔ]数名,四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伍”代):~彩。~官。~谷。~金。~代(中国朝代名,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权的时期)。~帝(中国传说中的五个帝王,通常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教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教字字源来历,教字演变

1. 教 [jiào]2. 教 [jiāo]教 [jiào]指导,训诲:~习。~头。~正。~师。~导。管~。请~。~学相长。因材施~。使,令:风能~船走。指“宗教”:~士。~主。~皇。~堂。姓。教 [jiāo]传授:~课。你~给我做。……

 

查询词语:五教

汉语拼音:wǔ jiào

词语五教基本解释

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孔 传:“布五常之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旧唐书·玄宗纪下》:“敦风劝俗,五教攸光。”

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3.唐 人对司徒的别称。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五:“五教念女早寡,不能忘情,乃召门生故吏而告之。”此指 唐 司徒 裴璩。宋 洪迈《容斋四笔·官称别名》:“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

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唐 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经。”

词语五教详细解释

  1. 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 孔 传:“布五常之教。”《左传·文公十八年》:“举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旧唐书·玄宗纪下》:“敦风劝俗,五教攸光。”

  2. 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

    《管子·兵法》:“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3. 唐 人对司徒的别称。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五:“五教念女早寡,不能忘情,乃召门生故吏而告之。”此指 唐 司徒 裴璩 。 宋 洪迈 《容斋四笔·官称别名》:“ 唐 人好以它名标榜官称……太尉为掌武,司徒为五教。”

  4. 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小教、始教、终教、顿教、圆教。

    唐 法藏 《华严经探玄记》卷一:“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此上五教,非局判经。”

词语五教在线造句

  1. 课堂内容以介绍莲园藏经阁的书为主,帮助世人了解道及五教一理。

  2. 家庭作业最迟星期五教

  3. 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

词语五教百科解释:

五教

1.五常之教。指(1)父义 (2)母慈 (3)兄友 (4)弟恭 (5)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2.古代练兵的五项内容。

3.唐人对司徒的别称。

4.佛教语。华严宗判教为五,即(1)小教 (2)始教 (3)终教 (4)顿教 (5)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