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八股热度:338

词语八股拆分为汉字:

八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八字字源来历,八字演变

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面玲珑。~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

股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股字字源来历,股字演变

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骨。~肱(亦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事物的分支或一部分(a.资金的一份,如“~份”,“~东”,“~票”;b.机关团体中的一个部门;c.其他,如“钗~”,“八~文”)。中国古代称不等腰三角形构成直角的较长的边。量词(a……

 

查询词语:八股

汉语拼音:bā gǔ

词语八股基本解释

明清科举制度的一种考试文体,段落有严格规定,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部分组成。从起股到束股的四个部分,其中都有两股相互排比的文字,共为八股。内容空泛,形式死板,束缚人的思想。现在多用来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讲演等。

词语八股详细解释

  1. 明 清 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艺、制义、时艺、时文、八比文。其体源于 宋 元 的经义,而成于 明成化 以后,至 清 光绪 末年始废。文章就四书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其所论内容,都要根据 宋 朱熹 《四书集注》等书“代圣人立説”,不许作者自由发挥。它是封建统治者束缚人民思想,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参阅《明史·选举志二》, 清 阮元 《四书文话》、 梁章鉅 《制义丛话》。

    《儒林外史》第一回:“此一条之后,便是礼部议定取士之法:三年一科,用《五经》、《四书》八股文。”后以比喻空洞死板的文章或迂腐的言论。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四:“要做出适合党老爷们口胃的八股来,大家都已经感觉着头痛。”

词语八股在线造句

  1. 系统地反思八股文在中国历史上的影响也是二十世纪以来学界的一项重要课题。

  2. 这是标准的研究生的手笔,彬彬有礼,一丝不苟,层次分明,同时也有点一般学究的八股腔。

  3. 传统社会里的论文有“八股”,当代学术论文亦不例外。

  4. 但到后来就产生了洋八股、洋教条。

  5. 他是八股科举制度的虔诚信徒,他真诚地捍卫举业,最终成为八股科举制度的牺牲品。

  6. 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

  7. “清真雅正”是清代科举八股文的衡文标准。

  8. 这种新八股、新教条,在我们许多同志的头脑中弄得根深蒂固,使我们今天要进行改造工作还要费很大的气力。

  9. 八股的第五条罪状是:甲、乙、丙、丁,开中药铺。

  10. 而写党八股的人们,却总是想写给许多人看的。

  11. 明、清两朝大致相同,考试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和试帖诗。

  12. 退八股-----飞碟球出手后往右移动。

  13. 我以为主要当从八股文取士的科举制度中去探寻。

  14. 在当代艺术的羽翼之下,从事着老八股的勾当,却一味的标榜和强调自己的正当与纯种。

  15. 三是八股科举的影响。

  16. 他8岁进私塾读书,由于所学的都是四书五经和八股文,詹天佑腻烦透了。

  17. 采用八股腘绳肌肌腱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随访研究

  18. 关节镜下采用四股和八股腘绳肌肌腱双束重建前十字韧带的比较研究

  19. 八股文长期沿用的文化机制

  20. 遥聆八股声如雷--八股文的文化学背景与文体学内涵

  21. 三股和八股聚丙烯单丝或薄膜绳索特性

  22. 清代文化政策对八股文衡文标准的影响

  23. 八股文写作理念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24. 这里叫洋八股废止,有些同志却实际上还在提倡。

  25. 从废八股到改科举:以1898年的争论为中心

  26. 试述明代前期八股文对文学的影响

  27. 清代三次废除八股文的科举制改革及其对知识分子的影响

  28. 明代八股文文体述论

  29. 八股文的文学因素

  30. 标准的八股调子

  31. 八股在我们党内已经有了一个长久的历史;

  32. 汤显祖和八股

  33. 这些八股式的文章,读起来味如嚼蜡。

词语八股百科解释:

八股文

八股文也称“时文”、“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是中国明、清两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