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佛陀热度:450

词语佛陀拆分为汉字:

佛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佛字字源来历,佛字演变

1. 佛 [fó]2. 佛 [fú]3. 佛 [bì]4. 佛 [bó]佛 [fó]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爷。~像。借花献~。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家。~寺。~老。~经。~……

陀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陀字字源来历,陀字演变

〔~螺〕一种儿童玩具,呈圆椎形,用绳绕上,然后一拉,使其在地上旋转起来,用鞭抽打旋转不停。山冈。……

 

查询词语:佛陀

汉语拼音:fó tuó

词语佛陀基本解释

梵语音译词。觉悟 者。是佛教徒对释迦牟尼的尊称。

词语佛陀详细解释

  1. 梵语Buddha的译音。或译为“浮屠”、“浮图”、“菩提”、“勃驮”等。简称曰“佛”。意为“觉”。佛教认为,凡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可为“佛陀”。佛教徒即以此作为对其教主 释迦牟尼 的尊称。

    《魏书·释老志》:“浮屠正号曰佛陀。佛陀与浮图声相近,皆西方言,其来转为二音,华言译之,则谓浄觉,言灭秽成明,道为圣悟。” 鲁迅 《准风月谈·黄祸》:“他还画了一幅图,是一个 罗马 装束的武士,在抵御着由东方西来的一个人,但那人并不是 孔子 ,倒是 佛陀 , 中国 人实在是空欢喜。”

  2. 阿弥陀佛 的省称。

    唐 寒山 《诗》之七四:“背后噇鱼肉,人前念 佛陀 。”

  3. 指佛门。

    苏曼殊 《断鸿零雁记》第五章:“默默思量,只好出家皈命佛陀。”

词语佛陀在线造句

  1. 它无内室,成千上万的半浮雕刻着大乘佛教的经文,尤其描述了佛陀的生活。

  2. 当我在说话时,注意我的话,就如佛陀本人正坐在你面前一样。

  3. 佛陀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说明这五戒,好让我们从不同的观点来了解它们。

  4. 我们的佛陀在他自己的生活中经历了什么,使得他要将这两种苦从许多大苦中总结出来呢?

  5. 觉悟对于乔达摩(佛陀)来说,就如监禁他千年的牢狱被打破了。

  6. 于是佛陀拿出一把刀子,从他自己的手臂上割下一块肉。

  7. 如果你要回到佛陀那个时代,你将不得不让大部分的人口被杀掉或者死掉。

  8. 这个晋升状态相似的印度教梵天,佛陀下降超出了的人类的人。

  9. 佛陀根据他个人的经验证悟,对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答案。

  10. 乌帕卡吉瓦卡就是那样,他听到佛陀的回答却不相信,他向佛陀扮个鬼脸,然后就继续上路。

  11. 南无。(顶礼)常用在歌曲之首句以表对佛陀、本尊或上师的尊敬。

  12. 但外在地,基督、佛陀,以及,你知道,诸如此类的一切。

  13. 佛陀完美的比例,高尚的身体形态,代表佛陀十种品质或者力量之一。

  14. 它曾经是一座佛教寺庙,在大约七百年以前变成了一座印度教寺庙,人们在原来放佛陀的地方换上了一尊印度教神像。

  15. 从这点来看,佛陀所说的“不可说”这个词就是相当于现代科学的极限这个词。

  16. 没有这头脑,没有人能够希望被佛陀认可,而因此没有资格修习密教。

  17. 那里有一座古老的村落,或许年代比佛陀还要久远,有许多圣坛和朝圣者们可以借宿的地方。

  18. 卫塞节是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佛降生人间之日,佛陀在娑婆世界修证出一条智慧圆满光明的解脱之道。

  19. 佛陀教导,没有所谓的灵魂,而认为所有生命是短暂的,都永远成为的状态中。

  20. 尊者阿迦曼:我永远控制着我的心意,以免违反了佛陀的禁令,不论是二二七或任何其它的。

  21. 佛陀的教导为我们指出了觉悟的唯一道路,而且那不是仅作学术立场研习即可的一门学科。

  22. 佛陀来到这世上并不是要建立另一个宗教或另一尊神。他是一位觉者。

  23. 否则,佛陀要么将佛塔降下来,要么将你升上来。

  24. 然后,恶魔以其心而知道佛陀的想法,向佛陀怂恿以正法统治。

  25. 从而,这样的传说在进行着,佛陀一年回归一次,向世界祝福,通过救世主来传送更新的灵性生命。

  26. 曾是佛陀最喜爱的休憩处,现在成了一个大公园。这是释迦牟尼往年洗澡沐浴之处。

  27. 佛陀坐在恒河边的树下讲完这部经。

  28. 一位法国妇女在学了方便法后,兴奋地说她看到了耶稣和佛陀

  29. 如你们所知,你们认为我是世尊,我是唯一的佛陀,也是你们的导师,就在这安坐。

  30. 佛陀的的外貌与尺寸是会腐朽的,有一种世间的观念:它们描绘了天体的理想图像。

  31. 因此,希望诸位下决心去真参实修,这样才能如实真知,而当你了悟之后你对佛陀的教导就会确信无疑。

  32. 当时,佛陀正好经过此处,听到他的声音,于是立即弯下身为他捡起针来、并且替他穿线。

  33. 从这一点开始,地心第四密度的任何提升均在光明地球梦想中发生,就象佛陀提升一样。

  34. 当他终于使他们相信他这时已得到正觉以后,他们就称颂他是佛陀

  35. 富翁此时才真正体会了佛陀的教诲,放下了心中的烦恼。

  36. 得具大智慧之后,佛陀面临着抉择:是进入极乐世界,还是放弃天堂,在尘世间奔走,宣扬大法。

  37. 『布施』巴利语为dana,音译为檀那,修布施在佛陀的教导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38. 戈弗雷·希金斯在他的Anacalypsis里,讨论了佛陀在一个皇家花园里撬开一个塔后,被当作一个罪犯,钉在十字架上了。

  39. 有一些是作为佛陀言论的介绍而其它的被证明是散文叙事诗。

  40. 佛陀作为最后一次提升,受制于最严重的面纱而创造了最大的不完全提升。

  41. 大圣人进入了涅磐并且佛陀的太阳,陷入了大地。

  42. 因此,佛陀又从他的手上割下一块肉,但是已经快切到骨头了,肉更少了。

  43. 佛陀用这个字组是特指布施的内在美德,是这种内在之德才能使布施相应于解脱圣道。

  44. 难道佛陀没有在与尼尔的书里说,要与神为友?

  45. 佛陀的业力必须被释放,好要回足够多人类的力量来进行人类物种的集体提升。

  46. 我们现在的一切,都是过去思想的结果。佛陀

  47. 佛陀好比是一位对治人类精神疾症的医者。

  48. 另一方面,佛陀教义的精要就是要看清楚“事物的本来面目”,我们称之为“正见”。

  49. 我要再强调一次,佛陀没有教我们闭著眼睛坐禅,因为这样做不会有什麽结果。

  50. 真正的佛陀祖先现在由于其生命记录的恢复而正在恢复提升信息的过程中。

  51. 正如佛陀所说的,执著盖覆佛性,而「自我」的观念则是最恶劣,最根深蒂固的一种执著。

  52. 据说这张照片是由一位澳洲人士摄于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成道的菩提树下。

  53. 最妙的部分来了:据亚历克斯贝洛所说,佛陀的计算结果一个原子的大小与实际非常接近!

  54. 对于在家人,佛陀认为取之有道的财富与财务安全是快乐的正当来源。

  55. 佛陀从没有建立或教导过任何宗教、或主义。

  56. 但是,依照佛陀的说法,培养与获得喜悦的最好方式之一是——过著持戒的生活。

  57. 呼吸意识就是如此这般被佛陀使用来当作一种方法,一种越来越接近中心的方法。

  58. 佛陀时代的觉者和我们没有两样,都是从平凡与迷惘开始。

  59. 佛陀临终前,人们要求他讲述成为圣人的秘诀,他坦率地说:“因为我头脑清醒”。

  60. 佛陀由大悲所成,这也是释迦牟尼佛尽力帮助大众的原因。

  61. 不要等待鬼神会给你这些东西,甚至也不要期待佛陀把它们赠送给你。

  62. 但是,佛陀在对自己的弟子讲解时,更多地用涅槃的形象作为自由的象征。

  63. 如果说佛陀已经进入了涅磐或者大般若涅磐,这是同样的。以通常的语言来说他死了。

  64. 佛陀慈祥地说,“告诉我你想吃什么,我都会给你。”

  65. 那个“真法”,就象佛性和佛陀他自己,就是,事实上,神秘的。

  66. 但你必须了解乔达摩·佛陀生活的那个时代,两千五百年前,这个国家仅仅只有两千万的人口。

  67. 佛陀的教导被标举为『来见(ehi-passiko)』,意思是邀请你『来见』,而不是邀请你『来信』。

  68. 首先,他承认早期的佛教经典的地层并且因此直接建立了一条由佛陀阐述的道路。

  69. 佛陀,在追随他一生的大弟子舍利佛死去的时候,感到生命是空虚无味的。

  70. 佛陀藉著培育信念,精进、念住、定力、明辨,尝得觉悟之果。

  71. 不像佛陀、默罕默德和其他宗教领袖,基督教徒相信他们的弥赛亚——救主耶稣,至今仍然存活。

  72. 佛陀就跟他说:「他们不会感恩,说不定还会骂你喔!」

  73. 但阿罗汉(佛陀)则不分日夜,光明普照。

  74. 最后,佛陀说:“提婆达多,如果您试图分裂僧团您将获得邪恶的果实。”

  75. 我深深感谢佛陀与我们分享他觉悟的佛法。

  76. 据说佛陀曾经这样说过,假如你能够持续意识到你的呼吸,即使只是一小时的时间,你就已经成道了。

  77. 这张照片展示一个精神非二和法空的讨论,佛陀思想教学的重要原则。

  78. 不过,你若是坚守戒律界定的标准,那麽如佛陀所言,你就给众生提供了无量的安稳。

  79. 对现今坚守神圣佛陀教诲的人,这种文化和两代人的分歧是一个重大挑战。

  80. 佛陀不鼓励徒劳无益地穷究一些不能解脱苦恼的推测性问题。

  81. 佛陀那么大的神通,尚且菩萨低眉,你凭什么傲视一切!

词语佛陀百科解释:

佛陀

佛陀简称“佛”,意为“觉悟者”。佛陀包含了“断”、“证”、“功德”、“四身”、“五智”。 相传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降生了一位王子,名叫悉达多,后来出家修道,成了无上智慧的彻悟者,也成了无量功德的圆满者,无上的究竟者,所以称为“无上正等正觉”的佛陀。 佛陀示现完成无上的佛果,以身示范,鼓励有志学佛的人们及时以此人间的肉身追求无上的佛果。佛陀修行的程序和仪式都很繁琐、艰辛,修行者要明白苦、行、集、道“四圣谛”,做到“十善业道”,结下“十二因缘”,经过六度、六波罗蜜,成为大慈大悲的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