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发擿热度:189

词语发擿拆分为汉字:

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发字字源来历,发字演变

1. 发 [fā]2. 发 [fà]发 [fā]交付,送出:分~。~放。~行(批发)。放,射:~射。百~百中。焕~。表达,阐述:~表。~凡(陈述某一学科或一本书的要旨)。阐~。散开,分散:~散。开展,张大,扩大:~展。~扬。打开,揭露:~现……

擿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擿字字源来历,擿字演变

1. 擿 [tī]2. 擿 [zhì]3. 擿 [zhāi]擿 [tī]挑出:“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巢探卵,弹射飞鸟。”挑剔;指摘:“伏闻诸典校~抉细微,吹毛求瑕。”指使:“卫将军(王)商密~永令发去。”揭发:发奸~伏(揭露隐秘罪恶)。搜索……

 

查询词语:发擿

汉语拼音:fā tī

词语发擿基本解释

1.亦作"发摘"。

2.揭发;举发。

3.犹阐发。

4.犹启发﹐开导。

词语发擿详细解释

  1. 亦作“ 发摘 ”。揭发;举发。

    《后汉书·韩棱传》:“ 棱 发擿姦盗,郡中震慄,政号严平。”《隋书·裴蕴传》:“拜京兆赞治,发擿纤毫,吏民慑惮。” 宋 苏舜钦 《论五事》:“苟无讼端,莫肯发摘,知者或欲陈告,又非干己。”《清史稿·高宗纪二》:“甲戌,以 张广泗 发摘逆犯 魏王氏 、 刘奇 等,予叙。”

  2. 犹阐发。

    《梁书·韦叡传》:“第三子 稜 ,尤明经史,世称其洽闻。 叡 每坐 稜 使説书,其所发擿, 稜 犹弗之逮也。”《南史·梁鄱阳忠烈王恢传》:“幼聪颖,七岁能通《孝经》、《论语》义,发擿无遗。”

  3. 犹启发,开导。

    《新唐书·李峤萧至忠等传赞》:“ 力士 诚腐夫庸人,不能发擿天子之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