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谷子热度:1117

词语谷子拆分为汉字:

谷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谷字字源来历,谷字演变

1. 谷 [gǔ]谷 [gǔ]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或指两山之间:山~。河~。喻困境:进退维~(进退两难)。庄稼和粮食的总称:五~。百~。粟的别称,亦指稻的子实:~物。~米。稻~。姓。……

子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子字字源来历,子字演变

1. 子 [zǐ]子 [zǐ]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女。~孙。~嗣。~弟(后辈人,年轻人)。植物的果实、种子:菜~。瓜~儿。~实。动物的卵:鱼~。蚕~。幼小的,小的:~鸡。~畜。~城。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弹(dàn )。棋~儿。与“……

 

查询词语:谷子

汉语拼音:gǔ zi

词语谷子基本解释

  1.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子条状披针形,有毛,穗状圆锥花序,子实圆形或椭圆形,脱壳后叫小米,是我国北方的粮食作物。也叫粟(sù)。

  2. 谷子的没有去壳的子实。也叫粟。

  3. 稻的没有去壳的子实。

  4. 谷子,英文“Goods”(商品)的谐音。即漫画、动画、游戏、偶像、特摄等版权作品衍生出的周边产品,属于二次元相关产品。包括海报、徽章(吧唧)、卡片、挂件、立牌、手办、娃娃等。

词语谷子详细解释

  1. 即粟。粮食作物的一种。子实去壳称小米。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梬枣杨梅”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张揖 曰:“杨梅,其实似穀子而有核,其味酢。”

  2. 稻及稻的没有去壳的子实。

    沙汀 《幺木匠的故事》:“哪家谷子一亩田打了多少,哪家黄豆瞎了,全都一目了然!”

词语谷子在线造句

    • 一只蚂蚁拖出夏天贮存的一些谷子来晒。

    • 这些都是陈芝麻烂谷子了。七十年代真正的新鲜玩意儿是局域网(thelocalareanetwork,LAN)。

    • 我们那时的谷粒比今天的谷粒大,出粉多,可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谷子

    • 那我也可以对一年来买一次我们谷子的那个磨坊主大谈其爱啦。

    • 七位仙姑送给他谷子一碗,嘱咐每天只要煮一粒,就可当作一天的口粮。

    • 在我们老家有“望火把”的说法,说的是在火把节的时候谷子开始零零星星的抽穗。

    • 我们曾经播种、收获和打谷的谷子,就正好是这样的粮食。

    • 一只饿得半死的蚱蜢恳求蚂蚁给它一口谷子来维持它的生命。

    • 本产品用于大豆、小豆和谷子、小麦、水稻等作物脱粒。

    • 由于这种谷子种得早,如果春天雨水再好一些,六月初就长得齐腰深,秀出穗了。

    • 而董宝回家后,把一碗谷子全煮了,变成一座饭山把董宝压在山下。

    • “我见到这样好的粮食以来,已经有很久的时间了,”说着,他把谷子咬了一口,品尝起来。

    • 当你和亲近的朋友吵嘴的时候,就事论事,不要扯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 谷子、草籽、药材籽等做成的山水、人物、花鸟画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 像这样得谷子,在我们那个年代到处有种。

    • 相反,对于高密度种植下的谷子,由于繁殖分配的增加,产量损失得以避免。

    • 结果表明:保水缓释肥料能改善谷子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谷子产量。

    • 偶尔捡些陈芝麻烂谷子的琐事说说,我听得无趣,她也说得索然。

    • 当你和你亲近的朋友吵嘴的时候,试着就事论事,不要扯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

    • 优质谷子品种要符合食味品质、商品品质和营养品质三项指标标准。

    • 结果表明,谷子感染黑穗病后,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增强。

    • 黄土丘陵区梯田谷子养分循环特征与生产力关系的研究。

    • 近年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的生物技术为谷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思路,且提供了新的手段。

    • 农业以粮食生产为主,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

    • 优质谷子品种要与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配套,才能实现优质高产。

    • 我年轻的时候,就是依靠这种谷子生存,并用以抚养他人。

    • 华北平原大多是褐色土壤,土层深厚,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等。

    • 采用有性杂交的手段是培育优质谷子品种最有成效的育种方法之一。

    • 村民是自耕自足的农民,种植玉米、谷子、南瓜,也养鸡。

    • 这类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和其他谷物,不包括豆类和薯类作物。

    • 民间以为正月初三位谷子生日,这一天祝祭祈年,且禁食米饭。

    • 此时,稻子、小麦和谷子等庄稼也已开镰收割。

    • 根据多年研究结果,阐述了谷子体内外水分交换、体内水分状况及水分平衡。

    • 除此之外,他在片中设置的人物和情节也都是过去那些灾难片用过的陈芝麻烂谷子

    • 爸爸把碗柜放在马车的座位下面,又在柜子前放了满满一口袋的谷子作为马的食物。

    • 弯弯曲曲小路上三三两两扛谷子的全是来鸡场的人。

    • 就有限供水条件下谷子,春小麦的耗水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 研究了不同类型肥料对谷子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糙米、燕麦、谷子等多种被认为是基于均衡饮食。

    • 赤峰地区谷子品种演变过程及昭谷一号衍生品种分析。

    • 谷子不是现在我们吃的玉米,但撒哈拉米,黄酒。

    • 一天,阿凡提看见巴依又把鸡放出来,去吃穷人的谷子

    • 其他的包括高粱,谷子,块根和块茎,从犁中得到的利益更少。

    • 谷子新品种“龙丰谷”高产栽培技术

    • 谷子品种对粟锈病的抗性鉴定研究。

    • 谷子被卸载到中密苏里州能源厂,一个乙醇厂。

    • 听起来这像是批判种辛勤耕耘谷子和豌豆的农民,但若读完本文,你会发现其实是同情他们。

    • 这种谷子播种早,农民喝了大年五更的饺子汤,就上山刨地种谷子

    • 亲戚的谷子没了,乡亲们再从家里背来。

    • 禾场必满了谷子,酒醡与油醡必盈溢新酒和新油。

    • 我们称水稻做稻谷或谷子,和北方旱地里的谷子不一样。

    • 和先辈一样,提提卡卡湖附近的女性还是用手扬谷子

    • 县内现有耕地36.56万亩,主要农作物以小麦、谷子、玉米、薯类和豆类为主。

    • 珍珠谷子是种植在非洲和亚洲最炎热、最干旱地区的谷物,为获取粮食和草料。

    • 农夫撒谷子喂鸡。

    • 那个农民把谷子撒在院子里喂鸡。

    • 当然了,也会有一些批评的声音会说,“运动员就这样被买来卖去么?他们是谷子?还是牛?”

    • 全县有耕地81.4万亩,农作物以谷子、玉米、土豆、高粱、黍子、莜麦、小麦为主。

    • 刨海地种谷子,先撒种,然后刨。

    • 麻袋里装满了谷子

    • 在佩里哈山脉,一些土地种植玉米,另外的种着谷子

    • 母鸡在啄食谷子

    • 大海中得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 应用RAPD标记对19份国内不同生态区的谷子品种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

    • 大田用5TL--175型大豆、谷子脱粒机,年需量在万台左右,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谷子已种上了。

    • 为了你的未来,为了你的安全,我们不能再一直把谷子送到你的嘴边,除非我们永远把你像鸟一样关在笼里。

    • 我们要采购农业作物,如谷子,加纳利草,鸡豌豆,芥菜农业和农业为基础的产品和商品。

    • 间作甘蓝和间作谷子水分利用效率较单作处理来说均有所降低。

    • 我们来这里是要修学佛法,所以希望诸位能使自己成为一种稻谷——那种饱满且肥厚的谷子,只要它们一播种下去就很容易发芽;

    • 没有食物,他尝试着打猎,种谷子,驯养山羊,晒野葡萄干;

    • 谷子几种农艺性状基因染色体定位及连锁关系的初步研究

    • 你可曾经购买,或者在你的地里种过这样的谷子吗?

    • 环境条件对谷子化控间苗技术的影响

    • 胞质抗除草剂谷子发育及与敏感型常规品种的差异

    • 谷子种质资源与繁育技术的探讨

    • 谷子精密播种机性能检测方式研究现状与趋势

    • 谷子不同类型品种生育后期物质生产与转运

    • 宁南半干旱地区谷子微集水种植技术研究

    • 河北省谷子生产变化和生产优势

    • 要写出好文章,必须真正做到陈谷子,烂芝麻。

词语谷子百科解释:

谷子概述

谷子(学名:Setaria italica):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一年生草本;秆粗壮、分蘖少,狭长披针形叶片,有明显的中脉和小脉,具有细毛;穗状圆锥花序;穗长20~30厘米;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级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0.1c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黄色,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黄色。去皮后俗称小米。粟的稃壳有白、红、黄、黑、橙、紫各种颜色,俗称“粟有五彩”。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

谷子形态特征

谷子须根粗大。秆粗壮,直立,高0.1-1米或更高。叶鞘松裹茎秆,密具疣毛或无毛,毛以近边缘及与叶片交接处的背面为密,边缘密具纤毛;叶舌为一圈纤毛;叶片长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10-45厘米,宽5-33毫米,先端尖,基部钝圆,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

001.jpg

圆锥花序呈圆柱状或近纺缍状,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间断,长10-40厘米,宽1-5厘米,常因品种的不同而多变异,主轴密生柔毛,刚毛显著长于或稍长于小穗,黄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椭圆形或近圆球形,长2-3毫米,黄色、桔红色或紫色;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3-1/2,具3脉;第二颖稍短于或长为小穗的3/4,先端钝,具5-9脉;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具5-7脉,其内稃薄纸质,披针形,长为其2/3,第二外稃等长于第一外稃,卵圆形或圆球形,质坚硬,平滑或具细点状皱纹,成熟后,自第一外稃基部和颖分离脱落;鳞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状;花柱基部分离;叶表皮细胞同狗尾草类型。染色体2n=18。

谷子生长环境

性喜高温,生育适温22~30度,海拔1000公尺以下均适合栽培 ,属于耐旱稳产作物。原产中国,在中国北方有较广泛的种植。

谷子栽培技术

  1. 选地轮作

    种谷子要选择土质疏松,地势平坦,黑土层较厚,排水良好,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合理轮作,把谷种播在上茬没有种过谷子的地块上。地块选好后,要细整地,整好地。

  2. 适时早播

    一是选好抗逆性强、丰产性能好、商品性和营养性均好的优良品质的种子。

    二是搞好种子处理,对谷种进行风筛选、盐水选,清除秕粒、草籽、杂物等,将种子阴干,然后用药剂处理,防止地下害虫和白发病。

    三是适时早播,当气温稳定通过7℃时开始播种,主要是抢墒播种,整地要细,踩好格子,覆土均匀一致,播后如遇雨形成硬盖时,用磙子压或其他农具破除硬盖,以利苗全苗壮。

    四提高播种质量,对底墒较好,表墒较差的地块,推掉干土,把种子播在湿土上;对土壤墒情较差地块,在播前1—2天把有机肥闷湿,施入土壤中,借墒播种;幼芽拱土时如出现干旱,压一遍磙子,提墒,确保全苗。总之,要千方百计做到一次播种保全苗。

    五是合理密植,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一般根据地势和土壤肥力进行合理密植,原则是平地、肥力高的地块,密度大些;坡力、肥力低的地块,密度小些,一般平地、肥力较高地块,亩保苗株数3.5—4万株,坡地、肥力较差地块,亩保苗3—3.5万株。

  3. 合理施肥

    一是基肥,以农家肥为主,要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8000斤,并与过磷酸钙混合作底肥,结合翻地或起垄时施入土中。

    二是种肥,一般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氮肥5公斤作种肥,可促谷苗早生快发,满足谷子生育期对养分的需要。

    三是追肥,谷子苗高30—50公分时,距苗眼6公分左右,用锄头或镐开10公分深的沟,每亩均匀撒施氮肥35公斤左右,然后埋土,深施提高利用率。

  4. 加强管理

    一是早压苗,促进根系发育,在幼苗2—5片叶时,用木头磙子压青苗1—2次,以利壮根。

    二是早间苗、定苗,“谷间寸,如上粪”,当苗高3公分时开始间苗,即拿上手就间苗,幼苗5—6公分时进行定苗,草株留苗,拐子苗,不留死簇子。

    三是三铲三趟,细铲细趟,搞好除草和松土,促进根系发育。

    四是合理灌水。“旱谷涝豆”,谷子是比较耐旱作物,一般不用灌水,但在拔节孕穗和灌浆期,如遇干旱,应急时灌水,并追施孕穗肥,促大穗,争粒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

    五是防病治虫,生育期要及时防治粘虫、土蝗、玉米螟,干旱时注意防治红蜘蛛,后期多雨高湿,应及时防治锈病。

  5. 适时收获

    一般在蜡熟末期或完熟初期收获,为最佳期,收早了伤镰一把糠,降低产量,收晚了鸟弹或吃,风刮落粒,影响产量。

  6. 病虫害防治

    1、防治地下害虫。

    按种子重量2.5%应用种衣剂包衣,防治粟灰螟、粟凹胫跳甲、金针虫、蝼蛄、地老虎、蛴螬。

    2、防治蚜虫。

    当田间蚜量达500头/百株时开始防治,用菊酯类药剂喷雾,或用50%的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亩用药液量40~50公斤。

    3、防治黏虫。

    要掌握在3龄以下用药,当3龄幼虫20头/平方米时开始用药。用90%敌百虫晶体或20%氰戊菊酯乳油2500倍液喷雾。

谷子主要价值

  1. 营养成份

    蛋白质、维生素B2、该种是中国北方人民的主要粮食之一,谷粒的营养价值很高,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和维生素(据中央卫生研究院的分析,含蛋白质9.7%,脂肪1.7%,碳水化合物77%,而且在每100克小米中,含有胡萝卜素0.12毫克,维生素B1 0.66毫克和维生素B2 0.09毫克,烟酸、钙、铁等。

  2. 食用

    不仅供食用,入药有清热、清渴,滋阴,补脾肾和肠胃,利小便、治水泻等功效,又可酿酒。其茎叶又是牲畜的优等饲料,它含粗蛋白质5-7%,超过一般牧草的含量1.5-2倍,而且纤维素少,质地较柔软,为骡、马所喜食;其谷糠又是猪、鸡的良好饲料。

    1、小米宜与大豆或肉类食物混合食用,这是由于小米的氨基酸中缺乏赖氨酸,而大豆的氨基酸中富含赖氨酸,可以补充小米的不足;

    2、小米粥不宜太稀薄;淘米时不要用手搓,忌长时间浸泡或用热水淘米;

    3、小米的蛋白质营养价值并不比大米更好,因为小米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并不理想,赖氨酸过低而亮氨酸又过高,所以产后不能完全以小米为主食,应注意搭配,以免缺乏其他营养;

    4、小米可蒸饭、煮粥、磨成粉后可单独或与其他面粉掺和制做饼、窝头、丝糕、发糕等,糯性小米也可酿酒、酿醋、制糖等。

  3. 药用

    适宜老人孩子等身体虚弱的人滋补。同时常吃小米还能降血压、防治消化不良、补血健脑、安眠等功效。还能减轻皱纹、色斑、色素沉积,有美容的作用。

    气味:咸,微寒,无毒;主治:可以养肾气,除脾胃中热,利小便,治痢疾。磨成粉可以解毒,止霍乱。做粥食用可以开胃补虚。《本草纲目》记载:“养肾气,去脾胃中热,益气。陈者:苦,寒。治胃热消渴,利小便。”

谷子植物文化

一万多年前全球气候变暖,人类为应对生存压力而发明了农业。黍和粟的野生祖先因其极强的抗逆性以及短生育期的特性,成为中华民族首选的栽培作物,种植粟、黍标志着中国北方原始农业的开端。以五谷(稷、麦、稻、黍、菽)为代表的传统农业生产及其方式,为华夏文明的孕育、发展作出了基础性贡献。

自新石器时代晚期粟取代黍的地位后,在古代一直是北方地区的重要食粮。《诗经·国风》中“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诗句反映出谷黍在当时作为主粮的事实。粟还是古代政府税收的来源之一、社会财富的重要象征。中国几千年以农立国,稷神崇拜和祭祀之风相延。对稷的崇拜经历了“稷官—后稷—稷神”的演变,古代稷神与社神祭祀往往并提,“社稷”成为国家的象征。

从精神层面说,谷子以其耐旱、耐瘠、耐贮存等生物学特性,培养出华夏子孙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粟文化深深烙印在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人文情怀。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唐朝世人李绅《古风二首》诗云:“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当今仍有这种关注民生、珍惜粮食的情怀。

从全球范围看,古代文化中的粟符号又是独特的,例如朝鲜把粟叫“粟克”,俄罗斯把粟叫“粟籽”,印度把粟叫“棍谷”。再如粟在梵语称“Cinaka”,即“中国”之意,印地语称“Chena”或“Cheen”,孟加拉语称“Cheena”,古吉拉特语称“Chino”,都只是语种上的拼音不同。这些语言学方面留下的痕迹,证明了当地文化与中国外传粟的某些联系,也说明传统文化中的粟符号具有世界意义。

总之,粟文化的内涵丰富而广博,从耕作方式到栽培技术、从宗庙祭祀到民间风俗、从诗歌咏颂到各种寓意,是承载中华文明长久发展的重要基因,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和世界意义。

谷子分布情况

广泛栽培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和热带,中国黄河中上游为主要栽培区,其他地区也有少量栽种。模式标本产于印度。

001.jpg

谷子品种介绍

谷子的两个亚种Setaria italica ssp.maximum和Setaria italica ssp.moharium,在这两个亚种内又分出德国粟、西伯利亚粟、金色奇粟、倭奴粟、匈牙利粟等类型。弗里尔和J.M.赫克托将粟分为 6个类型。通常中国粟被列为大粟亚种的普通粟。形态分类上都以刺毛、穗形、子粒颜色等稳定性状为主要依据。中国将粟划分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和内蒙古高原 4个生态型。中国粟品种有穗粒大、分蘖性弱等特点,表明其栽培进化的程度较高。从欧美引入的品种往往分蘖力强、穗小、刺毛长,适于饲用。

梁和粟在中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经过人们长期选择和栽育,有着多种多样的品种资源,根据其生长期的长短可以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品种,有大白谷、大黄谷、小春谷等,有耐旱的抗旱谷和较耐涝的水里站;有较耐碱的抗碱谷,有分蘗较多的大八杈,五秆旗等品种,一般比较优良的品种有黄沙子,金钱子、大白谷,华北的华农4号,玉黄谷,竹叶青等等。根据花序的形状,可以分为纺缍型种,圆筒形种,异型种等,如异型种有鸡爪黄谷、猫爪谷、龙爪谷等等,这些多数是粘性的。

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品种为“张杂谷1号”。

谷子种植历史

中国种粟历史悠久。出土粟粒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如西安半坡村、河北磁山、河南裴李岗等距今已有六七千年。7000年前的瑞士湖畔居民遗迹中亦发现有粟,但在古代世界文献中粟的记载不多。A.德堪多认为粟是由中国经阿拉伯、小亚细亚、奥地利而西传到欧洲的。Н.И.瓦维洛夫将中国列为粟的起源中心。中国拥有丰富的粟的品种资源。粟的野生种狗尾草(S.viridis)在中国遍地皆是,它和粟形态相似,染色体数相同,容易相互杂交。

谷子科研成果

2023年6月消息,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特色农作物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通过谷子突变体图位克隆到谷子籽粒产量调控的关键基因SGD1,并解析了其调控禾谷类作物籽粒发育的分子机制,为提高禾谷类作物产量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基因资源。相关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在线发表。

2023年6月10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一篇研究论文8日登上国际期刊《自然·遗传学》杂志。该成果破解谷子高质量图基因组“天书”,力证全世界的谷子均来自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