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比较文学热度:170

词语比较文学拆分为汉字:

比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比字字源来历,比字演变

较量高低、长短、远近、好坏等:~赛。~附。对~。评~。能够相匹:今非昔~。无与伦~。表示比赛双方胜负的对比:三~二。表示两个数字之间的倍数、分数等关系:~例。~值。譬喻,摹拟:~如。~方。~兴(xìng )(文学写作的两种手法。“比”是譬喻……

较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较字字源来历,较字演变

比:~量(liàng )。~劲(亦作“叫劲”)。比~。计~。对比着显得更进一层的:成绩~佳。明显:~然(显明)。彰明~著。大旨,大概:~略。……

文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文字字源来历,文字演变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刺画花纹:~身。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

学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学字字源来历,学字演变

效法,钻研知识,获得知识,读书:~生。~徒。~习。~业。~友。~者。~阀。~制。~历。~步邯郸(讥讽人只知模仿,不善于学而无成就,亦作“邯郸学步”)。传授知识的地方:~校(简称“学”或“校”)。~院。~府。中~。大~。上~。掌握的知识:~问……

 

查询词语:比较文学

汉语拼音:bǐ jiào wén xué

词语比较文学基本解释

指对比性地考察和研究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之间的文学现象、文学思潮以及具体作品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同时也比较研究文学同艺术以及其他社会科学的相互关系。

词语比较文学在线造句

  1. 比较诗学是一种具有历史制约和地域制约的比较文学研究领域,其范围不断变化,其方法也应不断更新。

  2. 比较文学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课程,但更应该理解为一种课程体系。

  3. 假如《卡迪尼奥》还存世,它将重新定义比较文学的概念。

  4. 这种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变,对中国比较文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5. 本论文属于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中的文学与宗教的关联研究。

  6. 这次会议是由陕西省比较文学学会和包括清华大学在内的几所大学联合举办的。

  7. 比较文学的学科特征在于主体间性。

  8. 本论文将从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角度对两位作家的共同之处进行比较。

  9. 凯伦: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想要上比较文学287的原因。我知道这是必修课。

  10. 在论文中,笔者将采用比较文学领域内的影响研究方法,并以后殖民理论为主要的分析视角。

  11. 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比较文学系获英美、法国和中国文学博士学位。

  12. 比较文学的角度去研究明清小说理论,可以探求这一理论探索的新的学术价值。

  13. 而实证则是法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逻辑起点。

  14. 该论文是论者为把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与蒙古族文学研究相结合的一次试探性实践。

  15. 比较文学视野之中的“浪漫主义”

  16. 本文从比较文学跨学科的角度,分析建筑艺术在小说中的表现。

  17. 奥利弗:(翻着詹妮的小册子念道)比较文学105,不错;音乐150,不错;音乐201,这是研究生课程。

  18. 哥伦比亚大学,2009级,英语与比较文学专业。

  19.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 的读本,其中在《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

  21. 巴图曼小姐以不同寻常的神韵记述了她获得比较文学博士学位的过程。

  22. “第三届比较文学及其相关学科高峰论坛”纪要

  23. 从世界文学学科的特性来看,世界文学史的编写还要求编者具备比较文学的视野。

  24. 我在布朗大学读比较文学.我不爱吃凤尾鱼。

  25. 在宏观比较文学的视阈中,可以概括出波斯(伊朗)传统文学的三个文化特性。

  26. 孟昭毅:《比较文学通论》。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

  27. 洛里哀:《比较文学史》,傅东华译。上海:上海书店,1989年。

  28. 学校计算机系统有保留额外的名额,给比较文学287的学生。

  29. 为什么选择比较文学这个专业呢?

  30. 我的主修是比较文学

  31. 当时围绕PauldeMan的法文系和比较文学系都受到英文系的支持。

  32. 凯伦:是的,我希望。我想注册比较文学287这门课。

  33. 比较文学的发展,使传统的影响研究面临新的课题。

  34. 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英美比较文学博士。

  35. 自觉比较意识的共同拥有--从“比较文学”的一则定义谈起

  36. 第二,他用理论与实践活动丰富与发展了比较文学的研究类型、范式与研究方法;

  37. 的超越性与比较文学的可比性

  38. 比较文学定义与可比性的反思与探索

  39. 比较文学视阈下的中国各民族文学关系研究

  40. 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与欧洲早期比较文学的关系

  41. 试论比较文学的开放性特征

  42. 关于加强中日比较文学研究的思考

  43. 在虚拟和真实之间--兼谈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

  44. 比较文学的危机意识及在教学中的困惑

  45. 比较文学与用比较方法研究文学

  46. 比较文学观念与中学语文教学

  47. 201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年会

  48. 思维本质的共性是比较文学的研究趋向

  49. 关于比较文学研究的九个命题和三条建议

  50. 对美国比较文学独立学科性质一种新说的质疑

  51. 比较文学危机论”与中国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体系建构

  52. 文学翻译:比较文学背景下的理论与实践

  53. 试探比较文学教学中增加研讨内容的目的、方法和效果

  54. 当前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理论困境

  55. 文学关系还是世界文学?——对比较文学定义及其相关问题的几点浅识

  56. 文化全球化语境下的比较文学研究

  57. 建构比较文学学科研究新范式

  58. 打通研究:一种属于比较文学的研究方法

  59.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教学为平台,多样性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0. 跨文明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新阶段

  61. 全球化视野中的比较文学

  62. 世纪日中比较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63. 美国康奈尔大学比较文学系与亚洲研究系教授

  64. 比较文学的中国学派--兼论第四种比较文学

  65. 跨入新世纪与多元文化——中国比较文学第六届年会暨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66. 王斑,斯坦福大学威廉·哈斯中国研究与比较文学讲席教授

  67. 比较文学方法研究的思考

  68. 对本科生比较文学教学现状的思考

  69. 比较教育学与比较文学握握手

  70. 比较文学在英美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意义

  71. 试论文学史研究的三种类型及其与比较文学的关系

  72. 比较文学危机及出路之我见

  73. 论西方早期比较文学研究论著的理论贡献

  74. 比较文学法国学派及其新发展

  75. 全球语境中的比较文学:中国的视角

  76. 中国比较文学学科史

  77. 论英语专业课程与比较文学课程的融合

  78. 浅谈比较文学中的文学可比性

  79. 比较文学本体论与学科规范化

  80. 21世纪中国比较文学发展之我见

  81. 因此,比较文学研究应从共通性转向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