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陶行知热度:1126

词语陶行知拆分为汉字:

陶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陶字字源来历,陶字演变

1. 陶 [táo]陶 [táo]用黏土烧制的器物:~俑。~粒。~瓷。~管。~器。制造陶器:~冶。~铸。喻教育、培养:~化。~育。~染。熏~。快乐的样子,使快乐:~然。~醉。~~。古同“淘”,洗。姓。……

行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行字字源来历,行字演变

1. 行 [háng]2. 行 [xíng]行 [háng]行列:字里~间。罗列成~。兄弟姐妹的次弟;排行:我~二,你~几?步行的阵列。量词。用于成行的东西:泪下两~。某些营业所:银~。花~。商行。行业:同~。各~各业。用长的针脚成行地连缀……

知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知字字源来历,知字演变

1. 知 [zhī]2. 知 [zhì]知 [zhī]晓得,明了:~道。~名(著名)。~觉(有感觉而知道)。良~。~人善任。温故~新。~难而进。~情达理。使知道:通~。~照。学识,学问:~识,求~。无~。主管:~县(旧时的县长)。~府。~州……

 

查询词语:陶行知

汉语拼音:táo háng zhī

词语陶行知在线造句

  1. 陶行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

  2. 陶行知说得好,“捧得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学生的爱戴就是班主任最大的收获。

  3. 真人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标,解读真人对理解其教育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4. 陶行知“大学之道”教育思想解读对当代高职教育的反思

  5. 陶行知和毛泽东都很重视劳动教育,把劳动教育当成改造旧教育制度的强劲武器。

  6.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7. 文章认为,陶行知的道德教育思想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和弘扬。

  8. 儿童公民之教父:陶行知为征召“民族的主人”而表现的道德权威

  9. 陶行知在此期间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民主和民主教育的文章,对民主教育进行了集中的阐述。

  10. 可以说,陶行知的社会改造思想紧紧围绕着“人”这一核心概念。

  11. 赏识教育是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12.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在许多方面都和现代终身教育理念有着相通相融的地方。

  13. 当年陶行知从“共和国的根本与未来”的高度,对“学生自治”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将学生自治的理论付诸实践。

  14.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德育思想

  15. 陶行知与杜威都是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来研究教育现象的,两人都倡导生活教育。

  16.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内涵看当前幼儿园教育

  17. 这既不利于全面地把握陶行知的思想,也使得陶行知教育管理思想的价值无法彰显。

  18. 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19. 第一部分:陶行知社会改造思想的基础。

  20.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

  21. 陶行知和蔡元培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先进文化基础上形成了女子教育思想。

  22. 陶行知不仅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而且是杰出的爱国学者。

  23. 陶行知在嘉兴举办“千字课”教学实验时使用幻灯片进行教学。

  24. 陶行知是我国最伟大的教师之一,他的全部精力都致力于教学

  25. 全体·基础·生活--新课程视野中孔子、陶行知教育理念之重拾

  26. 农村教育改革旨在“为何”——论陶行知“为农”的乡村教育目的观及其当代启示

  27. 唤起儿童的创造潜能--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28. 陶行知平民教育思想与当今乡镇社区教育

  29. 陶行知“社会大学”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30.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3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32. 陶行知健康教育思想与新农村农民体质建设的思考

  33. 陶行知教育革新观探析

  34. 陶行知的道德领导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35.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36. 试论陶行知德育思想的“真善美”

  37. 陶行知终身教育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38. 浅谈陶行知的师范教育思想及对我们的启示

  39.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脑科学透视

  40. 陶行知的考试观及其现实意义浅探

  41. 陶行知先生教育观浅析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42. 试析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对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43. 陶行知怎样成为党外共产主义者的探索

  44. 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

  45. 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及启示

  46.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之比较

  47. 陶行知社区型农村职教思想与农村职教改革

  48.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特色及其现实意义

  49.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体性解读

  50.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提升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启示

  51. 试论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52. 陶行知对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与创新

  53. 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启示

  54. 陶行知师范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55. 生活教育与终身体育--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感悟

  56. 回到基本元素——陶行知幼儿科学教育思想解读

  57.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特征

  58. 陶行知教育的试验与创新思想初探

  59. 陶行知的科学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60. 陶行知教材编辑出版思想与实践

  6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公民教育课程实施策略

  62. 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对我们的启迪

  63. 陶行知的课程观及其现代价值

  64. 陶行知校长学的七个命题探析

  65.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现实思考

  66. 陶行知关于学生自治的思想与实践

  67. 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西部乡村教育实践和指导思想的启示

  68. 陶行知普及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69. 陶行知教育理论在高职历史教学中的实践

  70. 陶行知师德思想的生成与构成

  71. 陶行知德育思想对大学生德育的现实意义

  72. 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素质教育

  73. 陶行知生活教育观谈网络时代的创新教育

  74. 陶行知德育理论的时代特征及价值

  75. 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构建生命课堂

  76. 陶行知与内蒙古的平民教育

  77. 陶行知教育思想现代价值研究报告

  78. 学习陶行知,办好乡村教育

  79. 杜威和陶行知行动研究思想及实践的浅析

  80. 陶行知学习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词语陶行知百科解释:

陶行知

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徽州歙县人,祖籍绍兴。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