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关家垴村热度:238

词语关家垴村拆分为汉字:

关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关字字源来历,关字演变

闭,合拢:~门。~闭。~张。~停并转(zhǎn)。拘禁:~押。~禁。古代在险要地方或国界设立的守卫处所:~口。~隘。~卡(qiǎ)。~塞(sài)。~津。嘉峪~。征收进出口货税的机构:海~。~税。重要的转折点,不易度过的时机:~节。难~。年……

家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家字字源来历,家字演变

1. 家 [jiā]2. 家 [jia]3. 家 [jie]家 [jiā]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庭。~眷。~长(zhǎng )。~园。~谱。~塾。~乡。~风。~训。~规。~喻户晓。如数~珍。家庭所在的地方:回~。老~。安~。居住……

垴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垴字字源来历,垴字演变

古同“脑”。……

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村字字源来历,村字演变

乡下聚居的处所:~子。~塾(旧时农村中的私塾)。~民。粗野:~野。~俗。~话。~气。……

 

查询词语:关家垴村

汉语拼音:guān jiā nǎo cūn

词语关家垴村基本解释

关家垴村是一个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的行政村,位置在地处蟠龙东部10公里处,现有总户数189户,总人口676人。

词语关家垴村在线造句

    关家垴村是一个词语。

词语关家垴村百科解释:

关家垴村是一个隶属于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的行政村,位置在地处蟠龙东部10公里处,现有总户数189户,总人口676人。

该村是一个纯农业行政村,也是闻名世界的百团大战关家垴歼灭战的主战场所在地。

总耕地面积1199亩,人均收入1066元,由沙坡、关家垴、南垴三个自然村组成。

关家垴村

主要农产品:角瓜,马铃薯,酸橙,羽衣甘蓝,芦笋。

村内资源:芒硝,石膏,锰,氟镁石,含钾岩石。

企事业单位:尚晋中石料厂,兴建石料厂,关红武石料厂。

关家垴歼灭战

1940年8月20日夜,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在八路军连续大规模的破袭和攻击下,华北日军损失惨重。从10月6日起,日军调动数万兵力向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报复性“扫荡”,10月下旬,日军第36师团冈崎大队约800人,误打误撞窜至黄崖洞兵工厂,被打退后,这股日军于10月28日撤到关家垴附近,准备夺道武乡退回沁县。恰巧,刚打完榆(社)辽(县)战役的八路军第129师,此时就在蟠龙镇附近休整,彭德怀决定消灭这股日军。或许是预感到了即将降临的厄运,日军连夜占领了关家垴,企图固守待援。

10月30日凌晨4时,八路军总部指挥所发出了总攻击信号。当炮火弥漫的烟雾凝结成黑沉沉的乌云冉冉升起,地平线露出一线光亮的时候,一面面红旗迎风烈烈而舞,召唤出震撼天地的杀声。“全村人都转移到山沟里躲了起来,我那会儿虽然才一岁多,却还清楚地记得炮弹剧烈的爆炸声,子弹飞过时的‘嗖嗖’声。”那场惨烈的战斗,是关新成内心深处永不褪色的记忆,村里的老人告诉他,一到夜晚,枪声、爆炸声以及刺刀的撞击声便轰响起来。在一颗颗手榴弹爆炸的烈火照耀中,闪烁着八路军战士冲杀的剪影,背衬着无穷的黑幕,那形影高大得直贴在万里云空。

村中的土崖上,至今依然残留着许多弹孔和巨大的炮弹坑,这是战争之轮的车辙之痕。说起关家垴战斗,村里的老人都知道“八路军个个是英雄好汉,前面的倒下去后面的接着冲”、“打了三天三夜,白天静悄悄,黑夜一片红。”白天敌机轰炸,八路军只能停止进攻,晚上再发起进攻,黑夜里,枪炮隆隆,火红的子弹和炮弹几里外都能看到……

至11月1日,关家垴被围之敌已基本被歼灭,日军1500多人增援部队,在1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逼近关家垴。彭德怀命令部队停止攻击,撤出战斗。

关家垴战斗属于百团大战第三阶段反扫荡战役中的一次战斗。虽说只是百团大战1800多次战斗中的一次,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但也颇具争议。彭德怀曾在回忆录中称此战为其一生中记忆深刻的四大败仗之一。刘伯承和邓小平则评论此战“实际上这一仗停止了敌一个大队可以在根据地横冲直撞的局面。”战略意义至关重要。“打完这一仗,不知又有多少母亲向我(指刘伯承)要儿子,又有多少妻子向我要丈夫?”这一仗又是刘伯承元帅一生都无法释怀的战斗。维基百科的评述是“关家垴战斗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最大的一次进攻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