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红厚壳热度:81

词语红厚壳拆分为汉字:

红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红字字源来历,红字演变

1. 红 [hóng]2. 红 [gōng]红 [hóng]像鲜血的颜色:~色。~叶。~灯。~尘。~包。~烧。~润。~艳艳。~口白牙。~绳系足(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人。~运。~角(jué)儿(受观众欢迎的演员)。……

厚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厚字字源来历,厚字演变

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的距离:~度。~薄(厚度)。扁平物体上下两个面距离较大的,与“薄”相对:~纸。~重(zhòng )(a.又厚又重;b.丰厚;c.厚道而庄重)。深,重(zhòng ),浓,多:~望。不刻薄,待人好:~道(诚恳,宽容,“道”读……

壳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壳字字源来历,壳字演变

1. 壳 [ké]2. 壳 [qiào]壳 [ké]坚硬的外皮:鸡蛋~儿。壳 [qiào]义同(一):甲~。地~。金蝉脱~。……

 

查询词语:红厚壳

汉语拼音:hóng hòu ké

词语红厚壳基本解释

红厚壳科红厚壳属的常绿乔木植物。树皮暗褐色或灰褐色;幼枝圆柱形。叶对生,厚革质,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顶端钝,圆形或微缺,两面都有光泽,侧脉细密,极多,两面凸起;叶柄粗壮。总状花序,有时为圆锥花序;花两性,白色,有香味;核果球形,成熟时黄色,肉质。

红厚壳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岛、广西、广东和台湾;越南,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和非洲也有分布。生于山地疏林中或常栽培。植株根系发达,耐盐碱、抗风性强,可以在贫瘠干旱的海滨、山地中生长,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红厚壳无性繁殖。

红厚壳的根、叶微苦,可用于祛瘀止痛。也可用于风湿痛,跌打损伤,痛经,其种子可以用来榨油供制肥皂、润滑油、医药用;其木材坚实,是良好的造船、枕木、桥梁用材;油可供工业用,加工去毒和精炼后可食用,木材质地坚实,较重,心材和边材不明显,能耐磨损和海水浸泡,不受虫蛀食,适宜于造船、桥梁、枕木、农具及家俱等用材,树皮可提制栲胶。2013年9月2日被中国植物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

词语红厚壳详细解释

红厚壳,中药材名。本品为藤黄科植物红厚壳的根、叶。拉丁植物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右采收,根洗 净,切片,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为:祛瘀止痛。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痛经;外伤出血。

红厚壳来源

本品为藤黄科植物红厚壳的根、叶。拉丁植物名:Calophyllum inophyllum L.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右采收,根洗 净,切片,鲜用或晒干。

红厚壳性味归经

微苦涩;平。归肝;肺经。

红厚壳功能主治

祛瘀止痛。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痛经;外伤出血。

红厚壳形态特征

红厚壳常绿乔木,高5-12m。树皮暗褐色或灰褐色,平滑;幼枝圆柱形。单叶对生;叶柄粗壮,长1-2.5cm;叶片厚革质,椭圆形或宽椭圆形,长8-15cm,宽4-8cm,先端钝,圆形或微缺,基部钝圆或宽楔形,全缘或波状,两面有光泽,中脉在睚同凹下,下面隆起,侧脉细密与中脉近于垂直,两面隆起。总状花序或有时为圆锥花序,生上部叶腋,较叶为短;花两性,白色,芳香,直径1.8-2.5cm;花梗长3-4cm;萼片4,外方2枚较小,先端凹陷,内方2枚较大,花瓣状;花瓣4;雄蕊多数,花丝基部合生成4束;子房近;圆形,有柄,花柱远较雄蕊为长,柱头盾形。核果球形,直径2.5-3cm,成熟时黄色,肉质。

红厚壳分布区域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地区。

红厚壳生长环境

生态环境:生于山地疏林中或常为栽培。

红厚壳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服,3-10g。外用:鲜叶适量,捣敷。

红厚壳化学成份

种子含海棠果内酯(calonhyllolide),红厚壳酯酸(calophyllicacid),红厚壳内酯(inophyllolide),红厚壳酮酸(inophylloidiCid)A、A2、A3、B1、B2,红厚壳酸(calophynicacid),无色矢车菊素(leucocyanidin),铁力木咕吨酮(mesuaxanthone)B,红厚壳素(calophyllin)B,未成熟种子含有佳皮酸(cinnamicacid),开环红厚壳内酯(ponnalide),南方红厚壳素(calaustralin)。叶含多种红厚壳内酯的衍生物及无羁萜(friedelin),海棠果醛(canophyllal),海棠果醇(canophyllol),海棠果酸(canophyllicacid)等三萜类化合物。花含杨梅树皮素-7-葡萄糖甙(myricetin-7-glucoside),杨梅树皮素(myricetin)和槲皮素(quercetin)。心材含无羁萜,优咕吨酮(euxanthone)及其衍生物:如1,5,6-三羟基咕吨酮(l,5,6-trihydroxyxanthone),l,6-二羟基-5-甲氧基咕吨酮(buchanaxanthone),2-(3,3-’二甲基烯丙基)-1,3,5-三羟基(口占)吨酮[2-(3,3-dimethylallyl)-l,3,5-trihydroxyxanthone],2-(3,3-二甲基烯丙基)-l,3,5,6四羟基(口占)吨酮[2-(3,3-dimethylallyl)-l,3,5,6-tetrahydroxyxanthone],巴西红厚壳素(jacareubin),6-去羟基巴西红厚壳素(6-dehydroxyjacareubin),2-(3-羟基-3-甲基丁基)-l,3,5,6-四羟基(口占)吨酮[2-(3-hydroxy-3-methylbutyl)-1,3,5,6-tetrahydroxyxanthone],l,5-二羟基-6-异戊烯基(口占)吨酮[6-(3-methyl-2-butenyl)-1,5-dihydroxyxanthone],1,7-二羟基-3,6-二甲氧基(口占)吨酮(l,7-dihydroxy-3,6-dimethoxyanthone)。树皮中含β-谷甾醇(β-sitosterol),β-香树脂醇(β-amyrin),无羁萜醇(friedelinol)。

红厚壳相关论述

《证类本草》:本品味微苦,性平,有祛瘀止痛的功能。

词语红厚壳在线造句

  1. 在民间,红厚壳叶用作治疗外伤出血、跌打损伤和风湿骨痛等。

  2. 红厚壳挥发油化学成分。

词语红厚壳百科解释:

红厚壳(海棠果)形态特征

红厚壳,藤黄科红厚壳属的常绿乔木植物。高5-12米;树皮厚,灰褐色或暗褐色,有纵裂缝,创伤处常渗出透明树脂;幼枝圆柱形,具纵条纹。叶对生,厚革质,宽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稀长圆形,长8-15厘米,宽4-8厘米,顶端钝,圆形或微缺,基部钝圆或宽楔形,两面具光泽;中脉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侧脉细密,极多,几与中脉垂直,两面隆起;叶柄粗壮,长1-2.5厘米。

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近顶生,有花7-11,长在10厘米以上稀短;花两性,白色,微香,直径2-2.5厘米;花梗长1.5-4厘米;花萼裂片4枚,外方2枚较小,近圆形,顶端凹陷,长约8毫米,内方2枚较大,倒卵形,花瓣状;花瓣4,倒披针形,长约11毫米,顶端近平截或浑圆,内弯;雄蕊极多数,花丝基部合生成4束;子房近圆球形,花柱细长,蜿蜒状,柱头盾形。果圆球形,直径约2.5厘米,成熟时黄色,肉质,花期3-6月,果期9-11月。

红厚壳(海棠果)产地生境

该种几乎遍及东南亚热带诸国,大洋洲,非洲和中美洲等地,生于山地疏林中或常栽培。生长于海拔60-100(-200)米的丘陵空旷地和海滨沙荒地上。分布于中国、印度、斯里兰卡、中南半岛、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安达曼群岛、菲律宾群岛、波利尼西亚以及马达加斯加和澳大利亚等国;在中国分布于海南和台湾。中国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南部也有少数引种栽培。

红厚壳(海棠果)生长习性

红厚壳极喜光树种。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玄武岩和花岗岩等岩石风化成的砖红壤、滨海冲积、沙土或盐碱土,均能正常生长。

适生的气候年平均气温约24-28℃,年降水量约900-2800毫米,年蒸发量约1000-2000毫米。耐高温和干旱.在年降水量仅900毫米,4-5个月无雨、极端最高气温38℃,年日照时数大于2600小时,年蒸发量2000毫米以上的环境中,亦能生长。忌霜冻,极端最低气温7℃以下会受冻害,2℃以下冻死。

红厚壳植株根系发达,耐盐碱、抗风性强,可以在贫瘠干旱的海滨、山地中生长,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红厚壳(海棠果)繁殖方法

红厚壳繁殖通过无性繁殖。

  1. 采种

    1年可开花结实2次,第1次5-8月开花,9-11月果熟;第2次11月至翌年1月开花,3-4月果熟,但常因低温影响花的发育结实少且质量差,以第1次结实较好且产量高。外果皮变软,由青转为黄褐色,即可采收,可在地上拾取,上树采摘或用竹竿敲击落地收集。果实收集后,浸水2-3天,擦洗去果肉,晒干,发芽力可延续7-12个月。每千克干果约208-255颗。

  2. 播种

    除去果壳的种仁,用清水浸泡24小时后播种。播种后7-10天开始发芽出土,带壳的播种后10-25天发芽率达80-100%。如在高温多雨季节,用带壳果实浸尿水(或清水)2天后才播种,可防日灼腐烂,但发芽时间可能拖长至2个月左右。轻轻敲裂果壳,浸50%人尿12小时后,稍阴干即行播种,既缩短发芽时间,又不怕灼伤腐烂,且幼苗长势茁壮。

    采用条播法播种,条距10厘米,沟深5厘米,每隔5厘米播1粒,覆土1-1.5厘米,覆盖稻草或用遮光网搭荫棚遮光,以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长出2对真叶时进行间苗分床,规格为20厘米×20厘米,或移入营养杯中培育。在海南1月份播种,3月份分床移植。当年雨季8-9月份,苗高30-40厘米,可以出圃栽植。

红厚壳(海棠果)栽培技术

  1. 栽植

    因苗木主根长,侧根少,裸根造林不易成活,一般采用容器苗造林。在土壤较肥沃深厚的平缓立地,可用机耕或牛耕;在台地和低丘地造林,可采用穴垦。在海南地区造林季节宜在雨季进行。造林规格可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一般采用2米×2米或2米×3米,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

  2. 抚育

    每年雨季前、后对幼林进行抚育,雨季前抚育时,结合除草每穴施复合肥100克,连续抚育3年,以促进幼林提前郁闭。

红厚壳(海棠果)主要价值

  1. 经济

    红厚壳的种子可以用来榨油供制肥皂、润滑油、医药用;其木材坚实,是良好的造船、枕木、桥梁用材;油可供工业用,加工去毒和精炼后可食用,木材质地坚实,较重,心材和边材不明显,能耐磨损和海水浸泡,不受虫蛀食,适宜于造船、桥梁、枕木、农具及家俱等用材,树皮可提制栲胶。

    材用:木材红褐色,质地坚韧,纹理交错,结构致密,加工后有光泽。干燥后不开裂,不变形,极耐腐,且耐海水浸渍,握钉力强而钉不生锈,是造船、造车,房屋建筑,制作物具器械和农具的良材。

    油用:红厚壳又是高产的油料树种,果实含油量20-30%,种仁含油量50-60%。原油深棕色带绿,味苦有毒;群众过去用于照明和掺入硫磺作医治疥疮之用,有时也代桐油作木船的涂料。在工业上可作肥皂、润滑油、肥料。曾有人把原油提炼作食用油,每100千克原油可得食油70千克,油呈橙黄色,澄清,不苦,味香可口。

    树皮:树皮含单宁12-19%,可作鞣料原料,过去群众多用以染渔网。树脂可作漆油的防脆剂和印刷用墨的胶料。

  2. 药用

    红厚壳的根、叶微苦,可用于祛瘀止痛。也可用于风湿痛,跌打损伤,痛经。

    根叶可入药:祛疗止痛。用于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痛经,外伤出血。树皮和果实:用于鼻出血,鼻塞,耳聋。种子油:用于皮肤病。

  3. 观赏

    红厚壳树姿美观,终年翠绿。花期较长花朵较大而密聚,气味芬芳,是四旁绿化的好树种。

红厚壳(海棠果)保护现状级别

2013年9月2日,被中国植物红色名录评估为近危(NT)。

2018年9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无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