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枢密热度:280

词语枢密拆分为汉字:

枢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枢字字源来历,枢字演变

门上的转轴:户~不蠹。重要的或中心的部分,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纽。中~。……

密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密字字源来历,密字演变

稠,空隙小,与“稀”、“疏”相对:紧~。稠~。茂~。严~。~封。~布。~集。~匝匝。~锣紧鼓(喻正式活动前的积极而紧张的准备,亦作“紧锣密鼓”)。关系近,感情好:~友。~亲。不公开,不公开的事物:秘~。保~。~谋。~电。~报。~使。~信。~……

 

查询词语:枢密

汉语拼音:shū mì

词语枢密基本解释

1.国家机密。唐 白居易《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洩之辜,请验跡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清 昭槤《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詔旨,不许擅入。”

2.中枢官署的统称。《北史·刘洁传》:“洁 久在枢密,恃宠自专,帝心稍不平。”唐 张说《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太子监国于 晋阳,公留综宫朝,兼典枢密。”清 蒋士铨《桂林霜·议恤》:“持衡司礼专枢密,听履声同上金闕。”

3.专称枢密院。宋 苏轼《策略二》:“今夫天下之财,举归之司农;天下之狱,举归之廷尉;天下之兵,举归之枢密,而宰相特持其大纲,听其治要而责成焉耳。”

4.枢密使的简称。《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於是三上章坚辞枢密之位,优詔不从。”宋 王明清《挥麈前录》卷二:“身见其子 肖胄 为枢密,壻 郑亿年 为资政殿大学士,仪同执政。”参见“枢密使”。

词语枢密详细解释

  1. 国家机密。

    唐 白居易 《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洩之辜,请验跡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詔旨,不许擅入。”

  2. 中枢官署的统称。

    《北史·刘洁传》:“ 洁 久在枢密,恃宠自专,帝心稍不平。” 唐 张说 《齐黄门侍郎卢思道碑》:“太子监国于 晋阳 ,公留综宫朝,兼典枢密。” 清 蒋士铨 《桂林霜·议恤》:“持衡司礼专枢密,听履声同上金闕。”

  3. 专称枢密院。

    宋 苏轼 《策略二》:“今夫天下之财,举归之司农;天下之狱,举归之廷尉;天下之兵,举归之枢密,而宰相特持其大纲,听其治要而责成焉耳。”

  4. 枢密使的简称。

    《旧五代史·唐书·郭崇韬传》:“於是三上章坚辞枢密之位,优詔不从。” 宋 王明清 《挥麈前录》卷二:“身见其子 肖胄 为枢密,壻 郑亿年 为资政殿大学士,仪同执政。”参见“ 枢密使 ”。

词语枢密在线造句

  1. 维多利亚:作为你们的君主和女王,怀着崇敬和荣幸之情,我任命你们为枢密院议员。

  2. 或是就宰相、枢密院所拟定的名单发表可否意见等不同的方式,来行使其最高决策权。

  3. 枢密院示意公司的创办人继续进行。

  4. 你作为一个贵族和枢密院顾问,有权请求召见,你到国王内室的道路是畅通的。

  5. 许多人认为,王储将以其自己的人马重组枢密院。

  6. 根据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报道,枢密本抱怨上一次书的冲击力因为过多的媒体报道而削减。

  7. 都是由制定法设立的,上诉可向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提出。

  8. 枢密院司法委员会有两个特别的性质需要了然于胸。

  9. 北南护卫府,负责北南两个枢密院的护卫工作。

  10. 因为他的种种善举,在1906年被授予准男爵称号,又在1909年成为枢密顾问院的成员。

  11. 我们不照顾枢密院室的政府。

  12. 一八九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英女皇会同枢密院议决撤销这项条款,由英国单方面接管九龙城。

  13. 枢密院原来是行政权力的源泉,给君主“私人”建议。

  14. 度宗即位,召同知枢密院事,又兼权参知政事,迁参知政事。

  15. 大元兵围鄂,似道以右丞兼枢密使移军汉阳,万里迁刑部侍郎。

  16. 他作为枢密院官员宣誓就职。

  17. 记者揭露了枢密院一桩肮脏的丑闻。

  18. 及似道同知枢密院,为京湖宣抚大使,以万里带行宝章阁待制,为参谋官。

  19. 建中靖国元年(1102),除同知枢密院事。

  20. 因此,枢密院从总体看来,不再是一个重要的君主机密顾问团体了;这一角色反而是枢密院的委员会,也即现在所谓的内阁。

  21. 对许多国家(尤其是英联邦国家)枢密院可能会审理来自最高法院的上诉。

  22. 及其风气、习俗、枢密院、政府,

  23. 枢密院长兼议会下院领袖:罗宾·库克

  24. 泰国前总理、枢密院大臣

词语枢密百科解释:

枢密

(1).国家机密。

唐 白居易 《得丁私发制书法司断依漏泄坐丁诉云非密事请当本罪判》:“如或事关枢密,则科漏洩之辜,请验迹於紫泥,方定刑於丹笔。”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军机御史》:“军机为枢密重地,非特有诏旨,不许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