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泾口高跷热度:165

词语泾口高跷拆分为汉字:

泾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泾字字源来历,泾字演变

〔~河〕水名,发源于中国甘肃省,注入陕西省渭水。简称“泾”,如“~渭分明”(泾河水清,渭河水浊,两水在会合处清浊不混,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涇)……

口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口字字源来历,口字演变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腔。~才。~齿。~若悬河。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瓶子~。出入通过的地方:门~。港~。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古北~。喜峰~。破裂的地方:~子。……

高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高字字源来历,高字演变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峰。~空。~踞。~原。~耸。~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瞻远瞩。高度:他身~一米八。等级在上的:~级。~考。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质量。~消费。~价。~档。~……

跷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跷字字源来历,跷字演变

脚向上抬:~脚。~腿。〔~蹊〕奇怪,违反常理让人怀疑。亦称“蹊跷”。竖起大拇指:~着大拇指。……

 

查询词语:泾口高跷

汉语拼音:jīng kǒu gāo qiāo

词语泾口高跷基本解释

泾口高跷,淮安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词语泾口高跷百科解释:

泾口高跷历史沿革

泾口高跷是民间的传统文娱节目,流传核心区为今淮安市淮安区泾口镇,辐射区域为流均、车桥等周边乡镇。它是清末民初时由一位外号叫“王侉子”的山东人到泾口教书时传授给泾口东作人的。当地流传着一句顺口溜:“泾口(镇)的耙,流均(镇)的刀,东作有一班花鼓跷”,其影响不仅仅涉及方圆百里,而且远播高邮、兴化、南京、镇江。

image.png

解放前,泾口一带每逢十月初一、十五和五月十八的“都天会”,都要演出花鼓跷。1945年春,为了欢送子弟参军抗日,在老艺人张承浩的带领下,花鼓跷演遍了里下河一带。“文革”期间,花鼓跷被禁演。1983年后,泾口镇东作村的花鼓跷又勃然兴起,在当年春节期间,从正月初一一直演到十五,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1984年,东作花跷队作为淮安市代表队之一参加了江苏省民间舞蹈调演,受到了省文化厅的奖励。2002年,泾口东作跷莲湘代表楚州区参加了淮安市首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民间民俗艺术”展演;2003年,由泾口高跷代表队与当时的楚州区文化馆联合表演的舞蹈《高跷扑蝶》参加了淮安市第2届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三民”专场文艺演出,获优秀演出奖。目前,东作会玩花鼓跷的有200人左右,能上跷演出的有100人左右。泾口高跷当前的主要传承人是杨红雨。

泾口高跷内容特点

泾口“花鼓跷”产生于民间,富有乡土气息。“花鼓跷”的表演内容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故事。“花鼓跷”中的角色均踏在“跷”上,首先是“头棍”(黑叫驴)开路,后面紧跟“赶驴人”(当地人称“吆驴”)、“花鼓老头”、“花鼓老婆”以及《罩鱼》、《渔、樵、耕、读》、《白狼成亲》、《扑蝶》、《武松打店》、《大补缸》等节目的人物。

image.png

泾口高跷根据脚到地面高度的不同,分为文跷和武跷两种:文跷善于列队行进,展示各种奇人怪兽的表演;武跷则长于武打格斗、翻腾跳跃,给人以奇、秀、险的艺术享受。

泾口高跷有许多传统的高难度动作,并揉进了凤阳花鼓、莲湘等民间艺术的表演特点。泾口高跷中的经典节目是《扑蝶》,表演形式为二人舞,由男女各一人身着彩装踩在2尺高的花跷上,男扮顽童,手持折扇;女扮蝶女,手持吊着彩蝶的长竿。他们运用腾空劈叉、滑叉、前空翻、后滚翻、旋子等高难动作,多次作猛扑、轻扑、快扑、慢扑、空中扑和花上扑等不同姿态的扑蝶嬉戏表演,其中贯穿“引蝶”、“寻蝶”、“绕蝶”等情节,表演层次分明,张弛有度。

《扑蝶》的服饰,在清代,男表演者(顽童)留着长辫,穿大褂、夹袄。到清末民初剪了长辫子后,就改为用紫红色或绿色的方巾裹头,中间插两片“茨菇青”,两耳边各贴一朵小红花,身穿缀有白排纽的黑袄,腰扎彩条制的围裙;女表演者(蝶女)穿绿色的白领大襟上衣,粉红色裤子,头系一朵绿绸扎成的彩球,飘带拖至身后,腰系红绸带,穿五色鞋,鞋头缀一朵绿色花蕊的粉色绒花。

《扑蝶》音乐用打击乐伴奏,有鼓、锣、堂锣、钹四件乐器,由打鼓者指挥。锣鼓点的速度、力度、长度随表演者的动作而定,由于多是广场、街头演出,锣鼓点虽有相对固定的节奏,但反复的次数不定。

泾口高跷传承与发展

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泾口高跷文化的发展遇到了一些困难。其中主要是人员难组织。由于政府大力倡导劳务输出,原来搞高跷节目的一些青年纷纷外出打工。为使泾口高跷这一传统文化项目不失传,泾口镇在当地组织了东作小学五六年级学生进行了学习,并将此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教育体制改革,东作小学只保留一至三年级,泾口高跷队再次面临极大的困难。要走出泾口高跷文化后继乏人的困境,使高跷文化焕发青春,为泾口高跷文化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image.png

当前的传承人杨红雨,1961年出生,1982年任民办教师,1993年“民办”转“公办”。多年来,他以较高的凝聚力和非凡的表演艺术才能,从该镇三至五年级学生中挑选一批精英苗子,培养了一批“娃娃高跷队”。在平时刻苦训练的同时,他们还经常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文化艺术演出,均取了较好的成绩。

“泾口高跷”是一项比较特殊且难度较大的舞蹈动作,在传承和发展方面尚具有一定的难度。泾口高跷也是一门高雅的民间艺术,艺术性、娱乐性极强,它既能娱乐身心,又能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泾口高跷更是苏北地区非常罕见的民间艺术瑰宝。如能较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它不但能代表一个地区参加各级各类演出,而且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并进一步提高对外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