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流脑疫苗拆分为汉字:
流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流字字源来历,流字演变
液体移动:~水。~汗。~血。~泪。~程。~泻。~质。~水不腐。汗~浃背。随波逐~(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漂荡,喻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像水那样流动不定:~转(zhuǎn )。~通。~寇。~浪。~离。~散。~失。~沙。~露。~萤。传播:~言……
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脑字字源来历,脑字演变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a.脑;b.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
疫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疫字字源来历,疫字演变
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瘟~。鼠~。防~。检~。~情。免~。……
苗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苗字字源来历,苗字演变
初生的植物或没有秀穗的庄稼:禾~。麦~。树~。幼~。~子(亦喻继承某种事业的接班人)。~而不秀(只长苗而不秀穗,喻本身条件虽好,但没有成就)。形状像苗的:火~儿。某些初生的饲养的动物:鱼~。能使机体产生免疫力的微生物制剂:疫~。卡介~。子孙……
查询词语:流脑疫苗
汉语拼音:liú nǎo yì miáo
The immunization history of healthy population had no direct impact on the carrier rate.
流脑疫苗的免疫史对健康人群的带菌率无直接影响。A case of allergic purpura caused by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bacterin injected
注射流脑疫苗引起过敏性紫癜一例Group A epidemic cerebrospinal meningitis vaccine
A群流脑疫苗
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是冬、春季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患儿主要表现为发热、剧烈头痛、呕吐,嗜睡、昏迷、惊厥、角弓反张,少数患儿出现关节痛,起病数小时后皮肤和黏膜可见大片淤血点、淤血斑,淤血严重者可造成局部皮肤坏死。预防这种严重疾病的最佳方法就是接种疫苗。
目前用于预防脑膜炎球菌感染的疫苗有多糖疫苗和结合疫苗2种,多糖疫苗有A群、A+C群、A+C+Y+W135群3个品种,结合疫苗有A+C群结合疫苗。
1.A群流脑多糖疫苗
该疫苗现为国家免疫规划疫苗一类,由政府提供免费接种。适用于6月龄~2岁儿童。婴儿在6~18月龄时接种第1、2剂次(2剂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个月)。
2.A+C群流脑多糖疫苗
该疫苗现有国家免疫规划一类疫苗,由政府提供免费接种。适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已接种过1剂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3个月;已接种2剂次A群流脑疫苗者,接种A+C群流脑疫苗与接种A群流脑疫苗最后一剂次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1年。在儿童满3岁、6岁各接种1剂次(两剂间隔不少于3年)。
3.A+C群流脑结合疫苗
该疫苗现为二类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原则进行接种。适用于6月龄(部分厂家疫苗可从3月龄开始接种)以上儿童、成人。
4.A+C+Y+W135群流脑多糖疫苗
该疫苗现为二类疫苗,遵循知情、自愿、自费原则进行接种。用于2岁以上儿童及成人。推荐前往流行区旅游或居住在流行区的人群、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军人等接种。
于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注射。由于“流脑”多在冬季为患,且疫苗接种后需待一个多月才可产生抗体而发挥抗病作用,故流脑疫苗的接种需提前至10月份,最晚不得迟于11月份。另外,10月份的气温与自然环境也比较适合接种流脑疫苗。
对2岁以上儿童,A群和C群多糖疫苗有85%~100%的短期效果,A+C群多糖疫苗则可提供至少3年的保护作用,但对2岁以下儿童的保护作用较短暂。补偿选择是接种A+C群结合疫苗,此种疫苗对2岁以下宝宝的保护效果更好,保护率可达90%以上。
1.处于急性传染病发作期或是发热的患儿,应暂缓接种。
2.患有肾脏病、心脏病及活动性结核等急慢性疾病,癫痫、癔症、抽搐(高热惊厥)、脑炎后遗症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过敏患儿,不宜接种。
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很轻微,表现为注射部位红晕、压痛,大多在24小时内自行消退。少数宝宝可出现短暂发热,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超过38℃,则需要采取退热措施。个别宝宝可能发生过敏反应,应向医生咨询。
说明:上述内容仅作为介绍,药物使用必须经正规医院在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