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汉字树热度:81

词语汉字树拆分为汉字:

汉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汉字字源来历,汉字演变

天河:银~。云~。气冲霄~。成年男人:~子。老~。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族。~人(a.汉族人;b.指汉代的人)。中国朝代名:~代。~隶(a.汉代的隶书。b.具有东汉碑刻风格的隶书)。……

字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字字字源来历,字字演变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汉~。~符。~母。~典。~句。~里行(háng )间。~斟句酌。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篆~。颜~。柳~。欧~。赵~。书法的作品:~画。~幅。字的音:~正腔圆。人的别名,亦称“表~”,现多称“号”;商店的……

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树字字源来历,树字演变

木本植物的通称:~木。~林。~大根深(喻势力大,根基牢固)。种植,培育:~艺(“艺”,种植)。~荆棘得刺,~桃李得荫。立,建立:~立。~敌。量词,相当于“株”、“棵”:一~梅花。姓。……

 

查询词语:汉字树

汉语拼音:hàn zì shù

词语汉字树基本解释

《汉字树》是2012年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廖文豪。

词语汉字树在线造句

    • 网络翻译,Hanzi Tree

词语汉字树百科解释:

《汉字树》简介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汉字自初始,就充满灵性,它承载着诗的情,书的韵,画的雅,印的秀。其中最有灵气者当属“人”,一撇一捺承载起整个灵魂,亦承载着某种天意。如果你读懂文字,文字就会理解你! 本书共收集了500个与“人”有关的汉字,并引入电脑强大的汇编整理能力,巧妙地将汉字的部首作为汉字的构件之一进行梳理整合,将其浓缩在“汉字树状图”中。此外,本书在详细介绍500个与“人”有关的汉字的同时,也海量收集了这些与“人”有关的汉字的甲骨文、金文、篆文、繁体中文、简体中文等,每一个与“人”有关的汉字,都有属于自己的生长故事。

image.png

 本书历史和地理知识信手拈来,语言严谨又不失趣味性,阅读门坎不高,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造字时的挣扎与想象,也帮助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重新建立与汉字的关系。读者可根据本书稿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地逐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而以部首及其他发散式理解方式,又能让读者迅速了解不同汉字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本书是一本以“根-树干-树枝-树”的形式,让读者富有趣味性地系统学习汉字及其不同含义,具有很好的可读性与学习性。 作者廖文豪,现任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兼图书馆馆长。钟情于古汉字研究,钻研甲骨文十余年,发表过《汉字龙原来是一条逆天之龙》、《文身习俗对汉字的影响》、《在汉字里遇见上帝》、《品茗汉字里的酒香》等文章。本书在台湾地区上市便引发疯狂抢购狂潮,20天疯狂加印3次。

《汉字树》内容

《汉字树》繁体版第一册于2012年12月问世后,在台湾引起相当大回响。作者因此受邀至各地演讲,其中包含台湾教育部、台北市文化局汉字文化节、国际书展、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政治大学、元智大学、宜兰大学等单位。随后也应邀至公共电视及广播媒体等节目采访或录影。赖贵三(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在序文推荐说:《汉字树》实在非常适合于入门中国文字学的学子们,作为开启富美的中华文化的宝钥。

隔年(2013年12月),《汉字树》简体版也开始陆续发行,随即在同类书的销售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2014年荣获全国教师暑期阅读推荐书目、全国汉字听写大会官方微信推荐图书。 《汉字树》简体版全套八册最终于2017年5月出版齐全。

本书历史和地理知识信手拈来,语言严谨又不失趣味性,阅读门坎不高,能让读者身临其境地去感受造字时的挣扎与想象,也帮助以汉语为母语的人重新建立与汉字的关系。读者可根据本书稿的逻辑关系,由浅入深地逐步了解汉字的发展历程,而以部首及其他发散式理解方式,又能让读者迅速了解不同汉字间的逻辑关系。可以说,本书是一本以“根-树干-树枝-树”的形式,让读者富有趣味性地系统学习汉字及其不同含义,具有很好的可读性与学习性。

汉字树,又称为部首树,它是一套以树状结构重建汉字部首表的一套方法,目的是要解决汉字部首缺乏系统化的问题。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将汉字基本符号进行归纳,共归纳出540个部首,清朝吴任臣《字汇补》缩减为214个部首,《康熙字典》沿用。长期以来,华人都是透过部首表来认识汉字基本符号。然而,部首表存在两项重大缺点,其一,部首之间缺乏关联性,难以系统化,其二,许慎无缘见识甲骨文,以至于对于部首意义不慎了解或语焉不详,造成后代学习者只能依照笔画形状死背硬记,如双人旁、宝盖头、耳朵旁等等。实际上,双人旁与人无关,宝盖头与盖子或头无关,耳朵旁与耳朵无关,这些偏旁助忆符号虽然有助于记忆,但却达不到认识字义的效果。

为了突破了部首表所面临的困境,廖文豪首先于2012年出版《汉字树》丛书,提出了解决方法,首先,他先还原所有部首的符号意义,然后再将所有部首依照衍生关系统整成树状结构。除此以外,汉字树也更正了部首表的错误,如去除非独体字(实际上为合体字)的部首,增补被遗漏的重要基本符号。

专家学者评价《汉字树》

随着汉字树对汉字学习的影响日益加增,引来汉字学界的关注。2017年6月7日在北京社科院语言研究所会议室进行了一场以汉字树为主题的研讨会,由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汉字文化杂志总编暨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林连通邀集多位汉字专家学者共同发表看法。与会者多认为汉字树能有系统地建构汉字符号,是解决汉字学习困难的一把钥匙,但也同时指出这套方法需要引入更多的左证与论述,才能免除错误,是汉字符号系统更完备。

主持人林连通(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汉字文化杂志总编、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会长)认为《汉字树》是解决汉字难学问题的金钥匙,但仍须要更多的旁征博引,纳入各家看法才会更完备。

刘庆俄(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名誉会长):《汉字树》是汉字研究的重要著作,也是百年来少见的著作。对全世界文字很有启发。

常敬宇(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北京国际汉字研究会顾问):国际汉字教育所面临的瓶颈,迫切需要解决,可喜的是,《汉字树》应运而生,这部巨著无疑是解决汉字难学之谜的一把金钥匙。《汉字树》按照构字义理逻辑,重新建构了字与字的密切联系。打破传统以部首为序的机械式排列法,改成以树的结构来排列,使学习者能循序渐进,有系统地学习汉字。这种方法,可以让学习汉字的外国朋友快捷地掌握汉字。《汉字树》具有科学性、形象性、实用性、娱乐性四大特点,对于教学与研究都有参考价值。

马国凡(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著名语言学家):《汉字树》将象形文字的汉字放回图像的脉络来理解,整理出一个汉字树形图,提纲挈领,纲目了然,对于解决汉字难学难记的困惑无疑是一大创举。图象字不是字,却是字的先民,是通往字的桥梁。《汉字树》引入计算机强大的汇整能力,将上万汉字进行有系统的梳理,通古连今、意义非凡。

王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研究员):《汉字树》将汉字建立成树的概念是很好的,有主干,有分支,有源流可讲,这是有价值的,对于汉字学习与传承文化遗产都很有价值,但理据与论述尚待加强,学术价值仍不足,若能开发出一个网络数据系统,将历代训诂学对文字的释义层层相应地完整做进去的话,就会更有意义了。此外,汉字树诠释文字符号时不能忽略文字符号的任意性,否则强加解释就会产生偏颇。

赵功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汉字树》不仅是一部用汗水精心浇灌的学术奇葩,也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汉字树》抓住了识字的关键环节,作者所开发的图像字对于理解字义及汉字教学都是非常有用的。过去的汉字教学都是随文识字(随着文章引导来认识汉字),忽视了汉字的家族性及系统性,而《汉字树》正是从汉字内部的关联性着手,以树的结构加以描述,使读者能产生联想并迅速扩大识字量。 《汉字树》以231个关键字(基本符号)为纲,学习时先抓住纲,就能纲举目张,提升学习效率。

高晓岩(知名媒体人、作家、新星出版社副总编):《汉字树》的最大功用莫过于让人开始更容易亲近汉字、了解汉字并能真正走进汉字。

陈国祥(台湾中央通讯社董事长):《汉字树》是对汉字的「创造性破坏」。所谓「破坏」就是找出造成汉字困境的根本原因,打破两千多年来剥离汉字原义造成汉字解读困难的学习方式;所谓「创新」则是透过大数据分析与构建手段,使汉字变得简单易学、有意义又有系统。《汉字树》这一套方法能让中华文化透过文字载体变得强而有力,更容易传播到世界各地去。盼望有志于复兴中华文化的人都能来研究这一套方法,让它变得更完善。

《汉字树》作者介绍

廖文豪:现任中华图象字教育有限公司执行长。锺情於古汉字研究,钻研甲骨文近20年,曾担任过台北商业大学信息管理系副教授、图书馆馆长、计算机中心主任等职务。

《汉字树》作品目录

《汉字树》繁体版共五册,发行于台湾地区,由远流出版社出版。在布局上,第一至三册是讨论有关「人与生物」的汉字,第四册是器物文明篇,第五册则是大自然与神灵篇。这五册可以说已经网罗了所有汉字独体符号及大部分的常用汉字。内容包含:《汉字树1:从图像解开人的奥妙》、《汉字树2:人体器官所衍生的汉字地图》、《汉字树3:与动植物相关的汉字》、《汉字树4:与器物房舍相关的汉字》、《汉字树5:与天地神灵相关的汉字》

《汉字树》简体版共八册,授权紫图图书公司发行于大陆地区,由北京联合出版社出版。内容包含:《汉字树1:活在字里的中国人》、《汉字树2:身体里的汉字地图》、《汉字树3:植物里的汉字之美》、《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汉字树5:汉字中的建筑与器皿》、《汉字树6:五千年的刀光剑影》、《汉字树7:汉字中的神灵》 、《汉字树8:汉字中的万物》

汉字树1:活在字里的中国人

  • 第一章 人 人的生命周期分为四个阶段/12

    胎儿时期/15

    孩童时期/19

    长成期/32

    衰老期/33

  • 第二章人的姿态变化/42

    双脚站立的人/46

    跪坐的人/60

    躺卧的人/78

    与他人互动的人/86

    消失不见的人/91

    张口吐气的人/96

    离不开土地的凡人/103

    邻国人民/108

    支撑家族的民族英雄/117

    人的躯体/120

    弯着身体的人/124

    其他由“人”所衍生的字/128

  • 第三章大/138

    “立”的衍生字/143

    “天”与“辛”的衍生字/145

    “屰”的衍生字/166

    “夭”的衍生字/168

    “文”的衍生字/174

    “黄”的衍生字/178

    其他由“大”所衍生的字/184

  • 第四章女/198

    “母”的衍生字/204

    万民皆由女而生/208

    女人的婚姻与生活处境/214

汉字树2:身体里的汉字地图

  • 第五章 肉与心/12

    “月”的衍生字/14

    “夕”的衍生字/16

    “肉”的衍生字/20

    “骨”的衍生字/24

    讹变为月的字/27

    “心”的衍生字/33

  • 第六章 头/44

    “头”的衍生字/46

    “自”的衍生字/53

    “目”的衍生字/62

    “臣”的衍生字/73

    “直”的衍生字/77

    “耳”的衍生字/80

    “牙”的衍生字/86

  • 第七章 口/88

    与嘴巴或声音有关的“口”/90

    “厶”——一股云气/90

    “曰”——张口说话/97

    “亼”——闭合的口/102

    “舌”——口中吐出一条会摆动之物/111

    “古”——十口相传/114

    “吅”——连连呼叫声/116

    “告”——吹牛角宣告/119

    “可”——击石咏唱/121

  • 补充/124

    “右”——引导搀扶/128

    “加”——加油声/129

    其他与嘴巴有关的“口”/131

    与嘴巴或声音无关的“口”/138

    “凡”的衍生字/138

    “井”的衍生字/145

    “向”的衍生字/148

    “高”的衍生字/150

    “石”的衍生字/153

    “品”的衍生字/155

    “吕”的衍生字/156

    “串”的衍生字/160

    “中”的衍生字/161

    “豆”的衍生字/163

    “壴”的衍生字/166

    “囗”的衍生字/170

    “田”与“用”的衍生字/174

    “”的衍生字/181

  • 第八章 手/184

    单手所表达的汉字/188

    “”——左手/188

    “攴”或“攵”——手持器具/193

    “殳”——手持长棍/196

    “寸”——谨慎的手/202

    “爪”——抓取的手/209

    “力”——强壮手臂/211

    “聿”——握笔的手/215

    “九”——努力伸长手臂/218

    “手”——五指手/223

    “叉”——分叉的手指/226

    “丑”——扭转的手/227

    其他以单手表达的汉字/228

    双手所表达的汉字/236

  • 第九章 脚与道路/248

    “止”的衍生字/250

    “夂”——往下行走/251

    “之”或“”——脚踏起跑线/256

    “正”——准确到达/260

    “足”——下肢/263

    “辵、辶”——在路上行走/264

    “癶”——攀登阶梯/268

    “舛”——踩着凌乱步伐/271

    其他由“止”所衍生的字/273

    “行”——四通的道路/279

    “彳”——道路/280

汉字树3:植物里的汉字之美

  • 第一章 屮/6

    “屮”中的衍生字/8

    “艸”的衍生字/13

    “丰”的衍生字/18

    “生”的衍生字/25

    “木”的衍生字/32

    “竹”的衍生字/34

    “耑”的衍生字/40

  • 第二章——木

汉字树4:汉字中的野兽之美

汉字树5:汉字中的建筑与器皿

汉字树6:五千年的刀光剑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