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词语春风又绿江南岸拆分为汉字:
春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春字字源来历,春字演变
一年的第一季:~季(农历正月至三月)。~节。~色。~晖(春天的阳光,喻父母的恩情)。~山(春天的山,山色如黛,喻妇女的眉毛)。~秋(a.春季和秋季;b.指年月;c.指人的年岁,如“~~正富”;d.指中国古代的编年体史书,鲁国的《春秋》。亦泛……
风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风字字源来历,风字演变
1. 风 [fēng]2. 风 [fěng]风 [fēng]空气流动的现象。气象学特指空气在水平方向的流动:~向。~速。~级。~险。~波(喻纠纷或乱子)。~雨如磐(a.指风雨不断,天色黑暗,给人以重压的感觉;b.喻社会黑暗或境地艰难)。~花……
又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又字字源来历,又字演变
表示重复或继续,指相同的:今天~下雨了。表示加重语气、更进一层:你~不是小孩!表示几种情况或几种性质同时存在:~高~大。再加上,还有:~及。十~五年。表示转折:这个人挺面熟,一下子~想不起来他叫什么。……
绿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绿字字源来历,绿字演变
1. 绿 [lǜ]2. 绿 [lù]绿 [lǜ]蓝和黄混合成的颜色,一般草和树叶呈现这种颜色:~色。~叶。~灯。~化。~洲。~茶。~地。~茸茸。~水青山。绿 [lù]义同(一),专用于某些名词:~林。~营(中国清代由汉人编成的武装,用绿旗作……
江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江字字源来历,江字演变
大河的通称:~山。~河。~天。~干(gān)(江边)。~心补漏(喻错过时机,补救已迟)。特指中国长江:~防。~汉。~淮。~左(古代指长江下游南岸地区,亦指东晋、宋、齐、梁、陈各代的全部地区)。~右(a.古代指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中下游以南地区……
南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南字字源来历,南字演变
1. 南 [nán]2. 南 [nā]南 [nán]方向,早晨面对太阳,右手的一边,与“北”相对:~北。~方。~面。~国(指中国南部)。~陲(南部边疆)。~极。~半球。姓。南 [nā]〔~无(mó)〕佛教用语,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对佛尊敬或……
岸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岸字字源来历,岸字演变
水边的陆地:河~。上~。两~。高大:伟~(魁伟,高直)。魁~。高傲:~忽(傲慢)。傲~。头饰高戴,前额外露:~帻(把头巾掀起露出前额,表示态度洒脱,不拘束)。古同“犴”,乡间牢狱。……
查询词语:春风又绿江南岸
汉语拼音:chūn fēng yòu lǜ jiāng nán àn
“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诗作名句。一般指《泊船瓜洲》(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可以指:春风又绿江南岸(轻小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吴冠中2007年创作的纸本水墨设色画)。
春风又绿江南岸,芦苇青青,烟光潋滟的滆湖边,一望无垠的葡萄种植园,翻动着绿色的波涛。
“春风又绿江南岸”,“绿”是春天的颜色。
《春风又绿江南岸》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上海展荣誉奖。
于是写下了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佳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里还有一句叫“春风又绿江南岸”,说的就是江南的春天。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春风又绿江南岸出自古诗《泊船瓜洲》,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首句通过写京口和瓜洲距离之短及船行之快,流露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情;第二句写诗人回望居住地钟山,产生依依不舍之情;第三句描写了春意盎然的江南景色;最后以疑问语气结尾,再一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全诗不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而且在叙事上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解释: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春风又绿江南岸”,描绘了江岸美丽的春色,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其中“绿”字是经过精心筛选的,极其富于表现力。这是因为:
一、前四字都只从风本身的流动着想,粘皮带骨,以此描写看不见的春风,依然显得抽象,也缺乏个性;“绿”字则开拓一层,从春风吹过以后产生的奇妙的效果着想,从而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春风拂煦,百草始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这就写出了春风的精神,诗思也深沉得多了。
二、这句描绘的生机盎然的景色与诗人奉召回京的喜悦心情相谐合,“春风”一词,既是写实,又有政治寓意。“春风”实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复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决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对此,诗人感到欣喜。他希望凭借这股温暖的春风驱散政治上的寒流,开创变法的新局面。这种心情,用“绿”字表达,最微妙,最含蓄。
三、“绿”字还透露了诗人内心的矛盾,而这正是本诗的主旨。鉴于第一次罢相前夕朝廷上政治斗争的尖锐复杂,对于这次重新入相,他不能不产生重重的顾虑。变法图强,遐希稷契是他的政治理想;退居林下,吟咏情性,是他的生活理想。由于变法遇到强大阻力,他本人也受到反对派的猛烈攻击,秀丽的钟山、恬静的山林,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这句暗暗融入了前人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这种心愿,至结句始明白揭出。
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诗歌开篇写景,既兼具比兴,更通过夸张将空间的近与时间的久构成了有力的反差,直逼出末尾“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情感迸发,大有银瓶乍破之势。
南宋许顗《彦周诗话》:超然迈伦,能追逐李杜陶谢。
现代作家钱钟书《宋诗选注》:这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也是王安石讲究修辞的有名例子。
现代教育家程千帆《古诗今选》:“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个“绿”字,的确很形象地写出了春风对于植物的绿化作用,但还不如《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除却春风沙际绿”这个“绿”字。因为在那一句中,春风与绿究竟是两样东西,诗写由于春风,江南岸变绿了。这和贺知章《咏柳》“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用意略同。而这一句则以为并非春风能使草水呈现绿色,而是春风本身就是绿的,因此吹到之处,水边沙际,就无往而非一片绿色了。以春风为有色而且可染,是诗人功参造化处。
现代诗人臧克家《臧克家古典诗文欣赏集》:这“绿”字,在视觉上是给人以色彩鲜明的感觉,在人心上,引起春意无涯的生趣;但我嫌它太显露,限制了春意丰富的内涵,扼杀了读者广阔美丽的想象。如果不用“绿”字而用“到”或“过”,反觉含蓄有味些。
王安石作这首诗时, “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改了十几个字,最后才定为“绿”字。南宋人洪迈《容斋续笔》卷八对此有具体的记载: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因为这个记载,也因为后人的广为称道,“绿”字的使用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讲究修辞炼字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