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民族文化热度:89

词语民族文化拆分为汉字:

民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民字字源来历,民字演变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人~。~主。~国。~法。公~(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具有国籍的人)。指人或人群:居~。~族。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间。~歌。~谚。~风。~情。某族的人:汉~。回……

族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族字字源来历,族字演变

亲属,泛指同姓之亲:~规。~长。家~。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特征的人群:种~。指在历史上形成的人群的稳定共同体,他们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民~。聚居而有血统关系的人群的统称:宗~。氏~。部~。事物有共同属性……

文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文字字源来历,文字演变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灿若~锦。刺画花纹:~身。记录语言的符号:~字。~盲。以~害辞。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凭。~艺。~体。~典。~苑。~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采(a.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b.错杂艳丽的色……

化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化字字源来历,化字演变

1. 化 [huà]2. 化 [huā]化 [huà]性质或形态改变:变~。分~。僵~。教(jiào )~。熔~。融~。潜移默~。~干弋为玉帛。。佛教、道教徒募集财物:~缘。~斋。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后,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丑~。绿~。习……

 

查询词语:民族文化

汉语拼音:mín zú wén huà

词语民族文化基本解释

民族文化是某一民族在长期共同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和创造出来的能够体现本民族特点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词语民族文化在线造句

  1. 并为民族文化研究探求一条新的发展思路和研究视角。

  2. 中国是世界上应用石材最早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 呼吁设计者不要对西方服饰盲目追求,要对近在眼前的民族文化加以巧妙的应用。

  4. 习语大都是富于生动形象的语言,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特征,是语言的精华。

  5. 隐喻的形成与本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一定社会文化的产物。

  6. 是啊,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已经深入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心田。

  7. 美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民族文化使它成为极具吸引力的旅游国家。

  8. 关于在我的家乡四川的民族文化特色,以及对于我家乡的环境保护的措施。

  9. 在他们的心目中,欧盟带给他们的不是自由旅行的便捷和大把的赚钱机会,而是失控的国家边境和稀释的民族文化

  10. 蒙古族传统家庭教育蕴含丰富的具有民族文化烙印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方法。

  11. 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对越南的宗教形成发展及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延续到了今天。

  12. 理解这一点,对于如何发掘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活生生的而不是死去的民族文化并利用其正面因素大有裨益。

  13. 民族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方面总结概括羌族历史渊源,分析民俗风情、文化艺术的独特之处。

  14. 每个民族的文化都会有某些独特之处,其名称术语常为其他民族文化所空缺。

  15. 恽代英理想社会框架是苏维埃的政权、公有制的经济制度和独立的民族文化

  16. 由于其过于强调民族文化和礼书的地位,从而造成了自己理解史例的局限。

  17. 自治立法相对其他立法有保障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权的优势。

  18. 他们似乎相处得很好,使这个国家有丰富的多元民族文化

  19. 人们谈到国家队时,会涉及到民族文化,民族荣耀,这些都联系在一起。对否?

  20. 运动史世界上常用的打破少数民族文化隔离存在的一条路径。

  21. 这就使民族文化与自然在“偏离”-“回归”中耦合运行,特定民族在其中获得了生存与发展。

  22. 研究结果显示,受访者对于「台湾原住民族文化产业认证制度」多表认同;

  23. 芦笙文化是苗族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创造出的一种以芦笙乐器为中心的独特的民族文化

  24. 析其必要性、基本途径、以及在月饼包装中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

  25. 区域内自然保护区数量多、密度大,民族文化浓郁,经济发展落后,居民城市化率低。

  26. 其次是在视觉符号中民族文化元素的结构,和其“能指”与“所指”的内隐意义。

  27. 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之一。

  28. 唐卡是藏族艺术的一朵奇葩,有着丰富的宗教内涵,是一种典型的民族文化符号。

  29. 中国人开始寻根了,开始找自己的家园了,至少是弘扬我们中国民族文化

  30. 民族文化对方位词的制约是通过参考体、视点和论域来实现的。

  31. 近年来,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32. 也许,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粹便是由这样一些光彩过人的经典构成的。

  33. 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体现着几千年华夏民族文化的精髓。

  34. 有这样一句名言:“每个民族的每个节日,正是反映这个民族文化最真实的一面”。

  35. 陕西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和文物古迹荟萃之地。

  36. 我赞同这种的看法:当代社会的民族文化不可能在自我封闭的状态下得到发展。

  37. 它的广泛兴起和流传,对中华民族文化和历史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38. 成语是语言中的特殊成分,包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并在人们的生活中广为使用。

  39. 民俗中的婚娶、丧葬习俗更是民族文化精神蕴含深刻的载体之一。

  40. 民族文化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保护性开发。

  41. 随着这位新的美国驻华大使到中国的上任,许多与民族,文化相关联的政治事务会逐渐上演。

  42. 他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定位也步入了误区,《举起手来》就是一部以肤浅天真的失败之作。

  43. 诗歌是人类语言的精髓,中国古诗尤为如此,她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文明的集中体现。

  44. 通过转化后以新的语言方式表达出审美精神与民族文化的重要意义。

  45. 思维方式是个人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存在的根本反映。

  46. 在世界民族文化身份日益模糊的今天,是很值得我们去研究和珍惜的。

  47. 成语是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它闪烁着该民族人民的智慧和语言艺术的光彩。

  48. 民族性在招贴艺术结构中的表现方式,与民族文化特性密切相关。

  49. 民族包包散发出的民族文化很容易让人共鸣,产生亲切感。

  50. 作为当代大学生,弘扬民族文化更是义不容辞。

  51. 企业文化在建设过程中融入民族文化氛围并汲取营养、彰显其个性。

  52. 家具的艺术风格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艺术爱好。

  53. 竹包装可以充分体现这种传统包装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积淀及开发价值。

  54. 包装是商业的艺术,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艺术。

  55. 它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一个宝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元素。

  56. 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的存在,代表一个民族文化的历史的悠久和发展的趋势。

  57. 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资源,苗族刺绣工艺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58. 民族文化的相对独立性,表明民族精神心理的相对独立性。

  59. 题画诗的产生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基础,因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内容和形式。

  60.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象征,其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诸多问题。

  61. 信息化,信息网络化,社会政治,大众传媒,民族文化,现代教育。

  62. 作为语境的民族文化,可以成为隐喻性话语内涵的组成部分。

  63. 中国的传统食品包装是中华民族文化和精神内涵的一种表现方式

  64. 以期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问题,提供一些思路和想法。

  65. 任何形式的习惯法都是相关民族传统文化的衍生内容,也是这个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66. 同属亚洲文化圈、儒家文化圈的我们,探讨如何处理好这种矛盾,如何做好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工作,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67. 北京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融合了各民族文化的城市。

  68. 作为华夏文明的思想基质,它对于民族文化具有深远影响。

  69.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解民族文化的重要途径。

  70. 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支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71. 采取请进来消费,多民族文化交流的方式是共同繁荣致富之路。

  72. 关键在于找到这个点,找到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切入的融合点。

  73. 葛兰西对于民族文化观影响甚深的是他提出“文化霸权”概念。

  74. 斯洛文尼亚男孩们参加一项传统游行,这是这个前南斯拉夫共和国仍然浓烈的民族文化的生动证明。

  75. 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精神的物质载体,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资源的核心和灵魂。

  76. 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有各自悠久的历史文化,尤其是各民族的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品更是灿烂多姿,成为我们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77. 歇后语是汉语熟语中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

  78. 少数民族电影学这一学科意义上的少数民族电影是指电影文本构成要素能够反映少数民族文化的电影。

  79. 本文着重从民族文化交融的角度分析元杂剧女性形象出现新特质的原因及影响。

  80. 民族文化教育政策是我党的一项重要的民族政策。

词语民族文化百科解释:

民族文化内容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

饮食、衣着、住宅、生产工具属于物质文化的内容;语言、文字、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俗、节日和传统等属于精神文化的内容。

民族文化反映该民族历史发展的水平。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如历史、文学(包括口头文学)、历法、医药、科学技术等,都是用一定的语言表现出来的。

宗教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对精神文化的其他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在早期的阶级社会中,宗教对文化的影响很大,波及人们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教在民族文化中的影响逐渐减弱。

民族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在阶级社会里,每一种民族文化中都有剥削阶级的与被剥削阶级的两种文化,反映着两个对立阶级的利益、思想和世界观。

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文化是具有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的新文化。

民族文化意义价值

所谓民族文化的国家意义,是说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了自己灿烂的文化,这种文化对于民族的延续,对于国家的存亡,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从一般的认识来说,在中国古代史上,民族文化中的不少思想观念与精神因素对于巩固和延续封建的国家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因而受到自近代以来人们的强烈批判。然而,其中的精华部分所蕴涵的哲学意识、道德观念和艺术见解,又都在培育民族的优秀精神品格方面起着其他方式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从上世纪以来,中国已经发生文化转型的重大历史演进,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大有以西方文化取代传统的民族文化的“革命”之势。但是,经过一个历史阶段的剧烈动荡和时间淘汰之后,多数人还是清醒地认为,传统的民族文化及其所包涵的民族精神,它的精华不仅凝结成了它的过去,也可以滋生出新的未来。尤其是其中所包涵的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精神品质,对于这个民族的发展,对于我们国家的进步,都是不能拒斥的。因而,它的国家意义、民族意义便得到了普遍认可。从文化本身来看,人们所主张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保护民族文化的特色,才会使民族文化具有世界意义的观点,也同样意味着民族文化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具有不可或缺的国家意义、民族意义。

所谓民族文化的教育价值,是指将民族文化的一系列具体内容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又具有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所不具备的教育功能。

首先,民族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神品质可以在经过动态解读之后,与现代思想相结合,在形成民族精神的过程中起到非常深刻也非常直接的作用。不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哲学、政治、道德观念,还是它所创造的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艺术作品,或者是它在建筑艺术、园林艺术、风俗习惯中所凝结的审美意识等等,都可以汇聚成人们自身的素养逐渐积淀为民族心理、民族品格,使我们的民族获得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而不至于因为精神力量的疲软或坍塌失去生存与发展的动力。

其次,民族文化中作为其中最具有民族性、最富于艺术特征的部分,如古典绘画、古典音乐、古代书法、古典建筑等等,不仅包涵了我们民族特有的审美观念、审美表现意识,而且包涵了理解自然,理解人生,明智地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许多有益的启迪。这些启迪在现代化程度比较发达的今天,不仅没有失去意义,反而彰显出它的不朽价值。

第三,更为重要的是,在以民族文化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的重新解读,积极思辨,这本身也是开启我们心智的过程。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人文素质的教育固然可以有多种方式,多种渠道。但是,恐怕最容易为学生所接受,也最容易发挥作用的,是这些以审美的艺术教育为特征的文化教育,它可以把学生带入我们民族文化的艺术宫殿,在那里阅读我们民族的艺术史、审美史、心灵史,在那里发现真,发现善,发现美,逐渐形成优秀的精神品质。

民族文化的反思与选择

按照一般理解,我们所说的民族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在过往的历史中形成的具有明显特色的传统文化。而对民族文化进行深刻的反思,又是近代以来,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非常重要的学术思潮和社会思潮。我们可以看到,在一系列的文化反思过程中,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虽也有诸多的肯定,但更多的却是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负面因素进行理性的清算,以求厘清传统文化对中国历史前进的阻碍性所在。以今天的目光来看,不论是对其精华的肯定,还是对其负面因素的清算,目的都不是为了简单地继承或割裂,而是为了把在事实上割不断的传统文化扬弃之后,得以有效的延续,并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

然而,在所谓的全球文化以铺天盖地的气势滚滚而来,威胁着民族文化的延续与生存,而与之相关联的民族精神的更生和重塑也出现了许多令人忧虑的问题时,又促使我们必须对民族文化作出反思之后新的反思,并且作出理性的选择。

所谓理性的选择,即是说,我们不仅意识到民族文化在培育我们下一代的民族精神时的重要意义,从而坚定一个基本的立场,那就是要弘扬民族文化的精华,延续民族文化的命脉,创造与时俱进的新的民族文化,而且,我们还必须强化对民族文化的研究,扩大民族文化对下一代的教育机会,使我们的民族文化以宣传和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传达给我们的受教育者。

在这样的传达过程中,不论是社会宣传还是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的一点不是让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传统的民族文化,而是在学习、研究民族文化的过程中,提高理解民族文化的自觉意识和自立能力,不仅使受教育者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而且形成对民族文化的鉴赏能力,从民族文化的内容到它发展的历史,从民族文化的表达到文化形式的审美演进,都可以形成生生不息的动态理解。那样,才能更好地通过民族文化的教育进行民族精神的教育,知古鉴今,继往开来,去进行更为有价值的民族精神的创造。

民族文化开发所面临的主要困难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思想开放程度明显制约着资源开发,同时,它自身也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封闭与局限制约着旅游发展的科学决策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产生了不少沉痛的教训。涌现了张家界、九寨沟、丽江等成功的案例,说明在经济条件较差、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下,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去克服困难,就能够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但也有一些资源条件不错的地方,起步发展旅游的时间并不晚,但年年不见大的起色,长期处于“温冷状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与同类条件下已崛起的地区相比,起码说明经济不发达并非最主要的问题,首要的在于决策是否科学化,在一定意义上超过了资金的缺乏、基础设施的落后。决策不科学主要在于眼界闭塞、思想不解放,直接影响了对资源的评价、策划和创意。比较明显的:一是决策摇摆不定,一届政府一种决策,耽误了发展机遇。二是长官意志大于专家意见,尤其是在各路专家意见不一、领导又有自己观点的情况下,在事关产业定位、重点突破、发展步骤、发展思路的大问题上,出现了决策上的偏差,遗害无穷。三是大事不抓、小事不断。在事关旅游发展的关键环节、瓶颈制约因素上,不去加强领导、不下决心予以突破,而终年决策一些琐碎的事务,例如,编一点宣传册子、参加一次展销会、到外地参观取经、举办一次研讨论坛。

(二)可开发条件与文化资源品位呈反比

民族文化资源普遍存在可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落后的问题。一是地区大多距离中心客源城市或交通枢纽较远,加大了旅游开发的成本;二是可开发条件与文化资源品位呈反比,民族特色较浓的地方,则基础设施又非常落后。以云南怒江州为例,它是全国唯一的僳僳族自治州,地处怒江和澜沧江大峡谷,保存了比较特色的民族文化,但它没有飞机场,距离昆明市600多公里,核心景区丙中洛距昆明市900公里,公共汽车单程需要12、20小时,而神秘的独龙江流域每年只有一半时间勉强通车;旅游接待规模较小、档次也较低,2004年“五一”黄金周贡山县仅接待8000余人、600多辆汽车,已感到远远超过了可能的承受力。

(三)缺乏科学可行的发展机制

对民族文化资源开发缓慢的主要原因,当地人与外地人的观点有很大出入。当地人一般认为,主要是严重缺乏开发建设资金;外地人(如投资商、旅行商、研究者)一般认为,更主要的是缺乏科学可行的发展机制。某水电集团下属的旅游开发公司每年有1.6亿的旅游投资额度,虽然也有明确的投资项目,但由于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这些投资迟迟投入不了。有的开发商认为,一些民族地区投资开发比较难,主要是掣肘的部门太多、能够做事情的人很少、投资环境让人不敢投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首要的问题不是招商引资,而是改善投资环境,或寻找投资商能够接受的其他方式,例如,采用有偿转让开发经营权的方式,给予投资商更多的自主权。目前,一些地区“独立自主”开发的意识过于强烈,普遍认为当地资源就应由当地人来开发,这实际上阻碍了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就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开放程度而言,由当地人为主导开发民族文化资源,不可能有超前的意识或思路,开发出的旅游产品也不能有高的品位。

(四)人文资源开发比较困难

在众多类型的旅游资源中,文化类的旅游资源开发难度较高,它不象山水景观类资源,只要有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条件,就可以自然对外展示。文化类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进行提炼、概括和浓缩,也需要寻找比较好的依托和表现形式;需要注意避免雷同化问题,如民俗村、民族歌舞表演等都很容易发生这类问题;还要坚持严格保护与科学利用相结合,保护第一、开发第二。要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即使国内高水平的专家也不是轻而易举的,更何况仅凭当地的经济实力、策划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