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网是免费的在线辞海新华字典查询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通知我们删除。
查字网为您提供包括汉字源流、汉字字源、字形演变等查询,收录词语超过40万条,提供汉语词组解释、反义词、近义词、汉字组词造句等内容。
欢迎您使用查字网汉字字源字典查询汉字流源、字源字义及字源演变,我们将继续丰富和完善字源网字典,以便为您提供更好地帮助和服务。
查字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1037243号
“枚”本指折下来作手杖或工具用的一段树枝。《说文》 : “枚,干也。可为杖。 ” 甲骨文、 金文字形近似, 分别写作 “、
、
、
、
、
” 。 一边是树木形, 一边是手持工具或刀或戈或斤(斧)劈砍树枝形, 会意用刀具将树枝(干)砍下一段。 小篆写作 “
” , 虽不如甲、 金文象形,但仍可看到与甲、金文的传承关系。隶书( 《武梁祠石刻》 )写作 “
” , 成为今文。
注: 甲、金文的字形有学者认为是 “薪” 或 “新” 字。从字形分析,亦无不可。存参。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树干:伐其条~。
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又如赴敌之兵,衔~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马鞭:以~数(shù)阖(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
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别针。不胜~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
姓。
〈名〉
(会意。从木,从攴( pū)。本义:树干)
同本义 [trunk]
枚,枝干也。可为杖。——《说文》
竹曰个,木曰枚。——《释名》
枚,条也。——《广雅》
施于条枚。——《诗·大雅·旱麓》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诗·周南·汝坟》
马鞭 [whip]
还于东门中,以枚数阖。——《左传·襄公十八年》
古代行军时,士卒口衔用以防止喧哗的器具,形如筷子 [gag]
军士衔枚,夜登芒山,未明击之。——《北史》
门钉 [peg]。如:枚数(门钉数)
姓
〈量〉
相当于“个”,“支”,“件”等 [piece]
六枚都使升空法,云端里面各翻腾。——《西游记》
又如:一枚铜钱
〈副〉
一一;逐个 [one by one;one after another]。如:枚卜(一一占卜);枚列(一一列举);枚别(一一分辨);枚进(一一进献);枚数,枚举(一一列举)
【辰集中】【木字部】
树干:伐其条~。
古代行军时防止士卒喧哗的用具,状如箸,衔在口中:“又如赴敌之兵,衔~疾走,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
马鞭:以~数(shù)阖(用马鞭指点着数门扇)。
量词,相当于“个”,多用于形体小的东西:一~别针。不胜~举(一个一个地举不完)。
姓。
【廣韻】莫杯切【集韻】【韻會】【正韻】謨杯切,𠀤音梅。
【說文】幹也,可爲杖。从木从攴。
【詩·大雅】施于條枚。
【徐曰】自條而出也,枝曰條,幹曰枚。
又个也。
【書·大禹謨】枚卜功臣。
【註】一一卜之也。
【前漢·食貨志】二枚爲一朋。
【五行志】拔宮中樹,七圍以上十六枚。
又枚筮,不指其事,汎卜吉凶也。
【左傳·昭十二年】南蒯枚筮之。
又馬箠曰枚。
【左傳·襄十八年】以枚數闔。
又銜枚,枚狀如箸,口橫銜之,繣結於項也。
【周禮·秋官】銜枚氏掌司囂。
又鐘乳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鐘帶謂之篆,篆閒謂之枚。
又枚枚,礱密也。
【詩·魯頌】閟宮有侐,實實枚枚。
又屋內重檐曰雙枚。
【何晏·景福殿賦】雙枚旣修。
又姓。
【統譜】周枚被,漢枚乗。
【莫桮切】-【卷六】
【原文】榦也。可爲杖。从木从攴。《詩》曰:“施于條枚。”
毛傳曰。榦曰枚。引伸爲銜枚之枚。爲枚數之枚。豳風傳曰。枚、微也。魯頌傳曰。枚枚、礱密也。皆謂枚爲微之假借也。
會意。
說從攴之意也。攴、小毄也。因爲鞭扑字。杖可以毄人者也。故取木攴會意。莫桮切。十五部。
大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