綮
字源查字:綮綮繁体字:綮綮字拼音:qìng,qǐ綮字注音:ㄑㄧㄥˋ
綮字偏旁部首:糸部外笔画:8笔画总数:14五笔86版:ynti
五笔98版:ynti仓颉号码:hkvif綮字结构:上下结构綮字五行:金
四角号码:38903郑码查询:wmmzgb2312码:F4ECBig5编码:E376
國語小辭典uci-code:U+7DAE首尾分解:户糸部件分解:户攵幺小
綮造字法:形声綮异体字:
笔顺编号:45133134554234
笔顺读写:捺折横撇撇横撇捺折折捺竖撇捺
词条已被关注:23265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04
綮-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1. 綮 [qìng]2. 綮 [qǐ]
〔肯~〕见“肯”。
筋骨结合处;比喻事物的关键。
古同“棨”,古代官吏出行用作符信的戟衣。
细緻的缯帛。
qǐ qìng 点 横折 横 撇 撇 横 撇 捺 撇折 撇折 点 竖钩 撇 点
——“肯綮”( kěnqìng):
筋肉结节处
喻事物的关键
另见 qǐ
〈名〉
细密的缯帛 [fine silks]
綮,致缯也。——《说文》。段玉裁注:“凡细腻曰致。”
戟衣。綮戟,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也作“棨” [flags carried by a guard of honour]
如今百脚旗用以前导者,即有衣之戟谓之棨也。——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另见 qìng
【未集中】【糸字部】
【廣韻】康里切【集韻】【韻會】遣里切【正韻】祛禮切,𠀤音啓。
【說文】㨖繒也。一曰徽幟信也,有齒。
【玉篇】戟衣也。
【廣韻】戟支。
又【集韻】詰定切,音罄。肯綮,肋肉結處也。
【莊子·養生主】技經肯綮之未嘗。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壹計切,音翳。義𠀤同。
【康礼切】-【卷十三】
【原文】㨖繒也。一曰幑幟,信也,有齒。从糸
致、送詣也。凡細膩曰致。今之緻字也。漢人多用致、不作緻。致繒曰綮。未聞其證。
各本識作幟。俗字也。今正。巾部曰。幑者、幑識也。幑識信葢謂棨?。棨綮通用也。漢匈奴傳曰。棨?十。師古曰。棨?、有衣之?也。以赤黑繒爲之。古今注曰。棨?、殳之遺象。以木爲之。後世滋僞。無復典㓝。以赤紬韜之。亦謂之紬?。亦謂之棨?。王公以下通用之以前驅。按用赤黑繒、故曰綮。其用同幑識、故曰幑識信。
各本作
縶
纍
繠
綔
繛
縣
絭
繇
繫
繴
累
紊
縻
絫
縢
紮
纂
繋
絮
纛
索
紧
糸
系
紫
素
綤
緳
絛
縈
緜
緊
縏
纇
絷
紥
絜
繤
綦
繄
緐
繁
qǐng
<名>筋骨结合处。《庖丁解牛》:“肢经肯~之未尝,而况大軱呼?”
音序检字法部首检字法笔画检字法繁体字转换必应高清壁纸
肯綮恰中肯綮深中肯綮洞中肯綮綮肯綮竨牙綮綮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