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源导航

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

字源查字:避繁体字:避字拼音:bì避字注音:ㄅㄧˋ


避字偏旁部首:部外笔画:13笔画总数:16五笔86版:nkup


五笔98版:nkup仓颉号码:ysrj避字结构:半包围结构避字五行:水


四角号码:30304郑码查询:wxjsgb2312码:B1DCBig5编码:C1D7


國語小辭典uci-code:U+907F首尾分解:辶辟部件分解:尸口立十辶


避造字法:形声;从辶、辟声避异体字:辟

近义词:

笔顺编号:5132514143112454

笔顺读写:折横撇竖折横捺横捺撇横横竖捺折捺

词条已被关注:50933次,词条更新时间:2025-04-14

避字字源演变-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字形演变


郭.尊.17(楚)

說文‧辵部

睡虎地簡8.4(隸)

孫臏166(隸)
西漢

孫臏228(隸)
西漢

石經論語殘碑(隸)
東漢

楷書

避字象形文造型-避字变化过程研究

读音:bì


甲骨文1;

甲骨文2;

甲骨文3;

金文;

秦简;

小篆;

汉帛书;

隶书

读音:bì

《说文》: “避,回也。”意思是回避、躲避,辞让、避免。甲骨文写作 “” , 用 “彳” (读chì, 行的省文, 表示路口、 行走) “ ”(人)和 “” (辛, 刑具, 尖刀) , 表示人在刑法面前要避开。 金文写作“” , 增加了表示足和走的 “” (止) , 强化了走开的字义。 小篆写作 “” , 将彳和止合成“辵” (读chuò,即辶, 俗称 “走之” )。 隶书随小篆结构写作“” 。

图为 “象形字书画” 造形

避字新旧字形对比

中国大陆 避
中国大陆
台湾 避
台湾
香港 避
香港
日本 避
日本
韩国 避
韩国
旧字形 避
旧字形

避字甲骨文源流

避字甲骨文源流
避-J03553
避字甲骨文源流
避-J03554

避字六书源流

避字六书源流
避-L19574
避字六书源流
避-L19575
避字六书源流
避-L19576
避字六书源流
避-L19577
避字六书源流
避-L19578

避字说文字源

避字说文字源
避-S01294

避字字源字典

避字字源字典
避-字源字典

汉字源流字典,收集了五千多幅汉字字源图片。

避字基本解释

  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

  2. 防止:~免。~孕。~嫌。~雷针。

避字笔顺



横折




横折










横折折撇

避字详细解释

〈动〉

  1. (形声。从辵( 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2. 同本义 [dodge;avoid]

    避,回也。——《说文》

    避,去也。——《苍颉篇》

    无乃实有所避。——《国语·周语》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 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

    有书生避雨檐下。——清· 周容《芋老人传》

  3. 又如:避风雨;避秦(秦时苛政扰民,人民纷纷逃避而隐居);避言(言语谨慎,避免说错话);避宅(到处躲藏,不住在家里)

  4. 离去 [leave]

    左右攘辟。——《礼记·曲礼》。注:“疏远也。”

    桓公避席再拜。——《吕氏春秋·直谏》。注:“下席也。”

  5. 又如:避地(离去,迁居他处以避祸。或指隐遁);避趋(离开与接近);避境(避离某地,不入其境)

  6. 逊让 [modestly decline]如:避让(谦让;辞让);避贤(让贤);避荣(辞让荣华);避路(让路)

  7. 隐藏 [hide]

    避吾亲。——《史记·袁盎晁错传》。索隐:“隐也。”

    潜避两炮台中。——《广州军务记》

  8. 又如:避迹(隐匿);避风头(见形势不利就躲起来)

避字常用词组

  1. 避而不谈 bì ér bù tán

    躲避开而不肯说。指有意回避事实。

  2. 避风 bì fēng

    [avoid wind draughts;take shelter from the wind]∶离开刮风处或遮挡住以避免风吹

  3. 避风港 bì fēng gǎng

    [harbor(port) of refuge]∶一种无装卸设备的港口,其唯一目的是在暴风雨时使船只得到掩护

  4. 避风头 bì fēng tou

    [avoid wind draughts;stay away from trouble]

  5. 避光 bì guāng

    [photophygous]∶喜阴的或在阴处茁壮生长

  6. 避讳 bì huì

  7. 避讳 bì huì

  8. 避祸就福 bì huò jiù fú

    避开凶险,趋向幸福。

  9. 避忌 bì jì

    [avoid] 回避;有所顾忌而避开

  10. 避开 bì kāi

    [avoid]∶躲开,不接触

    他有意避开她

  11. 避坑落井 bì kēng luò jǐng

    躲过了坑,又掉进井里。比喻躲过一害,又受一害。

  12. 避雷器 bì léi qì

    [lightning arrester] 一种保护电器设备等免受雷击损害的装置

  13. 避雷线 bì léi xiàn

    [lightning conductor] 一种为防止架空输电线路的导线受到雷击而架设的线路

  14. 避雷针 bì léi zhēn

    [lightning conductor(rod)] 一种保护建筑物及屋外电气设备免受雷击的装置

  15. 避免 bì miǎn

    [avoid;prevent] 使不发生

    避免重犯错误

  16. 避难就易 bì nán jiù yì

    就:凑近,靠近。躲开难的,去找容易的做。也指做事情先从容易的做起。

  17. 避难 bì nàn

    [take refuge]∶逃离战争或动乱不安的地方

  18. 避匿 bì nì

    [conceal(hide) oneself(sth.)] 躲避;藏匿

    已而相如出,望见 廉颇, 相如引车避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9. 避让 bì ràng

    [dodge] 躲避;让开

    他性情暴躁,人们都有意避让他

  20. 避世 bì shì

    [retire from the world] 离世隐居,避免和外界接触

  21. 避世绝俗 bì shì jué sú

    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22. 避实击虚 bì shí jī xū

    指避开敌人的主力,找敌人的弱点进攻。又指谈问题回避要害。

  23. 避暑 bì shǔ

    [pass the summer holidays;be away for the summer holidays;spend a holiday at a summer resort]∶到凉爽的地方度过炎热的暑期

  24. 避嫌 bì xián

    [avoid arousing suspicion] 避开嫌疑

  25. 避邪 bì xié

    [ward off evil] 避开恶魔或邪恶

  26. 避雨 bì yǔ

    [seek shelter from the rain] 离开露天处或遮住以避免雨淋

  27. 避孕 bì yùn

    [contraception;birth control] 用药物或器具防止精子和卵子结合

  28. 避孕药 bì yùn yào

    [contraceptive] 避孕用的药物

  29. 避重就轻 bì zhòng jiù qīng

    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

  1. 躲,设法躲开:~雨。~暑。~世。~讳。回~。~重就轻。~世绝俗。

  2. 防止:~免。~孕。~嫌。~雷针。

〔古文〕𨓶𢕾【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毗義切,音鼻。

【玉篇】迴避也。

【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

【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

【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

【註】隱遁也。

又【正韻】通作辟。

【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说文解字

【毗義切】-【卷二】

【原文】回也。从辵辟聲。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回也。
上文回辟之回訓衺